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市场最近越来越火热,就跟这夏天的天气一样。先是中国邮政的奶茶店刷屏而后被“辟谣”,再是奈雪的茶确定很快就要上市敲钟了,好不热闹。而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上半年,NCBD(餐宝典)针对国内四个一线城市的100多个茶饮品牌、超过10000家门店进行了研究分析,有了以下这些发现——
一、整体
1、一线城市中,广州与深圳的茶饮店均超过了10000家;广州茶饮店数量全国第一,超过15000家,北京最少,只有广州的三分之一;
< class="pgc-img">>2、四个一线城市中,只有广州与北京没有出现全国性的、且有较高知名度的本土茶饮品牌;
3、在一线城市门店较多的茶饮品牌中,总部位于上海的品牌最多;
4、在全国门店数量超过1000的17个茶饮品牌中,只有5个品牌在四个一线城市都进驻了,分别是:蜜雪冰城、一点点、CoCo都可、沪上阿姨以及茶百道;其余品牌只进驻了部分或者完全未进入一线城市;
5、按门店数量来看,喜茶、一点点、CoCo都可、茶百道以及蜜雪冰城五个品牌,在四个一线城市的茶饮门店数量中,均排名前十;
6、对比喜茶与奈雪的茶两个品牌,除了在深圳两个品牌门店数接近外(都有100多家),在其他城市喜茶的门店数均要多于奈雪,这与奈雪门店面积相对较大、扩张相对较慢有关;
7、喜茶在深圳与上海门店数双双过百,而奈雪只有在深圳过百;
< class="pgc-img">△图自网络
>8、全国门店数量最多的蜜雪冰城虽然起源于下沉市场,但目前已经深入四个一线城市,广州、深圳门店数已经超过100家,在北京接近100家,在上海门店数最少,但也有70多家;
9、在全国门店数量较多的古茗,暂未正式进入一线城市,虽然在广州已经有极少量门店;
10、曾经比较火的网红品牌鹿角巷等,基本已经淡出一线城市,想要“翻盘”难度较大。
二、广州
11、在广州市场,门店数量最多的是益禾堂,超过260家,远超其他品牌,按门店数来看,是广州的“茶饮之王”;
< class="pgc-img">>12、在广州市场,最具特色的是柠檬茶,竞争最激烈的也是柠檬茶,广州本土已经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柠檬茶企业,如TANING挞柠、丘大叔等,而且这些品牌已经纷纷在向外扩张;
13、鄰里等网红柠檬茶品牌在过去一年发展迅速,目前在广州已经有50多家门店;
14、在广州市场,柠檬茶分为产品派与场景派,其中主打场景派的Hi.TEA广州门店数已经超过100家,其主打的场景对于部分喜欢抽烟、打游戏的消费者有一定的吸引力;
15、在广州市场,柠檬茶火爆,也出现了一些碰瓷品牌,如DANING哒柠等,消费者比较难以分辨,需要“正牌”企业加以重视;
16、在四个一线城市中,茶百道在过去一年发展较快,在上海的门店数已经超过了150家,在广州门店数也已经超过80家;
< class="pgc-img">△图自餐宝典
>17、从全国来看,发源于广州的1828王老吉,在广州只有11家门店,与其5年开店5000家的目标相差甚远;
18、发源于广州的“本宫的茶”,在广州有20多家店(在北京则有60多家),门店和包装设计有国潮风,不过产品没什么亮点,线上评价较一般;
19、在广州市场出现的新茶饮品牌“民强茶铺”,广州门店数已经超过20家,但其主打普洱茶,受众相对有限,未来扩张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20、主打港式饮品的榕记,目前在广州已经有7家门店,在产品上,主要聚焦港式丝袜奶茶与柠檬茶,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欢迎。
三、上海
21、上海的“奶茶三巨头”为CoCo都可、悸动烧仙草和一点点,三大品牌门店数量均在400家左右,远超其他品牌;
< class="pgc-img">>22、在烧仙草这个品类,悸动烧仙草的地位无可撼动,上海门店数达到了407家;而另一个烧仙草品牌书亦烧仙草暂未正式进入上海,上海也是书亦烧仙草唯一未正式布局的一线城市;
< class="pgc-img">△悸动烧仙草—上海环球港店
>23、在上海茶饮市场,除了“三巨头”外,7分甜表现也较为抢眼,在上海的门店数超过250家。7分甜起源于杨枝甘露,目前正朝芒果饮品赛道发展;
24、桂源铺在上海市场表现同样非常抢眼,目前有近200家门店。其两大招牌是冻柠茶和鸡蛋仔,主打港式风格;
25、在上海茶饮市场,厝内小眷村也有不俗表现,门店数近80家,排名第九;
26、在四个一线城市中,上海是乐乐茶布局门店最多的,达到34家(在广州已开始收缩);目前,王思聪旗下普思资本已经退出乐乐茶;2021年,乐乐茶还在上海开出了旗下首家咖啡门店“豆豆乐”;
27、茶百道在过去一年发展较快,在上海的门店更是达到了170家,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最多;
28、在上海茶饮市场,主打手摇奶茶的快乐柠檬也有180多家门店,表现较好。值得一提的是,快乐柠檬在其产品中将“奶茶”与“牛奶茶”分开提供,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好评。
四、北京
29、在北京茶饮市场,门店数量超过100的品牌只有两个,分别是CoCo都可与一点点。相比之下,在上海门店数超过100家的品牌有8个,广州与深圳分别有7个;
< class="pgc-img">>30、北京茶饮市场几乎是连锁茶饮品牌的天下,其他独立品牌相对其他城市较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1、在北京的茶饮市场,本土发展起来的“茶太良品”,以超过60家门店数位居第七位;
32、煮葉在北京只有8家门店,但其线上评价最高。客单价在45元左右,相对较高;
33、在北京市场,本宫的茶开出了60多家门店,排名第六;
34、在北京市场,快乐柠檬表现不俗,有近90家门店,排名仅次于CoCo都可、一点点与蜜雪冰城;
35、总部位于北京、主打车厘子茶饮的小满茶田,在2020年获得了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在北京有12家门店,目前也已经进入上海市场。
五、深圳
36、深圳出现了喜茶与奈雪的茶两个主打高端的茶饮品牌,二者在深圳市场的门店数均过百;
< class="pgc-img">>37、奈雪的茶目前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即将成为“新茶饮第一股”;
38、深圳的茶饮霸主是一点点,在其他一线城市与一点点实力相当的CoCo都可,在深圳门店数不到后者的一半;
39、在深圳市场,沪上阿姨以135家店位列门店数第二。这家源于上海的茶饮品牌,在深圳市场表现不俗,相比之下,其在大本营上海只有12家门店;
40、在深圳市场,“YO!Tea有茶”门店数达到54家,排名前十;
41、奈雪子品牌“台盖”门店数达到40家,位居深圳茶饮市场第十一位;喜茶的子品牌“喜小茶“门店数只有10家;
< class="pgc-img">△图自餐宝典
>42、尚未进入北京、上海的益禾堂,在广州、深圳市场均有不俗表现,其中在深圳的门店数达到130家;
43、深圳已经成为广州柠檬茶企业下一步要重点发力的区域,TANING与丘大叔都已经在深圳大规模开店。
曰:一图胜千言。
“安安小小姐姐”,原创型创作者,用一张数据图表展示生活中的见闻感想。
秋风起,黄叶落。在祖国广袤的北方大地,各位80后90后叔叔阿姨早早感受到了秋天的滋味。
但据说,秋天来临的真正标志,则是从一杯奶茶开始。
今日的数据,取都可、一点点、贡茶、益禾堂和蜜雪冰城在某地图中标记的各城市门店数量,绘制一组关于城市奶茶门店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奶茶这个行业,门店地址更新频繁。如果某地图数据与商店所宣称的有所出入,也是数据正常的波动,我们以及地图商不应该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一,各省的五大品牌门店数量
< class="pgc-img">>创作者生活在深圳,知道和喝过最多的奶茶,是贡茶。至于蜜雪冰城,没想到门店数量居然这么多。
从各品牌的分布来看,益禾堂和贡茶门店数量最多的省,均在广东。
都可门店最多的省,则是江苏。至于蜜雪冰城,郑州大雨,也让我们见识到了蜜雪冰城的担当。
二,城市门店最多的品牌
因为篇幅的限制,我们仅从都可、一点点、贡茶、益禾堂和蜜雪冰城在各城市的门店数量,分析出各城市门店数量最多的奶茶品牌。
如果网友们希望有更多品牌出现在这份榜单中,欢迎留言,我们可以更换视角,重新绘制一组图表。
< class="pgc-img">>上图中,不同颜色表示不同品牌,其中蜜雪冰城,在湖南以南的城市,看起来都有优势。而其余品牌,在江苏、福建和浙江的部分城市,有一些优势。
湖南、广东、广西和海南四省,各城市门店数量较多的品牌,则几乎都是益禾堂。
三,十大城市的五大品牌门店数量
< class="pgc-img">>从主要城市的门店数量来看,上海的一点点和都可门店数量均比较多。
成都和重庆,蜜雪冰城的数量较多。
而广州和深圳,则是益禾堂和贡茶门店数量较多。
------------------------------------------
本文图片和内容均为作者原创,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卷生卷死”的茶饮赛道,依然有品牌逆势生长。
它是宝藏绿洲,2021年7月诞生于广东江门,首店一个月拿下美团外卖top榜,100+sku款款热卖,30平小店最高月营收破百万。
目前,其已拓店80+,不少门店登上当地热门榜单。
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30平月营收百万
广东茶饮出现新“排队王”
第一次关注宝藏绿洲,来自广州同事的晒图推荐:“排队两小时,一分钟空杯”、“款款好喝,两个月喝不过来”。
打开大众点评,发现其有80多家门店,且半数都在区域好评榜单上,小红书上的推荐笔记超3万,网友称“怎么点都不踩雷”“宝藏饮品”。
但真正引起我好奇的是,宝藏绿洲“不被定义”的产品。
先看菜单:
饮品主要分为奶茶、咖啡、冰茶、椰水4大系列,共100+sku,单杯售价在18元左右,并不算平价。
跟大多数奶茶店的鲜果茶、奶茶、轻乳茶不同,宝藏绿洲打破品类界限,其所有饮品都是“新式特调”,并且善于挖掘使用非常规原料,类似抹茶、焙茶、斑斓等。
比如网友推荐的抹茶系列,产品将近15款,抹茶做奶盖、抹茶+草莓、抹茶+芒果、抹茶+牛油果、抹茶乳基底...…网友称“抹茶脑袋闭眼冲”。
除了特色茶饮,门店也设置了小吃品类,主要是牛角包、贝果等烘焙产品。
再看环境:
宝藏绿洲店型多在30平以上,不乏100平的大店,区别于奶茶连锁,品牌坚持一店一景,门头、点单区、座位区各有巧思,整体风格清新舒适,打卡属性强。
创始人林先生告诉我,宝藏绿洲于2021年在广东江门开出第一家门店,很快冲上热门榜,随后在华南区域扩店,相继进驻中山、珠海、佛山、广州、东莞、深圳 等热门城市,华东市场的杭州首店也即将开业,几乎开一家火一家,多店跻身大众点评区域饮品热门榜前三,被消费者隔空留言“求开店”。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拥有80+门店。“店均月营收在20~30万,广州30平门店月营收最高达百万”,他透露。
诞生于疫情,3年来逆势持续增长,宝藏绿洲是怎么突围的?
< class="pgc-img">>主打多品类特调
做“不被定义”的新式融合茶饮
近几年,新茶饮内卷持续,不断有品牌出清,“极致性价比、极致单品类”成为不少中小品牌的突围思路。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价格不低、品类丰富的宝藏绿洲却逆流而上。
它如何找到自己的市场空间?深度了解后,我发现宝藏绿洲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1、产品足够丰富,覆盖奶茶、咖啡、冰茶等全品类,100+sku
不少业内人第一次看到宝藏绿洲的菜单会质疑,100多个SKU会让消费者选择困难吧,事实恰恰相反,这种极大丰富反而引发了网友们打卡全部产品的热情。
“两个多月了,这里的饮品我还没喝全。”
“喝不完,根本喝不完,喝的速度赶不上研发的速度。”
究其根本,在于其在产品上下了大功夫,每一款都不踩雷。
一方面,主打新式特调茶饮,好喝是第一要素。
打破产品界限、创新融合茶饮,宝藏绿洲最大的产品特色就是将饮品配料元素扩大延伸,无论是咖啡还是奶茶,都以“特调”的方式出品。
“产品研发不断创新,一份灵感 一份创作,不被定义。”林先生告诉我,比如抹茶还没有被大众广泛接受时,他们就探索出多种可能性,推出了一系列抹茶融合饮品。
还比如门店最新推出围绕焙茶元素做的一系列融合茶饮:一盏焙茶、椰云生焙、烟雨沙漠、琥珀焙茶。
一上架就受到了消费者追捧,在营门店单系列日出杯达3000杯,小红书大量网友晒图推荐。
另一方面,产品颜值能打,“自来水”引爆流量。
“成立三年,几乎没有营销动作,也很少在媒体露出。”即便如此,小红书上的“自来水”流量不容小觑,单推荐笔记达3万+。
主要在于饮品的高颜值,让消费者能“一眼记住”。
以网友推荐的丛林草莓为例,青绿色的抹茶和粉色草莓牛乳搭配,粉绿分层一眼吸睛,出片率很高。
当然,风味也让人惊喜。入口草莓牛乳酸甜可口,搭配抹茶的清香,再加上底部的珍珠小料,口感层次明显却一点儿都不甜腻。
社交媒体时代,好产品一定是既好喝又好传播的产品。
2、一店一景,每一家都是“小而美”的打卡地
宝藏绿洲的成片率特别高,因为每家门店的装修风格都很独特、有格调。
“目前的80多家门店,在保持简洁大气、舒适的基础上,基本上做到了一店一景。”
根据潮流涌动变换设计思路,比如去年就引用了大热的露营风。
“今年则更偏向清新舒适,主张打造慢节奏生活方式,”,创始人林先生亲自参与设计,保证审美一致、在线。
好的视觉设计和市面上的奶茶连锁形成差异化,增强打卡属性,吸引“自来水”,在一定程度上省去了后期的营销费用。
3、全线云南豆,从源头保品质,咖啡销售占比40%
“咖啡的销售占比有四成,每卖出十杯饮品,四杯是咖啡。”
作为一个茶饮品牌,宝藏绿洲的咖啡系列产品同样能打。主要在于搭建好了供应链,保证了门店的稳定出品。
创始人林先生表示,品牌所有门店的咖啡豆均来自云南,支持中国云南豆。并在早期就在云南当地设立好咖啡基地,供应于品牌的延续发展。
高质高价
或是茶饮突围的另一条路
在刚刚过去的2024咖门研发者大会上,美团×咖门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茶饮和咖啡出现了明显的消费分级,5~10元、20元以上价格带的销售占比明显提升。
这意味着,高质高价的茶饮需求有增长之势。
而宝藏绿洲或就是顺应了这个趋势。其保持增长的核心,就在于坚守产品主义,通过风味创新、颜值改造,打造高质价比产品,建立起了区别于传统奶茶的差异价值感。
“现阶段的茶饮行业处于一场战争中,价格内卷、产品同质化,消费者已经产生疲态。”
但饮品最终的竞争,会回归到各自核心的品牌力和产品力上,只有持续不断的产品创新,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竞争永远存在,大品牌忙着攻城略地,小品牌要做的就是在嘈杂的声音中,保持自己的节奏。
正如创始人林先生所说,“先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比一切都重要。”
用心做茶饮,是茶饮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