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年上半年,中国餐饮行业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势头。数据显示,全国餐饮收入达到24,329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9%,同比增长21.4%,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3.2个百分点。这个行业的繁荣不仅反映在统计数据中,还在多家餐饮上市企业的业绩中有所体现。
全聚德、海底捞和奈雪的茶等知名餐饮企业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以全聚德为例,其营业收入达到6.68亿元,同比增长104.06%,而净利润更是扭亏为盈,达到2791.67万元。海底捞的营收同比增长24.6%,达到188.9亿元,净利润更是高达22.6亿元,已接近2019年全年净利润水平。而奈雪的茶实现了20.45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6.8%,经调整净利润为7020万元,首次盈利成为上市以来的里程碑。
< class="pgc-img">>然而,与全国整体增长相比,全国TOP20城市中超过一半的城市餐饮门店增速为负。仅有三座城市超过餐饮整体增长率,佛山是其中之一,其增长率为7.9%,餐饮门店规模达到9.5万家,排名第15位。
佛山作为粤菜的发源地,一直以来都以其丰富的美食文化而著称。粤菜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广东省的美食历史悠久,被誉为“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顺德区更是粤菜的重要发源地,不仅被称为“中国厨师之乡”,还是全国首个“中国美食名城”。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顺德区“世界美食之都”的荣誉称号。这里拥有数不胜数的顶级美食,如水鱼两味、禾虫酿鲮鱼拼蚧肉烩鱼线、七彩鱼茸羹等,以及双皮奶等11种名特小吃,入选了“中华名小吃”名录。顺德还有众多美誉的餐饮企业,如顺峰山庄、聚福山庄、龙的酒楼等36家美食店,拥有“中华餐饮名店”的美誉。
< class="pgc-img">>此外,根据“2023年黑珍珠餐厅指南”,苏州上榜的餐厅数量达到6家,位居江苏省首位。同时,环金鸡湖商圈、高新区狮山商圈等地标美食集聚区也逐渐崛起,苏州餐饮首店中的中国首店、华南首店、江苏首店数量逐年增多,去年已达到16家,包括台式火锅“赤鼎泥牛煲”、健康茶
饮品牌“霸王茶姬”、泰国料理连锁品牌“泰妃殿”等。苏州的美食多元化和不断创新的餐饮场景为吸引食客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 class="pgc-img">>过去,中国餐饮业的“第一城”常常是上海和成都之间竞争的焦点。然而,到了今年第二季度,重庆以令人瞩目的22.7万家餐饮门店跃居第一,增长率高达14.8%,远远超过成都和上海。
重庆的饮食文化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长江的滚滚江水塑造了川渝地区独特的饮食习惯。重庆江湖菜以川菜为基础,融合了多种口味,以土、粗、杂、重、麻辣兼备而闻名。一些代表性的菜肴如璧山来凤鱼、歌乐山辣子鸡、含谷芋儿鸡、翠云水煮鱼、黔江鸡杂、磁器口毛血旺等令人垂涎。而火锅更是重庆的城市名片,当地拥有超过33000家火锅门店,遥遥领先于成都和北京等城市。每万人拥有门店数达到10.56家,实至名归地赢得了“中国火锅之都”的美誉。
中国餐饮市场上,曾有一段时间,消费者追求的是高端、昂贵的用餐体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品味。近几年,一家名叫萨利亚的意式餐厅连锁品牌却悄然崛起,以其“平价高质”的策略,彻底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萨利亚以人均消费40元的定位,竟然实现了年销超30亿的壮举,令一众网红餐厅望尘莫及。
萨利亚的崛起:平价中的高品质
< class="pgc-img">>萨利亚的成功并非偶然,这背后隐藏着精心策划和独特的经营智慧。与传统高价餐厅不同,萨利亚将“高质平价”作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实现低价高质,萨利亚通过一系列措施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例如,他们通过集约化采购和简化供应链流程,成功地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而这些节省下来的成本,直接让利给消费者,提供了12块钱的披萨和14块钱的意面。
低价并不意味着牺牲质量。萨利亚在食品安全和用餐体验上毫不妥协,从选材到出品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严格把控,确保每一位顾客都能享受到美味、健康的餐食。这种高性价比的策略,迅速赢得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压力加剧的背景下,萨利亚的实惠定价成为了消费者眼中的“良心餐厅”。
< class="pgc-img">>Z世代的消费革命:性价比的新定义
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他们独特的消费观念也在改变着整个市场的格局。这一代年轻人对于“性价比”的理解,早已超越了传统的价格与质量对比。他们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更看重品牌的社会责任、环保意识以及个性化体验。萨利亚显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在其经营策略中加入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元素。
< class="pgc-img">>例如,萨利亚在食材选择上坚持可持续采购,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他们还通过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增加废弃物回收等措施,积极响应环保号召。这些举措不仅赢得了Z世代消费者的好感,也进一步巩固了品牌的市场地位。
此外,萨利亚深知如何与年轻人建立情感连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他们通过幽默风趣的内容、与时俱进的营销活动,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轻粉丝。通过微博、抖音等平台的互动,萨利亚不仅加强了品牌的曝光度,更在年轻消费者中建立了高度的品牌忠诚度。
< class="pgc-img">>传统品牌的危机:被颠覆的市场格局
萨利亚的崛起,给那些习惯于高端路线的传统品牌敲响了警钟。在过去,许多品牌将高价和奢华作为吸引消费者的主要手段,而如今,这一策略正逐渐失效。尤其是面对Z世代的崛起,传统品牌发现,原本引以为豪的高价策略正在失去市场吸引力。
< class="pgc-img">>以往高端餐厅的标价动辄百元以上,而如今,萨利亚以不到50元的人均消费,提供了不逊于高端餐厅的用餐体验。这种市场变化,迫使许多品牌重新审视自己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策略。那些未能及时做出调整的品牌,正在逐渐被消费者遗忘。
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一些传统品牌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创新来适应市场。例如,某些高端餐饮品牌开始推出平价系列,试图在价格上与萨利亚竞争。还有一些品牌则通过引入环保和健康概念,提升品牌的社会责任形象,以迎合Z世代消费者的需求。
< class="pgc-img">>成功转型的关键:创新与适应市场
在这场市场变革中,能够成功转型的品牌,无一例外都展示了高度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力。例如,某老牌餐饮企业,面对新兴市场的挑战,迅速调整了战略,推出了环保套餐,并在菜品设计上更加注重健康和低卡路里,这一举措不仅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还重新焕发了品牌的活力。
< class="pgc-img">>此外,数字化转型也是成功的关键之一。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精准营销,品牌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从而提供更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例如,一些品牌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消费者的饮食偏好和口味变化,推出定制化餐饮服务,这种精准化的市场策略,显著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 class="pgc-img">>未来展望:Z世代的消费趋势引领市场
< class="pgc-img">>随着Z世代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他们的消费行为将继续引领市场趋势。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如何在满足消费者对价格、质量要求的同时,融入更多的环保和社会责任元素,将是未来成功的关键。而萨利亚的成功,也为其他品牌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示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不断创新和适应,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心。
< class="pgc-img">>未来,随着Z世代对环保和社会责任的关注进一步加深,餐饮行业或许会迎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品牌必须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才能在这场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class="pgc-img">>#萨利亚 #Z世代消费 #中国餐饮 #平价高质 #市场转型
改革开放后,我们已经很习惯看见欧美的全球连锁餐饮品牌开设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的门店。而现在,作为全球最大的餐饮消费国家,中国的餐饮企业也已开启了全球扩张之路。
这些企业出海的第一步大多选在距离中国较近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然后进入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市场。跟随这一波餐饮品牌出海的,还有中国独特的餐饮文化、新中式餐饮概念。
< class="pgc-img">>业务出海、全球扩张是唯一选择
据中国媒体财新①的报道,当前国内市场的内卷和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国内商业赛道已经不具备高速增长的条件,而向全球扩张成为唯一的选择。
报道称,餐饮品牌出海从经济角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从中国软实力的角度,也促进了中国元素(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茶饮类
截至 2023 年的数据,中国餐饮品牌全球扩张速度最快的是蜜雪冰城。这家总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的冰淇淋+茶饮的品牌,已经有至少 4000 家店面遍及海外的 11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越南、印尼、新加坡、泰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
< class="pgc-img">>霸王茶姬是从 2019 年开始海外扩张的,比蜜雪冰城晚一年。如今,在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拥有 100 家以上的门店。
与霸王茶姬类似的茶饮品牌喜茶,其门店也在伦敦、墨尔本、纽约、吉隆坡和温哥华等城市快速开业。
书亦烧仙草在前期进入到加拿大之后,又快速在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西班牙等地开设了新门店。
茶百道的海外首店于2024年1月在韩国首尔的江南区开业,现在门店已经开设在首尔、泰国、澳大利亚。
中国最大的本土咖啡连锁品牌瑞幸直到 2023 年开始才启动海外业务,第一站选择了新加坡。现在在新加坡有 35 家门店。
快餐类
中国餐饮品牌海外扩张名单中除了饮品,另一类就是快餐类。
杨铭宇黄焖鸡自 2017 年开始出海,现在已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新加坡开设了至少 100 家门店。
太二酸菜鱼 2021 年开始出海,首个海外门店开设在新加坡。
海底捞火锅 2012 年开启海外业务,现在门店已开设到 13 个国家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
< class="pgc-img">>张亮麻辣烫于 2019 年开始海外业务,现在已经在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新西兰等 15 个国家/地区开设门店。
①财新传媒 (英語: Caixin Media )是中国的一家提供财经新闻及资讯服务的全媒体机构,是一个原创性为主的财经媒体,致力于提供财经新闻、资讯、评论等内容,涵盖中文和英文的多层次产品。
#秋日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