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网厦门1月22日电 近日,厦门市餐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成立大会举行,汇集全市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事业单位的29名专家委员,以进一步推动该市餐饮业标准化工作。
据悉,厦门拥有地域鲜明的传统饮食文化以及沙茶面、薄饼、花生汤、海蛎煎、土笋冻等众多特色美食。其中,不少特色美食在传承“古早味”的同时兼收并蓄现代饮食风味,既能扎根市井,在街头巷尾、传统菜市场、社区饮食店吸引四面八方的食客前来品尝,也能登上大雅之堂,荣登金砖会晤国宴舞台、被金鸡百花电影节宣传推介等并备受中外好评。此外,南普陀素菜、薄饼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安封肉、炸枣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颇具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有一种不一样的制作工艺,每一种制作工艺的背后都有一套标准流程在支撑。”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厦门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标准无处不在,厦门餐饮业良好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标准化的支撑作用——截至目前,该市已发布沙茶面、同安封肉、薄饼等15项厦门特色美食制作规程地方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以尊重传统和传承厦门“古早味”为宗旨,结合饮食风俗文化和菜品历史渊源,在原材料、制作过程和工艺、感官要求等方面尽可能还原厦门味道,将核心的传统特色保留下来,对传统制作工艺的提炼和固化:“标准的发布实施,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美食的规范统一,促进厦门特色美食的推广,提高厦门特色美食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美誉度。”
为标委会授牌。厦门市场监管局供图
“此次餐饮服务标委会的成立,揭开了厦门市餐饮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新篇章。”活动现场,厦门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曾琳致辞表示,标委会的成立是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新闽菜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对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她也希望标委会立足厦门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引导全市餐饮企业向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推动餐饮服务行业升级和转型,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不断完善机制,加强宣传推广,增强社会对餐饮服务标准化的关注和支持,促进企业自觉遵守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面向全国,联通国内外标准,吸收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标准化水平,促进厦门市餐饮服务行业与国际接轨。
接下来,以此次成立大会为契机,厦门市场监管局将充分利用标委会的平台作用,发挥大师级人才、老字号企业、国际国内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以标准制定为突破口,持续推动该市建立相对完整的餐饮业标准体系,“推动闽南菜走出厦门,走向全国,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余乃鎏 余权华)
茶面、薄饼、花生汤、海蛎煎、土笋冻,这些厦门地方特色美食,每一道背后都有一种不一样的制作工艺,每一种制作工艺的背后都有一套标准流程在支撑。为进一步推动厦门餐饮业标准化工作,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近日批准成立厦门市餐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引导我市餐饮企业向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截至目前,我市已发布沙茶面、同安封肉、薄饼等15项厦门特色美食制作规程地方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以尊重传统和传承厦门“古早味”为宗旨,结合饮食风俗文化和菜品历史渊源,在原材料、制作过程和工艺、感官要求等方面尽可能还原厦门味道,将核心的传统特色保留下来,是对传统制作工艺的提炼和固化。
“标准的发布实施,一方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有利于美食的规范统一,促进厦门特色美食的推广,提高厦门特色美食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美誉度。”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曾琳表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将有助于推动餐饮服务行业升级转型,同时促进我市餐饮服务行业与国际接轨。
此次成立的厦门市餐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汇集了全市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事业单位的29名专家委员。接下来,市市场监管局将充分利用该平台的作用,发挥大师级人才、老字号企业、国际国内交流等方面优势,以标准制定为突破口,推动我市建立相对完整的餐饮业标准体系,推动闽南菜走出厦门,走向全国,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余权华)
菜机器人引人关注。(本组图/记者 张奇辉 摄)
2020年厦门餐饮行业产品对接会现场。
台海网9月2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在经历了疫情的“寒冬”后,我市餐饮行业正在逐步回暖。日前,2020年厦门餐饮行业产品对接会在佳丽海鲜大酒楼蔡塘店举行,大部分参与企业都表示,行情已逐步回到往年水平,当下他们正摩拳擦掌迎接即将到来的中秋和国庆佳节。餐饮设备正持续向智能化转型,对接会上除了“色香味俱全”地展示近百种餐饮产品、服务以外,还展示了各种智能化设备,包括智能厨具、厨房设备等。
此次对接会由市工信局、市商务局指导,市餐饮行业协会主办,是今年全国消费促进月的重要活动之一。对接会齐聚全国61家优质食材供应商、调料生产经营商人、优质代理经销商,展示的商品从后厨到餐桌。该活动被誉为餐饮行业的“春晚”,通过产品对接会可以了解到厦门乃至全国餐饮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食材、新理念、新服务。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贺迎芳告诉记者,对接会旨在加强行业间的交流,企业间的互动,搭建餐饮服务商、供应商、设备商与餐饮企业的交流平台。
迎双节聚人气
限上餐饮业
8月增速今年最高
“中秋国庆将至,闽南的聚餐和博饼,带动了人气,也大大加速了餐饮业的复苏!”贺迎芳说,为了迎接“双节”,目前各大餐饮店都使出了各种促销手段,如联动各个商超,进行积分返还;消费满一定金额,直接进行菜金打折;推出各类优惠卡,培育自己的“铁粉”;还有送货、送服务上门等。
各种“杀手锏”,不仅带动了到店人气,更点燃了节日期间的消费热情。数据显示,我市限上餐饮业8月增速今年最高。8月,全市限额以上大中型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6.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在大中型餐饮企业规模化效应的带动下,全市限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6.78亿元,增长8.9%,增速比上月提高6.9个百分点,占比过半。今年1-8月,全市限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40.69亿元,下降9.4%,降幅比1-7月收窄3个百分点。
在喜迎行情的同时,贺迎芳也无奈地“抱怨”:“生意是好了,可是人手不够。”据了解,人手不足,人工费用高,是当前我市餐饮业面临的普遍痛点。对接会现场,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与美团点评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意向书,双方将就联合打造互联网餐饮下一代门店、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助力商户发展、用大数据赋能本地餐饮行业生态复苏等方面展开合作。
后厨智能化
有了智能炒菜机
“小白”秒变“大厨”
在人们日益关注食品安全的今天,《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下称《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可能产生油烟的餐饮服务项目应安装油烟净化设施、设置油水分离设施。此次对接会上,一款产品——厦门洁绿宝自动油水分离器,展现了其出色的油水分离效果。
走进对接现场,一大一小两座正方形油水分离器映入眼帘。厦门洁绿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乃明介绍,自动油水分离器是通过投入厨余垃圾,可以分离出99%的油脂与水,有效防止含油污水排入下水管道造成油污堵塞。
智能炒菜机成为对接会上的“明星”产品。
机械化、智能化的后厨是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接现场,多个摆放饮料、餐品的送菜机器人往来穿梭,遇到障碍会绕行、避让,吸引众多餐企代表、展商围观互动。还有智能炒菜机、桌上传菜机器人、洗碗机、油水分离器等,都是对接会上的“明星”产品。
厨师不用炒菜,只需要录入炒菜过程,机器可以量产的后厨是什么样的呢?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智能炒菜机给出了答案:“小白”也能秒变厨艺出众的“大厨”。在展厅的“C位”,智能炒菜机与智能调料机正在展示料理过程。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峰介绍:“通过联动设备的App,厨师在设备上操作一遍,设备会通过传感器将厨师的经验数字化,变成电子菜谱,再驱动设备来还原厨艺。”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专门打造了一套CookOS系统,可以实现设备和设备之间、设备和云端之间的互联互通,极大程度改变了后厨生态。(记者 卢剑豪 李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