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3日,上海通报5例新冠感染者,静安区愚园路228号被列为中风险地区,该中风险地区为一家奶茶店和一家米粉店。有网友称这是出现过的占地面积最小的“中风险地区”。
极目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解到,两家店都已封闭管理,附近有顾客因封控管理在商场留宿。1月14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愚园路228号门牌号下关联有2家门店,一家米粉店,另一家则是有3例阳性病例的奶茶店。2家店均已被封控。临近还有一家理发店和一家药店,两店店门关闭。
据官方消息,13日新增的2例本土确诊病例和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为1月11日报告的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的关联人员,都是在集中隔离管控中经主动检测发现。其所涉及的相关场所及环境,均已落实终末消毒等防疫措施。
据了解,5名感染者中有3人来自上文提及同一家奶茶店。这家奶茶店是自疫情暴发以来,出现过的占地面积最小的“中风险地区”,很多人把它看作为上海精准防疫的缩影。
有网友评论,一间奶茶店暂停营业一小步,疫情精准防控一大步。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位于该风险区附近的1788广场也被封闭。该广场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昨天休假,今天一早来上班时,发现该商场已经关闭,无法入内上班。
该工作人员还介绍,因昨晚商场封闭,不少顾客在商场内过夜。至于商场封闭原因,该工作人员介绍,疑似有疫情相关人员到过该商场。随后记者在商场旁看到,有不少顾客坐在内,旁边放着床铺。上午10时许,记者注意到,有民警在愚园路将该道路短暂封闭。极目新闻记者从现场防疫人员处获悉,因转移商场内的管控人员,他们才临时将道路封闭,避免与行人近距离接触。(极目新闻记者 赵德龙)
来源:极目新闻
者: 金评媒JPM
对于都市年轻人来说,被工作折磨千百遍后,这时如果能有一杯奶茶送到手边,那么一天的疲惫感将会一扫而光,幸福指数瞬间飙升。
奶茶有多受追捧呢?有人说,“年轻人的生活有一半仪式感是靠奶茶撑起来的,”还有人说,“另一半则是靠奶茶把命‘续’出来的。”
奶茶已经成为了当代年轻人当之无愧的“续命水”。
可别觉得这很夸张,华创证券曾有调查,奶茶具有庞大的潜在消费者,根据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奶茶价格等因素的综合估算,预计我国奶茶市场容量能够达978亿元,接近千亿元。
来自51信用卡研究院的《谁的日常“续命水”》报告显示,80后、90后,这批职场中坚力量喝光了大约53%的奶茶,最爱喝奶茶地区有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江浙沪人民每天奶茶离不开手,而广东人民的人均年消费金额最高,达213元。
51信用卡研究院奶茶报告显示,最爱奶茶城市Top10有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北京、南京、苏州、武汉、郑州、长沙。这些城市也正是各路奶茶品牌最爱去的地方,江浙沪包邮区的菜系都偏甜,自然对奶茶这类饮品的接受程度也更高,不少奶茶品牌的第一站都会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落户试点,而本身这些城市也具有奶茶基因,90后们从小学、初中开始就在校园的侧门口偷偷等着接收街边阿姨送来全班的奶茶。
而从小吃糖水的广州人则对奶茶的品质要求更高,有豆瓣网友描述在在北京路上的情况是:coco走不到两步就能看到另一家不同装修的coco,新作的茶居然可以隔着一条巷子又开一家,一点点走出来拐两条路又是一点点,coco隔壁就是一芳,旁边的旁边又新开了连续两家奶茶店……当然,如果奶茶不好喝,这些品牌则很难在广州混下去。
如果你在广州或者深圳的CBD驻足,可能很容易会发现女生买奶茶的人数要比男生多,事实也是如此,51信用卡研究院奶茶报告显示,女生奶茶购买次数比男生多5.3%,但男生奶茶客单价比女生高36.4%(女生10元,男生要14元)。围绕着繁华CBD而开的奶茶店,他们生意最好的季节是在春天,其中3月的消费金额最高;夏天买奶茶的频次最高,7月达到一个小高潮;冬天买奶茶的人数最多,其中12月最多人进店消费。另一个隐秘的数据是,在星座里,摩羯座最爱喝奶茶,最不爱喝的则是白羊座。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奶茶消费拖后腿了吗?(手动狗头)
要让这么多城市的人同时爱上喝奶茶可并不容易,这款风靡老中青三代的国民饮品也经历了自己努力的进阶之路,1990 -1995 年是奶茶的1,0时代,用粉末简单冲调一下便完成了一杯奶茶;1995 -2016年是2.0时代,这时候已经开始了真茶实叶加奶冲泡,进化后的2.0版本奶茶,奶味和茶味两相宜,更适合都市人饮用;而2015 年到现在,则是奶茶的3.0时代,随着大家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对奶茶的要求也更高了,这时候就出现了新中式高端定制,“我要波霸”“请不要添加脆波波”“三分糖谢谢”,定制化的奶茶精准把握了人们的需求。
最后给需要进行垃圾分类城市的爱喝奶茶小可爱们一个小Tips,记住哦,吸管、杯子是干垃圾,珍珠等配料是湿垃圾,剩余奶茶放入下水口。
金评媒JPM
JPM责任编辑
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
2013年前后,丽水年轻人开始流行喝奶茶。初代门店以珍珠奶茶为主打,通过红茶冲兑奶精的方式制作,口味浓郁但成本不高,业内估算毛利能达到70-80%。由于入局者越来越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洗牌的速度也开始加快。
低定价的核心规则下,盈利的关键在于跑量,薄利多销。到2019年,社交网络流媒体、自媒体兴起,年轻人的种草与打卡文化盛行,丽水的大街小巷逐渐被各类网红茶饮品牌门店覆盖,甚至出现大排长龙的景象。
但游戏规则也在此期间出现了质变——品牌攻城掠地是抢占市场新赛道的开端,因为当时外地涌现了喜茶、奈雪等主打产品品质和口味创新的茶饮新贵,丽水创业者很快发现,本土茶饮不仅面对着品牌连锁店的“合围”,更要在房租、原料和人力成本不断攀升的压力下“熬”过漫长的竞争期。
“之前大多数门店处于逐利式的狂奔,发展非常草莽,缺少方法论,更别提专业化手段。”从业9年的丁仙妹见过无数创业者短暂经营后的惨淡收场,在她看来,当消费者开始呼唤“奶茶自由”,就意味着丽水的茶饮市场已经到了比拼内功的阶段。
进商圈:茶饮渐成消费新宠
对许多丽水人而言,打开美好生活,是从一杯茶饮开始的。来杯奶茶,是节制生活中的小小放纵,是闲暇之余的甜蜜犒赏,也是打拼未来时的温柔梦想。
在丽水目前的茶饮市场中,既有单杯平均售价约10元的大众品牌“蜜雪冰城”,也有定位中端市场、单杯售价近20元的“一点点”“CoCo都可”等。经过多年市场培育,如今丽水的茶饮店已随处可见,在市区万地广场南侧步行街上,众多茶饮品牌门店聚集于此,街道两旁不仅有“CoCo都可”“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加减茶饮”“和气桃桃”等连锁品牌,还有不少本土创业者自创的品牌。
在这条长仅200米左右的商业街上,每隔约16米就有一家茶饮店,其中以“古茗”为代表的连锁品牌门店面积最大,内部低亮度、低饱和度的色块风格鲜明,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前来打卡拍照。“和气桃桃”则显得特立独行,仅设一个小小的门面,不提供堂食,但由于主打的桃类水果茶饮品别具特色,也成为这里的“领头网红”。
茶饮店扎堆分布的情景同样出现在西城广场、MT新嬉里、继光街夜市等商圈。丽水人对茶饮的喜爱程度,通过这些商圈内门店的生意火爆程度也可窥一二:逛街的市民手里捧着奶茶,飞奔的外卖小哥手上拎着好几袋奶茶,门店内下单声、收银声此起彼伏。
连锁品牌接力扎根丽水,非常符合资本讲故事的逻辑:对标两三年间全市涌现的430多家咖啡馆,茶饮的发展潜能显然不可低估。但实际运作起来,需要解决两个问题:茶饮料的标准化和丽水人对“第三空间”的消费需求。前者是茶饮连锁化和打入年轻消费群体的敲门砖,后者则是在这条“新赛道”跑出加速度的关键所在。事实上,茶饮市场的兴起,同样是所谓“消费升级”的现代生活水到渠成的生发。唯有在这一轮“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中笼络人心,方能走得更远。
“传统概念中,咖啡总是比茶饮更具‘高级感’,但其实这两者是相通的,差别在于咖啡更早进入工业化阶段,深受科技和设备的影响,使它可以被精准萃取。”作为“新时沏”丽水市场总代理,丁仙妹在丽水茶饮市场亲历了9年的风云变幻,在她眼中,品牌发展的重点是制作出好喝、质量稳定且成本可控的产品,“从最初口味单一的珍珠奶茶,到品类千变万化的新茶饮,本身就是消费的不断升级,消费者也因此有了更多选择。”
显而易见,这也是茶饮市场经久不衰的本质原因——它属于黏性消费,能实现高频购买,虽然同样需要资金支持以扩张规模,但发展速度远比传统餐厅快,而且一旦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了标准化的难题,对经营团队也不再有更高的要求。
抢市场:一杯茶饮的各种生意经
据业内人士回忆,丽水茶饮市场从2016年起进入“群雄逐鹿”时代,“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等话题频频出现在市民的朋友圈中。行业的火爆也让众多创业者产生错觉,以为经营一家茶饮店上手容易、回报率高,直到仔细分析流水后,才发现盈利并未达到预期设想。
“入局者越来越多,市场也日趋饱和,各类茶饮门店遍地开花的同时,一大批知名或不知名的茶饮店也在接连出局。”丁仙妹告诉记者,门店生存的要义并非选好加盟商或创建自有品牌,而是要持之以恒做好日常经营。
娃哈哈奶茶在丽水的昙花一现便是典型案例。2020年8月,娃哈哈奶茶在市区万地水晶城设立了第一家连锁门店,推出多款以AD钙奶为原料的奶茶,主打国潮、情怀、营养元素并成功“吸睛”,每天的长队都排到了店外。然而好景不长,在经历了短暂爆红之后,3家门店相继关闭,在大众点评上搜索关键词,最后一条购物评价定格在2021年12月。
问及歇业的原因,周边商户告诉记者,去年娃哈哈奶茶门店的经营一直不温不火,周边又新增了多家茶饮店,竞争激烈、业绩不佳可能是导致闭店的重要原因。不少曾在门店消费的市民也坦言是“出于情怀消费”,他们在大众点评上评论道,“味道还算可以,但是也没超过我的预期”“没啥特点”“产品口感和品质还有提升空间” ……
知名连锁品牌的出局,让丽水众多投资者和创业者意识到,茶饮行业是一个风口变化飞快的行业,即使入行,也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经营策略。
“我想走差异化路线。”位于万地商圈的BigFace茶饮店负责人坦言“最初单纯认为奶茶店属于轻资产,与开一家餐厅相比,入门更简单”。也正因为市场定位不准确,门店险些支撑不下去——开业初期,他的茶饮店主打低卡健康饮品,售价和品质全面对标“喜茶”,导致无法盈利。
“对丽水主流消费群体而言,20-30元的单杯价格还是过高,所以我们的产品一开始卖得不好。”BigFace茶饮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追求高品质和更好的口感,最初一杯20元的茶饮成本就要十几元,跑不了量就只能亏本,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他不得不调整经营思路,转战20元以下的中端市场,通过控制成本、降低平均售价增加销量。
相较独立门店,连锁品牌在控制经营成本方面有着更丰富的经验,也更有能力打开中低端市场并维持盈利空间。丁仙妹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扣除店租、原料和人工成本,一杯售价10元的珍珠奶茶毛利在50%左右,一天至少要卖出170杯才能保本。”
拼内功:打造品牌的个性化记忆点
在丽水,许多茶饮门店一直处于效益和消费者体验无法兼顾的两难境地,面对同行门店的迅速扩张、原料成本的上涨、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不得不投入“内卷”。
从2014年进入丽水市场,到如今在全市拥有65家分店,这几年来,“新时沏”面临的市场压力也在不断变化。“光是门头,就换了五代。”丁仙妹告诉记者,装修店铺的形象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体验,要让店铺更具吸引力,首先得展示出良好的品牌形象,“初代门店装饰以黑色为基调,简单明了的招牌不会给消费者眼花缭乱的感觉。如今,店面装修逐渐转为中国红,契合现在年轻人偏爱的国潮风。”
无独有偶,“古茗”等连锁品牌也在近年来更换了门头,整体风格显得更时尚、更年轻也更具有记忆点。
品牌形象升级了,菜单也变得丰富多元,就连茶饮小料也开始不断推陈出新,除了珍珠、红豆、椰果等传统小料,芋圆、芋泥、仙草、咖啡冻、西米、青稞等配料也已全面普及。不少茶饮店还推出“季节限定”饮品,根据季节变化将葡萄、芒果、白桃等应季食材添加到现制饮品中,持续为消费者创造“舌尖上的惊喜”。
在茶饮喝法上,各类连锁品牌也在不断解锁“新姿势”。比如“古茗”推出的饮品“西瓜椰椰泡鲁达”没有使用传统塑料杯,而是换用了一个外观似水桶的宽口径容器,容器上的密封盖需要手动旋转拧开,上面还标注着“食用说明”:吃干货、蘸椰乳、泡面包、捞小料、吸大口。随“桶”附赠的还有一个密封的小料杯,里面放着面包干和烤椰片,一撕开包装就香气四溢。充满仪式感的吃法迅速在丽水“吃货圈”流行,半年来,这款饮品的销量已超过2.4万杯。
而独立门店则开始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融入茶饮,以期开创新流行。
上个月,BigFace茶饮店推出了行程卡绿码奶茶,成为众多茶饮爱好者的必点饮品。“与其说丽水茶饮行业开始内卷,不如说是进入了比拼内功的阶段。”在不少从业者眼中,“网红产品”既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也可能成为制胜法宝,“因为流行产品来得快去得也快,当产品品质不足时,可能会造成商家难以负担的期待,干扰品牌的正常成长。但要实现长红,就必须经历‘网红’这一阶段。至于能不能长红,只能交给时间证明。”
本文来自【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