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投资”的公安局长
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储志林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
储志林,1964年出生,1986年参加工作,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浙江省桐庐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桐庐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桐庐县江南镇党委书记,浙江省淳安县委常委,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浙江省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党委书记、局长(2018年7月辞去公职)。
2019年11月,杭州市纪委监委对储志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2020年5月,经杭州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给予储志林开除党籍处分,并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2020年11月,杭州市原下城区人民法院判决储志林犯受贿罪,受贿金额955万余元,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90万元。
自诩高明,以妻之名“投资”收钱
“我的悲剧就是从这些所谓的‘投资’开始的。”储志林在忏悔书中写道。
1986年,储志林从警校毕业后,成为桐庐县某派出所一名民警,之后,他辗转多个乡镇派出所,一步步成长为副所长、所长。2001年,他进入桐庐县管干部行列,此后,他又担任了县公安局副局长,县安监局局长,江南镇党委书记等职。
事业一路顺遂的储志林,却因妻子俞某的工作产生了烦恼。俞某从原单位离职后,先后开过服装店、茶楼,但都因生意不佳而关停,2007年开始赋闲在家。储志林觉得俞某多年开店太辛苦,还是向朋友投资做生意轻松。于是,他开始带着俞某出入各种应酬聚会场合。
“我大小是个领导,手中有一定的权力为他人办事,能接触到一些有钱的老板。所谓到‘朋友’那里投资,其实就是到我熟识的老板那里投资。”储志林说。
据办案人员介绍,储志林在担任桐庐县公安局副局长时,认识了开办娱乐场所的老板申某,二人私交甚笃。2007年,申某因涉嫌非法采砂被刑事拘留,当时已离开公安队伍的储志林仍然帮他打招呼说情,申某对此深表感激。
之后,当储志林夫妇向申某表露出有投资想法时,申某立即提出以月息两分(年利率24%)向俞某“借款”340万元,每月现金支付利息6.8万元。对此,双方心知肚明,申某希望借此向储志林输送利益,换取长期关照,储志林则希望以“投资”为名“赚点小钱”。
于是,这笔没有约定归还期限的借款,申某连续支付了5年利息共计408万元,比同期银行最高利息多出了274万余元。为了“投桃报李”,储志林在申某请托的事项上倾力相助,在非法采砂、KTV寻衅滋事处理、投资公司收购、孩子上学等需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事宜,储志林均会出面为其站台说情。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储志林的关系,申某还提出以内部职工价转让自己持有的某即将上市公司股票给储志林,并与俞某签订了《股票代持协议》。后经杭州市价格认证中心认定,储志林夫妇实际出资300万元买入的股票,当日市场价值为402万余元。为了让储志林安心,申某还特意承诺,如果该股票上市不成功,他可以原价退回。
“刚开始‘投资’时,储志林为自己仕途着想,还设定了一条‘底线’——不向管理对象投资、不在自己辖区投资,他自认为只要做到这两点就没有廉政风险。但随着‘投资回报’的增多,赚钱的欲望一旦打开,他的‘底线’也就不攻自破了。”办案人员说。
储志林任桐庐县江南镇党委书记期间,辖区内窄溪大桥附近有一块80多亩的土地进行招拍挂,某市政园林公司竞得了该地块的使用权,但却迟迟未动工。根据规定,满两年未动工的,出让人有权无偿收回土地。为了保住该地块,该公司老板刘某找到储志林,请他帮助延缓动工时间。在储志林的帮助下,刘某得偿所愿。后来土地价格上涨,2010年2月,刘某通过股权转让的形式完成了土地转让,获取了近千万元的土地差价利润。为了表示感谢,刘某送给储志林不少烟酒礼品和10万元现金。
之后,刘某在没有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又邀请储志林入股自己在杭州市富阳区的矿山,并表示“投资本金30万元,每年可得10万元的固定回报”。储志林欣然同意,拿出刘某之前送给他的10万元,自己又添了20万元,让俞某送到刘某办公室。
实际上,这30万元并没有投入,储志林也从来没去过富阳矿山项目现场、没问起过项目情况,只是每年收取10万元的固定回报,直至案发。刘某在证词中坦言:“每年给储志林的10万元回报是固定的,和项目盈亏没有关系,投资只是挂个名罢了。”
不用参与项目经营管理,却能固定收取高额回报,让储志林尝到了“权力投资”的甜头。2011年,在被提拔为淳安县委常委,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后,储志林又以俞某名义在老同学罗某的车队入股30万元,每月1万元收益,共计收取84万元。而储志林则利用职务便利在罗某车队违章、车祸处理等事项上提供帮助。
据储志林交代,在辞去公职前,夫妻俩在外投资了7个项目,还不包括之前已经收回的4个。
“以投资为名收取好处,是储志林接受利益输送的主要手段。”办案人员说,“背后是他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是利用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其实质就是受贿。”
无本万利,借钱投资收取高息
“随着职务的晋升,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想与我套近乎的老板也多了起来,有的以同学名义套近乎,有的以同乡亲戚的名义套近乎,有的主动送投资给我,有的只要我开口他都答应。”储志林说,“渐渐地,我打起了‘借鸡生蛋’的算盘。”
据办案人员介绍,2018年,储志林家庭投资金额达1700余万元。夫妻二人一个是公职人员、一个是做小生意的,双方父辈也是普通人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投资金额?
“资金来源除了部分是抵押贷款外,主要还是向朋友借用。”储志林交代,刚开始的投资本金还是家庭的自有资金,但是他想把投资生意做得更大些、获得的利息更多些,便开始向老板们借钱投资。
2013年,储志林以装修房子的名义,向老同学罗某借款100万元,一借就是五年,而且未支付任何利息。实际上当时储家的房子装修根本不需要借款,这笔钱转手被用于投资项目。类似的借款还有好几笔,都被储志林转手用于投资收取高息,一进一出,无本万利。
2014年11月,储志林调任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在市区买房置业提上日程。经过对比挑选,他看中了某楼盘的房子,但首付就要200余万元。为了“开源节流”,储志林主动找到了某企业负责人赖某,要求借款300万元,但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和归还日期,储志林也没有出具借条。储志林在该楼盘买了房后,剩下的一部分钱则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直到案发,储志林都没想过要还钱。
“其实当时家里是有现钱的,而且借了之后每年也有能力还。”储志林说,“我揣摩赖某是不好意思向我催讨的,他不催,我就不提还款之事,就长期用着了。”储志林的这个“用”其实就是出借给别人收取高额利息,或购买即将上市公司的股票。
“先是向赖某借钱转手别处做投资,后是主动要求投资赖某即将上市的企业。”办案人员说,“储志林看准了赖某身上的可利用价值,分步实施,以获取更多的投资利益。”
2016年,储志林得知赖某名下的另一家企业有上市前景,便主动向其争取了200万元的原始股份要求“投资”,并由他人代持,自己做起了隐形股东。这种隐蔽的利益输送方式使二人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对于储志林而言,关照赖某的公司,就是关照自己。于是,在该公司下沙网店涉嫌违规操作被处罚、集散中心不符合消防要求、员工子女找学校读书等事项上,储志林都一一出面打招呼帮忙。同时,对于赖某个人的各类请托事项,储志林都毫不犹豫爽快答应。
“官”“商”交往要有道,公私分明有界限,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家必须关系清白、纯洁,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从“投资赚钱”到“借钱生钱”,储志林愈发胆大妄为,完全忘记了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他也在与商人老板勾肩搭背、不分彼此中一步步坠入深渊。
拿人手短,有案不查搞形式主义
“我替人办事从不收钱,不管是转账还是现金,都不收。”在人前,储志林总以清廉标榜自己。然而,这不过是其为了掩饰受贿行为设的“障眼法”。
“那没找你办事,给你送钱的你收吗?”办案人员问道。
“收啊,送上门的,怎么能不收呢?”据了解,储志林在担任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局长期间,多次直接收受现金。
有一次,储志林和朋友在一家酒店包厢吃饭,老板董某前来敬酒。饭局结束后,董某递给储志林一个袋子称“小礼品,意思一下”。储志林拿到办公室一看是20万元现金。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之后储志林又收受了董某20万元现金。
据办案人员介绍,董某在下沙做土方和市政工程,为了抢夺工程项目曾发生暴力事件,董氏家族同时经营KTV、浴场等娱乐场所,涉嫌黄赌毒……这些情况,作为公安局长的储志林心里都清楚。但是在金钱的诱惑下,储志林忘记了自己维护一方平安的职责使命,失去了原则底线。
2017年底,杭州市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拉开帷幕,杭州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成立了董某案件的分析研判小组,储志林作为局长部署开展工作,要求现场排查涉董案件线索。之后,下属在排查中发现,董家在某项目工程中有强迫交易行为,立即向储志林汇报。
表面上,储志林要求下属从该处撕开口子深入追查,自己也找了工程项目经理谈话;实际上,他并没有对案件一查到底,而是在向市公安局扫黑办汇报了情况后,以各种理由推诿给上级机关。对此,储志林坦言道:“董某虽未主动要求我帮忙,我也没有直接为他办过事,但是收过他的钱,拿人手短,在处理涉及董家的警情上投鼠忌器,下不了决心。”
“储志林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中央、省市委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不力,导致了董某案一度无法突破,造成恶劣影响。”办案人员介绍。
随着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深入,储志林开始担心自己受牵连,再加上彼时桐庐县江南镇贪腐窝案被查,他又有那么多说不清的家庭巨额投资……2018年7月,储志林主动辞去公职,希望以此躲避组织调查。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辞职绝不是逃脱犯罪的“避风港”,任何违纪违法行为都逃不过纪法严惩。2019年11月14日,储志林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储志林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标榜自己“当官以不爱钱为本”,但在日记中他又写道:“名利场中的‘名’我一直是很看重的。”表面清廉的他难抵诱惑,陷入贪欲泥沼,以权谋利、“投资”敛财,越发贪得无厌,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案发后,储志林忏悔道:“我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把全面从严治党当作口号,更谈不上用党纪党规和廉政建设的新要求来约束自己,真是一个知行不一的伪君子。我愿意现身说法,让更多的党员干部从我身上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本报通讯员 夏悦 李逸勉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这个世界上的好,有很多种。
比如段皇爷对刘瑛姑的好。
她曾经是他的皇宫里最得宠的妃子,当然书上没有这么写。
但是,女性读者应该可以感觉得到,他对她的宠,那种完全放任的,极度纵容的,宠。
(有人说宠不是爱,那么,若你讨厌一个人,你会宠她么?)
自古皇宫就是对女人管理最森严、各种势力交错、最勾心斗角的地方。
大理国虽然是个小国,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法律、阶级、制度,都会有。丝毫不会比大宋国少。
所以大理国对皇帝的女人的管理,那些规章制度,肯定不会少。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刘贵妃却可以轻而易举获得练习武功的资格。并且,可以得到外男的亲自传授。
难道一个妃子想学几招花拳绣腿防身,大理国的皇宫大内,就没有办法推荐一两个高手出来教她吗?
且不说段皇爷本身就是个高手。即使他身边的渔樵耕读,也个个是高手。退一步,就算皇宫里的人不适合教她,那天龙寺里,那么多有道高僧,前辈高人,都派不出一个人来教她习武么?
非得派个外男来?
还不是刘贵妃觊觎王重宫的全真派武功,而段皇爷又太过宠爱她罢了。
然而这个习武,并没有带来什么好结果,不明世务的周伯通和刘瑛姑居然勾搭到一块儿去了。段皇爷的头上顶了好大一顶绿帽子。
正常情况下,瑛姑该被浸猪笼了。
然而并没有,段皇爷让她继续住在皇宫里,并且生下了她和周伯通的孩子。
这般的博大胸怀,试问天下的男子,有几人能做到?
一个都没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2》
结果这个孩子被不明真相的裘千仞给打伤了,瑛姑半夜抱着孩子去找段皇爷,请他救治。
段皇爷居然肯了。
然而,脑残的瑛姑,居然把她和周伯通定情时绣的鸳鸯手帕,做成了肚兜,围在孩子身上。生怕刺激不死段皇爷。
果然,老段看到那两只鸳鸯,气不打一处来,甩手不治了。
孩子死了,瑛姑离开了皇宫,去找周伯通。老段也对自己见死不救深为自责,辞职出家当了和尚。
嗯,选择修行的地方,离瑛姑住的地方,还不远。
冤孽啊。
每次看到这三个人的故事,就特别糟心。
金庸的书里情商最低的女人,除了瑛姑,就没有别人了。老段对她百般迁就和纵容,居然也拦不住她华丽丽想要出墙的念头。
段皇爷有财有貌有权有势,还对她如此宠爱,做了天下没几个男人能做到的事。
周伯通呢,出了事一走了之,半点没有担当。疯颠了半辈子,从头到尾没有做过一件正常人做的事。 仕途,功名,行侠,仗义,这些男人该干的事,一件没干。
但瑛姑就是眼瞎,死心塌地爱上他。放着千宠万爱的贵妃不做,要去一个穷乡僻壤隐居,想破了头学算术,要把他从黄老邪手里救出来。
可见,对一个人好,仅仅只是好,是不够的。
就算好到不能再好,也只能拿一张“好人卡”,得不到她的心,就是得不到。
这跟我们爱茶存茶一样。
储存白茶,只有防潮防湿,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多几重保护才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3》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有茶友留言。
2012年的白茶,铝箔袋密封,去年喝觉得还挺好,今年新开一饼,老觉得有股碱涩味,换了山泉水,也没有改善,就觉得香气没有以前浓郁,发涩,请问到底怎么了?也不存在潮湿发霉,家里因为地暖,非常干燥。
这位茶友的疑惑,想来,在未来,有很多人会遇到。
因为觉得有代表性,所以,村姑陈想拿出来,再细细分享一次。
我们先来看茶友问题里面列举出来的这些关键词。
1.2012老白茶饼。
2.铝箔袋密封(茶友没有详细说明,应该就是我们平常临时装饼的饼袋,四边形,封口处是拉链的那种)
3.去年喝挺好,今年感觉涩味重了,香气也不够浓郁了。
4.家里空气干燥,杜绝了受潮的可能。
嗯,单从这些条件来看,有密封,有防潮,完全是良好的储存嘛。
好像这块饼,确实是不明原因导致它存坏了。
难道是外星生物干的?或者,是受到了什么不明辐射?
像是前几天有茶友来分享的一个笑话:有人拿块石头放在熟普边上,说是利用石块的辐射波促进熟普转化。
难道这块老白茶饼,真的是受到了某块石头的辐射么?
欧,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块石头应该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吧。
当然这块石头没有砸中茶,而是砸中了人脑。
好了,不跑题了。言归正传。这密封又干燥的环境下储存了一年的老白茶饼,为何就变得涩了,变得不香了呢?
还是储存的方式和环境出了问题。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4》
在茶友提出来的条件里,有密封,有干燥,一般茶友、粗心的茶友便会被这两个条件迷惑了,只单纯接受,却不去深究。
而其实,在村姑陈眼里,茶友的”密封“,并不是真正的密封。
大家都知道,村姑陈提出来的、白茶最好的储存方式,是三层密封。
一层是铝袋,一层是塑料袋,一层是五层瓦楞纸厚纸箱。
这样三层密封,层层保护,才是白茶最佳最好的密封方式。
但在茶友的描述里,我并没有看到三层密封的字样。
村姑陈看到的是,用铝箔袋密封。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铝箔袋有几种呢?
一种是,用于装散茶的铝袋。
就是村姑陈最喜欢使用的,最频繁使用的那一种铝袋。
它的尺寸有大有小,最小的底部是20*20平方厘米,高度没有量过,容量有弹性,可以装1块到8块七两饼。
通用的铝袋还有26*26平方厘米的,37*37平方厘米的,22.5*32平方厘米的,以及40*60平米厘米的。
这些较大的尺寸,除了装一箱白茶饼之外,大多是用于装散白茶。
如果茶友用的是这种铝袋密封,那当然好。
但还不够,还要配上塑料袋和纸箱,三层密封起来,才算是给到了白茶饼最好的、最到位的呵护。
只有单单的一层铝袋,那是远远不够的。
跑气,变质,变味,在所难免。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5》
第二种铝箔袋,是专门为白茶饼定制的,饼袋。
这种饼袋,摸起来会比前面提到的铝袋要厚,因为它是两层复合结构,内部是铝箔,外部是纸张,压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厚厚的纸片,再把三边压紧,留下一条边,装上拉链做封口。
如果茶友用的是这种饼袋,单从手感上来说,确实要比前文提的纯铝袋,要厚实许多。但这种饼袋照样不密封——它三边压紧,第四条边有拉链封口。
看起来好像是很密封的样子。
也很方便取茶放茶的样子,所以它是很多不熟悉白茶习性的新茶友的存茶首选工具。
但其实,它是最不牢靠的。
比普通铝袋还不牢固。
普通铝袋,用绳子就能密封,每次解开后自己绑紧,会用力绑,并且绑好之后还会用力拔拉一下口部,检查是否绑紧了。
这样一来,这个袋口,想不被绑紧,都难。
但拉链款的饼袋,就不一样了。
它太具有迷惑性。
它让人觉得,这个拉链设计,很简单,很简洁,很容易密封。于是,大家就放松警惕了。
使用它的时候,随手捏一捏,就完事儿了。
也不会再去拔拉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封紧了——当然若是去检查,有的地方确实是封紧了,但有的地方,却是假的封紧,还悄悄漏着小缝隙。
毕竟那条拉链那么长,大约有20厘米左右。捏合的时候,没有人会一厘米一厘米地用心捏合。
用力捏二十下,有的人会没有耐心,有耐心的,也会因为手容易疼,而在后面几下的时候,加快节奏,放宽尺度。
于是,你就会发现,每每在最后捏合的地方,其实是最容易张开,裂开一个小口的。
那就是茶饼跑气的根源。
如果茶友是用的这种饼袋储存的老白茶饼,那么,这块饼跑气,吸入空气中的其它气味,并且释放出自己身体里的内质,从而生成涩味,便是顺理成章的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6》
跑气,是茶叶变坏的第二大因素。
大家去过茶叶市场就会发现,绿茶红茶岩茶,用塑料袋装着,摆在那里待售。
那个塑料袋的口,是扭成麻花一样团起来的。
为了方便顾客选购,并没有用绳子绑紧,但是,袋口也没有敞开,而是扭起来,做了简单的密封处理的。
到了晚上收摊的时候,这些茶,一袋袋的,都会用绳子绑紧,装到纸箱里,密封起来。
等第二天,店铺开门了,再搬到门口摆着,来第一拔客人的时候,才打开袋口。
可见,所有茶类,都讲究密封。
而密封,还是最原始的方法和手段,更管用。
原始的方法,就是绑绳子。
这招最省钱,最有效。
拉链袋,是一种发明创造,也是一种进步。
但我们使用它的时候,切切要注意,是否拉紧了,是否合上了,拉链的两侧,是不是有破损,有没粘牢而留下的缝隙?
因为拉链袋会被反复使用,反复拉开,再捏紧。在拉的过程中,如果用力过大,过猛,有可能拉链与袋子粘合的部分,会发生破裂,断开的情况。
这就容易生成漏风的缝隙,让茶饼跑气。
并且,仅捏合一次,可能还不够全部封紧,还得再重头再捏一次,两次,才保险。
当然,最好再隔两厘米补捏一次。
前后一共捏合三次,这样才算是完全保险。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7》
存茶,其实不麻烦,只是,要够细致才行。
细心,认真,妥贴。
这样存茶,才可以存出好茶。
不致于刚开始喝的时候好喝,一年后就香气淡而味道涩了。
不是这饼老白茶变心了,是你没有呵护好它。
用三层包装法,细细包起来,这才是对老白茶最好的照顾。
用心浇灌,才能存出好茶。
神瑛侍者就是最好的例子么?
因为天天用仙露灌溉,救活了绛珠仙草,才生出了那一部”还泪“的,红楼梦来。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1
越长大,越会明白,与人相处,贵在舒服。
合群不合群,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把不合适的人,从自己的圈子里踢出去。剩下来的人,才能好好相处。
别不好意思,世上并没有一份感情,可以一直浓烈。越是浓烈的感情,越容易失去。
工作中,谁都可以安排你;生活中,谁都需要你的关照。一直这样的话,你会越来越麻烦,圈子大了,烦恼多了。
因此,想要关系舒服,学会拒绝,就是必须学会的社交规则。
< class="pgc-img">>02
不懂拒绝的你,总是在为难自己,还让别人不满意。
不懂拒绝的人,总是应承别人,苦了自己,又费力不讨好。
每个人都有个性,可是你却不能坚持住,一步一步活成了别人的影子。软柿子,大概就是这样来的吧。
人际关系,需要左右逢源,但是无法事事“圆满”。要懂得,即便是一块温润的玉,也会在某些时候,磕伤某个人的手。
苏东坡写了一个故事:唐朝时,圆泽禅师和李源是知心朋友。他们相约去青城山、峨眉山。
禅师要走陆路,李源要走水路,都很固执。坚持了一会之后,禅师勉为其难地答应了走水路。
到了半路上,禅师流着泪说:“岸边有一个洗衣服的女人,那是我下辈子的母亲。”说完,禅师就不见踪影了。
隔了三天,在洗衣服的女人养了一个男孩,一切都如禅师预料的那样。
虽然故事神乎其神,但是禅师的痛苦,显而易见。他为了朋友,弄丢了自己的“今生”。
生活中,我们因为不懂拒绝,就会答应别人所有的要求。比方说,一个乡下人,去城里办事,左邻右舍都拜托他买东西。碍于面子,乡下人都答应了。在他回来的时候,拖着一个大袋子,累得气喘吁吁。更不可思议的是,有的东西买错了,被邻居责怪了很久。
《人间失格》里说:“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不管哪一种关系,一旦有了裂痕,就难以修复。哪怕修复好了,仍旧有一道若隐若现的伤疤。
< class="pgc-img">>03
学会拒绝之后,关系就会舒服很多。
感情就像一座天平,如果你把别人看得太重,你自己就会变得很轻。一个连自己都不能好好爱的人,也不会被别人珍惜,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渡人,先要渡己。唯有你变得优秀之后,这个世界才会对你眉开眼笑。
异性相处,拒绝暧昧不清。
春秋时,有一位鲁国的男子,他的邻居是一位失去丈夫的女人。
有一天夜里,暴雨把女人的房子破坏了。女人跑到男子的门口,使劲敲门。男子说:“我是不会让你进门的。我们都还年轻,不能同住一屋。”
女人说:“你难道就不能学一学柳下惠吗?”
男子说:“我不是柳下惠,因此我只能拒绝帮助你。”
孔子听到这件事,感慨道:“欲学柳下惠,未有似于此者。”
这个男子,学到了柳下惠的思想精髓,把多余的情感,一开始就阻挡在门外了。
男女授受不亲,如果不是夫妻,也不是恋人,就别交往了。各自回家,反而会留下淡淡的思念之情,别有一番美好。如果牵手,四目相望,内心就会很复杂,感情就会变成为五味陈杂。
拒绝,就是成全另外的幸福,体现了一个人的爱情观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朋友相处,拒绝互相迎合。
推杯换盏不厉害,同心协力做大事,才厉害。随时都给朋友点赞,其实是让朋友滋生一种飘飘然的心态。唯有拒绝迎合,给朋友当头棒喝,才是真正的帮助。
同事相处,拒绝一直服从。
很多人,为了工作和面子,不敢顶嘴,连解释一句都不敢。其实,你越是这样,越没有出息,还被人碾压。
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晏子,希望下属多给自己提建议。有一个下属,名叫高缭,三年都没有提建议,对晏子的安排,百分百服从。晏子摇摇头,把高缭辞退了。
有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时候,拒绝服从,就是有自己的见解,就是在帮助同事及时改过。如果对方可以接受“拒绝”,说明这段关系,越来越好。
此外,与家人相处,需要有距离感,拒绝过分的干涉;教导儿女,需要拒绝儿女过分的要求,莫给儿女做牛马;邻居相处,拒绝陋习,维护和谐美好的环境;同学交往,拒绝攀比和炫耀之风,保持纯真的友谊......
说一句“不好意思,我帮不了你”,肯定会得罪一部分人,但总有一些人会留在你的身边。能够留下来的人,才是“贵人”。
< class="pgc-img">>04
善意的拒绝,是一门艺术,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其一,说话委婉一些,不要太刺耳,有时候要多拐几次弯,让对方自然接受。
其二,拒绝的时候,同时提出建议,让对方有好的退路,而不是僵在那里。
其三,注意场合,尽量单独交流,不要在人多的时候,单刀直入。毕竟,人是要面子的。
其四,接受别人的拒绝,不要耿耿于怀。当有人拒绝你的时候,就要多反思自己。
有人说:成年人的友谊之船,说翻就翻。
事实上,能够翻船的,都是不值得继续的,不怕翻船的,才是更加温馨和长久的。
拒绝一次,真情会暴露,丑陋也会无处藏身,不无裨益。
生活很累,拒绝应该拒绝的,才会轻松自如。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