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辖区食品流通、餐饮服务领域熟食食品安全,密云区市场监管局以大中型餐饮单位、网红餐饮店、熟食店等为重点单位,开展熟食销售专项检查行动,加强熟食销售的监督管理。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严把源头关。督促熟食制售食品经营单位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好食品安全责任人义务,全面落实食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严把熟食原料进货源头关,严禁从无证无照加工小作坊采购食品及原材料。
二是开展巡查检查,严把监督关。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对证照资质、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及调味品等原材料的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落实;熟食储存间冷冻、冷藏设施运转,食品贮存情况;紫外线消毒灯、防蝇防尘防鼠等设施设置使用以及食品制作流程是否规范,操作间环境卫生是否干净整洁等方面情况进行细致检查,严查风险隐患。
三是推进末端执法,严把处置关。针对检查发现的个别单位存在凉菜间未定期维护清洗设备设施、加工制作的工具未定位存放等问题,依法予以处罚。同时,对经营者进行监督提示,要求及时对库存原材料进行清理,待销售的熟食要低温储存并尽快销售,禁止使用、销售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及原料。对外卖销售的,要严格查验封签是否到位,确保配送食品安全。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52人次,检查经营主体95家,发现问题10件,整改完成10件。
下一步,密云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和检查频次,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消除各类食品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市场监管局
即可订阅2022年《中国食品安全报》
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形势严峻,又正值春节假期餐饮消费高峰。为加强餐饮服务单位防疫工作,市市场监管局提出以下八条措施:
01高度重视,加强教育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各市场监管部门要指导当地各餐饮服务单位做好员工对疫情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做好防控措施,避免与任何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的人员密切接触。根据防控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从业人员隔离等措施。
02原料把控,安全可靠
禁止采购不明来源的野生动物、活体动物和其他食品,做好索证索票工作。严禁在餐饮场所私自屠宰活禽,避免与野生动物、生病动物或变质肉接触。
03健康晨检,落实制度
各餐饮服务单位严格做好每日晨检工作,做好员工个人健康档案,一旦发现有发热、感冒、咳嗽症状、呼吸道感染的员工要立即停止上班,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04规范操作,个人防护
从业人员要保持个人清洁卫生,操作过程要勤洗手、洗好手。从业人员在操作期间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在餐食分餐、明档操作、熟食加工的操作员工要规范佩戴口罩上岗,并做到及时更换口罩。
05环境卫生,空气消毒
餐厅、食堂空间要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如是密闭的空调空间,要保持新风系统正常运作,定期对空气过滤装置进行清洁消毒。
06规范消毒,餐具保洁
严格规范餐用具消毒,确保餐用具消毒后使用,每天对保洁空间进行酒精消毒。有条件的单位,定期对餐厅地面、空间进行消毒。
07烧熟煮透,确保安全
熟制食品加工要充分加热,确保中心温度不低于70℃;建议餐饮服务单位尽可能少提供风险较高的生食类食品,确保安全。
08消费提醒,安全警示
对消费者进行发热症状提醒,尽量防控有发热、感冒、咳嗽症状、呼吸道感染的消费者进入就餐场所,有条件的门店可配备红外线测温仪。
来源:读嘉新闻 编辑:郑小梅 责编:杨洁
们一度以为新冠病毒离我们渐渐遥远,然而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的突然聚集性爆发,让我们不由得再次神经紧张。与之相关的生食以及进口食品安全性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广受关注。那么,病毒从何而来?日常烹饪如何更安全?特殊时期怎么吃更健康?
全面梳理一下,和大家分享。
病毒从哪来?
最开始检测出切三文鱼的案板病毒阳性,一夜之间全国各地陆续下架三文鱼,即使可能并不存在问题,但关键时期,保守可能意味着安全。
两种可能,一是环节污染。在捕捞、加工以及流通等环节中,被病毒阳性者接触并污染,随着低温冷藏或冷冻运送到国内,进而导致后续感染。病毒能够在低温长时间存活,这在实验室也是比较常见的保存病毒毒株包括其他微生物的方式。
二是市场存在无症状感染者污染。这种概率比较低,但是如果是有从业人员污染了案板进而引发后续人员的感染,也并不是不可能。
相比之下,我比较倾向于认为是环节出了问题,而且根据目前最新央视报道的研究分析,对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证明,毒株来自欧洲,所以初步判定可能是从海外跨境而来。
至于三文鱼自身会否感染?本身鱼没有肺,感染肺炎自然是无稽之谈,只愿没有病毒变异,还有待官方进一步通报。
< class="pgc-img">三文鱼到底该不该为疫情负责?
>三文鱼能不能吃了?
可能这个问题不用回答,三文鱼你是一段时间内不会吃了吧。
近年来三文鱼确实比较火,一般都来自国外,挪威那边比较多一些,属于深海鱼,品质好的也是直接冰鲜到国内,生食口感确实不错。由于它的DHA含量不错,也是很多家长给宝宝做辅食的首选。
而国内长得像的是虹鳟,淡水鱼,所以不可避免的寄生虫风险高,不适合生食。最近有段子说某日料店连夜澄清自己店里用的是国产虹鳟,并非进口三文鱼。殊不知,它撇清了可能关联的病毒,但却撇不掉寄生虫,以及它的虚假宣传或者假冒伪劣之类的,市场监管部门应当适时介入调查这种不诚信经营行为。
< class="pgc-img">生食鱼片暂且先从餐桌上缓一缓吧
>暂时还是不要吃三文鱼了,包括其他生鱼片、生食贝类等。水产品本身就是致病菌如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以及志贺氏菌等的高发品种,即使没有新冠病毒,也是需要谨慎处理、防范风险的,尽可能还是熟吃为好。
加上可能的一些操作场所和工具的清洗消毒不彻底以及从业人员不规范操作,即使在日常选择生食类食品时也是要慎重的。一定要看看店里有没有经营资质,《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项目里需要有“生食海产品”才可以,包括饭店内部环境也都可以作为参考标准。
日常烹饪要注意什么?
第一,烧熟煮透是最直接的方式。不论是水产品还是畜禽肉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牺牲一定的嫩滑口感是完全值得 ,而且有必要的。喜欢吃煎牛排的,不如试试炖牛肉,一两个小时的炖煮,吃得更安全更省心。
顺便提醒一下,吃火锅涮的时间比较短,有时可能难以有效消灭其中的微生物,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尽可能地多煮一会,然后放到盘子里稍微凉一下再吃,避免有生食或者半生不熟的情况。
< class="pgc-img">炖熟的肉它不香吗?何况还更安全。
>第二,生熟分开。两个层面,一方面是购物时候,生肉类自己可以再额外包装一下,减少接触污染的生肉以及它污染其他食物的可能性。回家之后要妥善处理包装袋,不要随处乱放污染家里的环境,带来潜在风险。
另一方面是烹饪前的处理,砧板和刀具以及料理盆的区分。我们日常工作中对餐饮行业监管要求是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相关操作工具是必须要区分的,横向的不同食物品种之间比如海鲜、肉类以及蔬菜也要区分。对于一般家庭而言,做到“生熟分开”是最基本的,比如切生肉的砧板和切生食黄瓜的砧板要区分。当然,如果能按蔬菜和鱼肉再进行横向区分就更好了。
< class="pgc-img">至少三块砧板,分别切生肉菜、熟食和水果生食蔬菜。
>清洗方面,先洗菜后洗鱼肉类;切配的时候,也是先切菜,再切鱼肉类,刀具和砧板最好都是区别使用的,用完之后及时清洗干净,包括水池、台面、砧板和刀具,以及可能用于预处理的碗筷。
全面营养,我们该怎么吃?
(一)关于DHA。
前面提到三文鱼补充DHA,如果没有,吃点啥呢?常见的带鱼和黄花鱼包括鲈鱼都不错啊,DHA也是有保障的。至于孕妈妈,现在也有专门的DHA补充剂,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二)优质蛋白。
自然也是不可或缺,补充营养提升免疫力的必要食物。之前网上有讨论过早上喝粥还是喝牛奶,我也回答过,大概就是喝粥可以,注意补充优质蛋白比如吃个煮鸡蛋,喝牛奶也要补充碳水,并且两种方式都是需要搭配些蔬菜水果作为维生素的补充。
< class="pgc-img">蔬果+主食+牛奶 | 更多营养美食在我的微头条
>< class="pgc-img">喝粥+鸡蛋+蔬菜 | 更多美食在我的微头条
>基于目前的疫情,可能进口牛羊肉也要被“嫌弃”了,如果有顾虑的话,那我们其实也可以有很多替代啊。一方面,最普通的鸡蛋,每天吃一个完整的,炒鸡蛋这种的不要放太多油;牛奶每天300克左右,也顺便可以补充钙质;另一方面,豆制品以及国产的新鲜猪牛羊还有鸡鸭鹅,都是可以为我们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的,选择还是很多,切记做熟。
(三)新鲜蔬果和杂粮。
这条建议适合任何时候,每天的新鲜蔬菜大约500克,其中一半以上为深色蔬菜;水果适量,大夏天避免一人独食一半大西瓜,水果糖分太高。
至于蔬菜沙拉,如果你是自己调的酱汁,比较少的油和糖,那也还不错,凉拌毕竟能更大程度保留营养;如果是市面上的沙拉酱,我真心不太建议吃太多,你看看配料表第一位,基本都是XX油,丝滑的口感是大量脂肪乳化后的结果。
< class="pgc-img">沙拉上面那个就是市面上的芝麻酱汁,热量比较高,一定要少用
>鉴于目前特殊情况,蔬菜水果一定要充分清洗干净,蔬菜如果是做熟的还好,拌沙拉要格外注意。实在介意的话,可以买去皮的水果,比如橙子、荔枝、香瓜等等。
杂粮方面,每天吃一点,比如玉米、地瓜、紫薯、南瓜等等,现在都大量上市,很多的选择。更多的膳食纤维提供更充足的饱腹感,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让身体更健康。
购买食物和在外就餐如何更安全?
一是购买食物选择大型商超,食物可溯源能追踪。根据我的日常工作经历来看,他们的索证索票工作相对更加正规,对于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也比较完善。另外,购买包装好的肉类水产回去处理相对更简单,避免更大面积的污染,即使没有病毒,微生物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 class="pgc-img">超市购物溯源更省心
>二是在外就餐少点凉菜,食品安全有保障。随着温度升高,原料本身容易腐败变质滋生微生物,加上一些小店的凉菜长时间常温放置也会带来风险,更不用说从业人员操作的规范程度以及凉拌的工具洁净度了。
如果可能,自己做饭,省钱省心,营养搭配之余也能点缀生活。
期待疫情早日结束,你我笑脸相迎!
武汉热干面挺过去了,东北烤冷面也挺过去了,北京炸酱面,你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