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4日,新京报报道,根据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针对疫情的调查,现在有的饭店由于顾客少,为了去库存,已经在门店摆摊卖菜了,主要为了处理保存时间短的生鲜食材。
以平价或者更低的价格出手生鲜食材,这是餐饮企业针对当下疫情所作出的一种积极补救措施。实际上,这背后的行为也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
为去库存酒店在门店摆摊
根据报道,最近,广东餐饮协会做了一个问卷调查,收集企业困难和诉求。调查发现,疫情期间,不外出不聚餐,客流量有所减少。
与此同时,餐饮企业也在积极补救,例如在回收的550份有效问卷中,83家餐饮企业在春节期间开展了外卖业务。
不少饭店推掉了年夜饭,为了去库存,已经在门店摆摊卖菜了,主要为了处理保存时间短的生鲜食材。
在其它地区,如天津、北京等地,为了避免大量新鲜食材浪费,一些饭店纷纷平价出让给广大市民,也有一些饭店将储备的蔬菜分享给临近的街坊。
对市民来说,由于市场部分菜贩子还没有上岗,以更低的价格购买这些食材,也是一举两得。
永远无法收回来的成本
相比做成菜肴的价格,直接卖蔬菜的收益肯定更低,而酒店为何愿意以平价或者低价格销售,这就涉及到一个经济学名词——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它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比如,你准备开一个餐馆或健身房,用于装修的钱是属于不可收回的成本——租约到期后,你不可能向房东要回装修费。
对企业来说,沉没成本是企业在以前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现金,而经营期间摊入成本费用的支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沉迷成本。
一般说来,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强,其沉没的部分就越少,如“现金为王”的观念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固定资产、研究开发、专用性资产等都是容易沉没的。
对酒店来说,在春节期间都会储备不少新鲜蔬菜,这都是属于已经投入的固定成本,而且流通性相对较差,如果不及时处理,砸在自己手上那都是损失;而现在能卖出多少那都是多出来的钱。
别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方式、决策,都很难摆脱“沉没成本”的干扰,特别是过于在意“沉没成本”往往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感受。
自己在家做了一道菜,实在难吃,勉强吃了一半再也吃不下去,怎么办?如果倒掉,那买菜的钱、做饭付出的劳动、水电煤的费用直接变成“沉没成本”;如果接着吃,那越吃越难受,身体感受超负荷,无异于增加成本。
这种情况下,你应该迅速做出决断:果断倒掉那盘倒胃口的菜。
千挑万选挑中一个投资理财的项目,各种能赚钱的美好预期,结果突发意外情况,钱没赚到反而赔了一半的本,怎么办?
马上撤资,那么前期的投入,赔掉的本钱就都打了水漂;如果不甘心,要力挽狂澜赌一把,就要继续投资,追加成本。同样,比较明智的决策应该是放弃。
在电影院里看了一部恶心的电影,电影票钱和已经看过的那半小时就是沉没成本了。不管你有没有看完电影,付出去的时间和钱都没办法收回来。你坚持看完它,就是为了永远都收不回来的沉没成本,又白白浪费了一个小时。
类似的,小到逛了一天的街,所以必须买点什么;大到谈了好多年的恋爱,所以必须结婚。这其中,是不是你生活中的常态?
付出的时间、金钱、精力越多,赌徒精神越重,放弃“沉没成本”的勇气也就越小。所以,该放手就放手,沉没成本是永远无法收回来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及时止损,保存实力改日再战。
别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策划】陈韩晖 卢轶
【统筹】郜小平 张西陆
【撰文】郜小平
【海报】丁薇薇 许蕾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作者】 郜小平;丁薇薇;许蕾
【来源】 南方产业智库南方号
地摊的越来越多能够影响到实体餐饮店吗?
摆地摊的越来越多能够影响到实体餐饮店吗?最近摆地摊的越来越多,与之对应的是餐饮店倒闭的也越来越多,两者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不是做地摊餐饮的抢了餐饮店的生意?为什么很多消费者宁愿选择简陋的地摊也不去豪华的餐饮店?是不是因为餐饮地摊要便宜得多而餐饮店要贵很多?这也是普通消费者的无奈之举。
< class="pgc-img">>主要是作为普通消费者钱来越难挣,所以造成了消费降级,同时也反映到消费市场上也就催生了地摊经济。但是餐饮店也有做的好的,比如这有一个美蛙,刚开业的几个月生意非常火爆,一个月净利润就会达到20万元,但是没有做多久就被同行抄袭内卷,现在生意差了很多。
< class="pgc-img">>地摊经济也只是刚开始的时候好做,后来进场的人越来越多,最初的时候只有三四家,现在已经达到了20多家,这些现象也只是经济大环境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市场的反映。
随着近年来网络经济的兴起,各种直播带货的冲击,各种网络销售平台内卷,消费降级,到处都在打价格战。表面上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买到了经济实惠的商品,但会造成厂家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减员增效、降薪裁员、破产倒闭,人员大量失业下岗,找工作难又会涌进销售领域,进入直播带货造成新的内卷,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 class="pgc-img">>所以有的人主张关闭电商,恢复线下实体经济,但大家想想可能吗?首先消费者不答应,因为只有线上才有经济实惠的商品,线下东西太贵了,人们不愿意,也没有经济实力到线下消费,这就无解了。
信大家肯定都去吃过那种街边的凉面摊,一般5、6元一碗,别看一碗好像也不是很贵,其实这种凉面摊相当赚钱,没有其他的成本,除去凉面的成本以外全都是自己赚钱的部分。
< class="pgc-img">>那么为什么没有看见很多人去摆凉面摊呢?说明这里面是有大家不了解的问题,很多人都以为做大生意能够赚大钱,却忽略了做小生意同样能够赚到大钱。
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案例,看看这位大姐是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赚到60万的。
一、背景介绍
汪大姐是广西人,年轻时跟很多人一样,带着大包小包往广东跑,现在年纪大了,她也回到了老家,本来是在厂里面打工的,但是广西这边的工资确实太低了,中间汪大姐又往广东去了几次。
< class="pgc-img">>其实也不怪汪大姐不恋家,虽然家里面有老人跟孩子,但是她离婚很多年了,每次在家里都要被催,希望她能够再找一个,但是汪大姐始终没有这个想法,她平时就上班,有空的时候就打牌,感觉这样也不错。
那么汪大姐怎么又跑去摆凉面摊了呢?其实说来也巧合,有一回过年回家,家里人给汪大姐相亲,结果最后两个人没成,对方的母亲反而是希望收汪大姐当徒弟,她知道汪大姐的生活也不是很好,一个人在外面打工也挺辛苦的,孩子跟老人都照顾不到,因此也跟她说现在自己摆摊卖凉面倒是挺赚钱的,不如跟着她干。
汪大姐一开始是不愿意的,她其实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在广东打工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在逃避责任,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她当然知道自己亏欠老人跟孩子,但是没办法,她一个女人也做不到那么多。
< class="pgc-img">>在家里人的劝告下,汪大姐还是开始卖起了凉面,当时她还不相信,但是生意越来越好,汪大姐也是越来越有信心了,只要有了钱一切都好说,于是她也就留在了广西,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赚到了60万,这是她过去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
那么汪大姐究竟是如何找到这么多财富的呢?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摆凉面摊吗?当然不仅仅是这样,更重要的是汪大姐会进行调整,推出了不少吸引消费者的营销活动。
< class="tt-column-card" data-content='{"url":"","content":"","thumb_url":"https://p1.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1557219052251e7aafbe759","title":"从理论到案例讲述老板如何挣钱","author_description":"破点思维教育","price":148,"share_price":94.72,"sold":535,"column_id":"6688207055905358094","new_thumb_url":"http://p1.toutiaoimg.com/img/pgc-image/1557219052251e7aafbe759"}'>>当然,这里举的活动(行业)案例只是很少一部分的方法,我的专栏里还有更多的关于实体店经营的策略以及“套路”,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点击观看给自己充充电。
二、具体方案
汪大姐一般是在步行街摆摊,这边的人挺多,很多都是年轻人,吃凉面的人也不少,但是如果仅仅只是等着顾客上门,那么想要一年赚到60万还是困难,当时汪大姐看到这么多的潜在客户,也是看到了巨大的机会,所以她想出了相对应的营销活动来吸引那些消费者。
【1】买凉面就送卤蛋
< class="pgc-img">>现在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吃面或者吃饭都会加卤蛋以及烤肠,而现在汪大姐推出了一个活动,只要顾客到这里来买凉面,那么就赠送卤蛋。
活动推出以后,立刻就吸引了大量的顾客,其实一碗凉面本来也不是太贵,消费者都能够承担得起,但是这并不足以吸引他们,但是如果是加一个卤蛋的话就不一样了,所谓不占的便宜白不占,不管这是大便宜还是小便宜,只要是能占,那么消费者就会去占,这就是所谓的“人性的弱点”。
或许有朋友会问了,这样子的话汪大姐岂不是要亏钱吗?卖凉面本来就是小本生意,现在居然还要送卤蛋,就算是能够赚到钱,也比以前的要少很多吧,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你认为汪大姐赚不到钱,那么你就掉进了汪大姐的陷阱之中。
接下来就让我来为大家好好地分析一下,究竟是汪大姐是怎么盈利的,其实说白了并不复杂。
三、盈利分析
< class="pgc-img">>其实鸡蛋的价格并不贵,就算是做成卤蛋也不需要多大的成本,但是如果直接赠送的话还是有一些不划算,所以怎么办呢?汪大姐的方法很简单,虽然说买凉面就送卤蛋,但是前提是顾客需要买3碗凉面以上。
这样一来,也就极大地带动了凉面的销售,凉面还是比较赚钱的,由于销售量很大,这也能够很好地分摊成本。
当然了,凉面摊要赚钱,其实还使用了不少其他的营销方法,汪大姐毕竟是在外地打工了这么多年,正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的,她把自己再外地见到的营销方法都用了起来,其中一些方法的效果一般,但是也有一些营销方法效果非常不错。
如果有朋友也准备卖凉面,我建议还是需要三思而后行,虽然汪大姐成功了,但是并不意味着你也能够成功,与其花费精力跟时间做“实验”,不如多看看我的文章,多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绝对不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当然了,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专栏里面看一看,文章里总结了各行业不同的精彩案例,希望能给你们当然一点思路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