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偶遇附近的一家叫做格日勒阿妈奶馆,装修风格全部为蒙古风情,餐品集中了蒙餐的特色。格日勒阿妈奶茶馆,呼和浩特最火爆的人气餐厅之一,主要以内蒙菜为主,深受广大食客喜爱。
拥有多家分店,这是门头的照片
上过中央电视台的“天天饮食”节目,以及别的电视台
★格日勒阿妈奶茶受邀录制浙江卫视《爽食赢天下》节目
★格日勒阿妈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及录制节目
★福建海峡卫视与台湾东森电视台走进格日勒阿妈奶茶馆
★格日勒阿妈在内蒙古生活频道被选为最具有蒙餐特色的饭店
★内蒙古新闻综合以格日勒阿妈为示范报道《蒙餐制作规范》
★内蒙古电视台《商悟人生》专题人物报道格日勒阿妈奶茶大师
这家店还是内蒙古唯一入选了全国100家最好吃的餐厅,首先这里的氛围深深的吸引了我驻足观赏,各种菜品和点心是我平时没有见过的,蒙古族号称“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就说明了蒙古草原人民擅长制作肉食。
顺便说下正宗的草原牛羊是吃草药喝山泉水长大的,羊肉只需要用白水煮就很美味,如白斩鸡的做法。在城市里的餐厅机剖切的羊肉很薄,草原人民吃涮羊肉是用手切羊肉,一般很难吃到正宗的草原羊肉,价格也是不菲。
著名主持人华少也来访过
蒙餐文化及历史
蒙餐,带着草原的质朴与纯真,带着大青山的秀美与靓丽,带着巍巍大兴安岭的愽大与精深,带着黄河的雄浑与奔放,带着千里大漠的粗犷与豪迈。带着千年文化的古老与厚重。正昂首走向全国的餐饮舞台,以它特有的民族饮食文化与健康的餐饮理念,在崇尚绿色、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饮食新观念的今天,正逐步的被人们所喜爱,并带来了全新的营养新感觉。 辽阔的内蒙古草原山川,丰富的物产资源,古老的民族文化,给蒙古族餐饮以丰厚的文化底蕴。
蒙古冰糕,主要是奶酪制品,表面有一层炒黄米
咸口味的马奶茶
什锦烤肉,里面黑色的是大石头,有羊血肠、羊排、地瓜片、圆葱,下面有一块铁板周围是木板架子,风格看起来很粗狂
绿色的菜叫做沙葱
骆驼肉饼,没吃出什么感觉
酸奶饼
一种香肠
羊头肉三吃
点了什锦烤肉会献歌一首之后赠送哈达
店内宣传,欢迎分享蒙古族美食,意识到了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来到呼和浩特去感受一下氛围吧,菜品值得品尝一下。
熬制奶茶
手把羊肉
>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说到喝正宗的蒙古族奶茶,很多人都会提到格日勒阿妈奶茶馆。走进格日勒阿妈,就仿佛走进了蓝天白云的大草原,连四周的空气都飘着一股特殊的奶香味。极富民族特色的高顶金墙和装饰物彰显出蒙古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的服务员全部为蒙古族,热情纯朴,她们用蒙古语向每一位客人问好道安。最值得称道的当然是这里的奶茶。这个始创于2000年、以经营正宗锡林郭勒盟蒙古族奶茶为主的奶茶馆,10年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区内外消费者。
< class="pgc-img">>在呼和浩特,格日勒阿妈奶茶老少皆知。能在激烈竞争的蒙餐市场站稳脚跟并打响品牌,格日勒阿妈奶茶馆创始人刘国向自有一套经营理念。“我想让客人进了格日勒阿妈奶茶馆后的感觉,一定要和别的餐馆不一样。格日勒阿妈奶茶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奶茶,关键是用料更纯、更精,这也直接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当时我们卖3块钱一暖壶的奶茶,成本却达到了3块1毛,根本不赚钱。”刘国向说。但是为了打品牌,刘国向没有对价格作调整。“经济学里有一个‘消费领导人群’概念,我当时就是想抓住‘消费领导人群’,抓住那些懂得正宗锡盟奶茶的消费者的心,让他们有‘这么好的奶茶居然这么便宜’的感觉。虽然我们的奶茶不赚钱,但是店里经营的其他蒙餐如手把肉、蒙古馅饼等却是赚钱的,我的目的就是要使‘格日勒阿妈奶茶’这个品牌深入人心。”他的策略很快收到效果,以很多从小生活在草原对正宗奶茶念念不忘的离退休蒙古族老人为主的顾客开始光临,口口相传,“格日勒阿妈奶茶”深入人心,刘国向的目的达到了。
<>者:王荣
早餐系列
酸奶饼,不用一滴水,用蒙古族自制的酸奶,经过十足的手工揉打发起来的,中间夹着新鲜的奶酪,一口下去,外焦里嫩,既有面粉的香甜,又有奶酪的幼滑清香,完全是外面吃不到的,每次吃完了都要打包带走,回去微波炉加热了当第二天早点,依然好吃。
甜奶酪馅饼。比起酸奶饼来说,甜奶酪适合喜甜的人群,皮儿薄馅足,中间厚厚一层甜奶酪,甜而不腻,不粘牙,又有点奶酪的韧劲儿和嚼劲儿,趁热吃下去,整个胃都是满足的。
蒙古冰糕 。奶油酥皮包裹着冰糕,表层的奶酪皮上淋了蜂蜜加芝麻,冰冰甜甜,浓郁的奶香味儿让人欲罢不能。
奶茶锅。加了奶酪 奶皮 炒米 蒙古奶油的咸奶茶,是蒙古族们生活必备,奶茶是鲜奶和砖茶熬制的,不是外面奶茶粉冲泡的,入口有浓郁的奶香味道,炒米吃起来也是嚼劲十足,奶皮的油散出来飘在奶锅里,每一口都香浓可口。
蒙古果子,一种油炸的面食,据说里面添加了牛油,也是不加一滴水,纯手工揉制的,吃起来有一点甜,就着奶茶刚刚好,不腻。
沙葱羊肉包子。野生的沙葱掐了最嫩的部分,恰好的去掉了羊肉的腥气,沙葱的营养价值极高,包子吃起来油而不腻,据说是蒙古族的最爱。
格日勒阿妈奶茶馆从服务员到厨师到领导,上上下下都是纯蒙古族,他们之间都是蒙语交流,汉话说的不太标准,外地来的点菜需要慢一点。早餐的时候便有蒙族乐手拉着悠扬的马头琴在旁边伴奏,早饭也可以吃的有声有色有情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