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一家专做烤香肠的店,每天的营业时间是中午11时到凌晨3时,生意之好出乎意料,1个月后店主就收回了全部投资。这家店主小张告诉我们,转眼间做小吃已经两年了,回想起刚创业的那段时间,各种滋味在心头啊。
小张告诉我们,两年前辞职做特色小吃加盟店,萌生这个念头主要是在大学期间常与朋友到一些步行街逛街,在这里人流大,学生居多,一些小吃店还有一些小吃摊的生意都很火爆,店前几乎挤满人,当时没觉得能赚多少,可一番了解后发现,原来小吃是以量取胜的,以口味赚取回头客。特色小吃可以说是薄利多销品,虽然只有几块钱的人均消费,可利润还是蛮可以的。不少特色小吃加盟店营业额在3000以上,而且小吃行业利润都是对半以上,就因为这样,做特色小吃加盟这个念头就涌上了心头。
当时也比较纠结,虽然打工上班枯燥也单调,可日子过得还是踏实,毕竟有稳定收入。可想想,公司待遇再好工作再舒服也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且拿着固定的工资,自己职业生涯发展也慢,经常加班不说,还要被领导指指点点。后来就鼓起勇气决心把工作辞了。准备全力着手小吃。
辞职之后,满怀着创业激情的小张来到重庆寻找创业项目。半个月考察后,他喜欢上了重庆的创业环境,也看上了烤香肠生意。随后,他投资12万,租了铺面,加盟了某品牌烤香肠专卖店。几个月的时间,小张的烤香肠店已实现每月2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
小张的烤香肠个儿大肉多。小的一根3元,大的一根5元,生意旺的时候一天能卖200根,生意一般时也能卖出约120根。
小张说自己喜欢做烤香肠,且自己也能吃苦,卖烤香肠要起大早,没有一点吃苦精神怎可能做得起来呢?小张还有一定的经营头脑,卖烤香肠虽然不是十分复杂,但如果做的口味不好或选址不当,销售方式不对,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也很难做好。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舌尖上的美食消费也越来越高,创业者都想在餐饮行业里来分一杯羹,特别是特色小吃利润之高。一些想投入到这个行业来的朋友又苦于没有经验,其实完全不用担心,你可以选择一个特色小吃加盟,总部会扶持,就会容易很多了。
>饮行业创业19年,由1个餐厅到现在37个餐厅,主要经营湘菜,广东、湖南、湖北等多个省份,年收入高达数亿元!
大家对她开如此多的店,以及有如此高的收入都充满疑问。黄海鹰,一个历经磨难却坚不可摧的女强人,也是一个能把危机转化为商机的女人。
充满曲折的故事发生在她的身上,她用简单实在的方法化解危难,所有创业者都把她的经历当做是成功的经验去学习。我们需要去学习她的处变不惊,也需要去学习她巧妙化解危机的智慧以及转化商机的方法。
首先她面对行业“寒冬”,不断升级,在最近20年,我国餐饮行业已经经历过了好几次寒冬,例如2003年的SARS禽流感、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2年的“国八条”,国内很多餐厅都在经历了惨淡经营之下,很多有钱的企业就继续烧钱经营,没有钱的企业就关店“止损”。
黄海鹰不同于其他人的抱怨。她积极面对危机,甚至她把这些危机视为商机,“每次危机一来,我们就停业装修升级软装,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客人,重新开业后还会配套相应的促销优惠。 ”黄海鹰介绍时说,同行一开始认为她是疯了。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她用事实证明,她的做法是正确的,留住了客源,就能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其次对面人员流失,推行门店合伙制,对于别人合伙高价挖走他的员工,她并没有生气,而是反思一个她没有气愤,而是反思一个问题,“员工缺少归属感”对于核心问题。她很快就把失败当做教训,归纳总结了门店合伙制。提高员工们的归属感,有明确的职业规划,都在为自己的前途而努力。
最后面对亲情干涉,采用“去亲情化”管理
刚刚开始黄海鹰的餐厅主要由亲友帮忙,后来为了减少干扰,她采用去亲情化管理模式,营造公平公正的员工氛围。因此,亲友们不是门店的寄生虫,而普通员工也感受到了公平。
黄海鹰说,“不管是谁,按劳取酬,唯贤是用,不搞特殊化。”
本文来自生意小哥,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 id="js_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