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中国天气网
秋天有一种暖,叫捧在手心的奶茶。
伴随冷空气频繁我国入秋进程加快,部分地区气温持续走低,让人总想喝点热热的暖和一下。这时候,你需要一杯煮好的奶茶。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了吗?快来查收中国天气网的全国秋日奶茶地图,看看你那里适合喝什么温度的?
中国天气网首席分析师胡啸介绍,24日西北地区、西南高海拔地区、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气温较低,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此时特别适合来一杯热腾腾的奶茶捧在手心,暖暖的、甜甜的。
而江南、西南等地阴雨天气开始增多,气温走低,热奶茶或常温奶茶皆可,看个人喜好随意选。
黄淮南部、江淮地区气温舒适,像是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白天气温较高,上述地区的小伙伴可以喝点凉奶茶;广东、广西、海南沿海一带热力尽显,白天最高气温在30℃以上,奶茶适宜加冰。
25日受冷空气影响,新疆地区喝热奶茶区域有所扩张,像是乌鲁木齐气温明显下跌,24日最高气温26℃,25日将下滑至15℃;西南地区动东部、江南西部依旧阴雨频繁,奶茶常温即可;华北中南部、江淮、江南东部气温开始回升,像是北京、济南、上海等地天空放晴,午后可以喝点凉奶茶;华南地区依旧冰奶茶走起。
26日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依然适宜热奶茶;江南大部、西南大部气温低迷,像是长沙白天最高温在21-24℃之间,偶尔伴有阴雨天气,奶茶至少常温以上;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地区早晚温差大,建议白天喝凉的,早晚喝常温的;广东、广西、云南等局地可以冰奶茶走起。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喝过了
秋天的第一顿火锅还远吗?
小编看天气趋势,可以安排了!
文/刘珺
图/刘红欣
奶含有优质的蛋白质以及丰富的钙和维生素D,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一种营养价值高的食品。走进超市里,各种类型的牛奶产品五花八门,一般人们会习惯将它们分为“鲜奶”和“常温奶”两种。前者因为采用的是巴氏杀菌法,也称为“巴氏奶”。一些消费者不知道“常温奶”是使用了超高温杀菌法,因此在密封的包装里可以长时间保存,下意识以为是因为加入了防腐剂,所以更愿意选择巴氏奶。到底哪种奶更营养,哪种奶更安全呢?今天我们就好好说说这两种奶,到底该怎样选择才合理。
营养
巴氏奶和常温奶营养差异很有限
巴氏奶和常温奶都是很好的食物,其营养差异很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巴氏奶的灭菌温度多数在70℃-80℃(时间较长),常温奶通常是130℃-140℃(时间很短)。
加热的确会破坏牛奶中的一些营养,但是,它造成的损失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大。对于部分热敏感的营养素来说,巴氏奶保留的会多一些,比如B族维生素。但这个差异对于整个膳食结构来说微不足道,而且奶里的主要营养素钙和蛋白质并没有明显差异。
有种说法认为,巴氏奶对“生物活性成分”保留较好,典型的是乳铁蛋白,它是有免疫效力的。不过奶里的多数活性成分经过消化道的时候就会被破坏。
乳铁蛋白对于成人的意义有限,这个蛋白是黏膜免疫的一部分,人可以自己合成和分泌,在眼泪、鼻涕等分泌物里就有。
安全
两种奶的区别在于对微生物的控制程度
刚挤出来的牛奶因为可能携带细菌,不能直接饮用,都需要进行杀菌。巴氏奶采取的是杀菌工艺,常温奶采取的是灭菌工艺。对微生物的控制程度不同,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常温奶采取的超高温杀菌方法,能完全彻底地消灭牛奶中所有的有害细菌,由于没有细菌,在密封包装后在常温储存时间最长达半年以上。
巴氏奶里含有微生物,但是没有致病菌,可以放心饮用,不过为了保证品质,巴氏奶需要一直储存在低温下。如果出现涨袋、鼓包、发酸、结块,意味着很可能运输、储藏过程中脱离低温环境,导致微生物繁殖了。
常温奶里因为没有微生物,所以可以常温保存,也不用防腐剂。如果在家放过期了,可能会有结块现象,但实际上依然安全、可食用,我一般是用来揉面做馒头。
仅从产品安全性来说,巴氏奶和常温奶是同等安全的,但如果考虑到储存运输的要求,常温奶显得更“皮实”一些。
选择
两种产品适应不同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
巴氏奶的优点是有鲜奶的风味(也有人觉得是腥味),缺点是离不开冰箱,因此适合有规律饮奶习惯的人在家庭或办公室饮用。
巴氏奶适合冷饮或温饮,如果喜欢烧开了喝,那还不如选择常温奶,还便宜。
对于没有规律饮奶习惯的人,常温奶和奶粉都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常温奶的优点很多,比如便于外出携带(差旅、踏青等),也可以用于馈赠亲友、看望病人等。
在餐饮业使用的牛奶绝大多数都是常温奶,国外餐馆制作咖啡、奶茶、甜点基本上都是用常温奶,国内也是这样。
通过营养强化、乳糖降解等技术应用,常温奶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对于冷链不完善的三四线城市,常温奶可能是最放心、最具性价比的选择了。
需要提醒的是,国外进口的常温奶通常保质期都非常长,这是因为它需要把运输和通关的时间全部算进去。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它的高温灭菌时间比较长,有时甚至因为“美拉德反应”,呈现浅黄色或浅褐色。这样的进口奶真不值得推荐,还不如选择国内生产的半年保质期产品呢。文/钟凯(食品安全博士)
<>< class="pgc-img">>源丨喜马拉雅APP超级制作的课《新知日历》
编辑丨李从容
“新中式茶饮”你熟悉吗
在中信证券研究部关于中国餐饮消费的数据统计中,我们得知,奶茶在去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 413亿元,同比增长 14.5%,而同样在中国大火的,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咖啡们,和其它饮品加在一起的增幅也只有 8.2%,远在奶茶之后。
我们这里说到的奶茶,并不是生活在中国北方,传统游牧民族的日常饮用品,而是一种改良后的“新中式茶饮”。说它“新中式”,是因为,它是在香港的丝袜奶茶和台湾的珍珠奶茶的基础之上,改良而来的。
不仅有冷、热、常温三种适宜温度可供选择,连辅助配料也在不停地翻新花样,从最开始只有珍珠、茶粉,到如今的水果、奶油、巧克力、饼干、焦糖、布丁等等都可以添加。
奶茶火爆另有其因
奶茶早已不再是一杯简单的饮品,它满足了我们很多人对于精神世界的需求。
这么说其实一点儿也不夸张。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同事或者同学,愿意花费大把的时间排队,只为买到一杯网红奶茶。
表面上看,这可能是因为“饮料行业竞争激烈”、“新鲜刺激的东西更吸引人”等等,但从深层次看,这是今天社会对于消费需求的提升。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写过一篇论文叫做《人类激励论》,他在文中提到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叫做“马斯洛需求”。他把人类的需求按照高低层次分为了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时候,大多数人肯定首先追求“吃饱穿暖”这样的基本生理需求,但当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时,更高层次的追求就会产生。
我们还以饮料为例,在经济生活不是那么充裕的时候,花钱买饮料首先是为了解渴、解馋,这就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但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后,解渴和解馋就不再是选择一款饮品的首要条件,与此同时,饮品的种类也开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多付出几块或者十几块钱就能让我享受到更多样、更符合我心意的奶茶,何乐而不为呢?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人,边喝着两块钱一瓶的矿泉水,边排队买奶茶的原因。
饮料的种类增多了,我们不一定选择奶茶,还可以选择星巴克。其实,并不是说星巴克不火,而是相较而言,奶茶要更受欢迎一些。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分析。
首先是价格。咖啡是西方舶来品,在中国餐饮市场上,咖啡的价格始终不够亲民,即使是火遍全球的星巴克,一杯美式的价格,也高于一杯能够根据心意添加辅料的奶茶。
根据调查,95后人群是目前消费奶茶的主体,他们大多数要么刚毕业没多久,要么还是在校的大学生,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也不是十分宽裕。对于他们而言,用更少的钱去选择更多样的口味,是很划算的一件事情。
其次是场合。三五结伴的年轻人边喝着奶茶边谈笑风生是再常见不过的一个画面。奶茶是一款大众饮品,亲民也不挑场合,做好后,拿起来就喝,真正选择坐下来品味奶茶的人是少数。
奶茶现如今已经不只是一杯饮品,更重要的是,它已经衍生了一种“奶茶文化”,一种促进我们缓解压力、沟通人际关系的良药。
关于主播:
这档节目由《超级制作》为您打造。全新专辑《新知日历》为喜马拉雅平台首档自制知识资讯类音频节目。你和世界最新的知识,只差一个拇指的距离。
新认知、新发现、新趋势、新洞察。从专业人士演讲、权威学术期刊、社会热点文章,行业大数据平台,分析报告等各类来源提取最新的经济、社会、科学、产业新知识,为用户提供每日高品质知识资讯。
关于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中国知名音频平台,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不用看,听喜马拉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