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淄博烧烤香,诚邀四海八方客。
我们可爱的淄博,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数千年前,齐文化的奠基人姜太公的饮食思想在淄博饮食文化中就颇有影响。有诗为证,诗曰:“齐民富国盛,姜太公鱼勤。”说的就是太公钓了鱼后,乐于蔬菜同烹的故事。所以淄博也就成了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地区之一。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就是淄博饮食文化传承的一个最好例证。“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淄博烧烤不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坐着高铁、飞机来到淄博,就连居住在这座城里的本地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都在争相谈论着淄博烧烤这个迅速蹿红而且登上央视的热门话题。
山东烧烤看淄博。我也按捺不住好奇之心,决定找一处在淄博比较有影响力的烧烤店转一转、看一看,于是来到了淄博临淄的一处烧烤大院。我一进来就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前来吃烧烤的食客络绎不绝,甚至还需要等位。我就淄博烧烤为什么如此火爆,向烧烤店老板进行了详细了解。
这位老板,看上去四十多岁的年纪,浓眉大眼,中等身材,干净利落中自带一股儒雅之气。见我发问,他很健谈,自豪地对我说:“烧烤带火一座城,为什么咱们淄博行?首先是淄博烧烤独有的一桌一烤炉的特色,以及小饼卷烧烤的特色吃法,三五亲朋好友,坐着马扎,喝着啤酒,聊着天,呈现的就是最真实的生活。我从十八岁高中毕业,就开始摆地摊做烧烤,那时候虽说露天且简陋,也是一桌配一个烤炉。如今有了自己宽敞的门面,二十多个年头过去了,老传统、老手艺不能丢。”
正是这样,当服务员把七八分熟的烤串端上来,食客需要自己动手放在烤炉上烤一会,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本身就很吸引人。食客吃啥烤啥自己定,火候温度自己掌控,生熟老嫩全凭自己的口味和习惯,充分体现出了淄博烧烤自由自在的随性,极大激发了食客参与感。
我认真倾听着,点头赞同。他顺手拿起烤架旁的瓷缸子喝了口水,接着说:“其次是政策好、政府服务好。淄博这些年一直在转型,老工业城市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此外,为了留住年轻人,提高城市活力,淄博也推出了许多吸纳年轻人的政策,城市吸引力不断提高。就拿这次淄博烧烤走红来说,淄博开通了专门的公交线路,成立烧烤协会,加强食品安全检查……这些措施让来到淄博的外地游客很满意。”
我连连称是。他接着又说道:“第三点就是淄博烧烤从业者用心做事,诚信做人。食材货真价实,好吃还不贵。食物是连接人和人感情的纽带,色香味美的食物不仅抓住食客的味蕾,还能抓住食客的心。”
我听着,频频点头。他接着说:“烧烤炉子代表温度,小饼代表包容,小葱代表豪爽,这就是我们大美淄博、好客淄博、文化淄博的做派。文火慢烤,不急不躁,让辛苦了一天的人们从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一停、歇歇脚,赶走一天的疲惫,吃的是烧烤,享受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他说完,就忙着招呼其他客人去了。我也找了个僻静的角落,点了一斤烤串,一边品尝,一边记下他说的话。
如今,烧烤已经成为淄博的一张城市名片,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前来品尝、体验,以烧烤为纽带,有效地带动了淄博餐饮娱乐、文旅休闲等产业的发展,极大激发了淄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力。(齐心)
是全国城市文明经营示范单位、国家二级企业、全国百强餐饮大店,她是淄博人公认的“社会大食堂”,她是淄博乃至全国餐饮人才的“摇篮”……她就是淄博饭店,淄博饮食服务业的一面鲜艳旗帜,一块金字招牌。
47年前柏油路上的餐饮“大食堂”
坐落于张店区共青团路与金晶大道西北角的淄博饭店,始建于1974年,那时,它是一个品种单一的餐饮“大食堂”。可是,谁也没有想到,47年后,它成为领引齐鲁餐饮风尚的淄博服务业的一面旗帜,成为领军鲁中餐饮的排头兵企业。
1987年与市饮食服务公司合并,1993年改制为淄博饭店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4月兼并了原淄博市蔬菜副食品总公司,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淄博市万家乐食品有限公司。1996年12月成立山东淄博饭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单一的餐饮服务向多功能、集团化发展。
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淄博饭店走过了近50年的风雨沧桑路。在铸造“百年老店”的宏伟梦想征途上,创业的艰辛、激烈的博弈、成功的喜悦,都似那一桌“齐鲁盛宴”,回味无穷,意蕴绵长。
这些年来,淄博饭店先后获得全国城市文明经营示范单位、国家二级企业、全国商业企业管理优秀奖、全国百强餐饮大店、全国诚信单位、全国商业名牌企业、AAAAA中国绿色饭店、全国五钻级酒家,改革开放30周年功勋企业,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服务名牌,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振兴淄博劳动奖状等200余个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在淄博饭店集团的带动与引领下,淄博餐饮在全国的历届美食节和技能大赛活动中冲金夺冠、独领风骚、一鸣惊人,淄博成为中国餐饮界获奖最多、成果最优、影响最大的城市之一!“
服务大众”是它的初心,淄博人心中最美的“口碑”
“饭店作为典型的服务行业,顾客或者说大众,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淄博饭店的掌门人——陈家恕,告诉记者,几十年来,淄博饭店始终秉承“顾客第一、信誉第一、质量第一”的服务宗旨,坚持“10-1=0”服务质量追求,以优质产品、过硬服务赢得社会各界及广大消费者。
叉烧酥、鲜肉粽、小葱饼……每天早晨,淄博饭店快餐大厅和门头面食摊点总是香气缭绕、人头攒动,方圆3公里内的居民都到这里来买早餐。
在淄博,淄博饭店“社会大食堂”的名号是与她星级大酒店的旗号划等号的。以大众化经营而闻名的淄博饭店,坚持面向大众,方便顾客,服务居民生活,靠经济实惠赢得顾客,靠大众化经营提高效益。每日早餐的销量用面粉来衡量,那就是一卡车,5吨重。为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每到用餐时间,饭店机关人员齐上阵,这一光荣传统也持久延续,成为淄博饭店锻炼干部队伍的有效手段。
同时,淄博饭店瞄准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做节日食品文章,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形成了汤圆、月饼、年货、香肠四大拳头产品。多样化、高质量、价格低、干净卫生的产品占领了整个淄博市场,远销十几个省市和地区,年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成为全省十大节日食品生产厂家。
其首创的“万家灯火百家宴”,开创淄博春节年夜饭市场的先河,引领了淄博饭店业节日餐饮市场潮流。这些年,淄博饭店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走进了人民群众中,成为鲁中人心中最有力度、最有影响、最美的“口碑”!
断臂求生,腾笼换鸟,始终站在改革最前沿,“争创超一流”
“勇于推进改革,敢于自我革命”。从1974年开始筹建,淄博饭店走过的光辉历程,始终与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大潮同频同步。他们凭借弄潮者的恒气、改革者的胆气,闯出了一片光灿的“新天地”。
1985年,淄博饭店在全市同行业中第一家全面更新配套设施、改善客房硬件,配备电视机、落地扇、淋浴间,大大提高了客房入住率。1987年,在同行业中第一家安装了空调,营业额翻了三番。1993年,公司投资340万元对杏园度假村由宿舍楼装修改造为集吃、住、娱为一体的现代宾馆。1996年,对第一宾馆投资560万元进行了翻新改造,并对每个房间重新安装了空调和洗浴间,使客房焕然一新。
2002年,投资400万元,装饰了七楼会展区并投入使用;投资190万元对塔顶进行了成功改造,增加营业面积300多平方米;投资180万元对万家乐食品开发公司冷库进行了扩建,使万家乐冷库储存能力达到500吨。2003年,投资110万元新增了大型网吧经营项目。自2005年下半年至今,公司又投资对淄博饭店的客房、餐饮、地下洗浴、康乐夜总会等进行翻新改造。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们率先推行了“四放开”“三项制度”改革和规范化管理,建立了新型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在用人机制上,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在用工机制上,打破干部与职工身份,全部实行合同制;在分配机制上,原工资全部进入档案,实行岗位工资、基础工资、计件工资等多种分配形式,从而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运行机制。
20世纪90年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餐饮市场的角力,淄博饭店决策者提出了走规模化、跳跃式的发展道路,决定投资3亿多元,兴建5万平方米的全市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星级酒店。
1999年,鲁中第一高楼淄博饭店新大楼作为20世纪鲁中地区的地标性建筑耸立在齐鲁大地上,既成为文化古都淄博走向世界的窗口,更为淄博饭店人增添了干事创业的自豪和勇气!
从此淄博饭店经营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企业发展后劲大大增强,成为全市规模大、档次高、服务优、效益最好的旅游涉外饭店,成为淄博市地标性建筑和重要涉外服务窗口,扩大了淄博的对外影响,并以其最好的硬件设施、最优的服务质量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于2001年9月30日荣膺全市第一家国家级四星酒店。
创新,淄博饭店人立于潮头“东方不败”的“金钥匙”
淄博饭店以弘扬齐鲁饮食文化为己任,以创新鲁菜发展为目标,在挖掘和传承鲁中菜的基础上,狠抓了菜点的研发和创新,每月都有一批创新菜推出,形成了一批精品菜、看家菜。
“蟹黄扒鱼肚”“金蟾戏荷花”“鱼腹藏羊肉”“叉烧酥”等被评为“中国名菜、名点”;“扒通天鱼翅”“红扒网鲍”“炒黄茸膏蟹”“燕虾刺参”“菊花虾仁”等被评为“中国鲁菜名品”。
“淄博酥锅”“齐鲁香肠”“蒲公菜煎饼”获中华名小吃称号;特色月饼、特色汤圆、速冻面食、淄博水饺等12个菜点被评为“山东名小吃”;叉烧酥、鲜肉粽子、小葱饼等24款菜点被认定为“淄博名小吃”。
孝子贡梨、参黄鸡等10款菜点被认定为“好客山东经典名菜”、“淄博美食”,齐鲁盛宴被评为“中国十大盛宴”。5人被授予“中国鲁菜大师(名师)”,7人被评为“中国烹饪大师(名师)”称号,1人被评为“国际烹饪艺术大师”称号。
在客房经营上,淄博饭店坚持“高档品位、灵活定位”的经营策略,形成商务楼层、豪华楼层和经济楼层三个不同档次,既适应不同层次客人的要求,又不失星级档次,客房利用率达87%以上。创新,为淄博饭店注入了强大动力,令她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叱咤餐旅,决胜商海,人才是淄博饭店持恒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企业行稳致远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业界共识。淄博饭店近半个世纪的恒久发展,正是得益于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
淄博饭店确立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人才战略决策,依托准五星级大饭店的优势,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的素质。
先后投资300万元,聘请了国内著名专家到店培训,并分批选送50多名业务骨干去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地的五星级饭店学习,目标是与国际星级酒店接轨。
同时大搞技术比武和大练兵活动,努力营造“比技术、创名牌、争第一”的浓郁氛围,从而成功地造就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技术过硬的业务骨干队伍,并在省市、全国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奖。
先后15人次获得全国十佳厨师(面点师、服务师)称号、19人获“淄博市技术能手”称号、9人获得“振兴淄博劳动奖章”殊荣、8人荣获了省市首席技师、5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为保证人才储备,公司创办了淄博餐旅职业培训学校。自1987年建校以来,学校每年培训厨师、服务员及酒店管理人员上千人,累计培养30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5760名军地两用人才,举办“金蓝领”技师、高级技师培训班34期,培养技师、高级技师1115人。毕业生成为私营企业老板的有数百人,培养出了全国及地方协会理事80多人,并向国外输出了大批餐饮服务人才。
淄博饭店还大胆培养起用年轻人担任饭店的主要负责人,每年都有十多名新的年轻干部充实到管理层,现在公司领导班子中年轻人占了70%,中层管理人员中年轻人占了90%,管理人员的年轻化使公司发展有了朝气和生机。
人才的挖掘、培养和使用为淄博饭店的大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淄博饭店人孜孜追求和不懈努力下,淄博餐饮、海岱美食已成为一种品牌,成为一种最具有辐射力的餐饮文化符号。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担当要有新作为。陈家恕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淄博饭店人将扎实苦干,锐意进取,努力把淄博饭店做大做强,倾力铸起“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为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凤凰涅槃,加速崛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董事长简介
陈家恕,男,195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技师、高级经济师、中国烹饪大师、国际烹饪艺术大师。先后担任山东淄博饭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兼任中国饭店协会资深副会长、中国餐饮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山东省商会酒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美容美发协会副会长、省人像摄影协会副会长、济南大学旅游学院特聘专家教授、淄博市饭店烹饪协会会长、淄博市旅游饭店协会会长、第八届淄博市党代会代表、第九、十届淄博市政协委员,第十五届淄博市人大代表,第十四、十五届张店区人大代表等职。
陈家恕同志先后被评为淄博市优秀企业家、淄博市流通创优增效优秀企业家、淄博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淄博市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山东省商业服务业十佳经营者、全国优秀商业创业企业家、全国饭店业优秀企业家、引领中国商业改革发展功勋企业家、中国商业服务业改革开放30年卓越人物、中国餐饮业优秀企业家卓越成就奖、中国饭店业终身成就奖、全国内贸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城淄博走红后的第二个暑假,旅游市场逐渐回归理性。8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淄博的各大酒店和民宿商家处获悉,今年暑期,淄博的旅游住宿市场“不如去年火爆”,部分酒店的入住率仅在60%—70%,客源也以省内为主,去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游客扎堆儿尝鲜的局面不再。但“淄博烧烤”的热度仍在维持,不少商家与去年一样忙碌,高峰时段店内仍需要排队等位。尽管不同业态热度不一,但受访商家都表示,“淡旺季分明”是需要面对的问题。对于如何提升淡季经营、吸引更多游客,部分酒店计划降价揽客,民宿村落将打造游乐场等更多娱乐场景,烧烤商家则会推出时令菜和冬季火锅。
周末入住率60%左右
这个暑期,曾因“烧烤”一夜走红的淄博,似乎稍有降温,旅游市场也逐渐回归理性。
连锁酒店的入住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华住集团鲁中省区运营负责人许正哲表示,每年暑期是淄博酒店入住率相对较高的时期,但今年酒店预订量和入住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同时也未出现去年5、6月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
国家4A级景区潭溪山旅游度假区内的潭溪山高空酒店也没有迎来预期的客流高峰。潭溪山高空酒店经理刘燕妮谈到,酒店拥有10间客房,进入暑期以来,平均每日能够预订出3—5间客房。近几日,酒店入住率有所提升,周末入住率在60%左右。价格方面,暑期房价也与平日持平,没有做任何调整。
谈及酒店的客源地,刘燕妮称,酒店60%游客都来自山东省内,多数游客从青岛、济南前往淄博度假,而在去年,有相当一部分游客来自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客群构成来看,周末及暑假期间,80%左右的游客为亲子客群。
聚焦民宿市场,“今年暑期,民宿市场的热度也不及去年‘出圈’的那段时间”。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韩家窝村民宿管理员韩新英坦言,7月13日直至当月底,民宿基本处于满房状态,但进入8月后,入住率开始下降。回想淄博刚火的那段日子,2023年4月初,村内民宿“一房难求”,入住率能够达到100%,这种火爆的态势持续了近4个月。
途家民宿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淄博民宿预订量与去年同期持平。在暑期旅游旺季的加持之下,淄博迎来大批游客,但整体流量却不及去年“出圈”时段,淄博住宿市场正在回归理性。
暑期烧烤仍需排队
不同于住宿业商家,对于淄博的餐饮商家来说,热度下降并不明显。
“从我们店面运营的角度来看,其实没怎么感觉到行业降温,因为每天的忙碌情况跟去年最火的4—6月是差不多的。”烟火巷淄博烧烤负责人黄冠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每天上午10:00左右,黄冠华和店内的员工就要开始准备新鲜肉品和烧烤用的果木炭。进入暑假,虽然店面的正式营业时间是中午12:00,但不少外地游客都会早早打来电话,询问是否需要排队、能否拼桌等。
黄冠华称,烟火巷在暑期的排队高峰基本为19:00—21:00,最长的等位时间在20分钟左右,最短在5—10分钟。
黄桑犇羴鱻馕坑烧烤负责人包秀英也表示,今年暑期店里接待顾客的情况和去年相差不大。一般情况下,排队高峰期在中午12:00和傍晚6:00,周末客流量比工作日更大。
“7月以来,随着天气变热,每桌客人吃饭的时间会相对缩短,因此翻台率有所上涨,工作节奏和排队时间也相应变快。”对此,黄冠华在4个店内都招募了2—3名暑期工,以此增加人手,提升服务效率。
从平台的搜索数据中也能看出,大众对于淄博烧烤的向往和热情依然维持。微信指数显示,“淄博烧烤”关键词7月28日—8月3日的指数值从27918上涨至552842。
在黄冠华的印象里,他接过的顾客电话既有来自山东省内的,也有北京、天津、河南、广西、四川等外地的。包秀英也接待了很多来自外省乃至外国的游客。“国内游客最远有来自广东的,国外游客有来自美国的。总体来看,山东省外的游客占比能达到40%。”
淄博烧烤热度不减的背后,物美价廉的“小城”对游客们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在大众点评App上,位于八大局的烟火巷总店人均消费仅为57元,而黄桑犇羴鱻馕坑烧烤的人均消费为70元。
平台数据也凸显了这一趋势。美团7月19日的文旅数据显示,更具性价比和小众属性的下沉市场表现活跃,全国县域7—8月文旅预订单量(含住宿、交通、门票等)环比增幅超过22倍。另据木鸟民宿发布的《2024民宿避暑游报告》,“小城松弛游”受到一二线城市“95后”游客青睐。
多举措应对淡季
不过,淄博的烧烤和住宿商家都表示,店内的客流具有明显的淡旺季。
黄冠华表示,进入秋冬季节后,店内的客流会有明显减少。由于淄博的烧烤普遍售价较低,烧烤商家基本都在旺季通过较大的工作量,以“走量”式的销售将每串烧烤的微薄利润累积起来,在冬天用以养店。
另有知情人士表示,烧烤店的经营影响因素较多,也十分依赖整体环境,因此会有烧烤店在淡季出现亏损情况,甚至于会在冬天直接闭店,等到旺季再开业。
对此,黄冠华称,烧烤店会依据季节推出多种菜式,比如冬季时令菜,以及火锅、涮锅等多种不同的餐饮类型,以照顾更多顾客的口味需求。
同样,在谈及淡季运营时,韩新英坦言,一年四季都有游客前往韩家窝村旅游参观,但每到淡季,入住率还是有明显下降。所以,近年来村内也在持续加大线上宣传推广力度,在短视频平台经营账号。同时,村里也增加了众多的游玩内容,例如露营地、网红打卡点位。未来村内还计划建设游乐场,吸引更多的亲子家庭前来度假。
降价揽客同样是部分商家应对淡季的手段之一。“暑假结束后,旅游市场的传统淡季将会来临,届时酒店会在房间价格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刘燕妮还提及,良好的游客体验也是酒店布局的重点。
在诸多商家的共同努力下,商家们对于淄博文旅发展也抱有信心。黄冠华表示,“客流减少并不意味着没有人来吃烧烤。很多资质较深的老店会积累一批自己的食客,这些顾客冬天也会经常光顾。同时,仍有很多游客愿意奔赴淄博尝试烧烤和其他的美食,也愿意了解和体验淄博的生活和文化特色”。
北京商报记者 吴其芸 牛清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