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9 期
“
杨国福、张亮、刘一锅、无名缘、喜家德、辣庄……你或许听说过这些品牌,但未必知道他们创下的连锁业绩:5000家店、3600家店、6000家店、1000家店、460家店、300家店……
冰城串吧、武圣羊杂割、东方饺子王、将军牛排、烤动力、遇见小面……几乎都是所在品类的标志性品牌。
这些中国餐饮的规模化之王、各品类头部品牌的创始人,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黑龙江!为什么?
”
■餐饮老板内参李新洲 白刘阳
01
凶猛的黑龙江餐饮军团
▼
先来看一张图表:
无名缘米粉|6000家
杨国福麻辣烫|5000家
张亮麻辣烫|3600家
刘一锅|1000多家
辣莊火锅|近300家
喜家德虾仁水饺|460+家(直营),中国水饺品类代表品牌
冰城串吧|中国烧烤界“北冰城、南木屋”
武圣羊杂割|羊汤品类代表品牌
遇见小面|新派小面传奇
热辣壹号|明星餐饮的成功典范
……
这些中国餐饮目前门店最多的规模化之王,或品类里头部品牌的创始人,全都是黑龙江人!在152万平方公里的白山黑水之间,黑龙江人以干餐饮而闻名。
这其中,麻辣烫品类双子星杨国福和张亮,以加盟模式快速攻城略地,门店加起来有8600多家,这一数量相当于麦肯门店的总和,杨国福最快时一年开店1000家;
这其中,有“饺子界的华为”之称的喜家德虾仁水饺,拥有460多家直营店,把日本企业的精益管理引入到内部体系;
这其中,主战场在北京的冰城串吧和武圣羊杂割,在烧烤和羊汤品类里快速收割消费者认知;主战场在广深的遇见小面更是两年拿到九毛九、弘毅投资等4轮融资,书写了小品类的资本传奇;而火锅领域的刘一锅、辣庄和豆捞坊也以特色铸就了各自的品牌势能……
为什么黑龙江如此“盛产”规模化餐饮品牌?为什么有很多像麻辣烫这样并非东北饮食的品类会兴起在黑龙江?这些老板成功背后有哪些相似基因?
02
为什么他们善于发掘国民品类冠军?
▼
和全国各个活跃经济带都“人满为患”相比,黑龙江堪称“另类”:最近几年,东北三省人口流出情况严重,其中以黑龙江为甚。
走出去开拓,似乎不仅是人的状态,也是当地餐饮生意的写照。
2000年开始,大批东北餐饮人“出关”南下,可以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东北品牌或饭馆,很多东北老板还走出国门,在悉尼、马来西亚等地开店。
他们善于在消费者熟悉但没有巨头占领的品类里做开拓—— 一来品类消费者基数大不需要教育,二来品类潜力大更容易冲出来。
即便是起源自外地的品类也被黑龙江餐饮人抢占先机,比如麻辣烫。
除了当地经济困局倒逼人走出去,这或许和黑龙江特殊的区位和包容的饮食文化历史也有关:地处我国极北边区,原本以满族饮食文化为主,后来随着各地官员被发配到此,带来了第一次南北饮食文化的融合;随着山东移民闯关东来到黑龙江,带来了齐鲁文化和鲁菜;1898年中东铁路修建后大批俄国人进入哈尔滨地区,带来了俄国饮食文化和西式菜肴。
三种饮食文化交汇融合,形成了黑龙江丰富的餐饮品类,也沉淀下来丰富的餐饮资源。
地域文化系列:火锅、齐齐哈尔扒猪脸、得莫利炖鱼、珠河肘子、大马哈炖土豆等
山野系列:干烧核桃仁、刺嫩芽炒鸡蛋、野韭菜包饺子、柳蒿芽炖土豆、黄芪炖山鸡等
民族系列:满族八大碗、杀猪菜、朝鲜族冷面/烧烤、回族全羊席、酸汤饺子、涮羊肉等
乡村餐系列:农家菜一锅烀、茄子炖土豆,现磨豆腐、地产青菜、土猪、土鸡等
小吃系列:各类烧烤、秋林、鸡丝豆腐脑、叉烧火勺、水煎包、什锦元宵等
再加上西餐、日韩餐等丰富的餐饮业态,这也为它在全国走出那么多品类冠军奠定了根基。
在哈尔滨,光饺子馅多达几十种。先前有著名的老都一处饺子馆,后有喜家德和东方饺子王。“羊群效应”刺激了更多的黑龙江人干餐饮,找一个还没有巨头占领的空白品类做领头羊,出现了一批黑龙江籍头部品牌。
03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不喜欢当‘中不溜’”
▼
冰城串吧创始人张利总结:黑龙江人不管在本地还是去外地,干餐饮就要干出个样子,宁为鸡头不当凤尾,不喜欢当“中不溜”。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黑龙江起步的辣庄,在走出东三省进北京簋街开店时,砸重金做细节,就连后厨里都装了中央空调。
在哈尔滨做了9年餐饮、开创3个品牌的辣庄创始人鲁小旭,曾对内参君总结过哈尔滨餐饮的生态:“哈尔滨餐饮竞争相当激烈,只要能从哈尔滨走出来的餐饮品牌,大都能在东北或是全国走得好。”
在河南、山东、北京有60多家外卖店的“麻辣壹号”&“鲜食小匠”创始人韩兵,也是地道的80后黑龙江餐饮人。在他看来,东北餐饮人做事憋着一股劲儿,你干个面馆我干个饺子店,你有一道特色菜我也要搞一个招牌菜,做事要周正,口碑得做好,不然在老乡圈里显得太“磕碜”。
04
用好“加盟”加速器,兵马未动供应链先行
▼
作为中国重工业基地的东北,在转型阵痛中经济一度低迷,物价相对偏低,东北菜也以“实惠、量大”而著称,客单价相对较低。对餐饮老板而言,与一线城市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相比,哈尔滨相对较低的试错成本为餐饮创业者提供了更大的周转余地。
而黑龙江走出来的餐饮品牌之所以能动辄上千家店的规模,“加盟”是重要加速器。比如杨国福麻辣烫发展最快的时候每年扩张上千家,业内人士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加盟做得好”。
▲数据来源:大众点评网,餐饮品类的丰富性可见一斑。
内参君曾跟杨国福麻辣烫创始人杨国福交流原因:“我们最初选加盟商就有严格标准:第一、品德要好;第二、认可我的东西;第三、听从我们的安排,要对加盟商有绝对的领导权。如果这家店卖得特别好,创造了很大价值,但不服从管理,就必须把他踢出去。”
在其他黑龙江餐饮品牌身上,对加盟的严格管控同样如此。更深层次来讲,这也许跟东北人性格有关——比较强势和果断,再加上对“供应链体系+门店运营体系”两手抓,所以能快速形成规模化。
杨国福麻辣烫杀出黑龙江省之后,建立了第一座标准化食品加工厂,后陆续建成6大物流基地+大型现代加工基地,全国范围配送汤底料包涮品,保证加盟店口味一致;
无名缘在建立5万平米的生产基地后,才进军全国;
张亮麻辣烫也提前着手建立了中央厨房;
冰城串吧在2012年只有20几家店时,就在北京建立了支撑100家店的6000平的中央厨房,2015年又建立了10000平的食品加工厂……
冰城串吧创始人张利对内参君总结:古代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黑龙江餐饮人大多追求“总部连锁,店铺复制、体系支持”,最关注的就是运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的建设。
而这,或许才是东北餐饮品牌走遍全国最重要的内驱力。
“中国餐饮地理”往期回顾:
①深圳篇:餐饮业的深圳现象:8个牛逼老板有6个IT出身,他们全都有“华为精神”!
②福建篇:800米街上几百家店厮杀,福建餐饮人教你最强生存法则
③广州篇:广州餐饮“围城”困局:外地的攻不进来,本土的杀不出去
· END ·
统筹丨张琳娟
编辑|师丽丹 视觉|陈晓月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句洗脑的“明言明语”已经成了今夏最热的标语。
< class="pgc-img">>一部《中餐厅3》的播出,让观众们见识了黄晓明“霸道总裁式”的餐厅管理方法。“明学”应运而生,网友们纷纷吐槽,有这样的店长,餐厅不“破产”就不错了。
综艺节目里他是个被吐槽的店长,现实生活中,他是48家企业的老板兼投资人,也是名副其实的“霸道总裁”。
在DT财经《800位明星开出2800家公司,钱真的那么好赚?》一文中,小编发现在所有开公司的明星中,黄晓明位列第二,仅次于拥有57家公司的胡海泉。
光是餐饮业,黄晓明就已经先后进行了三次投资,火锅、奶茶店全都尝试过。
作为“黄店长”,他在现实生活中的餐饮经营到底如何?抱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霸总”黄晓明的餐饮生意经。
在餐饮行业,黄晓明“霸道”不起来了
根据天眼查的公开数据,黄晓明前后参与过鲁菜、火锅和奶茶店的经营。作为一个山东汉子,他早在2011年花50万投资了一家名为良友名都的鲁菜店,至今还未撤资。
而热辣壹号火锅和沏沏堂奶茶,黄晓明都是以董事身份组建的餐饮品牌,是真正意义上的“老板”。
< class="pgc-img">>关于这两家店,经营过程也算得上是大起大落了。热辣壹号是黄晓明、李冰冰和任泉联合创立的火锅品牌,刚开店就迅速遍及天津、上海、南京、深圳等十余所城市,何炅、井柏然、黄渤也纷纷投资入股。
< class="pgc-img">>热辣壹号上海分店
结果不到一年时间,就传出生意不好的消息,各大城市相继关店。如今在大众点评上,只有北京、南京和大同地区的门店还在经营。黄晓明和他的明星伙伴们也在火锅店成立两年后就退出了股东行列。
火锅开不红火,黄晓明又把目光投向了低成本的奶茶。早在2014年,Angelababy就曾经开过一家奶茶店,当时还因为48元一杯的“天价”惹出了不少争议。
老婆没做好的生意,黄晓明秉承着“我觉得你做不好,我觉得我做得好”的信条,在2016年又创立了“沏沏堂”的奶茶品牌。
然而,在奶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沏沏堂还是逐渐查无此“茶”了,至今为止北京只有一家门店留存。今年6月,黄晓明终于认了命,再次撤出了投资。
< class="pgc-img">沏沏堂主体公司——有明堂(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虽然现在的黄晓明是拥有着48家公司的大老板,但说实话,在餐饮业方面,他确实缺少了些独到的眼光和经营能力。
明星们“同是天涯沦落人”
对于大部分想做副业的明星来说,餐饮行业门槛低,容易打响名号。《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餐饮在明星开店中占比高达61.7%。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报告
>但黄晓明当不好餐饮老板,放眼望去,能把餐饮业做到风生水起的明星又有多少呢?
< class="pgc-img">《中餐厅》秦海璐和黄晓明互吐苦水
>小编搜集了近70位明星的餐饮店信息,发现火锅是他们最愿意选择的餐饮类型,酒吧、饮品其次。
除了较为大众的餐饮店,也有一部分明星的选择比较冷门,如张嘉译的译天下陕西菜,郑恺投资过的爆米花零食,马伊琍的卤味冷鲜等。
< class="pgc-img">>在搜集这些明星店铺信息的同时,小编注意到,其中又有一多半的明星已经变成了“历史投资人”。爸爸烤肉店的创始人林更新,泰子椰的老板吴昕,都在2018年退出了投资。
明星开餐饮店的风潮渐渐冷却,等首次开张的热情消散,他们必须要面对的是如何持续经营的现实问题。
黄磊和孟非的“黄粱一孟”火锅店倒闭,韩寒的“很高兴遇见你”四家店关门,马苏杜淳投资的红酒火锅店暂停营业。在开餐饮店方面,明星们的流量效应仿佛统统失去了作用。
餐饮业门槛低却更容易“摔跟头”
为什么大多数明星开餐饮店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定价不接地气。在最近的综艺节目《我家小两口》中,严宽老婆杜若溪的餐饮店生意惨淡持续亏本。
她在节目里说道,店开在商场里,一只烤全羊卖到上千,使用的餐具全部是高档的景泰蓝三角涮锅。
< class="pgc-img">>虽然菜品精致,但是在人流密集的商场,尤其是节奏紧凑的工作日,大家的首选往往是实惠便捷的餐品,过高的定价就成为了赶客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接受不了贵价菜,明星们也另外尝试了不少接地气的菜品,如早年主持人孟非开的面馆。
面馆接地气了,但定价却依然被大众质疑,普通三碗面就要上百的价格,不少前去试吃的人就生出了逆反心理,味道也就那样,定价却高出平均水平。
< class="pgc-img">>如今“孟非的小面”在北京、南京、青岛还设有分店,对比第一年门庭若市的红火,现在已经陆陆续续在全国关了五家门店,再不复当年盛况。
陈赫和叶茜、朱桢在2016年联合开创的重庆火锅品牌“贤合庄”,也因为菜品和定价不相符的负面评论一度生意冷淡,最后导致个别门店暂停营业。
< class="pgc-img">>为了拯救自家品牌,陈赫今年8月份又重新在成都新开了一家分店,看看大众点评上的人均消费,由一开始的157元降到了75元,足足低了一倍多,看来他也是豁出去了要把火锅店给做下去。
< class="pgc-img">>不少像陈赫这样的明星已经意识到“定价”对于生意的影响,用起了“促销”、“打折”的策略,然而想把一家饭店开好,需要的可远远不止这些。
相对于普通餐饮店,消费者对于星店的要求确实更加严苛。流量带来的曝光度是好事,随之而来的,各种缺陷和问题也会轻易暴露在大众面前。
有些明星餐厅开业之后就负面新闻不断。韩寒的“很高兴遇见你” 爆出卫生问题,武汉一家分店因无证经营、鼠患严重被关停;包贝尔的“辣庄火锅”被曝光使用牛血代替鸭血,甚至鸭血是用牛血兑水而成,包贝尔本人还亲自为“鸭血事件”发微博道歉。
< class="pgc-img">>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因为明星们太依赖于本身流量,没有对店铺进行后续的规范管理。毕竟是副业,他们开店后大部分会选择外包给团队打理。在低门槛高淘汰率的餐饮行业,只是抱着“赚快钱”的心理,很难有所作为。
目前在餐饮市场上把餐厅开出了名气数得上名号的,也就是薛之谦的上上谦,如今在上海已经有4家门店。前厅后厨,薛之谦亲身监督,在开店初始,前台服务员的工作也统统尝试了一遍。能把上上谦做出名气,背后也是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
< class="pgc-img">>很多明星眼馋餐饮生意巨大的利润,却压根没有做好走入这个行业的准备。黄晓明失败的餐厅管理方法只透露出了明星餐饮市场的冰山一角,想要娱乐圈和生意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又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呢?
文章来源:星数BRIGHTDATA
><>莊创始人鲁小旭生于1986年,家里有煤矿,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还和明星包贝尔是发小。可他却偏爱折腾,从大二就开始创业,十年里高起高落,最惨的时候赔成了“负二代”,为谋生计他不得不去父亲的煤矿上班。
从年少无知、冲动鲁莽,再到稳打稳扎、务实理性,鲁小旭和他的餐饮事业在一起成长。从鲁小旭的创业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他是如何从餐饮菜鸟一步一步进阶到餐饮大咖。
为什么他有钱有资源,创业之路却仍然如此波折?鲁小旭接受餐饮公会专访,讲述他的十年创业故事。
初出茅庐
2007年,21岁的鲁小旭在东北农业大学读大二。学校课程没那么忙,鲁小旭就想做点啥。他去朋友哥哥家的火锅店吃饭,就动了心思,要不自己也开个火锅店试试。
他拿出从小到大积攒下来的十几万元钱,又找朋友同学借钱,一共凑了45万。从筹划到正式开业只用了17天时间,鲁小旭在黑龙江大学附近的餐饮街上开了一家360平米的火锅店。
当时的鲁小旭对餐饮一窍不通,既不懂出品也不懂管理。朋友的哥哥把自己厨师长派到他的店里做支援,暂时解决了出品的问题。第一次创业,鲁小旭太想把餐厅做好了。服务是餐厅重要的一环,他想当然地以为,服务员越多,服务质量就越高,店里一共有23张餐桌,他招了23个服务员,保证每张餐桌都可以实现“一对一”服务。
从采购到门店管理,鲁小旭亲力亲为。为了保证每天早上5点半准时起床打理餐厅的事情,他在手机和电子表上各订了一个闹钟,同时把电子表放在很远的地方,他必须得起床走过去才能关掉。鲁小旭用这种土办法帮助自己克服惰性。
▲ 辣莊创始人鲁小旭接受餐饮公会记者专访 。
回忆往事,鲁小旭十分感慨:“当时,我住在红博会展中心附近,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6点多到批发市场采购火锅店一天所需的食材。等到8点左右采购结束,供应商用手推车将货品推到市场门口,我再去门口打车,将采购来的食材一箱一箱地搬上出租车的后备箱,放不下的我就自己抱着。9点左右到火锅店,和服务员一起将食材搬进后厨,由于资金有限,火锅店每天半夜12点打烊,我再拿着当天赚到的钱,第二天继续去采购,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半年。”
不久之后,鲁小旭招到了合适的店长帮忙打理。凭借着稳定的菜品质量和灵活的营销方法,火锅店在开张几个月后开始赚钱了。
第一次滑铁卢
2009年,眼见第一家店渐成气候,鲁小旭开始考虑再开一家店。这次他准备和朋友合伙开店,选址离第一家店不远,也在学校附近,但投资却比第一家店多了不少。鲁小旭自己出资50万元,两个朋友共拿了22万元,总共投资了72万元。
本想大干一场,可没想到店刚开不久,学府路附近修地铁,把店门口路封了。为了给餐厅引流,鲁小旭和店员每天站在路边把车往里引。火锅店的生意日渐惨淡,鲁小旭没坚持多久就不得不把店低价盘出去,还完朋友和供应商的欠款,一共损失了40多万元,在当时那是鲁小旭的全部家当。
这次失败不仅使他损失惨重,而且让他心理上非常受挫。他瞒着家里开火锅店的事情也暴露了。父亲找他谈话,说:“哪怕自己垫钱也要把欠款还上,这件事情你做得对,做人比挣钱重要。”但是家里仍然不赞成他开饭店,几经商议,他不得不向家里低头,去父亲的煤矿上班。
第一次下矿鲁小旭就迷路了,大冬天在巷道里爬了一身汗。上到地面后,他累的躺在雪地里半天起不来。鲁小旭暗下决心,一定要在煤矿里做出个名堂。由于煤矿位置比较偏,离国道较远,为了给原煤打开销路,鲁小旭每天带着工人开车去国道边卖煤,渐渐地,生意人都知道这附近有个煤矿。矿上的电机总烧,买新电机线就要花几万元钱,鲁小旭后来发现这是电工做的手脚。业务上手后,鲁小旭辞退了矿长,亲自下井抓产量。最多的时候一天下三次井,煤矿产量也从以前的90吨一天,提升至480吨一天。
在煤矿工作的一年多虽然很苦,却磨练了他的意志,也让他更加成熟。鲁小旭不仅学会如何经营生意,同时学会如何去管理一个公司,做一个管理者。
再起再落
2012年,完成大学学业的鲁小旭没有放弃开店的想法,在倒闭的第二家店旁边重新开店,新店起名为“尚品小火锅”。
经过一年多的反思和总结,鲁小旭对新店做出3点改进:通过缩小店面,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提供半份菜,减少浪费;把大锅变成小锅,开创哈尔滨市场小火锅品类。
鲁小旭的餐饮事业开始红火起来,他在短短的3个月里开了5家店——2家烤肉店、3家火锅店。“尚品小火锅”开张后,大受欢迎,在哈市异常火爆,并马上有商场邀请入驻。
接到商场入驻邀请后,鲁小旭没有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和分析,马上在该商场里开了第三家店。但由于商场人流量很少,且自身品牌还处于起步期,不足以带来人气和引流,很快宣布失败。
到2012年初的时候,鲁小旭陆续开到了5家店,而他给自己创业五周年设置的目标是:开到10家店。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鲁小旭在3个月内快速又开5家店。
冒进扩张店面导致管理力量分散、服务质量失控,到2013年,所有门店的经营都大幅下滑,10家9赔,欠下银行贷款近千万。
鲁小旭的餐饮事业再次陷入低谷。
王者归来
2013年下半年,鲁小旭经朋友介绍成功投资了一个地产项目,这个非餐饮领域的成功来的正是时候,让他找到了再战餐饮的信心。
他拿出200多万元准备做辣莊。“当时家里挺不赞同的,说你开饭店又操心又赔钱,你这是图啥?”鲁小旭苦笑道,“但我感觉我挺有信心的,可能是因为兜里有钱,我就有了底气,不像当初那么孤独和恐惧了。”
辣莊项目于2013年年底启动,2014年4月11日试营业,4月13日正式开业。再次创业,鲁小旭对自己要做的事情胸有成竹。“哈尔滨的火锅店有很多,菜品和服务也没什么差别,我们就想在体验上下功夫,做‘穿越互动文化’火锅。”鲁小旭分析道。
▲ 鲁小旭和他的辣莊团队。
在环境方面,辣莊把穿越风玩到极致,可以实现从古至今的穿越,给消费者创造别具一格的用餐体验。
▲ 辣莊用餐环境别具一格,餐厅内有荷塘和烟雨亭。
在候餐区提供古装和道具供消费者拍照发朋友圈;用餐区有戏台,消费者可以边吃边欣赏变脸等表演;在“别有洞天”区域,可以看到荷塘轻舟、花鸟鱼虫、盘丝洞、烟雨亭、水云天……不仅环境优美逼真,还能在室内创造出“电闪雷鸣、烟雨蒙蒙”的天气。二楼有太空舱和人脸识别密码门禁,像美国电影里的特工基地一样,开启门禁之后就能进入未来世界。
▲ 辣莊的太空舱环境逼真,充满未来感。
在互动文化方面,辣莊的员工是服务员更是演员。他们不仅身着古装,连语言动作都很古代,“每个员工都需要认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是对穿越的更深层次的演绎。”辣莊会在晚上八点到八点半之间进行歌舞、变脸、魔术等表演,时间一到前奏响起,所有服务员会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跟着节奏劲歌热舞,还会邀请消费者一起,气氛嗨爆富有感染力。
除了“穿越互动文化”,辣莊还是京城有名的撞星餐厅。鲁小旭的发小、明星包贝尔对辣莊不止投资,还参与到品牌宣传和推广等具体事务。“我的好兄弟贝尔非常给力,他不仅利用名气为辣莊做宣传,还给辣莊引进了一批演艺圈明星做投资人,贝尔把他能用的资源全都用上了。”提到发小包贝尔、鲁小旭赞不绝口。
▲ 鲁小旭和发小包贝尔。
有了包贝尔的助力,许多演艺圈明星来辣莊吃火锅、帮忙宣传,冯巩就曾在10天内5次光顾辣莊。2016年3月辣莊北京簋街店开业,朱亚文、翟天临、王鸥等明星作为投资人集体亮相,开业当天吸引100多家媒体现场关注。12月,望京店开业,在京城继续延续辣莊的火爆。
▲ 辣莊簋街店开业,明星投资人亮相并剪彩。
付出终有回报。辣莊目前在全国共有188家门店。第一家店虽然只有180平米,最高能排150个号,平均翻台率在7次以上。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月1日,辣莊深圳店单日营业额突破11万元,翻台率近10次。
辣莊为什么做成了?这个30岁的大男人竟然一下子哽咽了:“辣莊能有今天全靠我这帮兄弟,在我最难的时候他们也没有离开我,我想把辣莊做的更强更好,让他们觉得跟对人了,选我鲁小旭没错!”
餐饮公会原创,转载请先联系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