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上周末杭州人消灭了多少波霸奶茶?12000杯!
最多一单买了90杯,网友戏称,城市复苏从“报复性”喝奶茶开始
“是我低估了你们对奶茶的渴望,累趴,腰痛。”复工第一天,半糖微醺奶茶店老板娘吴江丽发朋友圈“哭诉”,刚打开外卖接单软件,订单就潮水般跳了进来,一直忙到晚上9点半,中间连晚饭都没吃上。
与此同时,继上周连喝7天奶茶之后,小白领Wendy这周竟然还没放过奶茶,昨天又约了三个同事一起点。“奶茶提供的那口甜,才更能在特殊时期满足一份心灵的慰藉。”
听说,3月份大家都开始了报复性消费?网友戏称,城市复苏,可能就是从“报复性”喝奶茶开始。
奶茶店复工后忙翻了
5 分钟里5个小哥来提外卖
吴江丽开了两家奶茶店,一家在未来park,一家在西溪银泰,主打特色饮品是酒酿奶茶。她告诉记者,复工之前没有任何预告,没想到一上线就忙翻了,好像大家每天都挂在外卖平台上,等着自己开张一样。
“这几天单店的订单量在100到120单左右,比前几天上升了20%。要不是有些小区外卖小哥不让进,订单还要好。”除了在店内忙忙碌碌,吴江丽这两天还忙着招人。“忙不过来,接下来还想再开店。”吴江丽说。
在城西银泰,继Coco、喜茶、奈雪的茶之后,网红奶茶麦吉machimachi不久前也开业了。
“啊?不能线下点单?只能外卖?”中午,记者来到这家店,发现门口拉着一根警戒线,3个小年轻在门口排队,里面三名店员低着头忙忙碌碌。过了一会儿,有位店员走出来跟顾客沟通:抱歉,暂时不支持店内点单和用餐。一位顾客看了看门口的告示,表示理解,转头就在手机上下起了单。
店员告诉记者,为了大家的健康,目前只接受线上订单,复工以来,订单量还是很不错的。
在喜茶,记者也看到了门口的告示:“为减少人员接触,请大家间隔一米有序排队,更推荐使用小程序下单。收到取茶通知后,再到店取单”。饭点刚过,店内有一名顾客正在取餐,很快,一名顺丰同城小哥快步走了进去,转眼工夫,拎着三大袋走了出来。
店员告诉记者,推荐食用喜茶GO小程序点单,喜茶现在已经把小程序接入了支付宝,进一步满足线上需求。
同样,在武林广场,奈雪的茶中央商城店,记者看到,店内有三四位顾客在下单,店门口的3张自提桌上摆满了外卖。
短短5分钟,就有3位顺丰同城小哥、1位饿了么小哥和1位闪送小哥,从店里拎走了8袋奶茶。其中一位顺丰小哥告诉记者,这两天叫奶茶外卖的人真不少,他一天要送300杯。
线上订单一周涨两成
选无糖奶茶的白领多了不少
每天早上10点,定好闹钟,Coco珍珠奶茶5元立减券,珍珠加青稞半糖热奶茶一共12元,用券之后只要7元,非常划算。这个活动持续到4月10日,Coco奶茶杭州区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上周,订单提升了两成。
在美团平台上,上周杭州的奶茶订单相比上月同期上升150%,不少奶茶店也推出了新品,比如桶装奶茶,但是最受欢迎的还是各大品牌的主打产品。
“我们站点送得最多的是一点点和Coco,特别是他们的奶盖茶和奶茶三兄弟,还有很多人会点网红奶茶麦吉machimachi,就是周杰伦林俊杰喜欢喝的那个。”在美团外卖武林站的站长邹小东看来,城市“苏醒”是从奶茶外卖订单增多开始的。
邹小东解释,最近,上班的白领下午茶点奶茶的明显多了很多,应该都是太想喝这一口了。不少用户会一次下好几单,估计是办公室分享。有意思的是,选择无糖的用户很多,“可能是宅太久运动少,虽然想喝,但是怕胖。”
周末喝掉12000杯波霸奶茶
最贵的一单点了90杯
随着万物复苏,奶茶也见证着杭州人美好生活的复苏。
饿了么数据显示,在上个周末,迎来了一个“波霸奶茶双休日”。杭州上周奶茶订单环比前一周奶茶订单量增长了11%。其中销量最高的是“波霸奶茶”,这个周末杭州人一共消费了1.2万杯波霸奶茶,甚至还有几百名杭州人在看飞猪上的云旅游直播时点了奶茶外卖,边逛边喝的感觉有没有。
根据数据,这个周末,杭州人点的最贵的一单奶茶外卖订单, 一单就消费了1260元,这名用户一口气消费了90杯奶茶,点了9种不同的口味。余杭的余之城成了“奶茶大商场”,奶茶销量居全杭州第一。当然,余杭也是全杭州外卖奶茶销量最高的区域。
为什么大家都在报复性喝奶茶?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以新生代为主流消费群体的行业及细分品类很可能会迎来报复性消费。“比如咖啡、新式奶茶等各类餐饮。疫情期间,年轻消费群体可以说已经憋疯了,他们早就想出来消费了。疫情期间,这类行业其实也经历了一轮洗牌,未来能够生存下来基本上都是优质企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行业发展。”
不过,目前来看,奶茶其实还称不上爆单。
不少奶茶店老板告诉记者,总的来说业绩还没有恢复,爆单只能算部分时间或部分门店。业内人士认为,现在的订单数量和销售金额大约是去年平均的六七成,要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还需要时间。
(中新经纬 作者 陈婕 鲁佳)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class="pgc-img">>品/茶咖观察
作者/蒙嘉怡
编辑/木鱼
点单立等十小时,这杯奶茶非喝不可吗?
8月20日,被誉为“苏州之光”的BONJOUR本就茶饮(以下简称本就)在杭州开出首店。据媒体报道,开业当天上午,线上点单就已有1000余杯等待制作中,按照本就的常态制作速度,一个小时100杯,喝一杯得等10个小时。这种火热亦影响到了黄牛,原价2、30一杯的奶茶,代购价被炒到最高300元一杯。
茶咖观察了解到,本就成立于2020年,是苏州本土品牌,去年开始走出苏州,在江浙沪的核心城市拓店。该品牌小程序显示,目前已在杭州、苏州、上海等多个城市开出40多家门店。
开业仅10天,本就茶饮就成为大众点评杭州饮品店热门榜第一。那么,这家店到底是真火爆还是“营销出奇迹”?茶咖观察特地到现场看了看。
从位置看,本就的杭州首店选在了杭州大厦购物城一楼,位于市中心,背靠年销百亿,排名第一的商业体,距离地铁3号线武林广场站仅400米,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从门店看,门头设计偏向原木色,店内被分割为两部分,前半部分面向消费者,主要处理打包、现场点单工作,面积在10平米左右。后半部分则是饮品制作区域,线上点单后,会直接传到后方,待制作完成后,工作人员通过一个方形的小窗口传递到前台,消费者完全看不到饮品的制作过程。同时,也并未设置室内就座的区域,而是在室外摆放了几张桌椅,在三十五六度的初秋杭州,还是有点热。
< class="pgc-img">>从产品看,本就上线了包括牛乳茶、椰子水、纯茶、柠檬茶、奶昔、咖啡以及周边在内的39款产品,价格在18-78元不等,茶咖观察了解到,本就主打“无茶底牛乳”,将“口感浓郁”作为自己产品的特色。
当然,作为一家奶茶店,立足之本依旧是产品,为了验证这家店的奶茶是否值得大排长队,茶咖观察决定买几杯热门产品尝尝。
为了不让评测来得太晚,茶咖观察在小红书上做好了攻略以后,提前将想喝的奶茶加入购物车,并订好九点的闹钟,一开门就点。在网速的加持下,9:00:16完成下单,就算如此,依旧排在了第六,前方有10杯正在制作中,需要等待11分钟。与此同时,茶咖观察通过闲鱼联系黄牛代购,发现单杯奶茶的代购价在20-100元不等(不含奶茶、不含跑腿费)。
< class="pgc-img">>九点四十左右,茶咖观察来到本就,与小程序上的大排长队不同,现场人并不多,与隔壁的另一家网红店Drunk baker相比,甚至有些冷清。不过,来取餐的消费者确实没有停过,店内柜台上也排放着几十提已打包完毕的奶茶。门店店员告诉茶咖观察,开门一个小时,他们已经制作了50多单,100杯左右,日均销量一千多单。
茶咖观察在门口随机询问了5位消费者,她们均表示自己是从社交平台上了解到该店开业的,这也是第一次喝,且都是“定闹钟,准点抢”。在被问及这杯奶茶值不值得如此折腾抢单购买时,过半消费者表示,口感一般,价格并不便宜,还需要排大队,不会再来喝第二次。
消费者对产品的不满很明显,社交媒体上查询相关反馈,有不少人表示“并不好喝”,并对商家的营销感到反感,质疑是“请的托”“假单”。
< class="pgc-img">>事实上,这种排队盛况,在茶饮界也很少见了。往前追溯,只有在喜茶、奈雪的茶、霸王茶姬、茶颜悦色这类名气大的茶饮品牌扩城时出现。本就,凭什么呢?
开业之前,社交媒体上关于本就茶饮最热的词语是“热巴同款”“热巴严选”。据了解,今年年初,迪丽热巴在上海参加活动时,曾让工作人员去购买过几杯该品牌的奶茶,而后在粉丝中口口相传,泼天的流量就这么被本就接到了。
< class="pgc-img">>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杭州首店以外,本就在其他区域开设的门店均不需要如此大排长队,说明除了明星效应以外,首店效应也在发挥作用。然而,这种趋势也伴随着高度的不稳定性,有不少门店杭儿风过去之后生意就趋向平淡。所以,门店能否存活,最终还是指向产品质量。
不过,仅从当下的消费者反馈看,本就的产品并没有特别强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新茶饮赛道竞争激烈,淘汰加速。壹览商业长期跟踪的25家新茶饮连锁品牌,5月的现存门店量为114839家,7月份,这个数字变为110238家。也就是说,2个月的时间,新茶饮行业净减少了4000余门店。
除此以外,新茶饮品牌们集体降价,进入10元价格带。华安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2023年,新茶饮品牌10元以下消费占比从7%上升至30%,20元以上消费占比则从33%下跌至4%。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口味、价格都不存在绝对优势的本就能够保持现在的热度吗?我看悬。
天,“秋天第一杯奶茶”这句话再度回到大众视野。“立秋”不知不觉间成为了茶饮界的“双十一”,各大品牌各施奇招,送上别具一格的“秋一杯”。
< class="pgc-img">>“秋一杯”营销花样多
立秋前就已“卷起来”
记者走访各大茶饮店看到,有茶饮品牌在今天为消费者们准备了“秋天第一杯奶茶宠粉喜礼”,为当日的8001号订单茶茶,颁发荣誉证书。还有奶茶店将立秋与七夕两个节日融合,推出限定公仔和惊喜盒子活动来吸引消费者。也有奶茶品牌巧用谐音梗,包装袋上写着“富‘桂’泼天,前途无量”,这深深俘获了消费者的心。当然还有更实惠的,直接标出“秋天的第1杯奶茶”标语,当日通过小程序下单即可获得优惠券,并借此节点上新系列新品。
< class="pgc-img">>线上平台也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狂欢”,某线上平台设立了“立秋奶茶”专区,上线第二杯半价、一元奶茶秒杀等优惠活动,多个品牌加入。还有平台提供“8.8疯狂秒”优惠。“平时十几二十块一杯的奶茶,只花8.8元就能到手,非常划算。”有消费者评价。
立秋前就开“卷”。记者在成都一家饮品店看到店员们正在“高速运转”。“几天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原料,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做准备。今天立秋有新品和折扣活动推出,单量确实比平时增加了不少。”店员告诉记者。有茶饮品牌信心满满,该品牌表示为接住这拨流量,近4000家门店提前营业1到2个小时,提前备足物料,同时增加了近600家24小时营业门店。
有茶饮品牌在线上开启预热,进行立秋倒计时,同时发放限量“秋一杯”微信红包封面,引发众多网友参与。还有店员晒出图片,提前将奶茶袋套好叠成“小山”,“备好了平时三倍的水果等物料,全力应对即将到来的‘秋一杯’大战”。
< class="pgc-img">>从“热梗” 到“固定节目”
持续转化为奶茶销量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请客喝奶茶”当作日常社交方式,奶茶不再只是饮品,已经成为了常见的社交工具。自2020年“秋天第一杯奶茶”在社交媒体爆火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用奶茶来表达感情,立秋也连续成为饮品消费需求爆发的节点。
从产生到现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已经从单纯的网络梗发展成为奶茶品牌营销的固定节目。去年立秋当天,微博话题“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阅读量超过4.3亿,抖音话题百亿次播放,小红书分享笔记超20万。今年立秋,依然霸榜热搜,在微博上累计获得超过44亿阅读量。
各大品牌通过推出新品、联名产品以及在社交媒体上的营销活动,成功地将这一概念转化为实际的销售数据。2023年美团发布的“秋一杯”战绩显示,15万商家打造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仅立秋一天奶茶销量破4000万杯,其中,销量突破百万杯的奶茶品牌有8家。
每年“秋天一杯”的销售数据背后,是新茶饮行业的火爆。喜茶作为行业内的头部品牌,截至2023年3月底,门店数已经接近3500家,2023年全年新开店接近2400家,其中新开的事业合伙门店达2300家。此外,蜜雪冰城作为新式茶饮品牌中的佼佼者,其门店数量迅速增长,截至2023年,全球门店数已达到3.4万家。奈雪的茶已覆盖全国近100个主要城市,门店数量超过1200家,2024年第一季度净新增23家直营门店,截至2024年3月31日,共经营1597家直营门店和205家加盟门店。企查查数据显示,城市分布上,成都现存5373家奶茶相关企业,排名全国第四。
这些数据表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仅在文化层面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也在商业层面为新茶饮行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品需求的增加,未来新茶饮行业可能会更加注重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属性,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新茶饮品牌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开发,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柳 吴茜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戴艾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