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到底是服务那部分顾客呢?
总说满足顾客需求,怎样才算是满足顾客的需求呢?
满足顾客的需求,分三个层面,你知道几个呢?
来来来,往下看,你会了解更多。
满足
满足,只需要满足顾客的基本需求就可以了。
比如说,新开楼盘附近,商店,饭馆几乎是很少的,但这里有参与建设的人,他们吃饭购物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每次要吃饭就得坐几站路的车,买东西也非常不便,这时候,只要你在这里开一家店就成了,不需要你多么的优秀。
他们的需求也只是吃饱就成,什么服务啊,环境啊啥的都可以忽略。
尤其到中午饭口上,人多的都要排队,老王觉得这样的情况,只要我增添锅灶,加快马力将,能产出多少,就能卖多少。
对客来说,他们的需求是非常明确的,我就要吃饱饭,便宜实惠量大就好!
这样维持了一年时间,生意一直都不错,但老王不敢再扩大了,因为他发现现在的规模已经完全能应付这么多顾客了。
这时候,有人就提醒老王,你别死守着个模式了,市场要变了,眼看这楼要交工了,你怎么着也要升个级,装个修啥的,做好一点么。
老王则觉得没关系,咱这个面馆还有啥捯饬的,就这样吧。
迎合
楼盘分批交工,业主也开始入驻了。这个时候,楼下的商铺一个个的就都被租出去了。
各式各样的店也都开起来了,这个时候,吃饱已经不是第一要素了。顾客的需求也逐渐多了起来。
老王面馆的生意也下滑了不少,曾经天天排队的场面现在也看不到了。
老王就观察周边的店,发现同样和他卖面的,有一家生意就很不错,中午也是排队。
店里的装修就比他好得多,大落地窗擦的锃亮,地板砖都擦的反光。地上连个蒜皮都看不到。仿古的桌子板凳也看着挺高档。
有一面墙上全部镶嵌的是碗,就是吃面的大碗,各式各样的,很有特色。墙上其他地方挂着干辣椒,大蒜辫子,玉米棒子做装饰。
桌子上的辣椒罐,醋瓶长得都像小水缸一样,太漂亮了。
店里的面,也分了三四种面型和五六种口味,来迎合喜欢吃面顾客的不同需求。
在这个环境中,顾客跟清楚自己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吃饱就成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
再环顾周边其他店,也是各具特色,而且好多家店门口都有了服务员拿着自家的传单发给来往的顾客,并介绍自己的特色,引导顾客进店。
老王再回想自己那个店,确实在这里是有点落后了。
创造
老王回去捯饬了一下自己的店,也算是和邻居们回到了一个水平线上,就这样又过了一年,生意虽然不差,但也不算太好,赚个吃喝前是没问题的。
有天老王在等红绿灯的时候,看到了路口那块打广告屏上,正在播放某餐厅的广告。广告短片里,祖孙三代一家人相聚某餐厅,服务员端上来一块生日蛋糕,给老寿星戴上寿星帽,妈妈给孩子喂了一口蛋糕,孩子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一家人其乐融融。
广告结尾那一句,给家人更好的,就去XX家。看得老王有点愣神,后面车按喇叭他才反应过来,赶快起步加油。
一路之上,老王就琢磨,为啥带家人就要去那家店呢?然后老王又想到了,饭后来两粒的“某达”,又想起了“爱她就带他去吃”的某达斯。
老王想通了,这压根就不是满足顾客需求,这完全是在创造需求,包括给孩子买的IPAD,这玩意并不是刚需啊。
升级
看完上面的三个阶段,也许你也了解了,所谓的满足顾客需求,实质上分了三个阶层。
第一个是满足,就是满足顾客既有的需求,吃顿饱饭,这就是最基本的需求。“满足你没问题”
第二个是迎合,这时候的顾客,已经不仅仅是吃饱的要求了,他们有想法,有着不同的个性,需要去迎合他们。“想要不同,来我这就成”
第三种是创造,也就是说顾客也许自己都不知道他有那个需求,这是商家创造出来的。“你需要一个XXX”
这其实也符合马老先生提出的需求层次论。
如果再这三个阶段再搭配上时间轴来看,就更加清晰了。
看完了,也许你还有些迷糊,那到底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呢?
其实你应该琢磨的是你能够满足哪一个阶层顾客的需求。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
三个阶层都存在,不重复
满足,迎合,创造,这三个阶层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并行存在的关系。
所以千万别钻牛角尖,觉得满足和迎合已经过时了,现在只能去创造。
餐饮这个行当几千年了,现在去看,人均十几到人均上万的店都存在,也都活的好好的。
所以你需要做的也是给自己一个位置 ,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挑选所服务的阶层。
资金不够,有新创业,可以从小开始,从满足顾客最基本的需求开始。
想法很多,点子很棒,还有资金支持,完全可以去考虑去做创造需求的事情。
但无论你选哪一个,我都建议你,认真的分析一下市场。
还记得那句话吗?所有的行业都值得重做一遍。这个“重做”不是让你照搬老一套,而是对现有的进行升级,撇去顾客不喜欢的东西,将顾客喜欢的地方进行放大,有能力,再微微的创新一下。
在某一个或某几个点上做到比现在的对手都好,不敢说多火爆,至少立住脚不是太难。
这也就是所谓的,先胜再战。计算好自己的优势,比对手都强的时候出手,失败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本文来源:餐谋张大宽,由餐饮界(微信ID:canyinj)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单背后,可管中窥豹“新消费群体”的核心需求。
总第 2789 期
餐企老板内参 王盼 | 文
2021年“必吃榜”发布
95、00后“Z世代”占比涨幅最快
“必须要关注这群95后、00后,他们才是真正的朝阳人群!”
7月27日,大众点评正式发布了2021年“必吃榜”,全国46城共1241家优质餐厅入选,其中上海、北京、重庆、成都、杭州、深圳、天津、苏州、广州、南京上榜餐厅数量最多。
这是大众点评“必吃榜”自2017年以来第五年发布。据统计,5年间,累计有44亿人次在线上访问过必吃榜餐厅,有5亿人次到店体验过必吃榜餐厅的美味。
发布会现场,《餐饮消费者“吃”出来的数据报告》也正式“亮相”,该报告依托5亿人次的餐饮线上消费选择、以及超亿条评价内容整理而成。
不可否认的是,“让手机寻味”成为年轻人选择餐厅的普遍共性。而必吃榜,则成为年轻人消费者探索和发现城市特色美食的小帮手。本届必吃榜发布,引发行业关注和热议,今年有很多新的亮点值得关注。尤其在“新消费群体”的趋势捕捉方面,格外有看点。
一位上榜餐厅的负责人现场告诉内参君,必吃榜就像“流行风向标”,认真分析其中的共性,对于餐厅经营者来说有很好的启发。“餐厅经营者很多都是70、80后,而未来的消费者集中在95、00后,这其中差了好几代‘鸿沟’,了解他们,才能解读未来。”
三问年轻人:
到底什么能“打动”你?
为了真实地了解消费者选择心理,内参君分别采访了数十名不同年龄、性别的“吃货”,捕捉他们的饮食习惯。
一问:不同年龄有怎样的偏好?
89年的Lucy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目前在一家外企工作。当被问到“你外出吃饭有什么习惯时”,她的回答很“辣妈”——出去吃饭,一定要拍菜+晒娃,这是分享生活的重要手段。
同样的问题,99年的颖颖则给出了不同答案——聚会就是嗨,出来就是放松、社交和娱乐的。更喜欢“种草”和“拔草”,跟随热门潮流去探店;同时,更注重氛围,比如“微醺的小酒馆”都是她和朋友常去的场所。
《餐饮消费者“吃”出来的数据报告》
国网财经1月17日讯 今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餐饮收入52890亿元,同比增长20.4%。作为大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饮市场突破5万亿大关标志着我国餐饮业复苏明显,发展信心稳固增强。“2023年,消费持续恢复稳中向好,餐饮消费需求愈加多元化。大家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给我们的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海底捞董事会副主席兼执行董事周兆呈表示。
作为餐饮行业头部企业,海底捞去年上半年实现188.9亿营收,同比增长24.6%,净利润达22.6亿元,已接近2019年全年净利润。数据显示,目前海底捞的注册会员已超过1.16亿人。海底捞近期发布了“2023年度盘点‘原来火锅都记得’”,盘点指出过去一年有1500万会员选择在海底捞庆祝生日。
今年元旦期间,全国海底捞跨年日共计接待顾客超过240万人次,创下2019年至今单日客流新高。北京、上海、西安三地门店12月31日当天客流均突破10万人次。同时,大量“网红城市”的海底捞门店也迎来了空前的客流高峰,长沙、无锡、兰州、岳阳等多地海底捞翻台率突破10次。受“冰雪经济”的带动,哈尔滨成为了今年消费出游的“黑马”,据统计,哈尔滨海底捞今年跨年日的客流较去年同期大涨约85%。
另据海底捞2023年度盘点,公司围绕“破局”、“创新”两大关键词进行了各种尝试,为餐饮消费市场回暖不断注入“加速剂”。其中提到,在用餐需求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下,海底捞积极挖掘消费潜能,推出了胡辣汤、热干面、豌杂面、猪油拌粉、糖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隐藏款”产品;在上海、昆明、深圳则推出黄灯笼椒火锅、椰香冬阴功锅底、火锅生蚝等“城市限定款”产品。此外,还有青岛的海鲜工坊、深圳的牛肉工坊和天津的羊肉工坊店,都凭借因地制宜的区域化产品,赢得认可。
随着消费者消费时段和场景的变化,海底捞也在“夜宵场景”和“外送定制化”上下功夫。去年夏天,海底捞在全国近1000家门店上架10款夜宵新品,最终售出370万份,夏季夜宵时段用餐人次比2019年增长143%。在外送定制化方面,海底捞外送在产品设置、场景打造、个性化服务等多方面打造外送新供给,形成了“海底捞欢乐宴”、“海底捞火锅外送”、“海底捞下饭菜”的业务矩阵。伴随着海底捞社区营运部的业务创新,让消费者“随时随地海底捞”。
与此同时,海底捞还更加注重多样化群体需求,通过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更多顾客群体需求。2023年重阳节,海底捞开展“敬老月”活动,仅一个月时间就吸引了15万桌顾客携带老人用餐。在社交平台上,#带长辈就餐就到海底捞##退休就来海底捞##海底捞退休仪式#等与老年人相关的海底捞话题传播量超7000万次。
随着消费观念、育儿观念的升级,“亲子经济”成为消费增长新引擎,儿童餐市场也在不断壮大。2023年儿童节当天,海底捞外送环比上一周同期增长近7成,门店当天接待150万人次。儿童群体在火锅消费上,会更偏爱有游乐参与和专属餐品。海底捞就专为小朋友群体设计了儿童游乐园并研发了儿童餐。
过去一年,“演艺经济”火热也为火锅市场带来了“歌迷粉丝”这一特别的消费群体。海底捞为粉丝设置限定狂欢区,开通专属大巴车接送,接待粉丝预订团餐,准备话筒、音响、荧光棒,妥妥的成为了“演唱会第二现场”。
据悉,海底捞鼓励各地门店根据市场需要开展个性化创新服务,店长和大区可以根据本地化需求调整产品和服务,像冰封玫瑰、洗头、夜市摆摊、汉服租赁等创新都是在此举下产生。把很多创新的决策权都给到基层员工,因为在一线才能听到“枪炮声”,最了解市场与顾客的需求。
“在海底捞,每个门店每个月都会预留一笔经费,用于鼓励门店员工提出能够改善客户体验的创意,一旦这些提议被总部审核通过并且推广,员工就能得到对应的奖励。”周兆呈认为,通过鼓励创新,不断拉动消费,和消费者互动互联,并且能够带动更多企业共同参与,激发出了更多的消费活动。
据他介绍,在接下来的2024年,海底捞将继续坚持“一手抓员工,一手抓顾客”的发展理念,加强区域化布局,用更敏锐的触角去洞察和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持续提升企业的精益管理水平,不断优化组织效率和创新的敏捷度。通过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强化与顾客的情感连接,给顾客带来更为立体和细腻的用餐体验。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