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湄潭县融媒体中心采访部记者李正有了新的发现:“去年以来,以前经常采访的一些传统茶企不再‘吃香’,媒体关注的焦点,放在了新引进的几家新茶饮生产企业上。”
湄潭位于贵州高原北部,生态环境优美,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四年荣获“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截至目前,全县茶园60万亩,茶园面积达1万亩以上的村有7个、达0.5万亩以上的村有51个。2023年茶叶总产量7.21万吨,产值75.03亿元,茶业综合收入180.12亿元。
创建“全国新茶饮集聚区”
立足资源禀赋,依托茶产业优势,早在2023年春天,湄潭县就着手创建“全国新茶饮集聚区”。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在广东珠海的牵线搭桥下,引进了逅唐茶业、春水堂茶业等茶叶企业,在新茶饮赛道上迎风奔跑。
人间四月芳菲尽。而在贵州逅唐茶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研发人员的持续努力,柚子花茶才刚刚面世。
4月,湄潭县石莲镇上千亩柚子树花朵竞相绽放。此时,逅唐茶业的工作人员深入柚子丛林,采摘花苞,趁其将开未开之际,带回公司。
研发人员在实验室里先铺一层湄潭绿茶,再撒上柚子花,一层又一层。茶叶的吸附能力特别强,能够吸收柚子花的香气。历经三十多个小时的融合,确保柚子花香充分融入茶叶后,研发人员再将花朵选出,再将茶叶烘干,一款柚子花茶就制作而成。
这就是新茶饮加工里所谓的窨制。
< class="pgc-img">>记者到访企业时,正是一个阴雨的午后。窗外小雨淅淅,屋内,逅唐茶业行政部专员文海打开一罐柚子花茶,还未冲泡,就已闻到淡淡的柚子花香和茶叶清香。
“用这样的茶叶泡出茶汤,加入牛奶或其他材料,就是一杯上等的新茶饮品。”文海说,虽然是新品,但在外地展会上已经获得关注,已有部分新茶饮品牌抛出橄榄枝,开出订单。
以一杯500克的新茶饮为例,茶叶的含量通常在5克左右。虽然含量少,但品质不能低。
起家于河南的逅唐茶业,主要为新茶饮品牌提供茶叶原料。
2021年落地湄潭后,逅唐茶业严格遵循好茶标准,选用湄潭优质茶叶,全方位加强品控和检测:“根据供应商样品,我们进行研制,对茶叶外形、滋味、香气进行检测,要让两者对比,达到98%以上才能批量生产。”文海说。
目前,逅唐茶业合作伙伴有且不仅只有霸王茶姬、柠季、蜜雪冰城等,开发产品达到200多款,每天出货量稳定在1.5万斤到2万斤。
< class="pgc-img">>该公司使用的茶叶原料来自全国各地,但产自湄潭县的茶叶用得最多,占比达到了45%。此前,公司生产的茉莉花茶已经获得市场认可:由湄潭绿茶和广西茉莉花组成的新CP,主要突出湄潭茶叶的纯厚度、鲜灵感,再加上茉莉花独特的香气,风味非常独特。
作为新茶饮供应商,目前逅唐茶业已经和全国100多个品牌、5万多家线下门店达成了合作。通过不断为这些品牌提供新茶饮创意和拼配方案,2023年实现产量3000余吨,产值8700万元。
“我们今年会扩大湄潭绿茶的使用量,在高香浓郁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开发出更多适合新茶饮的茶饮产品。”逅唐茶业生产总监吴俊凯表示。2024年,公司预计产值突破1亿元。
在新茶饮行业,茶叶底料的拼配非常关键,生产企业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拼配出对方(消费者)想要的味道。
在贵州春水堂茶业有限公司,记者尝到了一杯独特的奶茶:糯香绿茶。
< class="pgc-img">>“这里面共有六种茶叶底料,来自福建、云南、四川、贵州等,其中云南糯香叶是主打。你浅尝一口,慢慢品尝,会发现前端有香气,中端有延长,尾端有回甘。”春水堂茶业总经理王子豪说。
而这,就是新茶饮的美妙所在:拼配。在王子豪看来,一杯新茶饮,里面包含多个茶区的多种茶叶并非难事。“有的是六种,多的则达到了八种,甚至更多。”
在车间,一股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茉莉茗香、栀子绿茶、蜜桃乌龙等上百款茶产品经过烘焙、窨制、拼配等环节后,正有序打包装箱发往全国各地的线下奶茶店。
春水堂茶业于2022年入驻湄潭。之前的老厂房占地1万平方米,日加工能力20余吨。今年5月初,春水堂茶业搬迁到了2万余平方米的新厂房,生产线达到17条,日加工能力达40多吨。
多年来,分布于全国五个省的春水堂茶业,依托各地丰富的茶叶资源,一直在为新茶饮品牌提供饮品原料。“贵州公司从2023年初投产以来,已经开发出数百款新茶饮产品,湄潭茶的用量占比在20%,截至今年5月,销售额突破2亿元。公司计划在今年完成5个亿的销售目标,当地茶叶的占比也将逐步提升至50%以上。”王子豪表示。
与传统制茶企业不同的是,逅唐茶业、春水堂茶业作为新茶饮供应的企业,既采购春茶,也使用夏秋茶,大大提高了当地夏秋茶的下树率和产品附加值,让茶叶产区实现提质增效。
“在湄潭建设工厂的优势就是:茶园面积大、茶叶原料好,是真正的干净茶。”文海说。
“在我们采用的茶叶原料当中,夏秋茶占到了80%以上。”王子豪认为,夏秋茶香气高、滋味浓、成本低,可塑性很大,适配性很强,是新茶饮原材料的最佳选择。
而更大的动作还在后面。
珠遵共建“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
5月13日-14日,珠海·遵义共同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战略启动仪式在遵义市湄潭县举行,标志着珠遵两地纵深推进产业合作,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开启了又一重要新篇章。
活动期间,珠海市人民政府与遵义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珠海市人民政府、遵义市人民政府、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四方共同签署了《政校合作共同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框架协议》;珠海农控集团与中国茶业商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粤黔协作珠遵产业园项目合作共建战略协议》。
此次合作是珠海和遵义两地培育和壮大遵义新茶饮产业集群,联手打造优质产业体系的具体行动。“瞄准新的消费市场、拓展新的产业赛道、创造新的协作模式,共同做强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位参会人士表示。
自2021年中央调整广东省珠海市对口协作贵州省遵义市以来,珠遵两地按照粤黔两省统一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谋篇布局,主动促进双方在招商引资、产业培育、消费协作、社会帮扶等方面互联共通,“海”与“山”的相遇构建起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新格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珠遵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评价说,珠海遵义两地政府选择了新茶饮赛道,确定了做供应链的定位,喊出了“让遵义茶农每斤茶叶增收一块钱”的口号,这是从遵义茶产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是对未来市场的洞察,具有务实精神和超前意识,能够发挥双方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也符合“做强首位产业、壮大产业集群”的思路。这样的“珠遵协作”模式,必然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走的是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方向正确的路。
按照计划,珠海将支持遵义加快建设新茶饮生产中心、加工中心、研发中心、配送中心,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力争助力遵义新茶饮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
刘仲华同时也表示,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两地政府的直接领导,国有企业的大手笔投入,遵义茶企业的深度参与,新茶饮头部品牌的积极参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遵义是个生态美、产业好、百姓富的宝地,把遵义打造成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可以说其时已至、其势必成。
奈雪的茶集团副总裁黄锦华认为,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各茶饮品牌在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生产加工以及物流配送等方面的优化和升级,为整个行业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供应链支持。通过集聚产业资源、促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供应链中心将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推动新茶饮产品向更健康、更富口感的方向发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的成立还将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整个行业的规范化水平和竞争力,促进新茶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湄潭县融媒厉开白对此文亦有贡献)
全媒记者:庞飞
义市与珠海市在2024年携手合作,共同开辟了茶饮行业的新赛道,这一合作旨在推动遵义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就像是两颗璀璨的明珠,在茶饮行业的浩瀚海洋中熠熠生辉。通过珠遵两地的合作,我们看到了“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的建立,这是珠遵两地紧密围绕粤黔两省的统一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生动体现。
< class="pgc-img">>珠遵两地的合作模式是“珠海企业 遵义资源”、“全球市场 遵义产品”、“珠海总部 遵义基地”、“珠海研发 遵义制造”的“4 ”合作模式的具体体现。这就像是珠遵两地共同编织的一张美丽的地毯,通过这张地毯,我们可以看到珠遵两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可以看到东西部协作走进了一个深度合作、双向共赢的良好局面。
< class="pgc-img">>对于珠遵携手开辟茶饮“新赛道”这一事件,网友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有的网友表示,珠遵两地的合作让他们对茶饮行业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也让他们对珠遵两地的合作模式产生了敬佩。有的网友则表示,珠遵两地的合作让他们感受到了珠遵两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让他们对东西部协作产生了期待。
< class="pgc-img">>总的来说,珠遵携手开辟茶饮“新赛道”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次产业合作的成功范例,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它让我们看到了珠遵两地的领导对茶饮行业的重视和支持,也让我们看到了东西部协作走进了一个深度合作、双向共赢的良好局面。
日,茶饮品牌“伏小桃”被曝全国大规模关店。比起“伏小桃”这个名称,消费者或对其原名“伏见桃山”更为熟悉。
根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不完全统计,伏小桃曾经在全国的门店数约为328家,如今营业中的门店不到30家,杭州、北京、佛山、茂名等地门店全关,广东仅剩3家门店。
1月18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致电伏小桃总部了解情况,总部工作人员表示将代为转达,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回复。伏小桃负责招商工作的人员则向南都湾财社记者透露,目前伏小桃已经暂停对外加盟,所有加盟申请都会被驳回,至于原因,其表示不便透露。
南都湾财社记者通过走访和电话采访了解到,有伏小桃门店员工透露,其所在门店开业仅一年多就关闭了,主要是因为生意不好;上海一门店员工同样透露,其所在门店生意越来越差,“公司品牌在走下坡路,感觉这家店快倒闭了”。
全国仅剩不到30家门店
已经暂停对外加盟
伏小桃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截至1月18日,伏小桃在全国拥有门店29家,分布在南通、成都、武汉、盐城、遵义、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多个城市仅有1家门店。在这29家门店中,还有3家门店处于“休息”状态,门店电话也一直关机。
第三方平台窄门餐眼显示,2020年-2023年,伏小桃合计新开店249家,而在2020年前,其门店数约79家,合计门店约有328家,这也意味着伏小桃过去关闭了约300家门店。
此前,在广东市场上,伏小桃在广州、深圳、佛山、肇庆、茂名、汕头、揭阳、惠州、潮州等地均有开店,其中深圳门店最多,约有18家,广州门店约有12家,不过目前伏小桃在广东仅剩3家门店,深圳、广州、珠海各有1家门店,其他城市门店已经全部关闭。
1月18日下午,南都湾财社记者走访伏小桃广州门店看到,当天到伏小桃门店点单的顾客并不多,一小时约有7、8名顾客下单,另外还有2个外卖订单,店里共有4名员工,但是并不忙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同一时间同一楼层的喜茶、古茗门店里,座位不少,但是基本坐满顾客,茉莉奶白门店里6个座位也坐满顾客。伏小桃店员透露,其门店生意并不好,而且商圈租金很高。
伏小桃珠海门店的店员则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疫情之前,其门店的生意较好,2021年时生意受到疫情影响严重,去年生意才慢慢恢复,目前门店的生意不算好也不算太差,“接下来是否关店还是要看老板意见。”伏小桃深圳门店店员则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其自2022年开始在门店工作,从客流量的角度看,门店生意“还算不错”,这两年生意并没有明显变化。
伏小桃肇庆一门店的相关负责人则向南都湾财社记者透露,其门店于2022年年初就开业,但是开店一年多就已经关闭,原因主要是“生意不好”。伏小桃上海一家门店店员同样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前年其门店生意还可以,但是去年生意越来越差,“公司品牌在走下坡路,感觉这家店快倒闭了”。
针对全国门店大幅关闭,1月18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致电伏小桃总部了解情况,总部工作人员表示代为转达,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回复。与此同时,伏小桃负责招商工作的人员则向记者透露,伏小桃已经暂停对外加盟,所有加盟申请都会被驳回,至于原因,其表示不便透露。据悉,伏小桃最早在2019年就已经开放加盟。
自2022年起,伏小桃新开的门店数量就骤降,2020年-2021年,其新开门店数分别为134家、84家,而2022年-2023年,其新开门店数仅为24家、10家。
曾两度改名
首轮融资后未再获得“输血”
伏小桃原名为汴京茶寮,首家门店于2017年在南京新街口明瓦廊开业,走的是轻日式的风格,产品除了主打日式风味的奶茶还有“茶+酒”的融合,创立之初,曾因门店有大量排队引发关注。2019年9月,其拿下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杭州快风投资有限公司,同一时间,因饱受山寨门店困扰,其正式改名为“伏见桃山”。
图片来源:企业官网
在拿下融资时,伏见桃山开店速度明显加快,不过到了2021年9月,伏见桃山再次改名,原因是有不少网友指出,伏见桃山是日本陵墓名,伏见桃山则解释称伏见桃山为日本京都伏见区桃山一带,争议之下,伏见桃山宣布更名为“伏小桃”。然而,伴随着更名的是,其新开门店数骤减。在Pre-A轮融资后,伏小桃也没有获得新的外部资金“输血”。
凌雁咨询管理首席分析师林岳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伏小桃在品牌更名上确实吃了不少苦头,实际上主打日式风格并不一定需要把名字起得很日系,而且茶饮产品需要不断创新,保持新鲜感,太多日系元素就容易踩雷,也具有拓展的局限性。
“除了更名导致元气大伤之外,伏小桃的大规模关店,也因为自身陷入创新的瓶颈,在茶饮竞争白热化的状况下,伏小桃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再加上本来的体量也处在比较尴尬的位置,没有找到融资和加盟的突破口,日渐衰老也就成了必然。”林岳进一步指出。
图片来源:企业官网
从产品的角度看,根据大众点评网,伏小桃受到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依然是其早期推出的“草莓大福奶茶”“伏见桃山”“草莓长岛冰茶”等;而从价格的角度看,其所处的价格带竞争激烈,伏小桃的产品价格主要集中在16元-20元,占比约50%,其次是21元-29元,占比约30%,但是在20元以下的价格带,聚集了多个茶饮品牌,包括喜茶、古茗、茶百道等头部品牌。
餐宝典创始人汪洪栋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早期伏小桃还能卖20元以上的产品,那时候消费者还会为它的日系元素和设计买单,但随着消费环境变化,在现阶段,以伏小桃的品牌调性卖中高档位的茶饮会比较困难。而针对伏小桃大幅关店,汪洪栋则认为,名称更换只是一个方面,更关键的原因是,茶饮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连锁化率越来越高,强势品牌淘汰掉一般品牌,有品牌的淘汰掉没品牌的,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伏小桃作为一个小品牌,也逃不过这种趋势。
汪洪栋表示,“对于伏小桃而言,品牌势能一旦下来,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机会了,最终的结果肯定是门店全部撤掉。此前,古茗的招股书也披露,一个茶饮品牌要在一个省份形成规模优势,至少要开店500家,现在伏小桃在多数城市只有一家门店,过于分散,几乎没有存在感,后续就会慢慢关掉。”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实习生 陈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