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人在选择创业的时候会选择做小吃行业,大部分的人会选择做卤菜,主要就是以下的几个原因。
1. 开卤菜店1-2个人就可以开店,人员比较少
2. 没有存货,不需要积压很多的食材,基本都是当天卤制当天售麦
3. 小生意前期不需要很多资 金,平均毛利润60%
那么开一家卤菜店到底需要多少呢?
< class="pgc-img">>以我的店铺为例,店面35㎡每个月是3200,房租需要一 个季度付一 次,3个月就是9600,装修还有门头2W,厨具包含锅碗瓢盆合计9千,冰柜冰箱4000(二手会便宜一些),食材还有香料的储备5000左右不建议大量囤积食材,总共算下来47600,大约在5W左右。
有那么一种人我是不建议开店的,有的人决得味道好就能够把店开起 来,不做试营业不做推广,甚至是服 务态度不好。
有的做卤菜招几个人,自己当甩手掌柜,店里面的事 情自己都不管。
作为一 个优 秀的餐饮人是需要不 断学习的,每年都要给自己的技术升级。
分钟,让你节约2万块。
今天我们来盘一盘:
餐饮小白开店第三步:开店预算。
开一个餐饮店需要多少钱,很多老板都不是很清楚,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下面这些费用是需要的:
- 技术学习费:抖音、快手、小红书找到生意好的店老板进行技术学习,做预算的时候可以先询价;有些老板说,我自己研发不行啊,还去学花那钱,你别闹,你要是这么牛逼,你店早开起来了。
- 房租和押金:根据我们所在地和店铺面积大小,参考商圈同行,预估房租、押金。
- 装修费用:门头、堂食区、操作区、厨房区、储存区装修费用、装修工人装修期保险费用,这个保险费不能省的啊,要真出什么事,那就不是几百块钱的事了。
- 设备、器具、餐具费:购买必要的厨房设备、餐具、桌椅等。这些费用根据你的具体需求和品质要求而定,建议去当地二手市场去询价,可以节约60%-70%成本,最少节约1~2万块;
- 开业第一批进货费。
- 员工工资:根据我们的经营规模,来算需招聘员工的数量来算总体工资。
- 办证费用:了解当地相关法规,正常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是免费的,但是可能会有一定费用,比如垃圾清运费,费油处理费等等,建议做好预留。
- 广告营销费:市场推广、广告宣传,其中包含线上线下推广费用,以目前推广渠道来看,我们主要考虑:抖音、小红书、快手、微信朋友圈、线下活动、外卖运营及推广费用。
- 日常运营成本:包括水电费、保险费、维修费等日常运营费用。
- 应急备用金:用于应对开业初期可能出现的意外支出,建议预留3个月门店运营+房租费用。
各位老板,关注、点赞、收藏来一遍,以免要用的时候找不到,如果你周边有想进行餐饮创业的小白,可以转发给他看一下,2分钟让他学会制定开店预算,少花2万建店成本。
明天我们盘一盘小白开店第四步干什么?
后续主页见,不见不散。
日,张亮麻辣烫部分门店餐品不足10元另外加收2元的汤费,在网络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称,除了加收汤费外,部分麻辣烫门店还设置了最低消费,量少了不给做。极目新闻记者探访发现,有麻辣烫门店店员口头告知菜品称重起步价10元,店内无文字提醒,大家消费前可先问清楚。
设置消费门槛是否合理?专家称,需要结合情况具体判断。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公示其服务、质量、价格等关键信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也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麻辣烫有最低消费门槛
3月27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武汉光谷一家张亮麻辣烫门店,店内菜品以称重计价,荤素均为21.8元一斤。记者询问得知该店没有加收汤费的规定后,便选购了豆腐、粉丝、青菜、香肠等菜品后进行称重。
“你这不够,再去加一点。”称重台上屏幕显示7元后,店员口头告知:10元起称。“我们的碗很大,7块钱的东西太少了,煮出来只有一点点,不够吃的。”不过,记者未在店内看见有“10元起称”的相关文字提示。
< class="pgc-img">>一家张亮麻辣烫门店内
极目新闻记者致电武汉多家连锁品牌麻辣烫门店,有门店表示汤底免费,没有起称门槛,但最好不要太少,因为不好煮;也有门店表示,汤底免费,但要满10元才能做。
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吐槽,在一些连锁品牌门店、私人小店吃麻辣烫时,被告知有最低消费,为了凑够消费门槛不得不多挑选一些菜品。
极目新闻记者探访发现,不少街边小摊也设置了最低消费门槛。在光谷某夜市,小摊上的1元一块的长沙臭豆腐,最低8块起卖。极目新闻记者询问能否只买4块,摊主表示:“不好炸,起油锅有成本。”
另一家烤生蚝小摊,价目表上单价1元一只的小号生蚝标注10只起售,中号生蚝5元一只满5只起售。记者询问能不能按照标注的单价少买点,摊主表示不行,“我们的火、盘子、碗都是有成本的,买少了不划算不赚钱。”
应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空间
对于商家设置的最低消费,消费者们持不同看法。
家住光谷的潘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经常去吃麻辣烫,完全没有在意过有最低消费这回事,“现在麻辣烫也不便宜,我每次随便一选就将近20元了,消费门槛可能对胃口比较小的人不太友好。”
“有时逛夜市小摊,臭豆腐、生蚝、小土豆等美食想一样买一点尝尝鲜,但不少小摊都是最低多少块、多少个才卖,最后怕浪费食物,只能硬着头皮吃完。”武汉市民黄先生则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认为设置消费门槛容易造成食物浪费。
设置最低消费是否合理?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如果是居民小区配套的便民餐饮店等具有便民服务性质的店铺,消费者除了在此消费外没有其他选择,或者其他选择将会投入更多成本的条件下,商家设置最低消费门槛就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属于不合法的行为;如果商家不具有上述性质,而是基于对市场调研以及自身商品定位而选择设置最低消费,且在合理范围内,是经营自主权的体现。
不过,付建提醒,经营者应当以成本费加法定税金和合理利润为依据制定价格,应质价相符,不得强迫消费者接受其规定的价格。同时,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公示其服务、质量、价格等关键信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也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则认为,在商业租金增加、人员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一些小餐饮商家根据成本的变化,设置最低消费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必须合理定价,且要在消费者消费前明确告知消费者,尊重消费者的知情。建议商家在考虑成本的同时,在食物分量、品类设置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空间。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