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摘自网络
>服务区现状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全面开放,被困三年之久的老百姓们,如出笼之鸟一样,纷纷外出。于是全国各地的高速服务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情景。这也预示着高速服务区餐饮,也必将迎来火热的趋势。
PART 1
高速公路春运客流量分析
< class="pgc-img">>高速公路客流量猛涨
2023年的春运,客流量预计为20.95亿人次。其中,高速公路日均流量约4500万辆,较2022年春运增长32%左右。2023年春运期间,高速公路流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 class="pgc-img">>高速服务区客流量
车流量是高速服务区餐饮的晴雨表。来往的车多,服务区餐饮就有生意。根据春运期间客流量,服务区客流量也创新高。尤其在一些旅游城市,停车场里可以涵盖包括全国各地车牌号。
高速服务区餐饮
服务区内百分之九十是饭店。春运期间午餐时段,每家餐饮店的队伍都从店内排到店外。用餐高峰时段,服务区里的餐厅上座率差不多都达到100%,并且翻台速度也很快。高速服务区讲究一个速度快,再遇上味道更好的餐馆,上座率和翻台率令人羡慕。
PART 2
煲仔饭的市场如何?
智能专利煲仔机
>出餐速度
项目方自主研发煲仔饭制作机器,每个炉头两分半钟就能烧制一份煲仔饭。最大化的提高出餐速度。已获十二项国家发明专利!
< class="pgc-img">经典腊味双拼
>口味
煲仔饭产品均由香港食神黎耀楷及调味大师李亮秘制配方搭配而来。为了把岭南味道传承,以创新和改良重新演绎经典。已发展成全国有口皆碑的煲仔饭品牌。
< class="pgc-img">>健康美味
泰皇香米软糯易消化,特级椰子油健康低脂,适合各类人群食用。煲仔饭里的锅巴,香脆焦黄。是适于温补强壮的食品。
PART 3
传贝科技合作
< class="pgc-img">>传贝科技,立足服务区属地的地域特色,整合路网线下线上的商城与互联网+服务。
传贝CEO朱芳义说:“据中国公路学会统计,全国高速人流量2018年约418亿人次;传贝以1000个高速服务区作为计量人均消费约25.5元,每年全国高速服务区消费市场不容小觑。”
< class="pgc-img">拍摄于某服务区美食广场>>>
>拍摄于2月9日某服务区,虽然距离春运已经一段时间,但是依然可以看出来服务区人数不少。其中各餐饮店门口的人数居多。
< class="pgc-img">各档位(煲一世未正式营业)>>>
>从图中不难发现,在快速出餐便于携带的餐食档位前,人数较多。出餐速度是服务区餐饮重点关注地方。煲一世能保证每份煲仔饭2分半钟烧制好,一份完整餐品出餐速度保证在5分钟以内。
关于价格,自选快餐店的快餐,2菜1汤2碗饭共计90元(点的分别是梅干菜炒肉、炒香干和瘦肉丸紫菜汤),麦饼店的麦饼,售价是25元一个。菜品的利润空间也比较可观。
服务区餐饮,是个机会点!
煲一世煲仔饭价格平均在30元,足够一个成年人吃饱吃好。这么高性价比的餐饮在高速服务区一定是有发展空间的!
< class="pgc-img">>签约后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加盟商
< class="pgc-img">>煲一世和传贝(深圳)科技此次签约合作,将在全国范围内的1803家高速服务区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当加盟商入驻高速服务区后,煲一世将提供专利设备,设计装修,技术培训,食材物料等方面支持。
传贝科技将提供门店、员工、以及水电费用等方面支持,形成优势互补,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对加盟商而言,只需前期投资开店,后续事宜皆有专业人员负责,省心省力了。
后期运营负责到底!
店面开起后,会有专门运营群对接总部人员,解决一切问题。如物料的及时配送、节假日活动的沟通、技术上的指导等等。还会定期派督导老师下店培训指导。对每一个加盟商负责,是煲一世的宗旨和责任。
线上沟通群交流解决问题
>煲仔饭-服务区不可错过的餐饮
浙江厨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餐饮文化研究,餐饮品牌运营管理研发,餐饮加盟推广、 落地执行、 服务创新的现代连锁餐饮平台 。公司从2019年10份开设第一家门店至今四年时间,已经发展到了门店数达130家,还有数十余家新门店在装修。
煲一世不仅有大量的开店经验,还有丰富的门店运营经验。在此之前已经凭自身实力成功在全国高速服务区入驻2家4个点,并且取得良好的成绩。
随着疫情好转,高速公路的客流量将会越来越好,未来,煲一世食神煲仔饭覆盖全国高速服务区,预计每年将创造至少10个亿的年产值!目标做到高速服务区煲仔饭第一品牌。
你觉得高速服务区煲仔饭能做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冯忆情
麻辣烫,这个起源于四川,但被东北人“发扬光大”的小吃品类,最近几年火遍中国各地,狠狠动摇着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的地位。如今更是超前一步,要迈入资本市场了。
2月22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杨国福”或公司)提交的上市申请。
一位大消费领域的投资人士告诉时代财经,“之前我们一直想接触杨国福这个项目,但创始人对资本似乎存在一些偏见,就没能如愿。”
对于如今杨国福要赴港上市的消息,该投资人士表示,按照杨国福目前的规模,借助资本的力量其实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大有助力,如果这次上市成功,对企业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杨国福的壮大,离不开加盟,也离不开加盟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但面对竞争对手的直追,以及不断涌进市场的新兴品牌,杨国福的选择还是继续猛开店,3年要开3000多家门店,到2024年开到9000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加盟助扩张,但有人吃出肠胃炎
杨国福麻辣烫品牌于2003年成立,2007年成立了哈尔滨杨国福麻辣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而后又经过12年的发展,在2015年时集团总部设于上海。
由于一直以来公司利润丰厚,杨国福上市前并未进行过私募融资。上市前,杨国福的股权架构依然有着深刻的“夫妻档”印记,家族持股比例在97%左右。
截图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前9个月,杨国福分别实现期内利润1.81亿元、1.69亿元、2.02亿元。
截图来源:招股书
杨国福的收入结构大致可分为餐厅运营和零售业务两大板块,绝大部分收入来自餐厅运营板块。其中,又以加盟餐厅业务为重中之重。截至2021年9月30日,杨国福的餐厅总数为5578家,包括国内的4家自营餐厅、5554家加盟餐厅和20家海外加盟餐厅。
据时代财经记者了解,以加盟的方式扩张是麻辣烫行业的常见模式。由于麻辣烫品类缺乏价值感,客单价难提高,因此对商圈、人流要求高。虽然门店面积一般不大,但房租和人力成本并不低。
官网资料显示,杨国福在不同地区的加盟费用有所区别,大概在1万-5万元/年。
据上海一位开加盟店的杨女士介绍,自己开店项目的费用来源于多年工作积攒的十几万元。“在门店的选址方面,杨国福总部有专业的选址团队帮忙,其它的支持还有门店的装修设计、协助办理各类证件、开业的宣传策划、物料的供应、员工的培训等等。”
杨国福麻辣烫加盟费用详情。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杨国福麻辣烫加盟利润分析。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加盟餐厅业务的收入有三种类型:加盟费、系统维护费以及向加盟商销售货品。其中,最赚钱的是并不是加盟费,而是向加盟商卖货。
杨国福向加盟餐厅销售的货品包括“自产货品”和从第三方采购的食材、调味料、设备等。自产货品主要是杨国福麻辣烫自营的四川工厂所制作的调味料。杨国福强调,加盟商必须从公司购买货品,货品由公司从四川工厂和第三方供应商统一采购。
2021年前9个月,杨国福麻辣烫共向加盟餐厅收取“加盟费及系统服务费”3873.8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3.3%;同期,杨国福麻辣烫从加盟餐厅获得“销售货品”收入共10.5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90.9%。
加盟模式虽然能够让杨国福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扩张,但是也容易造成老生常谈的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因为食品卫生问题,杨国福麻辣烫曾遭多次爆料。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198条针对杨国福的投诉。多名投诉人表示在食物中曾吃出虫子、苍蝇、蚊子、蟑螂、头发、指甲等,有消费者还说自己吃出了肠胃炎。
截图来源:黑猫投诉官网
据2022年1月北京消协公布的一组数据,自2021年10月食品安全大检查以来,在北京食品安全问题门店数量排名中,杨国福麻辣烫以17家门店排名第三,张亮麻辣烫则以15家门店数量排名第四。
竞争对手直追,杨国福要开9000家店
“上大学的时候,经常会和同学一起去吃附近的麻辣烫。但工作之后,聚餐一般都去火锅店了。”
“以前,每个礼拜会点一次杨国福。后来,楼下开了家便利蜂,会经常吃他们家的关东煮,就不怎么点麻辣烫了。”
“我是浙江人,吃不惯红油辣底的,所以吃麻辣烫的话,一般都会去杨国福。”
2月23日,时代财经在北京四环一条美食街随机采访了几位游客,得到上述回复。
相比其他中式快餐品类,麻辣烫人均单价较低,门槛也不高。公开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麻辣烫企业的注册量持续攀升,截至2021年10月,全国麻辣烫相关企业总量达到17.4万家。近年来,福客、觅姐、吉阿婆、小谷姐姐、小蛮椒等麻辣烫新兴品牌层出不穷。
我国麻辣烫企业数量众多,但整体连锁程度不高。品牌门店超过1000家的只有杨国福麻辣烫和张亮麻辣烫。据红餐品牌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张亮麻辣烫全球门店的数量为5455家,直追杨国福。
对比起张亮的外采经营模式,杨国福采用了自建物流的模式。自2010年开始,公司在哈尔滨、上海等地建立起九个物流基地。在数千家门店的基础上,杨国福还投资4亿在成都建立自己的供应链工厂。
与此同时,杨国福也在不断开拓新的零售业务。去年1月,杨国福天猫官方旗舰店正式上线,主打产品包括自热火锅、火锅底料等,作为其在外卖和堂食之外的零售渠道的补充。目前,销量并不理想。
外卖方面,根据官方数据,目前杨国福每家门店日均订单数在200单-400单不等(受位置影响略有差异),其中线下占60%-70%,线上占20%-30%。
根据招股书,杨国福麻辣烫的募资用途主要包括升级生产设施、加强研发能力、升级信息技术系统、投资于国内外餐厅网络拓展计划、提高品牌知名度、推广零售产品、增强物流仓储能力、购买麻辣烫价值链上中游业务等等。
面对竞争对手的追赶,杨国福选择快速壮大自己的规模。其计划于2022年-2024年,每年在中国开设不少于1000家加盟餐厅,有望在2024年底,达到开店9000家的目标。
但是,杨国福此前的5578家店花了18年,如今3年要开3000多家,是否用劲过猛?
2月23日晚间,时代财经记者在美食街上的杨国福点了一份麻辣烫,五六十平米的一家门店,只有四、五位顾客,大部分位置都是空着的。“疫情影响,店里顾客比之前要少,选择外卖的会多一点。”这家店的店主解释。
对于附近还有多家杨国福分店的现状,该店主告诉时代财经,“加盟店的位置是总部选择确定的。我们是全国连锁的,门店多比较常见。这条街上还有很多家不同品牌的麻辣烫、火锅、烧烤、小吃,街上店面多更容易吸引客户聚集,大家才都有生意做。如果没有人来,就算只有一家,也赚不到什么钱。”
杨国福要上市了,店主们还没什么感觉。对于他们来说,做好手头的生意最重要。
者 | 韦香惠
编辑 | 昝慧昉
方源资本即将入主CFB集团。
CFB集团是棒约翰(Papa John’s)与冰雪皇后(Dairy Queen)在中国的特许加盟店运营商,在中国经营管理着约160家棒约翰披萨餐厅和920家DQ。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公示《方源资本GP3公司收购中国食品饮料集团股权案》,方源资本GP3公司(以下简称“方源资本”)拟间接收购中国食品饮料集团(China F&B Group,以下简称“CFB集团”)的股权。
本交易前,CFB由Walnut Investment Holding II Limited单独控制。本交易后,CFB将由方源资本单独控制。
CFB集团目前经营着多个品牌,除了DQ及棒约翰在中国黄河以南的门店外,还包括悦璞食堂Brut Eatery和三道入川、并运营着遇见小面品牌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门店。
据自媒体“小食代”从CFB处了解到,CFB集团目前共拥有1100多家餐厅,主力品牌DQ及棒约翰的门店数分别为920家、160家。
而彭博社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方源资本将以约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CFB集团。
这个价格符合想要出售CFB集团的瑞典私募股权巨头殷拓(EQT AB)的预期。早在2019年,传出殷拓出售CFB集团多数股权的消息时,初步预计的估值就是1到2亿美元。
2013年,殷拓与SEB Private Equity和General Oriental Investments等其他投资联合收购了CFB集团57%的股份。彼时,吸引他们出手的,是在中国,棒约翰和DQ分别身为第二大比萨连锁餐厅和最大的冰淇淋连锁餐厅的市场先发优势。
然而,被收购后的CFB集团的业绩未能令投资者们满意。2014到2016年,其单店销售额连续出现同比双位数下滑。
拖后腿的主要是棒约翰。一方面,棒约翰南北各自为营的加盟模式导致加盟市场混乱,影响了门店拓展。
2003年棒约翰进入中国市场,并一直采取南、北方独立经营的模式。北方业务由美国总部投资的北京棒约翰餐饮发展有限公司运营,进行垂直管理;而中国南方的业务被授权给了CFB集团旗下的上海适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并成立了上海棒约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棒约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来负责在华东、华南地区直营及加盟业务。使用的网站也是两个不同的域名。
另一方面,缓慢的产品创新速度和营销不足,使其在中国市场难以与达美乐、必胜客等同类品牌竞争。
2018年6月,棒约翰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将其在北京和天津的全部34家餐厅所有权出售给Asia Gourmet Holdings (Shanghai),后者是私募股权公司Advantage Partners旗下的投资组合公司,韩餐品牌“正一味”也为其所有。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按零售价值计算,棒约翰份额已由2015年的8.3%下跌至2020年的3.1%。相较而言,DQ的表现要好很多,同一时期内,其份额由15.0%上升到了22.2%。
DQ在1992年进入中国,华北地区的门店由合兴集团负责,目前有193家门店;南方地区门店由CFB集团旗下上海适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目前门店数是920家。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冰激淋连锁品牌,DQ一直地位稳固,跟其在产品创新、门店升级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密不可分。
近年来中国市场上推出冰激淋产品的品牌并不少,作为应对,DQ拿出了扑扑满、雪胖胖、拌拌碗等升级产品,同时在门店和线上销售不受场景限制的杯装冰淇淋;门店设计方面,开出了超过40家结合国潮跟当地风土人文地标的新店,迎合了年轻人热衷国朝、喜欢打卡的需求。
经历相当一段时间的业绩下滑后,CFB集团对棒约翰门店进行了调整,包括减少门店座位,以外卖为主;新的门店模型占地面积更小,整体更加“轻量”;推出折着吃的比萨棒乳酪烤饼等,实现了营业额的提升。
据CFB集团对小食代披露的数字,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在2020年下半年已恢复增长,同比增幅超过6%。2021年第一季度,DQ、棒约翰、Brut Eatery单店同比增长较2019年上升近20%。
棒约翰业绩回暖,DQ地位稳固,再加上不断丰富的本土餐饮品牌,大概是CFB集团吸引方源资本的主要原因。此外,也跟中国餐饮市场整体向好有关。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与华兴资本联合发布《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中国餐饮市场一直健康成长,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9万亿增长至2019年的4.7万亿,年复合增长率达10.1%。由于疫情的影响,餐饮市场规模2020年下滑15.4%至4.0万亿,但是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恢复至4.7万亿,之后行业将重新健康成长,2024年市场规模可达到6.6万亿。
根据官网介绍,方源资本的重点投资领域包括消费、媒体和技术、医疗健康、工业及金融服务。但它此前并未涉足过餐饮消费。CFB集团很有可能是方源资本入资餐饮赛道的开端。
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方源资本是投资机构,长期持有同一块餐饮业务的可能性不大,收购很有可能是推动CFB集团未来独立上市。
另一方面,CFB集团旗下拥有棒约翰和DQ两大国际知名品牌,方源资本收购后可以借此迅速提升知名度,利于其业务布局。
接下来,对于新东家方源资本而言,收购后如何帮助CFB集团提升业绩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