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外卖头条(wm88766)的记者随机查看了几个商家所在商圈的数据,发现一个外卖商圈内热销产品主要以套餐为主,其中,在成都某商圈热销榜单Top5里,套餐产品占据了前4位。
更有一家品牌的套餐产品月销量达到2139,商品销售额突破32000元。
一份套餐,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销量?用户为什么对套餐情有独钟呢?
从用户的角度看
1、 套餐不仅产品丰富,而且可帮助他们节约点餐时间;
2、 套餐的价格往往低于单品价格之和,这对于用户来说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从商家的角度看
1、 套餐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客单价且套餐产品利润高于单品;
2、 套餐的产品相对固定,降低了商家出餐难度;
3、 套餐的设计能增加店铺内的新品或者曝光量不高的单品销售
那么如何设置一份让人看到就想点的套餐呢?
套餐的五大设计策略
策略一:套餐搭配要营养均衡、荤素搭配
简单来说,就是有饭有菜,有草有肉,有吃有喝。
通过主食+小吃+饮品的搭配原则,通过干配稀、重口配清淡、麻辣配酸甜的方式,让产品达到互补性。
(干配稀)
(重口配清淡)
(麻辣配酸甜)
策略二:搭配讲究爆款搭新品
套餐设计也要讲究“先富”带动“后富”。
一个新品上线的时候流量几乎为0,通过爆款+新品的搭配原则,不仅能够稳定爆款的销量,还能够为新品带来流量,增加新品的曝光,让新产品被用户熟知。
策略三:套餐份量看用餐人数
外卖商家在制定套餐份量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餐人数,制定单人餐、双人餐、三人餐或者多人餐。
而店铺上线具体的套餐份量可以根据所在商圈消费场景来进行选择。
比如,主要针对白领型商圈的品牌,可以以单人、双人餐为主;
如果主要以社区用户为主的品牌,可以以三人餐或者多人餐为主。具体标准商家可以根据后台订单数据来制定套餐的分量。
策略四:套餐制定要用餐时间
现在外卖趋向于全时段消费,因此,根据消费时间段的不同,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不同,商家在套餐的设计应该也有所区别。
比如:在早餐时段,产品讲究营养搭配、绿色健康;
午餐时段,主打方便快捷,时间为王、效率至上;
下午茶时段,需要注重产品仪式感,在品质上需要保证;
晚餐时段,用户对产品需求相对随意;
宵夜时段,最好适合团聚就餐,注重氛围。
策略五:套餐产品看季节搭配
在不同的季节,用户对于饮食的需求也不同。
春夏季节,生冷食物比较受欢迎;秋冬季节人们则更倾向于温热食品。
因此,在春夏季节,套餐的设计应该以清凉为主,在饮品搭配当中可以选择加入一些冷饮、冰食等等;
在秋冬季节,产品则以温度为主,商家可以选择热饮,热汤、热粥等产品进行搭配。
单多不一定挣钱, 套餐该如何定价?
但是对于有些商家来说,就算卖出两千多份的套餐还是不挣钱?其实,套餐产品也有自己的一套定价体系。
用户热衷于点套餐有很大一个因素在于套餐的价格比单品价格之和低,但是对于商家来说,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要保障产品的利润。
因此,套餐的定价需要遵循单品价格小于套餐价格小于单品价格之和的原则,即单品<套餐<单品+单品。
同时,对于麦当劳、肯德基线上店铺的套餐价格和单品价格之和差别不大甚至无差的情况,这是基于麦当劳、肯德基是已经成为一个现象级品牌,拥有具有巨大的用户市场和规模消费市场。
当一个品牌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自然拥有品牌福利。
但是对于目前现有的大多数外卖品牌来说,暂时还玩不动麦、肯这么“傲娇”的办法。
对于品牌来说,不管是套餐还是单品,商家对上线的产品都应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及时调整。
用户喜欢什么,我们就上什么,这才是硬道理!
最后,贴心的小编送大家一份搭配秘籍。
对于套餐设计,你有什么想法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厅推套餐不是为了推而推,里面蕴含着重要的经营理念。如果大家不清楚里面经营思维而盲目去推套餐,那么很可能不但不能提高毛利润还很可能会亏本做生意。因此,设计套餐一定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和理论进行。
< class="pgc-img">>1. 套餐价格:要低于单品实际支付价格之和
套餐是捆绑销售,用户的购买数量增加,客单价增加,所以套餐的实际支付价格应该低于单品实际支付价格之和。
2. 根据不同的顾客,设置不同价格的套餐
商家在设计套餐时,如果只考虑菜品搭配,不考虑价格梯度,那么设计出的套餐很丰富多样,但价格未必能满足不同消费群的需求。在设计套餐的时候,定要考虑不同的价格阶梯,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
< class="pgc-img">>3. 套餐非主要产品选择低成本,高溢价的菜品
套餐一般由一个主要产品和一个或几个非主要产品组成,非主要产品应选择一些低成本、高溢价的菜品。
低成本指的是原料成本不高,制作简单的高毛利产品,如冬菇鸡套餐,搭配汤或者青菜、小菜之类的。
高溢价就是一些产品虽然成本不高但是价值感非常强,消费者潜意识觉得很贵的产品。
如酸奶比可乐有更高的溢价,蛋挞比烤肠有更高的溢价,骨头汤比紫菜蛋花汤溢价高。
此外,还可以人为制造高溢价,比如将套餐的某些单品价格设置得高一些,让顾客觉得这个产品价值感强,搭配的套餐更实惠。
< class="pgc-img">>4. 套餐内容,要与竟争对手有区分
设计套餐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用户的比价难度,增加比价难度的前提,是套餐的内容与竞争对手有区分,形成差异化。
5. 具备理解用户需求、挖掘用户需求能力
顾客的需求随时都是改变的,为了跟上需求,餐饮经营者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调整套餐。比如可以通过对顾客的消费数据进行整理筛选,了解顾客喜欢怎么样的搭配菜品,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定期更新套餐内容。
套餐设计的具体内容可以多样化,但是设计思路和原则基本一致。
餐谋军师:百万餐厅的军师谋士。订阅关注餐谋军师微信(canmoujunshi),每天为百万餐饮人解答正餐管理、轻餐管理、外卖管理、新店管理的经营策略。
><>似不起眼的菜单其实是餐厅的第二个门面,它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进店后的下单率。如果说营业额始终上不去,那么很有可能是你的菜单犯了错。餐饮人该如何设计菜单,提高消费者的下单欲呢?
1 菜单设计一塌糊涂 顾客大失所望
当餐厅营业额上不去,大部分餐饮人惯于在产品、服务、餐厅环境等多方面找问题,但花了大价钱去调整优化最后发现依然在原地踏步,其实很有可能仅仅是菜单出了问题。
比如北京朝阳门外大街一家日料烤肉店,顾客冲着日式烤肉满怀希望进店就餐,打开菜单却感到满满的失望,问题出在哪儿?先来看下他们的菜单:
△某日式烧肉店菜单
通过上图菜单可以发现,在这家品牌名中明确以“日式烧肉”为主的餐厅中,菜单上日料烤肉产品却只有简单的一面展示,且还不是位于首页。这会给消费者留下“文不对题”的标题党印象,餐厅也无法精准定位客群。
另外,在烧肉的产品消费结构上顾客只能选择单品,没有套餐或其他可组合的选择。
同时,整个菜单混杂,产品分类不清晰,密密麻麻堆在一些套餐里让消费者选择。菜单中也没有明确指出哪些是招牌菜,顾客点菜非常费劲。
还有其他类似产品图片不够精致,菜单版面设计过于平常等多个问题都是让顾客对餐厅失望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很多初创餐饮人都会因没有经验在菜单设计上出各种问题,殊不知菜单设计也是有窍门的。
2 菜单设计的6大窍门 助力营业额提升
如果说门面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是否会选择你,那么菜单的设计则决定了消费者是否愿意留下消费。
因为浏览菜单虽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消费者与餐厅的交易其实往往就是在这几分钟时间内促成的。
而在这稍纵即逝的时间背后,餐饮人需要从6个方面去占得较大的赢面,让消费者成功下单:
1、菜单必须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进行
设计菜单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先行条件就是:菜单必须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进行。
这涉及到你的品牌定位在哪个品类或是哪个菜系、餐厅主要卖什么产品、餐厅受众的人群画像是什么样、餐厅会是什么风格等多方面。
基于这些信息所设计出来的菜单,才能确保与餐厅在品牌基因内核上相搭配,不会有损消费体验。比如当你的品牌精确到某个品类时,那么在菜单上就必须以这个品类为主,突出这个品类的产品,豫菜品牌阿五黄河大鲤鱼就是如此。
△排列在前以鱼为主元素的菜品
在阿五黄河大鲤鱼餐厅的菜单上,以鲤鱼为元素的菜品处处尽显,诸如红烧黄河鲤鱼、清蒸黄河鲤鱼、挂花鱼肚、锦鲤皮冻等。
若非如此,反倒会让消费者无法界定你的餐厅,损害品牌,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家日式烧肉餐厅一样,品牌名给人以烧肉为主打的印象,但菜单上偏离烧肉产品重心,主要突出宴喜锅和涮锅。
2、菜单设计,招牌菜的展示很重要
不论菜单上的菜品有多少,消费者的惯有心理都更倾向于招牌菜、特色菜。因为这意味着菜品的品质、口感都会在绝佳水平。而餐厅也能凭此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提升二次复购与口口相传的可能性。
所以餐厅菜单上,招牌菜的位置一定要最显眼、最突出,让消费者意识到这个门店招牌不一般。切勿“平铺直叙”,没有丝毫亮点的去做招牌菜的露出。类似下图中,类别分得很细,但茫茫菜品中哪些才是餐厅的招牌菜呢?
△毫无特色的菜单分类
深圳烤鱼品牌探鱼在设计菜单时,就选择将餐厅最有特色、最拿手的几道菜品放在菜谱首页位置,并用彩照和简练的文字突出展现,向消费者予以大力推荐。消费者在点餐时也能一目了然。
△招牌菜一目了然
3、注意例份、大份、小份的标注
“老板,这个菜大概多大分量,够几个人吃?”如果消费者对你发出这样的疑问,那就说明你在设计菜单时忽略了消费者在菜品分量标准上的点菜需求,这是一个阻碍餐厅做好营业额的漏洞。
△每款套餐三种价位却没标明适合几人食
比如3个人去餐厅消费,结果可能因为菜单上没有明确的标注,消费者前期不知道怎么点,后期点完后又发现多了或者少了,最终产生的结果都或多或少会让消费者对餐厅产生不太好的印象。
餐厅要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在设计菜单时需要详细标注大份、小份。酸菜鱼品牌渝是乎为了让餐厅更适合年轻群体的日常消费,他们在菜单上对产品分量大小就做了较为详细的标注。
△每个分类下的鱼产品都有大小份差别
如酸菜小鱼的巴沙鱼产品,1斤/大份,46元;半斤/小份,25元等,以便顾客有良好的就餐体验,同时如果有小份菜,消费者也能多点其他的菜品,提升其他菜品的销量。
且现在除了渝是乎,太二酸菜鱼、海底捞都有小份菜的设计。
4、给菜单做减法,合理设置菜品比例
不少餐饮人认为菜单上产品越多,就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消费体验会很好。但其实内容过多反而会让消费者感到迷茫,不知道吃什么。对于菜单,餐饮人一定要学会做“减法”。
△菜单重心明确的杨记兴臭鳜鱼
为了避免消费者因为点什么而发愁,杨记兴臭鳜鱼从第一家店的200多道菜就一路减到了现在的38道菜。他们的菜单整体围绕3种臭鳜鱼的做法,4个招牌菜以及10个必点菜品而划分产品序列,让消费者能很快找到餐厅重心,快速下单。
同样善于给餐厅做减法的还有外婆家,他们在菜品数量的调节方面运用了PI值,即PurchaseIndex(购置指数),也称为商品的购买指数、商品的人气度。根据PI值,外婆家能清楚的选择每道菜品的取舍,合理的调节菜单中各个价格区间的菜品数量。同时外婆家还得出了一个菜单设计思路,即30-20-30-20。
△版面设计独特、各类产品数量合理的外婆家菜单
比如凉菜类,10元以下的凉菜大概占凉菜总数的30%,10-20元的凉菜大概占到菜品总数的20%,20-30元的占到菜品总数的30%,售价在30元以上的凉菜大概也占20%。
5、针对客群挖掘需求,为菜单赋能
菜单想要很吸引人,除了点餐上的设计需要,餐饮人还可以让菜单多给消费者一点“惊喜”,给消费者留下独特而深刻的印象。这需要餐饮人针对消费客群和品牌定位去挖掘切入口。
比如Tribe有机餐厅的受众是一些崇尚有机生活和健康理念的群体,针对这类消费者,Tribe有机餐厅将有机和健康理念在菜单上更加具象化。
△每款产品底部都有健康元素注释
比如在菜单底部的注释上增加了VV(无蛋奶的纯素食)、PD(Paleo Diet,旧石器饮食法)、GT(Gluten-free,无麸质饮食)、HP(富含蛋白质)、H(帮助外伤愈合)、F(多纤维)、++(丰富维生素)等欧美人追捧的饮食方法,一份简单的菜单也变成了“营养家”,同时也让消费者对食物营养搭配有更直观的了解。
6、菜名既要独特,又要通俗易懂
在网红盛行的当口下,对菜品名字的独特设计市场上早已花样百出,或文艺、或二次元趣味,又或者是恶搞。但餐饮人需要注意的事,花样百出的设计也应该基于餐厅为消费者提供饮食服务的本质,如果菜品名太过花俏令人看不懂有时也是一件令人避之不及的事。
△菜名文艺却不知道卖什么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菜单
明星张嘉佳的餐厅“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从餐厅名字就透着浓浓的文艺风,自然餐厅里的菜名也不例外。类似“摆渡人”、“河面下的少年”、“路过南京”等一系列文艺却令人看不懂的菜名,也难怪不少消费者直言这家餐厅就是吃文艺的,而如今据说也快关门了。
真正好的菜名应该是既有趣味又通俗易懂。在杭州有一家名为“花季”的餐厅,跟“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同样主打文艺风路线,“花季”的菜品名却很好的将文艺与接地气融合在一起。
△文艺且产品清晰的“花季”餐厅菜单
家常菜糖醋里脊变成了“恋爱的里脊”,制作手法简单的家常小吃锅巴覆上一层酱成了“锅巴的新装”,还有“娇滴滴的牛肉”、“花季鱼排”、“洛神山楂汁”等文艺俏皮令人忍俊不禁的菜名,不仅通俗易懂还加深了消费者认为餐厅有意思、很独特的品牌认知。
总 结
菜单是餐厅向顾客展示产品的关键环节,它是一种销售的介质,对餐厅经营的好坏有着重要作用。如何更方便消费者点餐、怎么通过菜单传递品牌理念展示品牌形象、怎样让消费者对菜单上的菜品记忆深刻等等问题都是设计菜单时的闭环,餐饮人在设计菜单时应该周密思考,并不是餐厅有什么产品就全部往上摆全了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