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5月6日),益禾堂郑州市门店被曝使用过期发霉食材,店员在暗访视频中称“出问题也不关我的事”等,随后,#益禾堂被曝使用过期发霉食材#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前五,目前阅读量已超8600万。下午,益禾堂微博官方账号发布道歉声明,称终止与涉事加盟商的合作,并且已关闭涉事门店。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今天,#益禾堂奶茶喝出7厘米机器零件#也引发热议,据悉,近期广东佛山一消费者称在益禾堂奶茶外卖中喝出一机器零件,零件上有黑色污渍,商家承认为其店内零件。
微博截图
微博截图
益禾堂被爆使用过期发霉食材
店员称“出问题也不关我的事”
今天,有博主发布暗访视频,郑州的益禾堂中牟白沙店、新郑苑陵中学店、长葛文化路店均存在更换食品标签,使用过期原料问题。视频显示,三店多种食材中屡次出现飞虫,店员均选择把虫子部分扔掉后,表示剩下可以继续用;在长葛文化路店,店内工作人员还存在不规范制作奶茶现象——不戴手套处理和制作柠檬、葡萄、西瓜等食品;水果与清洁工具混放;店内上岗7天的员工没有健康证也正常上班等。被问及使用过期食材时,店员称“没事,‘药’不死人”、“出问题也不关我的事”等。
益禾堂致歉:
涉事门店已关闭
与涉事加盟商终止合作
5月6日下午,微博官方账号@益禾堂 针对此事发布道歉声明,称已第一时间成立调查小组,立即关闭涉事门店;并派品控及营运督导人员到店检查,对涉事门店进行整改;积极配合接受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检查;与恶意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加盟商终止合作;对河南区域门店监管不力的相应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罚。
同时,声明还提到,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门店食品安全排查行动,敦促各门店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标准。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稽核团队门店巡检力度,确保每店每月至少两次不定时实地检查,加强线上实时巡检,及时反馈门店自查改进情况;每月一次专业消杀,及时排除门店安全卫生隐患;营运经理与门店品控到店指导并参与整改,提升门店运营管理能力。
道歉声明截图
相关
广东佛山一门店奶茶里喝出7厘米机器零件
益禾堂此前曾涉嫌低俗宣传等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今天,话题#益禾堂奶茶喝出7厘米机器零件#也引发热议。据媒体报道,5月3日,广东佛山一消费者称在益禾堂奶茶外卖中喝出一机器零件,零件上有黑色污渍。该商家承认其为店内零件,并表示店铺在外卖平台有保险,消费者应找外卖平台寻求赔偿解决。该消费者认为商家推卸责任,并于5日拨打12315进行投诉。
微博视频截图
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益禾堂此前曾被曝出涉嫌低俗宣传、无食材配送单位相关资质材料等。
南都此前曾报道,2021年8月24日,“福州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随机抽检了7家网红奶茶店,其中益禾堂(晋安区叶进清饮品店)店内无食材配送单位相关资质材料。
更早时,益禾堂因在其新品宣传中使用“这么大一杯够你三四个秘书喝”“空姐的品质吉祥村的价格”等文案,被指低俗、涉嫌侮辱女性。2021年7月25日,益禾堂在其官方账号发布致歉信称,此次事件系品牌方监管和审核不力,对个人博主发布的益禾堂打卡视频进行了外卖平台的转载发布,并表示收到投诉后,已删除下架各平台相关视频。
微博截图
益禾堂官网显示,益禾堂是武汉熠汇饮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茶饮品牌,该品牌创始人胡继红于2006年创立品牌“畅饮港”,2012年更名为“益禾堂”,因产品“益禾烤奶”为消费者熟知。目前,全国已有超过5600家益禾堂门店。
南都·湾财社记者 冯家钜 实习生 张俐颖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
欢迎发送邮件到
nandujianding@qq.com"
也可通过微信
搜索“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微信号:ndlab2020)
与“鉴定君”随时互动
目新闻记者 刘冬莉
实习生 李晨星
曾以一杯“脏脏茶”走红的奶茶品牌鹿角巷,真门店仅100多家时,山寨店却一度高达7000多家;
有消费者通过外卖加价三倍、以近百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杯茶颜悦色奶茶,却发现竟是山寨货。
近日,湖北省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多起侵犯国内知名奶茶品牌注册商标专用权案,现场查获假冒成品侵权奶茶杯89.27万只,用于制作奶茶纸杯的半成品18.5万个。
6月25日,知识产权保护人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一直以来,餐饮行业都是商标侵权的受灾区,而新式茶饮市场更是重灾区。品牌方应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全链条保护机制。
武汉奶茶品牌益禾堂多次受到山寨店侵蚀(图片由品牌方提供)
新茶饮品牌饱受山寨店侵蚀
当你慕名而去,买到一杯心仪已久的奶茶时,你绝对想不到,手中这杯奶茶有可能是冒牌的。
5月底,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在武汉市东西湖、孝感市汉川市等地查处多起侵犯国内知名奶茶品牌注册商标专用权案,现场查获假冒成品侵权奶茶杯89.27万只,用于制作奶茶纸杯的半成品18.5万个。据悉,这些“假冒奶茶杯”大多仿冒益禾堂、茶百道、书亦烧仙草等国内知名奶茶品牌。
去年2月,湖南茶悦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向武汉江岸区市场监管局投诉,反映某外卖平台存在假冒“茶颜悦色”店铺,超高溢价销售假冒品牌饮品。江岸区市场监管局立即行动,捣毁了位于汉飞青年城的地下窝点,现场查获一批侵权奶茶的制作原料、工具等,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外卖平台对该假冒店铺进行下架。
近年来,新式茶饮受到年轻消费群体的追捧,但山寨店、傍名牌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也屡禁不止,多家奶茶企业均称频遭商标侵权之苦。据公开报道称,“鹿角巷”最严重时遭受7000多家山寨店侵蚀;“茶颜悦色”进驻武汉不久就有店铺在外卖平台销售冒牌饮品;武汉本地新式茶饮品牌“益禾堂”,2019年底在广西开始维权,2020年,在广东又发现了400多家假店……
“山寨加盟不仅误导了消费者,也让无辜加盟商收到欺骗。”据益禾堂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一位刘姓店主在支付了含品牌使用、技术培训、生产设备及配件在内的加盟费、运营管理费后,租赁店铺准备挂牌经营时,却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告知其冒用了“益禾堂”品牌,责令其停止开业经营。原来,某诺公司的“益禾堂南壶诗”品牌标识的显著性部分即为“益禾堂”字样,根据商标查询信息显示,“益禾堂”注册商标专用权实为于武汉熠汇饮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而刘某加盟的“益禾堂南壶诗”商标并未成功注册,某诺公司对该品牌的授权没有法律依据。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品牌也时有发生。据报道,赵女士(化名)在交了30多万元的加盟费,又投资了60多万元后,开了一家鹿角巷奶茶店,但奶茶的口味却被很多顾客质疑。直到一年多后,赵女士才从正规品牌方处得知,自己开的是一家假店,而这时,她已经赔了上百万元。
快招公司是假店猖獗的重要原因
湖北鹰和卓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显显所在的律师团队参与过“益禾堂”和“书亦烧仙草”的品牌维权。“如果没有深入参与到品牌维权中来,我还真不知道这个行业的维权是如此艰难。”据张显显介绍,2019年,益禾堂品牌在广西发现了大量假店,而这大量的假店均与一家叫×燕的公司有关,这个公司的招商加盟速度极快,短短几个月广西出现了大量“×燕益禾堂”。其中,在门店招牌和奶茶杯上,“×燕”两个字非常小,“益禾堂”三个字却十分醒目。
经起诉,法院判决益禾堂获胜,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进行市场清理,“一夜之间,当地80多家假益禾堂都变更了招牌或是关了门,这是我们维权的首战胜利,但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张显显无奈地说,2020年,他们准备乘胜追击,继续清理市场,却发现打假的力度远远跟不上新增假店的速度,而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快招公司充当正牌公司进行招商加盟。
张显显介绍,2021年5月,上海市警方曾破获了上海首例以虚假品牌奶茶招商网店吸引加盟商、虚构履约能力骗取加盟费的“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抓获90余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达7亿余元。这些人伪造多个品牌授权书、设计编印大量宣传材料、雇佣人员冒充消费者在奶茶店铺循环排队,营造生意火爆假象,以层层铺设的加盟套路骗取加盟商的信赖。而在加盟商交纳加盟费后,犯罪团伙则通过拖延门店选址时间、翻看地图随机选址、抬高装修采购报价、供应原料以次充好等方式消极履约,直接导致大量加盟店经营惨淡甚至关门停业。
去年一年,张显显所在的团队受品牌委托,共打击了上千家假冒品牌的奶茶店和数十家快招公司。
知识产权应全链条概念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应该是全链条概念,绝不能仅用单一手段解决品牌被山寨店围攻的困境。”知识产权保护人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一直以来,餐饮行业都是商标侵权的受灾区,而新式茶饮市场更是重灾区。大量山寨假店横行,对于品牌的伤害非常大。一来,不明就里的消费者一旦体验不佳就会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二来,假店没有品牌方的支撑往往经营上也会出现问题,频繁关店,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对此,相关人士表示,品牌方应提高商标保护意识,做到“市场未动,商标先行”。如果等到品牌打响了才想起商标注册,可能为时已晚。
其次,商标核准注册后,还应持续进行商标监控,发现商标被恶意抢注情况,要第一时间提出异议或申请商标无效,必要时还可提出行政诉讼。此外,知名度高的商标,还可申请驰名商标保护,扩大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
据悉,去年4月,“茶颜悦色”起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胜诉,获赔合计170万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频频出现卫生问题时,手中的“快乐水”注定就不香了。
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今日通报,针对“有顾客在益禾堂奶茶喝出3个标签”一事,进行现场核查后发现,标签确系奶茶店员工制作时遗漏所致。目前,双方已经达成初步和解,涉事门店也已停业整顿。
“深圳市场监管”微信号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距离益禾堂上一次被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还不到十天。小奶茶背后有何大生意,为何频频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爆发地?
“一杯5毛钱的奶茶还送3个标签”
据了解,2月19日,深圳一顾客用平台折扣活动付款5毛买下一杯益禾堂奶茶,送达后喝到一半发现3个标签都被浸泡在奶茶里。次日早晨该名顾客出现腹泻,医院诊断为细菌感染。这名顾客怀疑“益禾堂不想做活动蓄意报复”。
图:浸泡在奶茶里的标签。
2月22日上午,执法人员到达涉事门店检查,该店已于21日18时起自行停业整顿。
2月22日下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联系涉事门店负责人到店配合检查。针对消费者在奶茶里喝出标签的问题,经执法人员调取监控录像核实,为该店员工在制作该订单奶茶时未发现遗漏杯中的标签(标签一面与杯子内壁颜色相近),导致浸泡有标签的奶茶对外配送。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表示,执法人员进一步与消费者联系,消费者反映已与涉事门店协商达成初步和解。该局现已责令涉事门店完善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记者在外卖平台搜索发现,涉事门店位于深圳龙岗区南湾街道丹竹头社区,店内大部分商品价格10元左右,据上述顾客反映,他当时是参加了益禾堂的一个活动,实际购买价格是0.5元。
对此有网友调侃:“一杯奶茶才5毛钱,还送标签。”但更多的还是对食品安全环境的担忧:“现在食品行业出问题的越来越多,建议严格监管。”
微博评论截图
记者留意到,就在不久前海口市母子俩喝完益禾堂奶茶也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据海南特区报报道,2月11日,海口市民劳先生反映,其妻子和儿子喝了在同一家益禾堂门店购买的奶茶后“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经医院检查可能是食物中毒引发的急性胃炎。”劳先生的妻子郭女士怀疑此事与奶茶有关:“‘感觉奶茶里的珍珠与以往有所不同,我没喝完就扔掉了,不久就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据郭女士介绍,当天他们12岁的大儿子小轩(化名)也在同一家益禾堂门店购买了一杯“泷珠奶茶”,喝完了才回家。“17时许,孩子说肚子难受,然后出现了呕吐和腹泻的症状,还发烧。”目前,海口市秀英区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
小奶茶背后的大生意
爱喝奶茶的朋友对“网红奶茶”益禾堂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官网资料显示,“益禾堂”为武汉熠汇饮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原叶手作时尚茶饮品牌。该品牌创始人胡继红于2006年创立品牌“畅饮港”,2012年更名为“益禾堂”,因产品“益禾烤奶”为消费者熟知。到2021年,益禾堂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已突破5600家。
一杯小奶茶,折射出的是大市场。近几年以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势头强劲,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成为中国消费市场一大亮点。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发布的《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新茶饮市场规模约为1040亿元,比上年增长3.7%;新茶饮在我国约有2亿年轻消费者、48.6万家门店。
奶茶店“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场合“人手一杯”奶茶已经习以为常。而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奶茶界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屡屡上榜。
2020年12月,据《消费者报道》整理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包括原食药监)等在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公布的关于餐饮场所销售的现泡茶、果汁等产品的质量抽检情况显示:监管部门抽检发现不合格新式茶饮共119批次,包括现泡茶、果汁等产品,不合格原因以微生物超标为主,其次是检出人工色素、甜味剂、防腐剂以及营养指标不达标。
以益禾堂为例,2022年5月6日,益禾堂郑州市门店被曝使用过期发霉食材,店员在暗访视频中称“没事,‘药’不死人”等。当天下午,益禾堂微博官方账号发布道歉声明,称终止与涉事加盟商的合作,并且已关闭涉事门店。
2022年5月3日,广东佛山一消费者称在益禾堂奶茶外卖中喝出一机器零件,零件上有黑色污渍。该商家承认其为店内零件,并表示店铺在外卖平台有保险,消费者应找外卖平台寻求赔偿解决。
2022年7月,岳阳县益禾堂学院店因“使用过期布丁”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岳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976元,并没收违法所得24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食安问题屡屡出现,与益禾堂庞大的门店体系、加盟为主的经营模式有关。数量过多的加盟店,让茶饮企业难以做到统一管理。“平均一天多少杯,储存原料的备货,都是店长的决策。如果这店长没有经验,原料控制不合理,就有可能过期了还在用。”
奶茶界为何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爆发地?
茶饮行业以其技术门槛低、回报快、毛利高等特点,吸引了无数入局者。但随着市场体量扩大,茶饮市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2022年茶饮市场掀起“价格战”,此前平均客单价约30元的喜茶与奈雪的茶相继宣布降价,推出10元以下的单品。
然而茶饮行业的正向发展是平价高质,不仅价格要压低,质量还要更好。在这一要求之下,扩张速度过快,必然会给品牌调性、食品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指出,“新式茶饮行业经过近十年高速发展,其空间效益、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平衡,仍是茶饮行业面临的主要难题。”
【您有“料”,我来“爆”】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奥一新闻面向全社会征集“3·15”投诉线索。共建更加优良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您的每次发声,都将推动消费环境变得更好。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张亭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