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珍珠奶茶店的泡沫崩坏在最近突然成为了日本经济界的焦点,看着珍珠奶茶店一间间的倒闭,珍珠的进口量也下滑到去年夏天高峰期的6分之1,日本经济专家们都很关注珍珠泡沫崩坏,对于上下游企业以及店铺租金会带来多少不利影响。
然而去年如火如荼的珍珠热为什么消退的如此之快呢?日本有些专家认为是新冠疫情限制了逛街人的数量,比如大家都要带口罩。而当媒体街访问那些曾经热捧珍珠的年轻人们,得到的答案大多都是「腻了」、「不潮了」、「不能炫耀了」这类答案!如此看来,珍珠奶茶店也只能改行卖别的了啊。
< class="pgc-img">>▲原贡茶原宿表参道1号店
< class="pgc-img">>▲原都可茶饮杰尼斯门口店
珍珠奶茶风潮大约从2018年时就已登陆日本,而在2019年则是达到了颠覆。被称作“tapioca boom”(珍珠奶茶热)的热潮在猝不及防地席卷了日本,火到一塌糊涂,去年包括我们在内的公众号们也是一边诧异着一边跟风地介绍着。
日本最大的美食服务网站之一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今年一品”年度美食颁奖,而在2019年便将这一殊荣颁给了席卷日本的「タピオカ」(珍珠奶茶)。
< class="pgc-img">>不仅饮食界颁发嘉奖,日本2019年的流行语大赏里,“嗑奶茶”也成了当之无愧的当年流行语之一。
电视节目里都是各地奶茶店的排队盛况不说,还总请出各路“奶茶宅”分享心得。
记得连小编的一些在日朋友,当时也跟我说要去开一家珍珠奶茶店。
话说奶茶早在2002年就引入了日本,到了去年确实到达了巅峰,比如新宿到处都是奶茶店。
< class="pgc-img">>随便走几步就能看见一家奶茶店,街上基本人手一杯,还要拍摄上传ins。
< class="pgc-img">>在国内我们常见的 coco、贡茶、鹿角巷……在日本街头却大排长龙。
有的店还请来了保安举牌,有的店铺排队甚至超过 5 个小时
< class="pgc-img">>时尚杂志开奶茶专栏,举办“珍珠奶茶总选举”。
< class="pgc-img">>日本女中学生流行语大赏中,“珍珠奶茶”获得了冠军。
前不久新皇继位征集新年号的时候,“珍珠奶茶”排在了第 11 位。
< class="pgc-img">>不仅这样,日本人还把每年的 11 月 9 日定为“珍珠奶茶日”,很多商家在这天都会推出奶茶打折活动。
< class="pgc-img">>和闺蜜一人买一杯,一定要拍照上传到 ins。
街头的女孩子们说,手里拿着奶茶杯看起来整个人就很时髦,即使喝完了也要端着杯子逛 gai 。
< class="pgc-img">>女孩子们是为了拍照打卡,而日本的黑道大哥则是因为:
“卖奶茶比收保护费赚的更多。”
< class="pgc-img">>在东京 JR 山手线附近,黑道大哥们加盟的奶茶店“春水堂”,生意异常火爆。
据说每个月的利润能有 80 -100 万日元。
< class="pgc-img">>其中一位成员笑着说:“奶茶的成本基本只有 10%,一个下午就能卖出几百杯,只要学会煮奶茶和加珍珠,比收保护费容易很多。”
< class="pgc-img">>印象里的黑道大哥们,都是带个墨镜加一身黑,实在很难想象这些大哥们站在奶茶店门口对大家说:“欢迎光临”。
< class="pgc-img">>可以不夸张的说,日本的 2019 年绝对是属于珍珠奶茶的一年。
而关于珍珠奶茶的脑洞,岛国人民可没在玩假的。
< class="pgc-img">>珍珠奶茶松饼
< class="pgc-img">>珍珠爆浆三明治
< class="pgc-img">>珍珠奶茶可丽饼
< class="pgc-img">>珍珠啤酒
< class="pgc-img">>珍珠可以配奶茶,自然也是可以配啤酒的吧(无辜脸.jpg)
草莓味、菠萝味和猕猴桃味,任选哦~
< class="pgc-img">>珍珠奶茶做成甜点类或许还可以接受,但做成主食就实在是...不太 ok 了吧!!
珍珠奶茶拉面
< class="pgc-img">>热衷于各种拉面的岛国人民,自然是不可能放过拉面配珍珠的吃法了。
只不过真的会好吃吗??
珍珠奶茶饭
< class="pgc-img">>据一位以身试毒的 up 主说,珍珠奶茶加饭煮过之后,甜味已经挥发的差不多了。
口感就类似煲仔饭,但珍珠煮出来的味道不太行。
< class="pgc-img">>珍珠水饺
< class="pgc-img">>珍珠麻婆豆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珍珠寿司
< class="pgc-img">>珍珠热狗
< class="pgc-img">>请问,这还是我认识的珍珠奶茶吗???
< class="pgc-img">>做成饺子面条还能勉强忍了吧,但下面这个铁板烧...简直没眼看。
< class="pgc-img">>很多便利店为了让更多人喝到珍珠奶茶,还推出了方便上班族在办公室喝的包装。
< class="pgc-img">>除了在食物上做文章,关于珍珠奶茶的周边也是层出不穷。
比如曾上了热搜的“珍珠贴纸”。
< class="pgc-img">>让你随时随地都能假装在喝珍珠奶茶,感受快乐。
< class="pgc-img">>还有脑洞达人 ARuFa 发明的珍珠奶茶专用吸管,让你在视觉上比别人更扎眼,拉开你和其他奶茶选手的差距。
为了疯狂热爱珍珠奶茶的岛国人民,日本官方竟然还建了座「珍珠奶茶主题乐园」??
据说里面的一颗珍珠有一个房间这么大。
< class="pgc-img">>为什么日本人这么喜欢喝珍珠奶茶?
有人说,是因为奶茶微甜的口感给人有恋爱的感觉,让人瞬间就会充满幸福感;
也有人说,是因为珍珠的口感太棒了,嚼着嚼着感觉压力都不见了。
< class="pgc-img">>然而时间就过去一年,我们看今年的东京涩谷街头……
< class="pgc-img">>盛况不再啊,没人手捧一杯珍珠奶茶了……
日本探究经济议题的节目在上周纷纷讨论起「珍珠泡沫崩坏」的现象,就一年时间从高潮跌倒低谷,这对日本经济的冲击肯定不小啊!
原宿的珍珠奶茶店今年一间接着一间倒闭了。
日本东京电视台的经济新闻节目「WBS」深入探究珍珠快速退潮的原因与影响,首先上街访问年轻人,为什么不爱珍珠了……
「我之前喝手摇饮都会加珍珠……」
「不过今天倒是不想加。」
「可能是之前吃太多珍珠,感觉有点腻了吧。」
< class="pgc-img">>「珍珠黑黑的又不好看,感觉看腻了吧。」
现在应该没有人会在社群媒体分享珍珠照片了。」
< class="pgc-img">>「没办法炫耀了。」
产业专家认为这种产业要加入或退出所面临的门槛都很低,所以热潮来得快,去得也快……
「珍珠产业的门槛很低,很容易加入代表要撤退的时候也会很快。」
「就像之前疫情高峰期,有些珍奶店就变成口罩店。」
「他们觉得珍珠赚不了钱了就会赶快跳车。」
「之后还会有很多珍奶店陆续倒闭或转型吧。」
从日本的珍珠进口量来看,也可以明显看出热潮来得有多快,又退得有多快。泡沫短短一年就吹破了……
珍珠进口量在去年夏天达到巅峰,现在只剩当时的6分之1。
真的可以说是珍珠泡沫的彻底崩坏!
既然珍珠不具有吸引日本人重复消费的吸引力,珍奶店就不能继续将珍珠视为主打商品,推出其他能够吸引客人再次上门的新产品……
比如贡茶就推出了咖啡和水果醋,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下个月还要推出轻食餐饮。
这家珍奶店则是卖起了炸鸡,
这里再次验证了一个道理:当所有人都蜂拥而上的生意,我们还是及早的准备脱身吧,即使是挖金矿,如果一窝蜂的来,那肯定是红海,也自然没钱赚了,即使没有新冠影响,这么多的奶茶店,加上人喜新厌旧,没有门廊的生意那肯定是没法持久。
言
大家还记得那个由大明星郑恺撑腰的火锅新宠儿——火凤祥鲜货火锅吗?它的北京总店悄无声息地关门了,这事儿好像在说,这个品牌在北京是彻底玩完了。
< class="pgc-img">>回想一下,从去年初开始,火凤祥在北京就陆陆续续有店关门。不过,与此同时,在一些非一线城市,新的加盟店倒是一个接一个地开张。
但问题来了,这些新加入的合作伙伴,有不少因为生意不太好,现在开始考虑要不要退出这个加盟体系。
< class="pgc-img">>北京门店全部关闭
最近,火凤祥在热闹的合生汇商圈的火凤祥店,现在门都关了,窗户上还贴着‘旺铺招租’,这可不就是说他们在北京的第一家店就这么结束了,也像是在告诉大家,火凤祥在北京的生意是彻底不做了。
< class="pgc-img">>想当初,这个品牌一开业就挺火的,有大明星郑恺的加持,开业的时候场面可大了,明星来助阵,顾客多得不得了,很快就在社交网络上火了起来,成了‘郑恺火锅店’的代名词。
那时候,北京的各大商圈里,火凤祥的店到处都是。但现在,看到第一家店都关门了,也说明火凤祥在北京的所有店都停业了。
< class="pgc-img">>火凤祥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现在也冷清多了。'火凤祥鲜货火锅'的微信公众号最后更新还是去年12月21号的事,微博上就更早了,9月8号之后就再也没更新过。
虽然在北京这边的情况不太理想,但火凤祥好像还没打算放弃。根据窄门餐眼的数据,他们现在把目光转向了非一线城市。
< class="pgc-img">>现在全国还有大概60家店在开,主要是在三线城市。不过,和去年8月媒体报道的100多家店比起来,这一年里火凤祥的店数差不多减了一半,看来他们未来的发展路挺难走的。
时过境迁,问题百出
火凤祥刚开业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众多粉丝和消费者冲着明星的名气纷纷前来捧场,店内常常是门庭若市。
郑恺也不遗余力地为自己的火锅店宣传,以“掌柜”身份代言推广,还邀请了不少明星好友站台,陆毅、蔡少芬、佘诗曼、朱茵等都曾为其助阵,让火凤祥的人气一路飙升。
< class="pgc-img">>可好景不长,火凤祥自开业以来就风波不断。先是在2020年7月,被“吼堂老火锅”指出装修风格涉嫌抄袭,甚至连招商宣传物料都直接使用吼堂老火锅实景图。
火凤祥并未否认此事,而是发声承诺“如构成侵权将承担责任并整改”,并迅速与吼堂达成和解。
< class="pgc-img">>然而,更大的问题还在后面。2021年8月,有视频博主暗访火凤祥时发现,该门店使用的黄喉已发臭,但处理的方式竟是“冲洗三个小时”,“闻不到臭就可以用了”。
< class="pgc-img">>同时后厨工作人员还透露,黄喉、牛百叶都是经过“药水泡的”。鹅肠里面则残留着排泄物,工作人员称“正常”,甚至称“不要说那么直接,那个叫‘调料’”。
< class="pgc-img">>在配菜环节,白玉菇等菜品不清洗,作为垫菜使用的生菜叶如果没有被顾客吃,就“回收再利用”。号称“现熬”的骨头鸳鸯汤,实际上是“水+料包”……这一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 class="pgc-img">>8月14日晚间,“火凤祥鲜货火锅”官方微博发布公开致歉信称,将对全国范围内所有门店进行核查,确定涉事门店后,立刻停业整顿、处罚并开除涉事岗位负责人。
同时对全国范围内的连锁店都展开食品质量与安全排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操作行为,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 class="pgc-img">>尽管如此,“郑恺火锅店道歉”还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截至当时,该话题阅读量达到2.2亿。网友纷纷表示食品安全需高度重视,毕竟是吃进嘴里的东西,一定要合格。
< class="pgc-img">>屋漏偏逢连夜雨,2021年11月9日,有网友爆料称火凤祥火锅一门店前有人拉起横幅,写着“火凤祥掌柜郑恺割韭菜诈骗,投资人血本无归”。
< class="pgc-img">>就在当天,火凤祥(宁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上海欢铄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退出,新增股东浙江天港锅里仙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class="pgc-img">>而上海欢铄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股东信息显示,郑恺持有其70%股份。这意味着郑恺持股公司正式退出了火凤祥股东行列。
< class="pgc-img">>据了解,火凤祥创立于2020年3月,同年7月,全国首店在宁波开业。仅仅一年时间,就已在全国开出199家门店,扩张速度相当之快。然而,快速扩张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
< class="pgc-img">>一方面,大部分网红火锅品牌依靠加盟挣快钱,疏于品牌管理。在明星光环的吸引下,众多加盟商纷纷投入资金,但后期的经营管理却未能跟上,导致问题频出。火凤祥火锅也不例外,从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到加盟商的维权,都反映出其在管理上的漏洞。
< class="pgc-img">>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餐饮的需求不仅仅是明星效应,更注重的是食品的品质、口味和服务。一旦品牌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即便有明星加持,也难以长久维持消费者的青睐。
< class="pgc-img">>据一位区域总代理透露:
他说投在火凤祥的钱可不少,但结果并没有赚到预期的那么多。虽然店里每年的销售额看起来还不错,但算上各种成本,其实还是亏的。
他直说了,市场太激烈了,而且总部的支持也不够,这就是现在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
想想刚开始合作那会儿,郑恺的明星效应给品牌带来了很多流量,总部也挺给力,帮着各地宣传。
但现在,这些支持都少了很多,剩下的好像就只有进货的事了,合作的未来真是越来越不确定了。
< class="pgc-img">>火凤祥现在的问题可不小,不光是对加盟商的支持变少了,连加盟体系本身都有点问题。有个区域总代理说:
要当这个区域总代理得掏好几百万,这笔钱比开一家店的成本还高,而且五年就得重新签一次约。但这么一大笔钱换来的,就是可以自己决定收多少加盟费,想收多少就收多少。
另外,品牌还规定所有加盟商都得从总部进货,但给总代理的价格更便宜,这样总代理就有空间转手卖给别人,赚个差价。这种机制让整个加盟体系更复杂了,也容易有利益上的冲突。
< class="pgc-img">>跑路要趁早
很多人看餐饮行业都觉得它挺光鲜亮丽的,门槛不高,利润又高,就像中国饭店协会的《2022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里说的,调研显示企业毛利率中位数能达到55%,看起来好像赚头挺大的,所以不少明星也想借着自己的名气来分一杯羹。
< class="pgc-img">>但实际上,餐饮行业可没表面上那么简单,竞争特别激烈,利润也薄得可怜。同一个报告也说了,企业的净利率中位数连10%都不到,这就暴露了行业背后的苦和难。再加上像疫情这种突如其来的不可抗力,很多餐饮老板都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 class="pgc-img">>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明星股东都开始及时撤了。他们等加盟商投了钱,分完利益之后,就慢慢退出了日常经营,也不怎么出现在公众面前了。
从股东名单上悄悄消失,只留下个背影和一些说不清的财富。这种'功成身退'的做法,虽然看起来有点冷,但也是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 class="pgc-img">>就拿陈赫和他的贤合庄来说,这个品牌时不时就因为一些负面新闻上热搜。部分原因可能是运气不好,加上撤退的时候没把握好时机。
疫情对餐饮业打击很大,贤合庄大规模关店,加盟商维权的时候,陈赫的退出特别显眼,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和批评。
< class="pgc-img">>最近这几年,餐饮行业里明星开的店遇到问题的新闻真是不少,问题主要是食品安全、管理上的漏洞,还有加盟体系里的纠纷。
最新的一个例子就是白敬亭开的咖啡店,才开业一个月就因为饼干的价格问题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再往前看,张翰搞的那个烤肉连锁店“烧本烧”,也没能逃过这一劫,最后还申请了破产。
< class="pgc-img">>特别引人注意的是陈赫弄的贤合庄,这个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因为加盟商维权和食品安全的问题,好几次都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还有关晓彤代言的那个奶茶品牌“天然呆”,也没能逃过这个命运,因为特许经营合同的问题,现在也被告上了法庭。
< class="pgc-img">>结语
餐饮和娱乐虽然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的圈子,但它们其实都遵循同一个道理:只有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大家长期的认可和生存。对普通人来说,明星餐厅的起起落落可能只是闲聊时候的话题,但我们应该从中学到的是,不管什么时候,坚持品质和创新才是长久之计。希望经过这些波折,餐饮行业能出现更多经得起考验、得到大家好评的良心商家。
源:环球时报
香港《南华早报》7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奶茶店面临着过度竞争、消费者偏好快速变化的行业泡沫20多岁的创业者钟景林(音)和朋友在广东合开了一家奶茶店,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他的店很快被20家类似的店包围了。他说:“奶茶行业确实有增长空间,但门店选址很重要。现在开店需要面临激烈的竞争。”
随着营业额从每天6000元骤降至1000元,陷入亏损的钟先生和朋友不得不在开业一年之后关门歇业。
钟的经历是该行业的缩影:在越来越多奶茶店关门的同时,新店数量仍在迅速增加。行业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中国奶茶店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3%。
但另一项数据显示,2019年约有2.6万家奶茶店倒闭,营业超过一年的奶茶店仅占总数的18.8%。截至去年11月,疫情背景下已经有超过13万家奶茶店倒闭,占市场总量的43%。
即便如此,热钱仍在持续流入该行业。媒体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对茶饮品牌的投资创下10年来的新高,超过53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去年全年的总投资额仅为1.7亿元。
奶茶行业正处于十字路口,必须应对过度竞争和投资狂热。“整个行业都存在泡沫,这要归咎于投资狂热”,艾媒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张毅表示,“如何改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提供口感好、价格便宜的健康饮品,是所有奶茶店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20多岁的上海市民赖先生偶尔会买奶茶。“但出于健康考虑,我不会喝太多。奶茶中含有许多添加剂和糖,(喝太多)我会发胖甚至得糖尿病”,他说。
中国消费者的偏好已发生变化,他们更关心食品安全和健康。调查显示,典型的奶茶消费者——70%是千禧一代和Z世代——最关心茶饮的质量和安全。七成消费者在下奶茶单时会要求“少糖”。
奶茶品牌已注意到这一趋势。例如,深圳某奶茶品牌使用新鲜水果、纯牛奶和更少的糖制作奶茶。这些“新式茶饮”风靡该行业,并有可能在今年催生一个价值1100亿元的细分市场。
但这种奶茶的价格也涨至每杯30元以上。这样做是有代价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激增。该公司2018年至2020年亏损近1.37亿元。
“所谓新式茶饮的主要目标人群是年轻的白领和学生,他们对价格很敏感”,张毅说,“高端奶茶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存在。”
但投资者对奶茶连锁企业的估值仍在水涨船高。在6月底的一轮新融资中,某网红奶茶品牌估值达到600亿元。蒙牛、娃哈哈、冠生园、中国邮政和广汽集团等其他行业巨头都参与到这一市场中。(作者Iris Ouyang,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