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明星,却不是每种鞋都适合】 过去,当我看到吴昕推荐的摇摇鞋,并被其减肥的承诺所吸引,结果却是又一双“吃灰”的鞋。而之前购买的踩屎感拖鞋,虽然穿着舒适,但也有其不便和可能的健康风险。
< class="pgc-img">>【厚重的舒适感与行走的不便】 踩屎感拖鞋确实给人带来了不同寻常的舒适体验,厚实的鞋底如同行走在柔软的地毯上。然而,这种厚重也带来了行走时的不便,容易使脚往前滑,特别是在开口较大的一字拖中更为明显。
< class="pgc-img">>【明星推广的诱惑与现实】 受到吴昕推广的影响,我购入了据说可以减肥的摇摇鞋。但穿上后,除了感觉奇特外,并没有达到宣传中的效果,最终还是被放置一旁。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明星推荐的产品,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 class="pgc-img">>【健康隐忧与个人体验】 长时间穿着过度柔软且缺乏足够支撑的踩屎感拖鞋,可能会削弱我们足部肌肉的力量,影响正常的肌肉活动和血液循环。而摇摇鞋,虽然理念新颖,但没有科学依据表明其能有效减肥,反而可能因为使用不当造成脚部或脊柱的负担。
【呼吁互动与理性消费】 我通过分享我的经历,希望引起大家对明星推广产品的理性思考。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在评论区分享你对吴昕或其他明星推荐产品的看法,以及你的穿着体验吧!让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也能保持理性,关注产品的实际效果和健康影响。#理性消费# #明星带货#
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能与大家一起交流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经验。即使你我现在没有粉丝,我们的真实体验也同样值得分享和倾听。如果你觉得我的经历有用,别忘了点赞和分享哦!
【健康隐忧】 然而,除了个人穿着感受外,我还想谈谈这种鞋子可能对足部健康造成的影响。长时间穿着过度柔软且缺乏足够支撑的踩屎感拖鞋,可能会削弱我们足部肌肉的力量,影响正常的肌肉活动和血液循环。这不但可能导致足弓下降、脚部肌肉逐渐萎缩,还可能改变我们的步态,引发膝关节、髋关节乃至脊椎的疼痛。
【材质与健康】 另外,市面上的踩屎感拖鞋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低质量的产品可能使用不透气甚至有害的材料,长期穿着不仅可能导致脚气,还可能有其他健康风险。
【呼吁互动】结合我的个人穿着感受和对足部健康的潜在影响,我很好奇大家的看法。你是否也有穿着踩屎感拖鞋类似体验?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建议吧!让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在享受舒适的同时,也能兼顾安全与健康。
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能与大家一起交流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经验,即使你我现在没有粉丝,我们的真实体验也同样值得分享和倾听。如果你觉得我的经历有用,别忘了点赞和分享哦!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ey,girls~
最近对一档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很沉迷,舌尖原班人马最新上线,还是熟悉的味道,好看到停不下来~
于是不停地给身边的小伙伴安利它,同时也收到不少安利,一口气看了好几部美食纪录片,发现原来除了舌尖系列的美食纪录片,还有很多优秀的呢~现在决定统统安利给你们!接稳咯~
此处友情提醒:看美食纪录片时手里一定要有吃的,小心被馋哭~~~
豆瓣评分:9.2分观看平台:腾讯视频一句概括: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传说中馋死人不偿命系列,带有浓浓的“舌尖”的味道,这应该就是大家对《风味人间》最一致的看法吧。其实这部纪录片就是由舌尖原班人马制作的啦~
图:微博@记录片-风味人间
-国内国外美食“PK”
这部纪录片与舌尖存在很多的“同”,也有很多的“不同”,最大的不同便是,这部纪录片的目光不仅聚焦在本国,还投向了国外 。
据说拍摄团队走访了六大洲、20多个国家,为的是更完整、更全面的解读食物背后的文化与历史,挖掘美食的历史演变。
图:记录片《风味人间》
比如,同样是火腿,国内的制作与烹饪、吃法,与远在大洋彼岸的西班牙就存在巨大的差异。
图:微博@记录片-风味人间
通过这样没有输赢的对比,传递了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看得更加让人津津有味了。
-高超的拍摄手法
沉迷舌尖的宝宝们都应该能感觉到拍摄画面的精美程度,随便截一帧都是美妙的风景画。
图:微博@记录片-风味人间
在这基础上,《风味人间》首次加入了 超微观摄影、显微拍摄等牛逼的拍摄技术,将食物的微观世界实现了超美的视觉化,给视觉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图:微博@记录片-风味人间
不仅抓住了我们胃、还抓住了我们的耳朵和眼睛啊~
从舌尖前两部到这部,虽然品质依旧在,但会发现拍美食和讲故事的套路都差不多。
豆瓣评分:9.0分观看平台:B站一句概括:撸串爱好者的专属福利
这是一部由B站出品,以国内烧烤文化为主题的美食纪录片,是首部专门拍摄烧烤美食的专题片~
图:微博@烧烤纪录片人生一串
片中出现有近30个城市的500+家烧烤摊,从食材的选取打磨、烧烤技巧的锤炼,以及对烧烤事业的坚持,全面的展示了职业烧烤人的真实世界,关键非常接地气、烟火气味浓厚。
图:movie.douban.com
这里还呈现了那些白天在工作与生活的重压下喘息的人们,在深夜里的得到烧烤美味慰藉的现状,或许烧烤摊才是中国的“深夜食堂”吧~
图:纪录片《人生一串》
-垂涎欲滴的烤串
虽然是纪录片,画面一点都不枯燥乏味,没有过多的煽情,大部分集中在了让人看了就会口水流不停的烧烤美味。
图:纪录片《人生一串》
通过这部纪录片也会发现脑洞大开、闻所未闻的食物。从烤蚕蛹、烤猪眼睛、烤猪鞭.....爱得人爱到不行,不爱的人也忍不住看上两眼,从此刷新对吃的三观。
图:纪录片《人生一串》
-幽默风趣的文案
这几部纪录片的文案都挺不错的,但最服气的还是这部记录片里一本正经在说笑的风格,文案字里行间都跳动着搞笑的因子,可以让你跟看喜剧片那样随时捧腹大笑。
图:纪录片《人生一串》
有些镜头过近,画面过于真实不忍直视~
豆瓣评分:9.3观看平台:B站一句概括:舌尖上的日本
这部纪录片03年就出了,是比较经典的国外美食纪录片,集数很长很长,感觉每天一集也要看个几年。来自日本,专门记录的是日本料理原材料和美食文化。
图:movie.douban.com
被网友称为“舌尖上的日本”,但相比,舌尖的是“大而全”,这部是“小而精”的感觉。一集可以单纯讲鸡蛋这一个主题,视角很有趣。
图:纪录片《食彩之国》
还有专门的网站提供纪录片相关信息,比如预告、片中出现的店铺名称和地址,为吃货准备了“一条龙”的服务。
图:www.tv-asahi.co.jp/syokusai/
-加深对食材的了解
每集只讲一种食材,不管是常见得不能再常见的鸡蛋,
图:纪录片《食彩之国》
还是一些少见的海鲜鱼类,都能被拍出“花”来。即时没有华丽的包装,却依旧不影响我看得津津有味!
图:纪录片《食彩之国》
从产地、特性讲到料理做法,然后会找到专做某种食材的行家来解说展示,可以很全面了解食材,真的是既增长了知识又满足对食物的观赏欲!
图:纪录片《食彩之国》
-侧面认识日本人
纪录片看上去像是在讲食物,实际上讲的是日本的风土人情与处世态度。
1??匠人精神
在专门讲鸡蛋的那集,主人公的工作是养鸡,希望培育出质量上好的鸡蛋,于是它给鸡准备的食物就达12种,而且每个食材都是经过认真思考之后决定。
图:纪录片《食彩之国》
而他对养鸡这件事的态度是能够从中发现养鸡的奥妙,从而真正的爱上养鸡这件事。
图:纪录片《食彩之国》
事实上它养的鸡也非常好,生出来的鸡蛋质量也很棒的,即使把它摔在草地上,鸡蛋居然相安无事!
图:纪录片《食彩之国》
把看似简单、不起眼的一件事追求极致、做到极致,就是日本人最善于去发挥的匠人精神。
2??注重环保
日本人的环保精神也是出了名的,在纪录片中随时都在体现,随时都在宣扬,讲到很多用科学方式解决生存与环境之间的问题。
像专门讲鸡蛋的这集,主人公为了保护环境,给鸡吃饲料是废弃物的回收所得,也会费劲脑力、体力去努力做循环农业。
图:纪录片《食彩之国》
而其他日本人对能够废物利用的态度都是非常支持、赞同的。
图:纪录片《食彩之国》
一是因为播出集数很多,有些地方会有重复的感觉;二是快结束的时候会插播广告,而且插播的时间还很长。
豆瓣评分:暂无评分观看平台:B站一句概括:加工厂里的美味
看腻了人力烹饪的美食,我想这部以机器加工食品为主角的纪录片会让大家很感兴趣!
图:纪录片《食品加工厂》
这部记录片将镜头直接对准国外的著名食品加工厂,一一拍摄了那些受欢迎的食品是如何由一堆原材料经过强大的生产线最后制成成品的。
从冰淇淋、巧克力、薯片等非常多的加工食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加工过程的秘密,一饱眼福。
图:纪录片《食品加工厂》
配音是由一男一女对话的形式,生动有趣的,能体验到美式幽默,每介绍完一种食品就会给出小问题,普及食品小知识,很适合带着小朋友一起看~
图:纪录片《食品加工厂》
-挖掘出很多好吃的零食
每集20分钟,大概会介绍4中食物,有熟悉的冰淇淋、巧克力,也有更多的国内少有的零食,大大提高了吃货的眼界,像把蛋糕串起来吃的奥利维亚蛋糕棒棒糖;
图:纪录片《食品加工厂》
可以直接当零食吃或者浸泡在汤里吃的“玉米饼”;
图:纪录片《食品加工厂》
45秒就能可以自制冰沙的多乐摇摇杯....等等有很多有意思的零食等待着去发现哟~
图:纪录片《食品加工厂》
-惊人的工业化的程度
这部纪录片记录的都是生产车间里食品的加工现场,会发现诺大的生产车间,工人的数量并不多,大部分都是靠机器去完成。
图:纪录片《食品加工厂》
牛奶消毒机、大米分离器、玉米饼切片机......针对每个食品的加工需求就有对应的机器去实现,工业化程度非常高!
图:纪录片《食品加工厂》
即时加工简单的食品,其实都蕴含了很惊人的科技力。
图:纪录片《食品加工厂》
不管是语速还是镜头切换都偏快,需要比较专注的看,不像看其他纪录片那样轻松。
豆瓣评分:8.8分观看平台:B站、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一句概括:奇珍异果的世界
关于美食的纪录片很多,关于水果的纪录片却极少。而《水果传》就是国内第一部以水果作为绝对主角的美食纪录片。
图:纪录片《水果传》
这部记录片强烈推荐,真是好看到停不下来,水果的“世界”真太有意思了!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烟火!
看完,爱吃水果的更爱吃水果,不爱吃水果的就会爱上的!
图:doubanio.com
拍摄团队的实力和舌尖的不相上下,镜头、配音、BGM都很棒,内容的拍摄和剪辑既贴近生活又不落俗气,反正一共有6集每集只有35分钟,我只有跟你说“省着点看”,来表达我对它的喜爱之情了!
图:纪录片《水果传》
-打开新世界的奇珍异果
第一集的第一个水果介绍的“爱玉”就被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经常出现在饮品中的“爱玉”这两个字,竟然是一种水果来的。
图:纪录片《水果传》
它被经过处理就会变成像果冻一样的东西,和奶茶放在一起就是绝配!
图:纪录片《水果传》
还有可可果,就是拿来做成巧克力的水果,居然是长在树干上!
图:纪录片《水果传》
外壳坚硬,内心却柔软,白色果肉吃起来很像山竹,很美味!不过还是被人类发现直接晒干、烤炙之后变成巧克力更好!
图:纪录片《水果传》
还有长得像火腿的指橙、浑身是刺的刺梨、被火山灰久经考验愈发香甜的蛇皮果.......6集一共介绍了37种水果,很多都是市面上很难买到的,看完真的好惊喜,仿佛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图:纪录片《水果传》
-阅览各大洲的风土人情
从水果的生长环境开始讲起,水果的奇异特点就说明生长环境的与众不同,拍摄团队更是用心的找到水果的发源地或盛产地,跨越了15个国家,只为拍摄水果的前世今生。
图:纪录片《水果传》
在水果盛产地的周围,也总能找到留存已久、很多闻所未闻的族群,他们依山傍水,形成了独特的族群文化,水果也成养育他们的来源之一,所以借助水果,镜头传达出了不为认知的人文情怀。
图:纪录片《水果传》
看完就会发现这奇妙的世界有太多太多值得探索了,还有时间去浪费?
全程看下来,其实没啥缺点,如果硬要说,对于我一个怕蛇的人来说,第一集就出现有蛇的画面实在太残忍了!吓人香菇??
豆瓣评分:8.5分观看平台:B站、爱奇艺一句概括:小海鲜与小家庭的小故事
这是一部非常非常简短的纪录片,只有两集分是两集《讨小海》和《烹小鲜》,加起来不超过50分钟,一顿饭的时间就被我解决掉了。
感觉很像是“舌尖”的番外篇,不仅是拍摄视角还是文案,加上配音是同一人,是非常的熟悉味道。
图:doubanio.com
主要聚焦在浙江省的三门县的地方,是一个靠海谋生的小县城。没有生猛大海鲜,只有鲜味可口的小海鲜;也没有丰富万千的菜色,只有甜在心头的家常小菜,但却不妨碍我看得美滋滋的~
图:纪录片《小海鲜》
-朴实的家庭故事真实感人
整部纪录片以家庭为单位,通过讲述家庭中的分离与聚合、责任与传承的家庭故事串出小海鲜,既讲了故事又介绍了小海鲜,非常的真实、质朴,看完会很感动。
图:纪录片《小海鲜》
就像片中文案所说的“烹小鲜如持家,需要从小着眼,用心经营,倾力守护。”
看完有两处印象很深:
第一集的第三个故事,因为丈夫的体弱多病,不得不接过家庭重担,成为家里的顶梁柱的丁素翠 ,即使面容早已沧桑,工作异常艰苦,却依然乐观向上;
时常还会和丈夫开开玩笑,看完会觉得其实想要拥有“幸福感”不难,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心态。
图:纪录片《小海鲜》
第二集的第二个故事里,百岁生日后的老奶奶,即便经历过大风大浪、渡过无数孤寂的岁月,也抵挡不住亲人的一声问候和陪伴,离别时也会潸然泪下,像个孩子那般哭泣。
“常回家看看”越长大越会发现真的不是一句可以忽略的话。
图:纪录片《小海鲜》
-平凡但美味的“小海鲜”
除了讲故事,“小海鲜”自然才是真的主角,主要讲了海鲜的获取过程,海鲜的烹饪方法,都是家常的煮法,配有简单煮法解说。
图:纪录片《小海鲜》
-艰险的“讨海鲜”过程
小海鲜味道鲜美,价格低廉,获取方式却不简单,甚至有些超乎现象的艰险,像佛手这样生长在海礁阴暗、夹缝中小海鲜想要得到它,必须也身处在艰险的位置,且没有办法靠其他方式提高安全性,需要两人的通力合作。
图:纪录片《小海鲜》
看完之后会更懂得食物来源的珍贵,我们现在餐桌上的食物或者是许多家庭辛勤劳动的结果,也会更珍惜眼前的幸福,体贴需要同样付出艰辛的父母。
内容紧凑,篇幅太小了不够看!一集不到25分钟分别要介绍三个家庭与小海鲜故事,刚沉浸在一个故事中很快又要抽离,转换需要很快。
豆瓣评分:7.8分观看平台:B站一句概括:中韩美食文化有趣的碰撞
这部片和这里介绍的美食纪录片稍微有些不同,是韩国一档明星经营美食的体验类节目,但因为它拍出很强的真实性和纪实性,还是决定安利大家这部。
图:movie.douban.com
目前已经出了两季了,第二季是由专业研究中餐的厨师李连福,带领三名艺人金康宇、许卿焕、徐恩秀一同来到国内的烟台,
图:节目《在当地吃得开吗?》
学习当地特色美食,并制作出来售卖给当地人的过程,观察中国食客的接受程度。
图:节目《在当地吃得开吗?》
-跟着大师级厨师一条龙的学习
节目中四位主角,只有李连福是专业的厨师,其他三位则是业余帮手,所以需要带领他们,传授他们餐厨知识才能一起把餐车的经营起来。
从一开始采购食材,到食材准备,
图:节目《在当地吃得开吗?》
再到食物烹制,李连福都做了亲生示范,想要偷师大师厨艺,这是就可以做到了!
图:节目《在当地吃得开吗?》
-中韩美食文化的交流碰撞
节目中会有相关历史知识的小板块介绍中韩之间关于美食文化的知识;
图:节目《在当地吃得开吗?》
还有嘉宾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的呈现,比如对食材品质和价格差距的惊叹;
图:节目《在当地吃得开吗?》
以及中国食客的评价,都是一种在差异的饮食文化、习惯中发生的有趣的碰撞。
图:节目《在当地吃得开吗?》
对比真人秀,少了冲突性;而对比美食纪录片,美食内容会相对少一些。
以上就是分享给大家的美食纪录片啦~各位宝宝也别忘记在评论给我分享!还有记住一定一定要准备好食物再看哟~
编辑 丨Polly设计 丨 Amy、飘飘
如对本文文字、图片版权有疑问请联系bianji@fenxing.com,我们会尽快处理,比心~
你可能错过的近期的热门文章快点下面图片去看看吧
被馋哭的宝宝
快给我“好看”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不仅是北宋的一代文坛宗师,而且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一生为官勤勉有加,廉洁自守。
欧阳修的廉洁,是良善家风滋养植入他血脉之中的结果。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一生清廉为吏,欧阳修在《泷冈阡表》中记载了他的母亲对父亲的回忆:“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遗憾的是欧阳观在欧阳修4岁时便离世了,但贤惠的欧母将丈夫的廉洁观念,一直贯注在少年欧阳修的德行塑造中,“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俭朴、不随流俗等,都是欧母“画荻教子”中最温情的内容,这样的内容,便是成年欧阳修精神世界中最厚重的底色。此外,对欧阳修有“长养教育之恩”的叔父欧阳晔,也是一个不畏权势、不循私利的良吏,欧阳修在《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中忆及叔父:“公为人严明方质,尤以洁廉自持,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其莅官临事,长于决断。”叔父欧阳晔的廉洁,对欧阳修的影响,是持久的。
欧阳修为官,廉洁自持,在《与十二侄〈通理〉二通》的第一通书信中所言之事,最为明证:“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阙此物,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安此为戒也。”侄儿欧阳通理欲利用职务之便,给欧阳修买朱砂这一“官下物”,即官府管辖范围内的物品,便受到欧阳修的严厉批评,他以自身之清廉,告诫晚辈为官当“存心尽公”,欧阳修对自己的官德,是高标期许的。
欧阳修追踵韩愈,提倡古文,主张文与道合,文以弘道。欧阳修一生历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为文与为官,是他全部生活的一体两面。所以,欧阳修借诗文表达他清廉的为官准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欧阳修第27代孙欧阳衡刊刻的《欧阳文忠公全集》,收录其文最全,前14卷所收为欧阳修之诗作。欧阳修前期的诗作,托人、托物言志,诗风明白晓畅,正如其古文文风。欧阳修早期诗作中,如开卷第一首古诗《颜跖》中有:“颜回饮瓢水,陋巷卧曲肱。”“颜子圣人徒,生知自诚明。惟其生之乐,岂减跖所荣。”“生死得失间,较量谁重轻。善恶理如此,毋尤天不平。”借颜回以明志,以传统德行楷模塑造自己的品性。而从卷2开始,欧阳修之诗语,便直切时事了,如《班班林间鸠寄内》:“身荣责愈重,器小忧常溢。”“一官诚易了,报国何时毕。”“又闻说朋党,次第推甲乙。”诸诗句所指的,正是为官职责、为官与朝政关系这样的为政事项。
欧阳修最耐嚼的诗,还是七律,简淡的文字背后,是极有张力的思想表达,特别是倾注其中的廉洁为政、忧时伤世情绪。如《欧阳文忠公全集》卷13《送王平甫安国下第》:“归袂摇摇心浩然,晓船鸣鼓转风滩。朝廷失士有司耻,贫贱不忧君子难。执手聊须为醉别,还家何以慰亲欢?自惭知子不能荐,白首胡为侍从官!”“朝廷失士有司耻,贫贱不忧君子难”的诘难,正与当时吏治失序的忧思息息相关。又如《谢太傅杜相公宠示嘉篇》:“凛凛节奇霜涧柏,昭昭心莹玉壶冰。正身尚可清风俗,当暑何须厌郁蒸。”《送襄陵令李君》:“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等等,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忧民之思、廉洁之情。宋诗为数甚巨,但欧阳修并不是多产之人,就在这数量不多的诗作中,他尽可能多地用于表达自己廉洁为官的信念。
《欧阳文忠公全集》中,抒廉之作亦为多见。如卷130“试笔”计三十条中有“廉耻说”:“廉耻,士君子之大节,罕能自守者,利欲胜之耳。物有为其所胜,虽善守者或牵而去。故孟子谓勇过贲、育者,诚有旨哉!”这一则类似于今人随感之短制,直言廉洁自律,是人之软肋,持守不易。而不廉,无非是利、欲二字作祟。
读欧阳修上书言事诸文,一代政治大家“明治乱之原,谨采当今急务”的那份急切与睿智,亦可感可触。如在卷46《准诏言事上书》论可任之臣时曰:“自古任官之法,无如今日之缪也。今议者或谓举主转官为进贤,犯罪黜责为退不肖,此不知其弊之深也。大凡善恶之人,各以类聚。”对此,欧阳修敏锐地指出,廉洁之人,推荐清廉能干的人;贪污之官,则举荐贪腐之人;徇私舞弊之人,举荐喜欢请托的官员;天性平庸的官员,举荐毫无才能者。现在,朝廷根本不弄清楚这些情况,只是为了凑足官员数目,随意授官,这样一来,整个官僚系统便鱼龙混杂,这样是选贤与能的好办法吗?欧阳修对当时的用吏失察、官员良莠不齐现象的分析,直切要害,入木三分。
欧阳修之政论,为人熟知,如《朋党论》论述的深层问题,还是官场生态问题。《朋党论》中曰:“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认为小人没有朋友,只有君子才有,因为小人所惦记的是个人私利,当别人与他利益一致时,便暂时将对方视为朋党,这些其实都是虚假的。等到利益开始冲突时,便为利益争得头破血流,不仅关系瞬间变得疏远,甚至会互相残害,即使他们是兄弟、亲戚关系也会这样。所以,作为有道之君,应该斥退的是那些朋比为奸的小人,重用那些能真正结为朋友的君子,这样才会天下大治。
在《欧阳文忠公全集》中,举凡经旨、墓志、论、行状、上书、策问,以及前文提及的家书,甚至在祭文中,都会论及吏治廉洁,如作于宝元元年的《求雨祭文》中,将水旱重事,归于吏治贪乱:“然则水旱重事也,天之庇生斯民者,岂欲轻为之乎!不幸而遭焉,则归其说于二者。一曰吏之贪戾,不能平民,而使怨吁之气干于阴阳之和而然也。”
欧阳修去世后,朝廷为旌其高名,谥其为文忠,熙宁七年八月之“谥议”曰:“道德博闻曰‘文’,廉方公正曰‘忠’,今加‘忠’以丽文,宜为当。”如此评价倒也恰如其分。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