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台湾奶茶品牌CoCo都可,也涉嫌支持“港独”、“台独”?
近期,互联网上流传帖子称CoCo都可在香港的分店在小票上印“香港人加油!”,疑似支持反对派示威者。↓
另外,还有网友称:疑似CoCo官网在奶茶城市分布图中将台湾作为“国家”,与中国并列,涉嫌“台独”。↓
刚刚,CoCo都可在官方微信发表声明,对此作出回应。声明称“网络上流传相关POS机小票画面,经查系一员工个人行为,绝未受任何上级管理人员指示”。此外,声明还表示,关于部分网络用户引用的CoCo涉嫌“台独”图像,也并非来自CoCo官方网站,而是“涉嫌侵权的虚假网站”,声明特将官方网站正确地址公布于众。
声明最后表示,CoCo都可坚决服从与支持国家法规政策,其中当然包括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声明说,“对于部分人士的曲解、作引人误解的宣传甚至恶意攻击,深表遗憾”。
以下为声明全文:
我们关注到,因香港湾仔门市员工私自修改点单小票讯息及部分网络用户引用仿冒网站图像等事件,造成部分公众对我们一贯立场的误解,在此我们声明如下:
1、网络上流传相关POS机小票画面,经查系一员工个人行为,绝未受任何上级管理人员指示,尽管如此,我们仍暂停该门市营业,以减少不良影响;
2、部分网络用户引用的地图图像,并非来源自我们官方网站,而是涉嫌侵权的虚假网站,网址为www.hcoco.com ,对此我们已向相关单位举报。我们官方网站为www.coco-tea.com.cn ,请广大公众辨认清楚。
CoCo都可坚决服从与支持国家法规政策,其中当然包括香港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间没有任何模糊空间。我们向来以服务好最广大顾客为己任,对于部分人士的曲解、作引人误解的宣传甚至恶意攻击深表遗憾。同时也希望广大公众明辨是非,勿轻信不实报道与宣传,给予我们一贯的关注与支持,感谢大家。
CoCo都可
2019年8月9日
铁拳”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已查办“铁拳”行动各类案件2387件。今天,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第二批典型案例。
上海铃木电梯起重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按规定进行电梯维护保养案
崇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上海铃木电梯起重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在对金鳌山小区的电梯日常维保中,有虚假维保行为,维保人员仅后台上传维保信息,但维保工作走过场、弄虚作假。经查,自2020年11月10日至2020年12月28日期间,当事人未对该小区内56台电梯开展任何形式的维护保养。
崇明区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作出罚款人民币7万元的行政处罚。
上海佳佳健商贸有限公司用欺诈方法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案
2020年9至12月,虹口区市场监管局连续接到13件关于上海佳佳健商贸有限公司销售保健品的举报和投诉。消费者反映,公司以免费赠送米面粮油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去听讲座,并组织所谓养生保健课和健康讲堂进行“洗脑”宣传,同时冒用某知名公司的名义,鼓动老年人购买其保健产品。
突击执法检查时,该公司正以健康讲座为名义,对数十名社区老年人宣传推销保健产品,公司授意员工伪造成“中粮集团员工”,将成本低廉的保健品推销给老人,牟取暴利。虹口区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作出罚款人民币4.5万元的行政处罚。
上海明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
2021年3月3日,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对上海明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款名为FCB天然植萃(免洗抑菌喷雾)的消毒杀菌产品开展调查。经查,涉案产品瓶盖的封条上有“连续两年荣获空净行业大奖南山奖”的宣传内容,外包装上有“荣获钟院士亲自冠名空净行业奥斯卡‘南山奖’”等字样。说明书上宣传在实验室密闭条件下,20-30分钟杀灭新冠病毒的有效性达99.9%。
经核实,涉案产品从未获得过“南山奖”,且当事人仅对FCB天然植萃的原液进行了实验室测试,与日常环境中的效果不一致。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停止虚假宣传并处罚款人民币30万元。
图说:上海雍禾爱慕门诊部有限公司涉嫌发布含有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医疗广告案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上海雍禾爱慕门诊部有限公司涉嫌发布违法医疗广告案
黄浦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群众举报,对上海雍禾爱慕门诊部有限公司开展调查。经查,自2018年7月起,当事人在美团APP“雍禾植发全国连锁(上海分院)”网店上宣称其所实施的植发手术具有“保证毛囊成活率达到95%以上”的保证率,并采用网友术前术后对比图片和文字内容作为宣传。然而,该宣称仅是当事人对以往个别病例通过检测仪器拍照对比后所得,并不保证所有植发患者。当事人还提供了一张广告发布者开具的金额为107692元的发票,内容为“信息技术服务费”。双方结算时未对费用明细进行单列,发票金额中还包含了网站运营和推广服务等费用,故确认当事人广告费用无法计算。
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责令立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警告、罚款150000元整,并向所在地市场监管局进行了线索移送。
图说:21家奶茶店共19家经营主体侵犯“COCO及图”注册商标专用权案
21家奶茶店侵犯“COCO及图”注册商标专用权案
2021年初,普陀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在外卖平台上买到了假冒的“COCO都可”奶茶。经调查,销售假冒奶茶的是一家个体工商户,涉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通过商标权利人及电商平台排摸,执法人员发现全市共有21家奶茶店(共19家经营主体)存在类似行为。该19家经营主体主要通过加盟形式获得“CoCo&Lucky”商标使用权,但并未规范使用该商标,却通过店招突出使用“COCO”字样、使用含有“COCO”字样的奶茶杯、吸管等物料等方式,使消费者误认为其与“COCO都可”商标权利人存在特定联系。行动中共查获涉案侵权奶茶杯9万余个、封口膜79卷、吸管5万余支、手提袋6万余个。
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对21家奶茶店共19家经营主体侵犯“COCO及图”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作出没收、销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的工具、罚款共计106.47余万元的行政处罚,形成系列案件。
图说:朱某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案
朱某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案
2020年1月7日,消费者戴某至青浦区市场监管局反映,购买的十箱茅台酒涉嫌假冒,经茅台酒厂鉴定十箱茅台酒均非茅台酒厂生产。该局立即与区公安分局联合对销售者朱某开展调查。
经查,朱某于2017年从工人处购买了30余箱飞天茅台酒,用现金付款,没有发票、收据等凭证。自购买后陆续用于招待客户,2019年12月经当事人的朋友介绍,将剩余10箱酒销售给了戴某,价格为1600元/瓶,销售总额为96000元。戴某通过手机银行转账支付了96000元货款。
青浦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朱某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处罚款人民币96000元整。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COCO奶茶#
在近日,上海一家CoCo都可奶茶店的员工被曝光在做果饮时,一边徒手切西瓜,一边吃掉最甜的瓜心,再拿剩下的部分给顾客做果茶。
这则视频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讨论。
我们要明确,食品安全是每个消费者的基本权益。
在这个事件中,员工的行为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尽管CoCo都可奶茶店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对该员工做出了停职处理,但这并不能完全消除消费者的疑虑。
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消费者自我保护建议:
一是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或饮料时,要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和商家,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二是注意观察食品制作过程。
如果条件允许,消费者可以尽量观察食品的制作过程,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
比如在选择现做的奶茶或者鲜榨果汁时,可以要求商家在视线范围内操作。
三是及时举报违规行为。
当发现商家存在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行为时,消费者应立即向相关部门举报,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四是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了解并掌握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有助于消费者维护自己的权益。
例如《食品安全法》就明确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也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够遵守食品安全规定,提供安全、卫生的产品。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餐饮行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行为。
此次CoCo员工吃瓜心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只有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守护我们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