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头部品牌三顾冒菜,正在向欧洲、澳洲等地扩张自己的海外版图。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萧霖;编辑:王秀清。
有消息称,三顾冒菜即将在澳洲开出首店。冒菜、麻辣烫、川渝火锅一直是海外中餐的热门品类,但多为夫妻店形态。内地头部品牌的布局会对海外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冒菜品牌又是如何做出海的?红餐网与三顾冒菜品牌相关负责人,围绕品牌出海策略聊了聊。
01.
人均160元、火到“限号”
三顾冒菜成为海外中餐顶流?
红餐网从业内人士处得知,三顾冒菜将于今年8月底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开设澳洲首店,成为又一布局澳洲市场的中餐品牌。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三顾冒菜MELBOURNE小红书账号
近年来,澳洲成为不少中餐品牌出海的首批目的地,海底捞、茶百道、喜茶、紫燕百味鸡等品牌均已布局澳洲。澳洲有着庞大的华人社区,公开信息显示,澳洲拥有超160万华人,中餐的消费力充足,发展潜力比较大。
事实上,澳洲并非三顾冒菜出海首站。作为在全国拥有累计超4000家门店的冒菜头部品牌,其此前已悄然在欧洲布局了超20家门店。
在德国科隆的中国留学生Keven告诉红餐网,三顾冒菜是当地留学生经常聚餐、点外卖的中餐品牌。而随着知名度不断提升,到店消费的欧洲本地人也越来越多。
Keven表示,去年5月他通过社交平台刷到三顾冒菜在科隆开业的消息,便立刻约上几个好友去吃,结果发现门店生意太火爆,队伍从店门口一直排到街上,排了足有一百多米,“因为顾客太多,店员忙不过来,我们当天没吃成,转头去吃了别的餐馆,隔了几天再来才终于吃上。”
< class="pgc-img">>△科隆店开业期间,门店前大排长龙
生活在科隆的钟女士也表示,三顾冒菜开业时在当地华人圈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开业没几天就因为生意火爆闭店休整,还推出了“每天限号200桌”的规定。
对于三顾冒菜生意火爆的原因,Keven和钟女士均表示,首先得益于德国本土中餐馆竞争较小。在近几年中餐品牌大举出海前,想在当地吃中餐只能去华人开的传统家族小店,可选的品类比较少。
其次,三顾冒菜是国内知名的冒菜连锁品牌,本就在华人群体中有一定知名度,科隆店筹备开业的消息在留学生、华人社群中广为传播,导致门店一开业就收获了高热度。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尽管三顾冒菜海外门店也对产品做了“本地化”调整,降低辣度等等,但菜品和味道跟国内差别不大,能够安慰到久居他乡的“中国胃”。
钟女士还表示,三顾冒菜20欧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156.75元)的人均客单价在当地中餐市场中较有性价比,当地华人开的冒菜店人均客单价普遍在25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95.94元)以上。
三顾冒菜品牌特许加盟中心负责人孔海宁告诉红餐网,德国科隆店是三顾冒菜的海外首店,于去年5月6日正式开业,开业首月每天营业收入在1万欧元左右,日均销售400-500单。
据孔海宁透露,目前,三顾冒菜已经覆盖了德国各大主要城市,如柏林、科隆、慕尼黑、法兰克福、汉堡、布伦瑞克等,平均每个城市已开出2-3家门店。
02.
冒菜出海,该怎么做?
赛道头部的动作具有一定的风向标及参考意义,冒菜品类的头部品牌三顾冒菜,是如何拓展海外市场的?
1、针对海外市场开发多种味型
出海品牌根据当地口味调整味型是常见现象,比如海底捞的新加坡门店推出了浓香鱼锅底,泰国门店推出了冬阴功火锅,英国门店的小料台则摆上了法棍、面包;呷哺呷哺也打造了多款海外独有锅底,比如“金汤酸菜锅”和“暖心胡椒猪肚鸡锅。反之,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市场也不断做出本土化的调整。
三顾冒菜在国内主打正宗川味冒菜,国内门店主推经典川味麻辣味型。而在海外,三顾冒菜在味型上没有执着于“正宗”,而是基于中餐味型和品牌调性,结合当地味型特征匹配一套本地的味型。
比如,除了有经典川味、三鲜、番茄等国内常见的味型外,三顾冒菜还推出了适合海外市场的木姜子金汤、咖喱、干拌麻酱等口味。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2、斥资2亿打造供应链,深入布局海外前置仓
红餐网了解到,三顾冒菜海外店也采取和国内相同的菜品自选称重模式,包括新鲜鱼片、肉片、各种丸类、卤制品等肉菜,以及鲜笋等素菜,之所以能提供和国内相同品质的产品,主要得益于其构建的完善的供应链。
据孔海宁介绍,2012年起,三顾冒菜总斥资2亿多元,在四川广汉打造了一个22000平的底料工厂,打通了从原料采购、产品研发、产品加工、产品配送到产品销售的全链路环节,以保障产品的体系化标准化供应。
< class="pgc-img">>△三顾冒菜的底料工厂
通过供应链优势,三顾冒菜2024年在国内实现了不断上新品,比如今年6月就针对夏季推出了麻辣香锅小龙虾等新品,以及小乔米酿荔枝饮等特色饮品;而在海外,三顾冒菜门店也能在每季度推出新品,例如推出木姜子味型等。
据孔海宁介绍,目前三顾冒菜正计划在欧洲、北美等地部署海外前置仓,为区域内的门店提供产品统一盘整、统一配送、食材集采等服务。他还透露,公司同时计划在日本布局全资食品加工厂,以支持门店在东亚、东南亚市场的拓展。
3、突出“三国”文化IP,服务社交场景
事实上,中餐馆在海外市场的功能不仅是一间餐厅那么简单,不少外国人都希望在用餐的同时能感受到中国文化,因此,一个品牌身上可挖掘的中国文化基因越多,越有利于其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打造和形象传播。
在海外市场,三顾冒菜着重放大了品牌的三国文化、巴蜀文化基因,在门店中突出三国、川剧脸谱、火锅等视觉符号,形成较强的品牌辨识度。
< class="pgc-img">>同时,具备浓厚文化色彩的用餐场景,也让三顾冒菜海外店的定位更趋于品质餐饮,而非快餐。“我们海外店的用餐需求除了中餐、晚餐外,还有休闲社交、团建聚餐等,因此,海外店的面积普遍比国内门店要大一点,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社交聚餐的需求。”孔海宁表示。
03.
中餐进入“大航海”时代,
细分品类的机遇到来
中餐在全球市场正迎来新的时代。
近年来,蜜雪冰城、瑞幸咖啡、海底捞、新荣记等一批知名品牌纷纷出海开店。
比如海底捞在澳洲已经开出5家门店,排队现象不输国内。海底捞特色的甩面、“科目三”等独特的表演和服务吸引了不少华人和国外消费者。
又如蜜雪冰城,2018年蜜雪冰城在越南开设首家海外门店后,逐步拓展至东南亚、东亚、大洋洲等多个市场。截至2024年4月,其海外门店数量已近5000家,成为中国新茶饮品牌中出海规模最大的品牌。
在如火如荼的出海热潮中,除了这些“浮在海上”的大牌餐饮之外,如三顾冒菜等在国内沉淀多年的餐企的动向也值得关注。如果说海底捞、新荣记们撑起了中餐出海的“面子”,那么三顾冒菜这类餐企则撑起了中餐出海的“里子”。
< class="pgc-img">>△三顾冒菜德国科隆店
背后的原因在于,中餐的口味独特性、菜品多样性、品类丰富性,在世界范围内都独树一帜。就拿火锅来说,海底捞不足以代表整个火锅品类,火锅还有诸多细分品类值得介绍给外国食客,比如贵州的酸汤火锅、潮汕的牛肉火锅,又如跟火锅相似的冒菜、麻辣烫、串串香、冒烤鸭等等。
因此,出海细分品类的头部品牌存在不小的机遇。
以冒菜品类为例,据三顾冒菜方面介绍,海外投资人群体对于出海的中餐品牌十分欢迎,他们不缺资金,也普遍拥有餐饮管理经验,他们真正缺乏的是国内餐饮品牌的稳定经营能力和标准化输出能力,“而如今,中餐品牌和海外投资人有了互补合作的机会。”
据了解,三顾冒菜于今年6月获得了由沙利文颁布的“中国冒菜连锁领先品牌”,并围绕海内外市场推出了“超级产品、超级店型、超级供应链”的三角模型,以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 class="pgc-img">>长期经营中餐馆的海外餐饮人也感受到,随着中餐品牌的密集到来,近两年海外中餐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据澳洲微报消息,悉尼Yum Cha Project餐厅老板Chui表示,(悉尼本土的)中国餐饮市场正在发生一场更广泛的革命,小众市场正在飞速增长,一些经营理念和模式新颖的中餐馆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目前,仍有充足的国际市场待中餐品牌挖掘。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分析,2026年,海外中式餐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98亿美元(约29693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9.4%。
“我们对海外市场充满信心,除了8月底准备开业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店外,接下来还计划在新西兰、日本、北美、东南亚开店。”孔海宁说道。
注:本文部分配图由三顾冒菜提供,红餐网经授权使用。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defaultNoSetting " id="js_content" style="">间与品味的沉淀
Precipitation of time and taste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周礼·考工记》
文案 | 冬米文化
摄影 | 瀚墨摄影
九里的名字,最早可以追溯至《周礼》,寓意匠人营国之精神,“象形曲折处,九为尊,雅座方正前,里为宅”,以自家宅邸的方式打造,以收藏品级的眼光去挑选,庭见东方一叶一景,洋房内里繁简由心,成就“私宅火锅”宴。
九,是极致,里,是宅院。由知名建筑师打造的独栋洋房空间是对品质的极度追求,也是对生活的热爱。九里的落成,不是华丽的堆砌,是时间与品味的沉淀。
追寻中式美学生命本真节奏,感受西方美学对真理的探索,以高规格私宅空间宴请,以主流心智文化款待,成就这座城市中的上流社交聚集所、精神休憩首选地,但愿人长久,九里同欢聚。
01 转过长街的初初相逢
“当建筑邂逅大千世界的物象,因而唤起的各种对话,才有诉诸人类灵魂的力量。”
—安藤忠雄
墙体的独特造型吸引了她的注意力,镂空的设计如楔形文字神秘,不知排列着什么规律。
“我们应该创造那些简单、好用、不加装饰的物品,那些与人和谐相处的东西,可以有机地适用于所有大街来来往往的人群。”
金国平
湊湊是谁?
呷哺集团孵化的一家既有奶茶又有火锅的餐饮品牌,全称叫“湊湊火锅·茶憩”。
它的名字你可能没听过,但是它却创造了餐饮界的神话:
在过去的四五年里,湊湊一度是餐饮行业增速最快的品牌,平均大约13天开一家新的门店。疫情来临时,很多餐饮品牌伴随着疫情倒下,湊湊反而逆势增长,且势头更劲,到目前为止,湊湊已有140多家门店遍布全国。
令人惊奇的是,疫情时,湊湊还创下了0门店倒闭的神奇记录。作为餐饮业的新物种,湊湊究竟做对了什么,才创造了餐饮界的神话?
张振纬,从事餐饮行业20余年,从0到1打造了湊湊品牌。疫情之下,他带领团队结硬寨、打呆仗,让其迅速成为全国知名的餐饮品牌。在本周六,湊湊的创始人张振纬将走进混沌,讲授《湊湊:与年轻人同行,餐饮新物种如何破局增长?》。
本堂课程,张振纬老师将分享湊湊是如何实践产品创新、场景创新、体验创新和组织创新,进而突围餐饮市场的。(课程系提前录制,课程录制期间张振纬为湊湊CEO职务,现已离职)
洞悉餐饮行业发展的趋势:顺势而为
湊湊品牌的诞生的最初根由是,呷哺集团想要打造一个中高端餐饮品牌,和原来的中低端品牌构成品牌矩阵,这是湊湊诞生的直接原因。
有了这样一个目标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策划。湊湊的创始人张振纬从事餐饮行业20余年,对餐饮市场非常熟悉,他意识到餐饮行业以及其他行业都会渐渐进入到一个微利时代、数字化时代。湊湊的想安身立命,必须顺应当下时代的三个趋势:
1.产业升级,做好加减法
张振纬认为微利时代必须要产业升级,做好加减法。把餐饮价值做高,增加它的附加价值或者是让渡价值有四个要素:
第一个好吃,第二个用户体验,在这两个要素上面去做加法,然后在价格跟顾客接受成本上做减法。
在好吃的基础上去强化场景,不断强化食品的品质、颜值,形成更好的体验。在价格上免费送鸭血豆腐和餐后甜点,使顾客对价格敏感度下降。在客户接受成本上,前期以奶茶作为流量入口,其特点是接受成本非常低,顾客体验非常好后,会进一步地想尝试来品尝火锅。
2.用户需求导向,精准定位
一般的餐饮行业都是把菜炒出来,然后让消费者去选择。但现在不一样了,必须要非常清晰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然后再选定口味、细分市场、人群切入,必须要非常精确。
3.互联网打法
在产品、环境、服务、营销模式几个方面融入互联网打法,能够让湊湊在众多的餐饮竞争里头快速地崛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论。
“湊湊”品牌设计的底层逻辑:
另辟赛道实现错位竞争
与过去很多的品牌大部分是大浪淘沙淘出来的不同,湊湊从一开始就是设计出来的,而且是特别专业地设计出来。湊湊的品牌设计在构思中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细分垄断——用户拆分
一个新的品牌刚出生的时候,如果前期没有拥护者,就会很难让用户像滚雪球般地滚动起来。所以湊湊一开始就主打台式火锅跟台式奶茶,在台湾消费者的这个领域里头快速地崛起,取得了认同。第二阶段,台湾的消费者会带他的大陆伙伴进来,就会形成两极分化,有人会非常喜欢,有人非常不喜欢,非常不喜欢的人是非常多的,因为他们很自然地会拿四川麻辣锅来做对比。为避免走向同质化竞争,湊湊坚持走差异化路线,做台式麻辣锅,麻辣程度明显低于四川麻辣锅。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非常清晰地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客群,然后针对目标客群,形成美誉,滚雪球般地把消费者滚动起来。
2、另辟赛道
海底捞有先发优势,为避免同一个赛道竞争,湊湊重新开辟了一条赛道。在传统大家的认知里,火锅是一个类似于烤串的消费品类,可能吃得热火朝天,然后喝个啤酒、光着膀子。而奶茶和火锅结合在一起是非常冲突的,没有办法勾勒出这种场景。融合两者的过程花费了很多心力,在完成市场定位、消费者族群锁定之后,这个赛道才最终明确起来。这个赛道和海底捞的赛道相比,有明显不同,可谓另辟蹊径。
3、场景化
这一点落在了如何解决某一些特定族群,或者说目标客群的痛点上。在原有的商务宴请这一场景之外,湊湊发现了轻聚会这一新的场景。年轻人或者是上班族,他们下班后想要大家聚在一起吃个饭,彼此增进感情,而不是纯粹地为解决一顿饭。湊湊针对这一场景,安排动线、排列桌椅、设计灯光……目标消费群体自然被吸引到湊湊。
4、消费升级
与一般的把单品做到极致不同,湊湊在整个商业模式设计时秉持着一个消费升级的原则。提升用餐体验,例如黄金奔驰锅,鸭血豆腐免费添加这样的强记忆点,湊湊的一器一物,都极度执行标准化,方便快速地复制开店。
湊湊的商业模式创新:奶茶+火锅
为什么是奶茶?这是由新时代下产品主义向顾客主义转变所导致的。
以前大家都注重产品主义,想办法把产品做好。但产品主义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很牵强的理论。产品对于消费者是见仁见智的一个概念,并没有一个太过普适的标准。所以问题从产品慢慢地过渡到了尊荣感、服务、用餐体验上,然后再慢慢地进化到情感诉求。
很多人到湊湊,他奔的是什么?比如说下班的时候,几个同事或者几个好友可以在这里互相联络感情,在沸腾的锅里头,大家的感情能够慢慢地升温。所以它是一个聚会的功能、情感诉求的功能。
这样用户画像也就越来越明显,从年龄层去切分,从男女性别去切分,切分到最后的时候,发现这个群体占比最大的是年轻女性。根据这一用户画像特点,经过仔细调研,奶茶自然成了绝佳的选择,因为它是年轻女性的最爱,可以抚慰女孩子的心。而且,火锅比较咸辣比较热,又甜又凉的奶茶可以大大地中和它的口味,形成很高的互补性。从营销的层面来讲,设定火锅加奶茶模式的时候也包含着一个这样的底层逻辑,那就是利用奶茶的高流量作为火锅的流量入口,去驱动火锅销售。事实证明这确实有效,奶茶大红袍研发出来以后,变成了一个带动流量的爆款。
(请点击小程序进行预约)
湊湊如何打造自己的MOT?
MOT(Moments of Truth)是什么?事实上就是一个用户需求的管理。设计用餐体验的时候,湊湊把所有消费者的MOT,即从他们一开始接触这个品牌到最后消费完的所有过程,全部切分出来,然后研究消费者最在意的是哪些点,最后再针对这些点去强化资源投放。
传统餐饮行业的MOT特别重视选址、价格、菜单设计,不注意门头的设计、IP的打造、营销渠道规划。但是现在年轻人特别重视高颜值,希望能够有传播点,能打卡,形成荣誉感的消费方式。所以湊湊特别重视品牌文化、营销、IP等,经营模式跟传统的餐饮企业完全不一样。湊湊的MOT打造从四个方面做了拆解:
1.菜品设计
在菜品的设计上,湊湊注意打造社交属性的高颜值菜品。高颜值是基本要求,目的是让消费者形成很好的记忆点,然后能快速帮助传播。还有社交属性,例如海鲜棒棒糖,就是好玩。要让消费者感觉到湊湊是一个非常年轻时尚的品牌,它很会玩。再比如企鹅跳水,这是最近过去一年最火的产品,把企鹅放在火锅的边上,然后一只一只地跳下去,这种互联网的玩法,在抖音上面形成了很好的传播。
2.服务设计
从同理心出发,为了强化情感链接,湊湊在服务设计上改变了以往店小二式的服务方式,改为大家彼此尊重的朋友一样的服务方式,消费者来到店里,就像带着家人去朋友家做客一样,消费者和服务员互相平等。这样不仅使员工获得了优越感,还因为包容的气氛节省了人力。
3.门店设计
湊湊的门店设计做到了一店一景,140家门店没有一家店是重复的设计风格,不同的灯光、场景大大提高了它的丰富度。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功能就是拍照、打卡、晒朋友圈,这无疑可以加速品牌传播性和可记忆性。
4.主题店设计
湊湊做主题店坚持两个原则:第一,它一定能沉浸式体验,那它的传播力才会强。第二,它的话题度要广,能够形成传播。例如上海迪士尼花木兰主题店,这是迪士尼在全球范围第一次引进火锅品牌;还有红砖艺术馆概念店、小酒馆概念店等主题店,这是湊湊在不断地突破消费者对餐饮消费体验的壁垒,不断地扩大预期。主题店的投入相对比较高,可以把它当成是广告投入,比如每一个城市都会有一家主题店,它拉高了湊湊在当地餐饮的品牌高度。
如何像湊湊一样选准切口、抓住机会,进行多维度(产品、体验、服务)创新,在快速变幻的市场格局之下,制定战略、打造组织体系?
在本周上线的《湊湊:与年轻人同行,餐饮新物种如何破局增长?》中,湊湊的创始人张振纬将走进混沌,为您带来更多干货内容。
希望本次课程能够对关心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品牌战略的设计方法、如何打造组织体系心存疑惑的你有所帮助。快来预约吧!
1、餐饮行业以及其他行业都会渐渐进入到一个微利时代、数字化时代。
2、所有的餐饮企业都信仰着单品极致的商业模式,唯有湊湊是反其道而行,其他人在做减法,湊湊是在做加法。
3、人才配备必须前置。
4、唯有一流的团队才能创造一流的企业。
5、新创的团队是非常嗜血的,只要我们今天定了一个目标,或者我们承诺要做到的事情,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到。
6、任何一家伟大的企业,都有两个很核心的特征,第一是资源投放准确,第二是反思能力特别强。
7、主题店的投入相对比较高,但是可以把它当成是广告投入。
8、并不需要每一个东西、每一个场景都做到100分,但是一定要有一两个东西做到了120分到150分,这样才能让顾客形成记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