莞天气渐凉
下班后,到夜市中走走
感受满满的烟火气
既暖心又暖胃
今天,报报君给大家推荐一个
人气「黄金夜市」
这个大型后备箱集市
很适合周末去逛吃逛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厚街大型后备箱集市
没有512G的胃都走不出这条街
在东莞厚街科技大道,有个人气颇高的夜市——黄金小镇夜市,这里是大人和小朋友的夜间游乐园,晚上十分热闹。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黄金夜市”里的精彩“夜生活”便开始了。
< class="pgc-img">>熙攘喧嚣的人群沸腾起来,在食物烹煮和摊主招呼声中,烟火气“油然而生”。不少市民携家带口,前来寻觅美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只见一辆辆私家车有序地停靠着,摊主们利用私家车后备箱支起微型餐桌、吧台,烤鸡翅、烤小黄鱼、麻辣烫、咖啡、柠檬茶、鸡蛋灌饼、鸡蛋仔、非遗糖画……
各种美食香气在夜市上空弥漫,没有“512G”的胃,你恐怕都很难走出这条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黄金小镇夜市是厚街大型后备箱集市,这里的夜市分为两期。其中,一期位于黄金小镇前广场一带,2021年下半年就已正式启动,目前聚集了超60家摊位,人气较旺。
二期位于黄金小镇19号楼外广场,与一期相隔几百米距离,今年7月开始试运营,有特色的餐饮小吃、茶饮、甜品等等,场地约能容纳30家摊位。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有老板开三台车过来摆摊
每天忙到半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Bar&snack”的老板阎先生与妻子,业余时间在这里经营着一个饮品摊档。白天,他在沙田做外贸工作,下班后就过来摆摊。
< class="pgc-img">>每天下午五点多,他要开车半小时左右来到夜市做准备工作。“过来摆摊要开三台车,除了这辆售货车,我和老婆还要各开一台私家车,载上各自需要的食材。”阎先生说,妻子来得晚一点,傍晚七八点过来卖烤冷面,而他自己主营饮品酒水,比如特制柠檬茶、奶茶、鸡尾酒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周一到周四,这里人不算很多,但到周末就非常热闹了,都是要排队的!”阎先生笑说,生意好的时候,如果客人想多坐一会儿,我们也会多陪一下,有时候营业到晚上十一二点。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瓦缸烤鸡翅”太香了
一晚上能卖300根
在“黄金夜市”一期的角落里,有个非常诱人的摊位,每当烤炉燃起炭火,香气能飘老远。
< class="pgc-img">>这个摊位专门售卖“瓦缸鸡翅”,用炭火、瓦缸烤鸡翅,现烤现卖。只见灯光下,烤好的鸡翅颜色诱人,看起来十分美味。
这种瓦缸内壁光滑,可以使内部温度均匀,用来烤鸡翅也是“绝配”,不易出现烤焦或生熟不一的情况。而且瓦缸散热口小,能有效锁住食材水分,使烤出的食物色泽莹亮、外酥里嫩。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摊主几人原来是修车厂的同事,因为在其他地方吃到这种美食,觉得味道很好,后来了解到厚街这边的夜市没人做这个,就一拍即合,一起合作出来摆摊。“我们从4月份摆摊到现在,每天从晚上7点多开始营业,卖完就收摊了。”摊主阿伟说,鸡翅白天要先腌制好,因为都是现烤,顾客都要在现场等待,“鸡翅要烤二十多分钟,排骨要烤半小时。”
“一直到晚上9点多,几乎停不下来。”阿伟说,人多的时候,差不多每晚能卖300根鸡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全职宝妈、夫妻档……
他们在夜市有了自己的“小副业”
全职妈妈郑小姐的“茶油牛骨煲火锅”,在夜市里也是非常“惹眼”。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郑小姐是湖南人,前几年主要是在家带孩子。自从孩子上小学后,她有了更多的闲余时间,于是想到来小镇夜市试卖老家特色火锅。这种火锅底料很独特,要用茶油炖煮牛骨,每天用砂锅小火慢炖三四个小时。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除了茶油炖的汤底,还有茶油炖牛肉、牛腩。为了适应广东的口味,郑小姐还对火锅进行了“改良”,没有那么辣了。“如果是在老家,我们这个火锅会铺上红红一层辣椒,再用热油激发香味。”郑小姐说,刚开始只是想在这里试一试,没想到这种火锅大家认可度还挺高。现在,她每天都会做好一整煲牛肉、牛腩,卖完就收摊。
< class="pgc-img">>在夜市二期,有一个小小的夫妻档。妻子阿玲是做财务的,先生做销售工作,“我们见夜市一期人气挺旺,所以想着也过来尝试一下。”阿玲说,平时他们喜欢在家研究美食,以前也开过店,现在过来摆摊算是轻车熟路。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此前,夫妻俩了解到二期夜市的开市计划,果断报名并成功获得摆摊机会。“从今年7月份开始过来摆摊。”阿玲笑说,这是他们的“小副业”。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周末晚上生意忙,夫妻俩都得出来,而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放假没人陪,他们便把孩子带来出摊。“一家人顺便就在自己的摊位做点晚饭吃。”阿玲说,摆摊时间比较短,二期的人气还要慢慢积累,目前投入的几千块成本还需要点时间才能赚回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里不仅能逛夜市
还有个“宝藏”科普馆
在夜市吃完美食,还可以到广场中心坐着聊聊天、看看电影。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如果你来得早,还可以去黄金小镇的“宝藏”科普馆“涨知识”哦。
在黄金小镇汇金楼·华南贵金属科普馆,你可以了解黄金发展的历史、东莞婚俗以及贵金属材料的应用等知识。
< class="pgc-img">>这座科普馆集知识、历史、人文艺术科技、教育于一体,设六大主题展厅。
走进馆内,目光就被一大片黄金镶嵌的墙面吸引。继续往里走,能看到展柜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金银器物,让人忍不住感叹贵金属的千姿百态。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金玉良缘展厅,全面呈现黄金首饰制作技艺和东莞各地区的婚俗风貌;在一金百用展厅,展示了贵金属在现代科技、医疗、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让人惊叹原来贵金属身影随处可见。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黄金小镇,名副其实!
逛吃逛吃+探馆涨见识
厚街最in的Citywalk路线
可以安排上了!
< class="pgc-img">>策划 | 向志清 刘妍静
文字:汪慧君
图片:查雨霏、汪慧君、厚街发布
记者 | 吴容
编辑 | 牙韩翔
复工之后,哪个城市的人最先回到了奶茶店?
来自维智科技对一线、新一线城市的统计,和去年12月对比,3月16日-3月22日这周,东莞的奶茶店人气恢复最快,恢复率超过了9成,排在全国首位。
你也许没想到这个昔日的“世界工厂”正在成为新晋的奶茶之都。4月初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东莞和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成为了6个茶饮门店过万的城市。其中,东莞奶茶店密度最为可观,平均每千人即拥有近1.5家左右奶茶店。
在东莞南城鸿福路商圈奶茶店最为密集,尤其是第一国际一层街区,在附近上班的白领林芮将它起名为“奶茶一条街”。
她观察,这里网红茶饮品牌聚集,按照最近流行起茶饮品牌的分类,头部、腰部等各个档次均有,除了喜茶、奈雪的茶再到一点点、COCO、益禾堂等连锁外,也有一些区域或当地品牌。
4月的一个周末午后,由于疫情影响,这些奶茶店虽然没有以往大排长龙的景象,但一般也有9-10个客人快速点单后,来到更空旷的位置等候。
“都说转角遇到爱,在东莞,你转角可能遇到了奶茶店。”林芮有时会和同事开玩笑说。
究竟为何东莞出现了这样的有趣现象,它又有什么地缘优势使得茶饮生意形成了群聚效应?
事实上,你很难去追溯东莞第一家奶茶店何时开的,但包括东莞在内的广东珠三角茶饮兴盛,一直以来有着消费基础。
邓沛康2012年大学毕业回到东莞后,投资了一家名为绿盖茶馆的台湾茶饮品牌。希望和朋友聚会有据点,在投资之初,他便将方向设定在餐饮。考虑到饮食习惯和消费季节属性,他很快将目标锁定在茶饮上。
东莞临近港澳,一直以来有消费奶茶的饮食习惯。改革开放后,随着台湾、香港人东莞做生意投资设厂,这一消费习惯被不断放大。作为南方城市,东莞一年之中又有超过80%时间可以作为茶饮消费旺季。
除了消费基础之外,东莞成为了这些茶饮品牌的试错之地。
如今喜茶能够在全国市场站稳脚跟,东莞在它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喜茶2012年于江门成立,彼时还叫“皇茶”的它最引以为傲的产品是咸奶盖芝士茶系列。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曾对外宣称,芝士加奶盖茶为喜茶首创,当时曾试过芒果加芝士,但口味并不好,最后选用了咸芝士跟奶盖搭配,并摒弃多数奶茶店选用的“调味饮”而改用原泡茶,很快获得了市场认可。
走出江门后,喜茶将开店第二站定在东莞。迅速开出几家门店后,喜茶收获了不错的反响。林芮回忆,在2013年至2014年之间,喜茶门口虽未出现黄牛代购的情形,但顾客已络绎不绝;当时在朋友圈、微博,开始有了到东莞去打卡喜茶的“流行”,打卡的人多是广深一带的大学生。
在东莞蓄力两年后,喜茶才将门店带到了广州。
相对于直接进入一线城市,东莞的试错成本更低。聂云宸曾表示,并不是有意选择“从低到高”这样一条路,一线城市市场大、传播力强,但同时管理、品质、资金等成本也很高。起步于中小城市,虽然成长时间长,但利于利用低成本环境优化品质。
其他茶饮品牌也有着同样的考虑。在东莞负责绿盖茶馆品牌运营的黄嘉昌对界面新闻表示,近年来,到东莞开茶饮店接近一半是外地人,当他们考察过广东整体情况后会发现,如果在广州、深圳开店成本过大,一旦犯错交的学费会很多,而二线城市有允许他们犯错的机会。而在广东二线城市城市里,和佛山、珠海相比,东莞又更有商业氛围。
这和东莞区域分散的地理特点紧密相关。
东莞拥有6个片区、32个镇街。用当地人的话形容叫做,东莞没有市中心,因为到处都是市中心。黄嘉昌分析,正是因为每个区域都可形成小型的消费空间,从而为奶茶店造就了开店机会,而不像是深圳广州那样商圈、商场过于集中。早在2017年,东莞曾因为便利店密度可观(每1012人拥有1家便利店)成为便利店之都,原因之一也是地理分散带来商机。
在东莞开一家奶茶店的门槛不高。奶茶店的启动资金一般只要35~40万元,如果是单价低、目标消费者为学生的品牌开店费用更低。
在租金这一最大的成本支出上,一些奶茶享受到了当地购物中心提供租金补贴。在2016年前后,东莞开始面临购物中心过剩同质化问题,包括鸿福路商圈的汇一城等开始调整招商模式,加大餐饮比重来引流。
奶茶品牌对于加盟商的要求也普遍比较低,基本上这些品牌都在传递“你不需要有餐饮经验即可开店”的信息。不像开餐馆要操心的细节太多,奶茶的制作工序相对简单且容易标准化,员工培训期也短一些。
重要的是,东莞的奶茶消费市场存在增长空间。
东莞作为拥有“新广东人”最多的城市,外来人口比例达到75%左右。而外来人口中年轻人占比高,符合茶饮消费特征。作为一个消费频率比较高的饮品,奶茶在中低收入的外来务工年轻人群里,也许是比较容易获取高性价比幸福感、 也拥有社交用途的产品。
而随着产业升级之后,部分外来人口的收入、素质和层次等都有了提升,这部分有了茶饮较高消费特征的消费者,愿意为20元甚至更高价位的茶饮买单。不至于太昂贵,又不算太过廉价,给不少新式茶饮店机会去他们满足“轻奢”消费心理。
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同档次的奶茶品牌,几乎都可以在东莞找到对应的消费群体。
实际上,对于茶饮消费,这些年轻顾客又往往是不忠诚的。如何笼络贪新鲜感的他们,恰恰给东莞奶茶创业者们提供了“可乘之机”。
大四毕业生黄小冉在东莞益禾堂等多家奶茶店做过兼职,她对界面新闻表示,创业者通常需要比较善于发现趋势,并抓住时间差,迅速在包括产品、包装上做文章。
2017年前后,在一般台湾珍珠奶茶的喝法上,衍生出了以鹿角巷为代表品牌的黑糖珍珠奶茶。经黑糖煮过的热珍珠,配上冷牛奶形成“冰火两重天”效果,再加上分层挂壁纹路有着不错的视觉享受。
迅速走红之后,鹿角巷开始拓店,不过在华南首批进驻的城市中,并没有东莞的身影。鹿角巷创始人邱茂庭曾表示,北方市场的店能盈利,但华南市场比较艰难、竞争激烈。这意味着,黑糖珍珠奶茶在东莞市场仍属空白。
东莞本土茶饮品牌“茶为何物”很快抓住了这个时机,在经过一定程度的改造后,在东莞首推黑糖珍珠奶茶,也火了一阵子。几个月后,类似的黑糖波波茶,挂壁黑糖珍珠茶以及脏脏茶已经遍布东莞街头了。
黄小冉表示,在茶饮领域的创新其实非常有限,不是时常能造出类似奶盖茶、黑糖茶这样的爆款,也不是每家品牌都能及时“跟风”。大部分茶饮品牌只能在“常做常新”上下功夫。
一般而言,茶饮品牌拥有自己的明星产品,为了提高回购率,它们需要不断上新,包括根据时间变换推出季节限定款,以及留意抖音等互联网上出现的流行元素并加以改造运用。
比如,喜茶和奈雪之茶都有“网红水果莓莓”系列明星产品,在季节限定上它们一般会“比快”。比如,4月是杨梅上市的季节,两者前后脚推出了杨梅限定产品。
小品牌可能没那么迅速,它们会在水果上花心思,同样是水果莓莓”系列,东莞本地品牌“桃子大叔与檬茶茶”会强调食材来自本地,附上“莞城草莓”的字眼。
在追随网络流行上,疫情期间出现的桶装水装奶茶梗,则在被“茶为何物”拿来改造后,推出了大包装袋的家庭版奶茶。
跑得快的奶茶店早就已经不是单纯的奶茶店,而是向星巴克的“第三空间”看齐。
在东莞,开在购物中心里的茶饮店,在店面设计上的特点总结下来就是轻奢感,包括木质材料更多的出现,门牌用料不再是塑料等比较廉价的材料,总体色调为白色、灰色和原木色等。所谓的门店差异化是建立在轻奢的基础之上,可以是工业风,也可以黑金风、自然风,也可以是可爱仙女风等等。
不过,东莞的奶茶行业也逐渐洗牌。
黄嘉昌观察到,一般而言,一家店开个半年到8个月,坚持不到一年就会倒闭。但还是有人源源不断加入到这个行业里头,一方面是抱着侥幸心理,“别人倒下了,我说不定能做起来”。此外,也不排除这些人被茶饮快招公司等“忽悠”的可能。
“快招”即“快速招商”,这类公司擅长包装和营销,手上掌握了一些茶饮品牌的注册商标,有的是正版也有的是山寨,以此对外开放加盟,吸引不明真相的创业者投资,并收取加盟费和其他物料费用。在百度搜索“东莞奶茶加盟”的字眼,会看到各式各样的这类快招公司。
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下,目前倒下的茶饮店还不算太多。从大众点评数据来看,去年11月东莞茶饮店为12133家,今年4月初是12021家。
开茶饮店几乎成为了近几年想在东莞创业的人的第一阶梯,目前这批能够站稳脚跟的创业者基本在28岁-33岁之间,黄嘉昌也在这个年龄段。
但他表示,如果现在再去创业、运营,已经再无当初的勇气了,“虽然东莞奶茶消费还有增长空间,但现在的复杂环境和三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
黄嘉昌认为,新进入者的空间仍然存在,不过必须清楚认识到自己(奶茶店)的定位问题,“跑量还是注重品牌,考量是完全不同。”
如果从品牌出发,需要拿出其他人难以复制的核心产品或模式。同时,在自身模式基础上及时捕捉整个市场的变化、趋势。
“比如,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生活变化、餐饮习惯(可能很快会流行到东莞),能不能很快地学习把握到,能不能带到东莞,以及能不能融入自身的茶饮生意里等,因为在二三四线城市的打法、江湖规则与一线城市不尽相同。”黄嘉昌说。
对所有奶茶店创业者而言,开店启动也许不是最难的,而如何一直保持高度市场敏锐度,才是最具挑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