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火锅这种美食,几天不吃就想得慌。最近出门的时间少了,想吃就自己在家做吧。虽然岛岛是重庆人,吃火锅一般都是九宫格,但考虑到家里的小朋友,果断把麻辣锅改成了鸡汤锅底,想吃辣就自己单独蘸料吧。整整一只大母鸡熬制了一下午,只为取汤涮火锅,绝对的高营养呢。
< class="pgc-img">>自己在家涮火锅就是麻烦了点,不但锅底要提前熬制,涮菜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菜市场。
< class="pgc-img">>不逛菜市场,你不会知道火锅店的利润有多大。涮火锅必备的毛肚去店里一份就几片,却要四五十块钱。岛岛在菜市场买的,一斤才37块。如果是那种毛肚须,价格更便宜,一斤才27元。
< class="pgc-img">>重庆人涮火锅就是喜欢各种的下水,黄喉这种美味当然也是不能错过的。37元一斤的黄喉,涮锅可是超级的脆爽的。
< class="pgc-img">>年前活的牛蛙现杀的是10块一斤,现在不能卖活的了,直接降价到7块钱每斤。牛蛙用来涮火锅是真的好吃,肉质嫩滑又有筋道,难怪重庆的美蛙鱼头销量总是那么好。
< class="pgc-img">>“无脑花,不火锅”。重口味的岛岛总是好这口。新鲜的脑花涮着是最好吃的,不过涮的时间要稍微久一点,才能把里面的寄生虫杀死掉。而且吃脑花一定要配麻辣的油碟,这样才更入味哦。
< class="pgc-img">>活的泥鳅12元一斤。很多人都觉得泥鳅有土腥味不愿意吃。泥鳅的肉质可是很细嫩的,涮锅之前把清水里喂养的泥鳅放少许菜油,使其吐尽腹内脏物,剪去头,破腹去内脏,洗净黏液后沥干水就可以涮啦,特别的好吃哦!
< class="pgc-img">>蔬菜类的菌菇是必不可少的,应季的豌豆尖、爽口的黄瓜、嚼劲十足的海白菜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呢。
< class="pgc-img">>顺带还去熟食区买了点烧腊。吃火锅如果喝酒的话,这个可是最棒的下酒菜呢。
< class="pgc-img">>满满一大桌菜,我们一大家子可以吃上两顿了。虽然买菜、煮料都比较麻烦,但是干净、卫生又新鲜,而且算下来人均还不到30元,比出门吃顿火锅可要划算多了,而且在家吃火锅,更温馨呢。
#春季美食大赛##吃在中国#
<>泥鳅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泥鳅的肉质紧实又鲜嫩,营养价值也非常高,俗称”水中人参“。
< class="pgc-img">>泥鳅的做法也有很多,比如:爆炒泥鳅,红烧泥鳅,干煸泥鳅,泥鳅汤,泥鳅炖豆腐,养生泥鳅火锅,炸泥鳅,等等。泥鳅好吃大家都知道,但是处理泥鳅有许多人不会。其实我们吃泥鳅最好是提前3、4天就买回来,放到盆里养上三四天,让它把泥沙吐出来,这样做我们就不用开肚子了,这样做也方便。有的人等不了三四天,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快速处理泥鳅的技巧,顺便分享一下我做泥鳅的美味做法。
< class="pgc-img">>准备食材:泥鳅二斤,葱姜蒜,尖椒,蒜苗两根,花椒,大料,香叶,小辣椒,豆瓣酱,香其酱 。
< class="pgc-img">>1.把买回来的嗯,睡了吗?买贝壳,你说有啥包啊?泥鳅放到盆中加水,水中倒点食用油。水中倒点食用油,这样泥鳅会很快的把泥沙吐出来,这样泡上60分钟,60分钟后基本上就吐干净了。
< class="pgc-img">>2.把泥鳅捞出来,盘中倒少许食用盐,大家记着倒进食用盐马上用盖子盖住,不然泥鳅会给跑一地。这样不仅可以让泥鳅吐得更干净,而且特别好清理泥鳅身上的黏液。
< class="pgc-img">>3.等泥鳅完全不动弹的时候,我们下手把泥鳅来回搓,这时候泥鳅身上的粘液就会脱落,反复多清洗两遍,泥鳅就非常干净了。为了干净,我们还可以烧开水把泥鳅烫一下,再清洗两遍,这样会更干净。这是我分享给大家处理泥鳅的两个妙招。
< class="pgc-img">>4.蒜拍碎,葱切段,姜切片,尖椒切成滚刀块儿,蒜苗切段。
< class="pgc-img">>5.起油锅,油热下入葱姜蒜,煸炒出香味儿,下入调料,再下入豆瓣酱,香其酱,出香味加酱油,烹入少许料酒和香醋。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6.加水,加盐调味,然后倒入泥鳅。炖10分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7.10分钟后下入尖椒,蒜苗,炒2分钟左右加味精,炒匀就可以出锅了。
< class="pgc-img">>这样咱们的泥鳅就做好了,酱香味浓郁,肉质细嫩,入口即化。营养美味下酒又下饭。大家喜欢可以试一下。
< class="pgc-img">>今天就分享到这里,祝大家餐餐好美味。喜欢铁蛋儿的加个关注,点个赞,分享转发出去,我们明天再见。
><>正值小寒时节,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又有什么美食,比热腾腾的火锅更能驱散当下的彻骨严寒呢?今天就来聊聊火锅~
火锅or暖锅?
要聊火锅,先得理清基本概念。根据中国人的认知,即烫即食的称“火锅”,事先将所有食材在锅内一并炖煮完成的称“暖锅”。根据这一标准,重庆火锅、北京涮羊肉、潮汕牛肉火锅、瑞士奶酪火锅等属于火锅类;而上海“全家福”、日本相扑锅、法国牛肉暖锅、英国兰开夏郡火锅等实为暖锅类。
< class="pgc-img">瑞士奶酪火锅(fondue)
>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兼具二者之长的种类,即先以暖锅形式烧好一部分需慢炖的食材,再以火锅形式迅速涮烫易熟食材,例如日本寿喜烧和广东猪肚鸡锅,甚至鸡公煲等。如此则难以划定火锅与暖锅的界限,为免纠缠不清,以下借用日本人的叫法,一并论之,统称“锅物”。
< class="pgc-img">>以上论述,恰能回答袁枚在《随园食单·戒单》中关于“戒火锅”的观点。袁氏认为火锅有如下缺点:“各菜之味,有一定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瞬息难差。今一例以火逼之,其味尚可问哉?”显然,当时的“火锅”更贴近我们如今的“暖锅”。
所以,为解决“一例以火逼之”的缺陷,应当“因锅制宜”,火锅则随时调节涮烫时间,暖锅则根据食材特性而先后入锅。日本美食家北大路鲁山人更认为:“每个轮回的材料基本吃完后再进入下个轮次,以保证到最后也能吃到不同材料的鲜味。”
尽管我无法暂同北大路对于其他菜系的无端批判,但他在和食鉴赏上确有真材实学。他曾如此评论锅物的魅力:“从点火到结束、从材料选配到食用,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己动手、把握,一切都是具体而生动的。”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为锅物这种源于家庭和乡土的食物,增添了无限的变化、乐趣与人情味。
既然日本的国宝级美食家把锅物说得如此乐趣无穷,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日本有哪些值得一尝的锅物种类吧~
寿喜烧:引领维新的牛肉锅
要说日本最著名的锅物,非寿喜烧莫属。将切得极薄的雪花牛肉片浸入沸腾的鲜甜汤汁中,轻涮几下,将将烫熟便可捞出,蘸上生蛋液后趁热吃下,这是让人无法拒绝的极致肉食体验。白菜、豆腐、大葱等蔬菜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为汤汁带来了更温润的甘甜滋味。
< class="pgc-img">>听来吉祥的“寿喜烧”实为音译,意为“锄烧”,来自过去农民在劳作中,用铁锄代替锅具来烹煮牛肉与蔬菜的方法。由于寿喜烧在过去主要以鸡肉和蔬菜制作,故又称“鸡素烧”。寿喜烧还有个简洁易懂的名字叫“牛锅”,即牛肉火锅。
< class="pgc-img">>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日本人都认为兽肉是污秽的下贱食物,仅有一些入药的野味可供食用。明治维新时,福泽喻吉认为饮食习惯是导致日本人体力不及西方的关键因素,于是在天皇的支持下,肉食终于公开解禁。对于当时的日本人,血淋淋的牛排实在太过重口,因此牛肉火锅迅速风靡开来。
< class="pgc-img">>但事实上,在此之前,日本便已有了类似做法。福泽喻吉在自传中就提到学生时期在大阪吃牛肉火锅的事,不过这类馆子在当时是最低档的店,只有社会边缘人和崇尚西学的学生才会去。牛肉的解禁,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在天皇像模像样地下旨食肉以前,“逍遥法外”的乡村人民早已开始享受牛肉的美味了。
涮涮锅:跟我念,“涮(shabu)涮(shabu)”
涮涮锅或许是和中国火锅最为类似的日式锅物,它比其他锅物具有更强的即食性。由于整体食用方法类似,加之同样以牛肉最受欢迎,涮涮锅与寿喜烧常混淆不清,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大抵是寿喜烧甜、涮涮锅咸。
< class="pgc-img">>“涮涮锅”来源于食物在锅中沸腾翻滚的声音,该名称最早由大阪名店“スエヒロ”发明,这家建于明治43年的老铺还注册了“涮涮锅”的专利。不过就像邦迪、席梦思、可丽饼等品牌名一样,早就没人在乎这所谓专利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关东煮:温暖人心的田头美乐
日本便利店罗森将这种有些类似串串香的东京小吃率先引进中国,当时用的名字是“熬点”,既表明了做法,也取其日语名“御田”的谐音,非常巧妙。所谓“御田”,“御”是敬语,“田”来自田乐(yuè),这是一种将豆腐、茄子、芋头等抹上味噌酱后制作烹调的祭典小吃,最早是烧烤,后来也有了汤点——豆腐是关东煮中很重要的品种。
< class="pgc-img">>关东煮大约在江户时期的东京成形,当时的形态已与最早的田乐有了巨大差异。为了与原版田乐区分开,关西人将“御田”称作“关东煮”——这种名字一看就是外地人取的,就像兰州人不会管牛肉面叫兰州拉面,上海人也不会说上海小笼包。
< class="pgc-img">>和所有锅物一样,关东煮的核心在于用出汁和酱油等调制的汤底,务求清澈鲜醇。常见材料包括萝卜、豆腐、芋头、鸡蛋、蒟蒻、竹轮等,此外不同地区可能添加一些当地特色食材。其实相比具体的配方、做法,关东煮的灵魂,更在于那种在寒冷的冬夜,吃下一碗热乎汤点后的满足,这是可以让肌体与心灵洋溢着暖意的温度。
相扑锅:一口吃不成胖子
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相扑似乎只是两个裸体大胖子推来推去的诡异运动;但日本人却珍之若瑰宝,称这门源自中国的角力技艺为“国技”,称相扑手为“力士”,最高级别“横纲”常用于形容其他顶级的人或物。
< class="pgc-img">>和所有运动员一样,科学饮食对于相扑力士而言非常重要,但特别之处在于他们的食谱会含有很高的热量和蛋白质。在相扑的圣殿东京国技馆附近,开有不少经营相扑锅的馆子,常有相扑力士穿梭其间“食补”。据说不少相扑手退役后都从事这门营生,其中1937年创立的“川崎”是公认最早的一家。
< class="pgc-img">>总体来说,相扑锅没有明确的规定配方,大抵是以出汁或鸡汤为汤底,烹煮鸡肉、豆腐、蔬菜等食材而成。听起来似乎挺素淡挺健康的啊,怎么能养出这么多大块头呢?——当然是因为吃太多了啊!
< class="pgc-img">>一名相扑手每天大约要摄入5000-10000卡路里的热量,饭量是普通人的5、6倍之多。所以,我们尽可以放心吃相扑锅,全然无需担心会吃成相扑力士的身材,一口吃不成胖子的。
鸡肉锅:鸡肉至味,尽在于此
寿喜烧称为“牛锅”,那么鸡肉火锅就自然称作“鸡锅”了。“牛锅”因福泽喻吉而走俏日本,“鸡锅”则是明治维新中另一重要人物坂本龙马的最爱。这位改革家直至今日依然拥有大量崇拜者,也存在不少研究他生平的学者与社团。据说,坂本龙马最喜欢用出汁、酱油和大蒜调成锅底的鸡肉锅。
< class="pgc-img">>日本鸡肉锅有所谓“四大流派”:东京的“军鸡锅”、京都的“柏市锅”、秋田的“切蒲英锅”、博多的“水炊鸡”。用于鸡肉锅的鸡种,通常是品质优良的土鸡(地鸡);东京人却独爱斗鸡(军鸡),特点是格外结实有力、扎实有弹性。
< class="pgc-img">>另一款著名鸡肉佳肴“亲子饭”的诞生也与鸡肉锅有关。东京的“玉ひで凭借军鸡锅享誉东京,不少饕客专程来此品尝鸡肉美味。可是吃完大块鸡肉后,锅中剩下不少汤汁、鸡肉碎屑和蛋花,于是有些客人要求用剩下的汤汁拌饭吃,取名为“亲子煮”。老板娘看出商机,直接研发了一款盖浇饭,命名为“亲子饭”。
鮟鱇锅: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鮟鱇锅是一种源自茨城县的乡土锅物,以当地名物鮟鱇制作。鮟鱇与河豚齐名,素有“关西河豚,关东鮟鱇”之称。这种丑陋的鱼类自江户时代便是受到时人赞誉的珍味,与鹤、云雀、鷭、鲷鱼并称为“三鸟二鱼”,也是水户藩进献给幕府的贡品。
< class="pgc-img">>吊切亦称“钓切”,是一门历史可追溯至江户时代的古老技艺,在过去甚至是密不外泄的家传本事,传男不传女。要“吊切”一条鮟鱇鱼,需先将弯钩穿透鱼的下颚,将其悬挂在一人高的架子上,将水灌入鱼腹使其鼓胀,再用锋锐的鱼刀依次切下各个食用部位。
< class="pgc-img">>体型巨大、肉质柔软、周身布满黏液的鮟鱇无法在砧板上实现切割,因此必须要通过“吊切”法来分割。吊切亦称“钓切”,历史可追溯至江户时代,在过去是密不外泄的家传本事,传男不传女。
< class="pgc-img">>经验老道的师傅先将弯钩穿透鱼的下颚,将其悬挂在一人高的架子上,将水灌入鱼腹使其鼓胀,再用锋锐的鱼刀依次切下“七武器”:鱼肝、胃袋、卵巢、鱼鳍、鱼皮、鱼身肉、面颊肉。七个不同部位各有特色,在味噌锅底中分别煮熟食用,是专属于冬季的关东风味。吃完火锅后,再利用剩余的汤汁煮一碗杂烩粥,堪称最暖心的收尾之作。
河豚锅:君临天下的味觉之王
日本素有“关西河豚、关东鮟鱇”之说,关西人热爱河豚,其中又以大阪为最。大阪人吃河豚的历史已有2000余年,且这热爱分毫没有因时光流逝而改变,如今大阪府消耗了全日本60%的河豚!
< class="pgc-img">>日本国宝级美食家北大路鲁山人断言“美食到河豚为止”,称之为“君临天下的味觉之王”,且“和任何美味佳肴相比,它都不会处于下风”。甚至关于河豚的剧毒,北大路都认为担心被毒死意味着“无谓恐惧死亡的宿命,对人生理解得不透彻”。
中国有“拼死吃河豚”之说,日本也有“想吃河豚,又怕丧命”的谚语。日本历史上有不少名人都因食用河豚而身亡,甚至丰臣秀吉为了减少非战斗性减员,曾下令严禁武士吃河豚。如今,日本政府早已将河豚料理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必须通过严格的培训与考试,获取执照后,方能上岗。
< class="pgc-img">>或许是同样致命的缘故,大阪人称河豚为“手枪(teppou)”。由于河豚肉涮烫后会“叽哩叽哩(chiri)”地收缩,河豚锅在大阪通称为“tecchiri”。稍稍涮烫过的河豚肉片愈发紧致,鲜味亦被浓缩。关西人喜爱以椪醋来搭配河豚,其酸鲜恰能与白身鱼相得益彰。
柳川锅:品味滑溜泥鳅的美味
对于日本人来说,泥鳅就是穷人的鳗鱼。泥鳅料理在日本的历史由来已久,其中最著名的一道当属柳川锅。这种泥鳅火锅源自东京的浅草、深川等地,故本名为“深川锅”。
之所以改为“柳川”,有两种说法:《守贞漫稿》记载了一家约1830年时名为“柳川”的老店,这或许是“柳川锅”首次见诸文献;也有观点认为这种火锅发源于福冈柳川地区,因而得名。
< class="pgc-img">>柳川锅是一款做法简单、原汁原味的乡土料理,只需除净泥鳅的骨头与内脏后,置于以牛蒡丝铺底的陶锅内炖煮,最后淋上蛋液即可食用。传说有人会直接把生泥鳅丢入锅中,泥鳅受热钻入蛋液中,混为一体,更加美味。听来与“貂蝉豆腐”异曲同工,但毕竟只是无法求证的传说罢了。
山贼锅:牡丹+红叶=山贼?!
自天武天皇颁布《肉食禁止令》后,日本人在一千余年中都被禁止食用畜肉,直至明治维新方告解禁。不过在江户时代时,尽管政府依旧禁食肉类,百姓中却有专卖野味的“万兽屋”,售卖作为滋补药品的各种野兽、野禽。
< class="pgc-img">>当时流行的做法不是别的,正是火锅。而且,为了规避“食肉”的忌讳,当时的日本人还取了各种风雅的别称,例如将野猪肉锅称为“牡丹锅”,鹿肉锅称为“红叶锅”。而把这两种山中美味叠加起来,就是“山贼锅”!
如今在日本乡下依然能找到山贼锅的身影,兽肉野味十足,紧实有力,加上大量蔬菜,吃下后周身暖和,瞬间理解为何江户人把野味当补药来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