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08-21 12:51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潘心怡 通讯员 王轶军 叶杏霞
我们在喧嚣的城市里穿行,我们的舌尖在餐馆的丰盛食品里游荡,忽然,有那么一刻,我们会想念起家乡的菜,那种缠绵在记忆里的乡村美食,伴随着乡愁慢慢涌来。
小时候妈妈的菜,总是让我们牵肠挂肚。
而在8月29日,有一场乡村宴席将登陆杭城!
临安,一座被森林包围着的城市,大山细水孕育了繁星般的乡村民间美食。6月份,临安旅游局推出了十大乡村宴席,10个村落,10家民宿,10桌乡村土菜。地道食材,传统烧制,民间味道。美食出笼来,食客喜开颜!一时,众多游客奔临安来,奔十大乡村宴席而来,品美食,住民宿,游乡村……
8月29日下午,我们与浙江梅地亚中心合作,把临安十大乡村宴席搬到杭城,让杭城市民亲临浙江梅地亚酒店一睹10桌乡村宴席芳容,品尝地地道道的临安乡村土菜。
确认过眼神,我遇见对的人!
当天晚宴活动仅提供10桌宴席,每一桌菜都各不相同,各具风味!
1、老庵传统土菜
具体菜品:石鸡鞭笋煲、塔石头石斑鱼、清水小河蟹、咸肉春笋煲、泥鳅丝瓜汤、山坞佬咸笋、南瓜叶、烤小香薯、清蒸马铃薯、清炖咸肉猪蹄、小炒野生姜、塔石头叫花鸡
主厨推荐:菜用本村菜籽油做,都不加味精。主打菜叫花鸡是当地吃虫子吃玉米长大的土鸡,用山黄泥裹住经炭火烧制而成;粉黏小溪蟹是小时候经常吃的一道菜,一只只小蟹都是从溪沟抓来的;玉米贴饼配上自己做的霉豆腐,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吃的。
价格:1680元
出品单位:天目山镇武山村和庄风味馆
2、九狮戏珠
具体菜品:凉拌野芝麻、九狮戏珠、黄花鸡煲、茄子干烧肉、杜仲腰花、大山里的笋干、火炖石斑鱼、石磨豆腐、农家羊肉、肉皮黄豆、老火腿、小三宝。
主厨推荐:特别推荐九狮戏珠。我们村叫九狮村,周围一圈九座山峰,比喻成九头狮子,中间有个湖,像明珠;黄花鸡煲用的是家养的两斤多的土鸡,用黄芪和盐拌在一起,放点黄酒,放在锅上小火煨,烧出来的鸡,每块肉都是嫩的。
价格:1580元
出品单位:天目山镇九狮村慕荷·天目舍
3、月亮之宴
具体菜品:碳烤黄瓜、高山野芝麻、天目黄芪土鸡煲、紫苏石斑鱼、蒜香土猪肉、天目石鸡煲、火腿蒸笋干、外婆豆腐、月亮黄金片、乾隆饼、月亮之吻、老妈锅巴、乡土地瓜饼。
主厨推荐:最土的菜,地瓜饼是用香甜软糯小香薯做的;碳烧黄瓜是自家菜地里种的,在炭火里烤过的;天目石鸡是山珍上品,平时难得吃到;黄芪土鸡煲烹,是将砂锅放置在瓦片上用文火慢炖两个小时;最有故事的要数乾隆饼:一个洋芋饼就是一个乾隆币。
价格:1880元
出品单位:天目山镇月亮桥村月亮工坊
4、棋盘家宴
具体菜品:娃娃鱼煲、竹林隐士汤、天目鲜笋煲、棋盘三石煲、土烧大鹅、葛粉圆子、红烧肉、金蝉脱壳、有机土豆饼、天目小鱼干、山间野菜、蜂巢蜜番薯饼。
主厨推荐:来自大山里的食材和辅料,成就了舌尖上的美味。竹林隐士漫步于竹林之中,辅以黄芪、九制黄精等野生珍贵药材,在用高山泉水炖制而成的竹林隐士汤,不仅味道鲜美,更是滋补佳品;仿生态环境下驯养的娃娃鱼,天目小溪中捕捞起来的小鱼,大山中挖来的鲜笋和野菜,顶着被蜜蜂蛰的危险采集而来的蜂巢蜜等等,不仅仅是乡间美味,更多的是承载着大山里儿时满满的回忆;土烧大鹅一出场,所有吃饭的人都会情不自禁背起《咏鹅》这首诗,聊起小时候被鹅追赶的故事......
价格:3000元
出品单位:天目山镇横塘村棋盘山居
5、临安云相见家宴
具体菜品: 干炸美味手卷、昌北腌黄瓜、铁皮石斛老母鸡、鸡汤排骨野笋锅、番茄炖牛腩、鞭笋步鱼、美味大肠、昌北特色丸子汤、相见土豆饼、相见干菜四季豆、蒜泥香薯苗、奶奶做的粿
主厨推荐:如果你很久没有尝到家乡的美食了
如果你正怀念着质朴的味道
那么,不妨来云相见
这里,有一桌美食等着您
不华丽,不花俏
却充满妈妈的味道
价格:980元
出品单位:龙岗镇相见村云相见民宿
6、峡谷山珍
具体菜品:鱼头豆腐汤、红烧草鸡块、覆盆子猪肚煲、炭烤石斑鱼、红烧土猪肉、观音豆腐、缸豆干烧肉、粥里粿、椒盐土豆串、昌北腌黄瓜、凉拌番薯叶尖、迷你小鲜粽
主厨推荐:临安海拔最高的一桌乡土菜,所有食材来自海拔700米以上高山。
价格:1080元
出品单位:龙岗镇大峡谷村柘林小住乡村民宿
7、三渡家宴
具体菜品:加醋的番茄、老鸭笋干煲、七条纹在三渡、三渡牛排、大龙湾的虾、泥鳅上岸、圆圆的蛋、刀板香、南瓜藤、番薯梗、黄金土豆、包公饼。
主厨推荐:为什么叫三渡家宴?因为来三渡的客人我们视为家人。我们农庄有一亩多的石斑鱼养殖基地,这里的石斑鱼身上有七条斑纹;虾是华光潭水库的野生河虾,加上杭州老头儿油爆虾配方,制作出独有的油爆虾菜系。
价格:1200元
出品单位:龙岗镇龙井村三渡民宿
8、指南十八碗
具体菜品:粽叶蒸土鸡、老鸭炖石笋干、紫苏小溪鱼干、紫藤花蒸火腿肉、梅干菜蒸肉、烟熏猪头油豆腐、狗娘豆腐、野生水芹菜、高山野马兰头、土豆饼、紫南咸笋、五彩指南。
主厨推荐:指南十八碗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去年,已经消失七八十年的传统十八碗宴席重返餐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土,必须是自家养的土鸡、老鸭、土猪,菜地里种的时令蔬菜、小溪里抓来的清水鱼、山上挖来的野菜等等。
价格:1198元
出品单位:太湖源镇指南村秀山丽景民宿
9、觅食花千谷
九蒸九晒、爽口萝卜、白沙飞鸡煲、爱喝啤酒的鸭、花蜜仔排、草猪肉、石耳土鸡蛋、毛草根、蒜泥桑叶、观音豆腐、野生鱼、乡村小饼
主厨推荐:花千谷不仅有飞鸡,还有爱喝啤酒的鸭.选材于一年半以上的瘦肉鸭为原料,用文火焖一个半小时为火候,精心烹制,口感极佳。08年三八婆媳特等奖.杭州好多电台报道,临安好家风百笋宴菜一等奖,还是那个菜,味还是那个味,久违的你何不再次相遇。山珍野味一锅端,人间美味只求偶遇。
价格:1380元
出品单位:太湖源镇白沙村花千谷民宿
10、柳庄老八碗
具体菜品:南瓜芝麻饼、柳庄山水鸡、紫苏泥鳅、缸豆干烧肉、炭烤小溪鱼、英公小淡虾、箬叶芋饺、炖土鸡蛋、饭蒸茄子、土豆饼、蒜泥南瓜叶、糯米肉圆、清炖草鹅
主厨推荐:柳庄山水鸡是明星产品,这里的鸡从小就逍遥自在生活在竹林和天目溪边,纯自然生长,从幼崽到成年鸡要8个多月的时间。柳庄山水鸡经历了多次禽流感打击,因为良好的品质被选定为第一只杀白鸡,2014年3月27日都市快报整版报道,3天时间存栏可销售的鸡销售一空。
价格:1188元
出品单位:於潜镇百园村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pexels-airamdphoto ?
封面|图虫创意 ?
极物君语:
千万别和安徽人吃饭。
因为吃过一次,就会念念不忘一辈子。
说起长三角,大家都知道是经济带,但你知道除江浙沪以外的,第四个地方是哪里吗?
说起“内斗”省,大家会想起江苏;说起没存在感,大家会想起河北、江西;但要是说起既没存在感,又很会“内斗”的省,你知道是哪里吗?
这里往前翻是曹操、朱元璋、周瑜、包拯、管仲、李鸿章、嵇康、华佗的故乡,往文坛走,让海子和张恨水老乡见老乡;格局开大,还有陈独秀、邓稼先等名人汇聚一堂,你知道是哪里吗?
这灵魂三问,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安徽。
安徽,就像这个“徽”字,不懂的人看不透,懂得的人爱得深。厉害到全国人多少知道点儿,离谱到本地人也未必窥见全貌。
今天极物君就带大家去安徽看看,它究竟有多“徽”吃、“徽”喝,“徽”飞。又如何凭借一个“徽”字,让人念念不忘。
< class="pgc-img">>图片|pexels-汪顺 ?
< class="pgc-img">>提到安徽,有多少人想到了徽菜?
可你却未必知道,徽菜虽是八大菜系之一,却只占安徽美食的三分之一。
【不止是徽菜,皖里有三国】
由于身处要地,淮河与长江穿省而过,一江一淮以此成界,将安徽天然划分成皖北、皖中与皖南。
古有三国三分天下;今有三区,食域三分——皖北近中原,爽脆咸鲜接近鲁菜;皖中是长江流域,出淮扬菜,多见清甜河鲜;
而深受古徽州影响的皖南,才是重油重色、重火功的徽菜。
三区各领风骚,便有了肉食爱好者天堂:
臭鳜鱼,鱼肉鲜滑一夹成瓣,搭配黄山嫩笋丁更美味,就是外地人闻着未必习惯。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片1|网络 ?;图片2|《舌尖上的中国》?
符离集烧鸡,一拉脱骨、汁水四溢,谁都想来一口。
花样百出的还有——全国闻名老乡鸡(中式餐饮品牌)、软滑干香地锅鸡、亳州板鸡……吃鸡打擂一点不怕的。
”鸭”力不小,安徽人一手端上皮香鲜甜的红皮鸭,一手拎上先卤后煮,厚润熏鲜的无为板鸭。
禽类到这里,也逃不掉广东一样的命运。庐州烤鸭、口袋鸭、吴山贡鹅、黄山炖鸽……此禽香鲜,必须款待舌尖。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片1|Talk ?
图片2|一口一个大马勺 ?
筷子别停!安徽人拍着胸脯说,鸡鸭鱼肉我样样精通。
上猪肉——
山粉圆子烧肉、徽州名菜刀板香,一咬流脂,满口生香。
“金华火腿在东阳,东阳火腿在徽州”,这里的火腿别忘了尝尝。
< class="pgc-img">>图片1|pexels-irita ?
上海鲜——
桂鱼遇见上小山羊,在萧县吃“鱼咬羊”;香辣畅快夜生活,去合肥吃小龙虾,还有芜湖大蚂蚱。
单一食材已不能满足你的胃?还有安徽“火锅”——
胡适一品锅和李鸿章大杂烩。边吃边煨,美食荟萃,让你一次吃个够味。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片1|森林木子 ?
图片2|爱美食的胖子 ?
【不止有板面,饺饭藏炊烟】
说安徽板面,河北石家庄人的DNA动了。
河北安徽板面,就像长沙桂林米粉、青海兰州拉面,说不上哪里不对,但细想总觉得匪夷。
地缘加上早先人口流动,安徽板面从阜阳出发,经“改羊为牛”本土化后落地生根,反而成了河北人的“一天一面”。
< class="pgc-img">>图片|哇塞 ?
安徽本土板面在阜阳太和,搭配羊肉。
由师傅边摔边拉的板面,薄宽筋道,晶莹透亮。和浇头一起入口,齿颊鲜香。
在阜阳,其实格拉条有更大市场。手搓的它圆滚筋韧,比一般面条更粗。下锅一烫,嚼劲弹香。
< class="pgc-img">>图片|超级厉害的LL ?
夏放荆芥冬放香菜,面捞起一拌,辣椒香、葱香、芝麻香融为一体,再配一碗黄豆芽汤,是本地人才懂的爽!
安徽的“多面”不是说说。涡阳干扣面、当涂大肉面、炉桥手擀面、淮北烫面、铜陵大肠面、虾籽面…不来趟你永远不知道它有多少面。
< class="pgc-img">>图片|吃货小刘鸭 ?
在这里,就连米也有新姿势。
安庆炒米:糯米与大米晒干后炒制,可搭配鸡蛋或鸡汤,热雾中味蕾开放。
芜湖藕稀饭:藕香与米香交汇,稀黏香甜。
渣肉蒸饭:七瘦三肥的五花肉,当地稻米加料炒熟一裹,加千张一蒸,满室盈香。
< class="pgc-img">>图片|《早餐中国》 ?
安徽的包子也超级香,大南门的牛肉煎包、小笼汤包肉汁恣意。
而做法不同的馄饨,名字更神奇,江毛水饺、深渡包袱,是啥点了才知道。普通的鸡汤小馄饨,都藏着好味道。
< class="pgc-img">>图片|吃货小刘鸭 ?
【何止是豆腐,个个有来头】
豆腐到了安徽,可算绝对的“自来熟”。
熟到“长毛”的毛豆腐、菊花豆腐盅、百鸟归巢、淮王献宝等堪称“豆腐开会”。
< class="pgc-img">>图片1|《舌尖上的中国》 ?
配菜里豆腐荟萃,它也在衍生中香得开胃:
当地油菜花炸出的菜油,拿来做煎豆腐、还有鼎鼎大名的八公山豆腐乳、茶干,臭干子,就连王致和臭豆腐都和它有点渊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安徽另一个“重口”,在酱。
金菜地虾酱、肉酱、胡玉美蚕豆酱、京龙牛肉酱,在本地甚至打败了老干妈。还有爽口的腌菜、嫩脆的铜陵糖姜、糖蒜,那是鲜出水,香动魂。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片|小胖娥 ?
安徽的小吃,一个跟一个上场,吃上一整年也不重样——
黄山的烧饼,酥脆小巧,扬名全国;六安狮子头(一种油炸香脆小吃)、乌饭糍、蚌埠烧饼夹里脊,东至米饺、三河米饺各有特色。
< class="pgc-img">>图片|图虫创意 ?
大救驾(一种酥皮面点)、池州小粑、蒿子粑粑、云岭锅巴、牛肉干、桃酥、采蝶轩、詹记……谁不眼花缭乱,馋舌惊颤。
还有卷馍、萧县卷面皮、娃娃鱼、鸭脚包……好吃的太多,再点一杯卡旺卡,生活赛神仙。
< class="pgc-img">>图片|Solo-fish ?
吃完小吃,再吃点水果平衡一下——
在世界梨都砀山,吃梨吃桃;去怀远吃石榴,到萧县吃葡萄;这里还有枇杷、蜜枣、猕猴桃……一年吃不全,十年吃不腻。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片2|Shukyan ?
< class="pgc-img">>安徽人,很“徽”喝汤。
没错,就是《舌尖》导演陈晓卿魂牵梦萦的sa汤。
【汤里有乾坤,香到丢了魂】
这汤神,即使在安徽,读音也不一样。
不仅有sa和sha的区别,连音调、做法也有不同。不过在外地人眼中就像亳州与毫州,区别难度有如登天。
< class="pgc-img">>当然,美味无关名姓。
寒冬点个sa汤,那热气能将身体冲透。蛋花混汤喝下滋味十足,哈一下呼出身上最后一丝冷气,整个肺腑都舒坦了。
难怪,一碗滚烫「香稠」的sa汤就是远在它乡的安徽人心中,最深的「乡愁」。
< class="pgc-img">>图片|小羊vv ?
到了肥西,一碗汤鲜滋补的老母鸡汤,有如救命。而在淮南,牛肉汤才名满天下。
二十几种滋补食材聚齐,加入牛骨慢火熬12小时,让它喝起来更温润;江淮一带的黄牛肉,混着千张、豆饼、芋粉,撒一把香菜,好吃到精神抖擞。
一口汤,一口锅盔或油酥烧饼,满足到能将浑浑噩噩的一天照亮。顺路尝尝淮南土豆片的酥爽,这日子真香。
< class="pgc-img">>【茶里香飘远,酒中藏江南】
茶酒,安徽人的人间乐事。中国十大名茶,安徽就占了三种。
如果说中国的茶香中,藏着春天的芬芳,那么你一定要来安徽喝一场——
去画里乡村宏村、南屏看徽派建筑,品一品太平猴魁;去祁门青山碧水里赏秋韵,饮一杯祁门红茶。来一趟,也别错过形如雀舌的黄山毛峰。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片1|pexels-a-p ?;图片2|pexels-quang-nguyen-vinh ?
还有无芽无梗的六安瓜片、挺直微展的霍山黄芽……爱茶之人来此,闲来坐饮时,风雅在人间。
若你喜清鲜,桐城小花、舒城小兰花都可以尝尝。最“徽”喝茶的安徽人会带你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兰香。
< class="pgc-img">>图片|pexels-eva-bronzini ?
安徽人不但“徽”喝茶,也“徽”喝酒。
所以徽酒当仁不让,马上出场。古井贡酒、口子窖、迎驾贡酒、金种子酒并称徽酒四朵金花。浓香、兼香、酱香、馥郁香……多种香型的白酒,让安徽弥漫着一丝酒香。难怪有人说这里,酒风彪悍到“麻雀都能喝二两”。
< class="pgc-img">>图片|Shukyan ?
若你喜甜,还可来一碗赤豆酒酿。
酒不醉人人自醉,甜蜜间不知古今。便就微醺于此间江南,绿意飘染,春日迟迟。
【肚里藏墨水,心中有文化】
安徽人还很会“喝”墨水。
这里是徽派文房四宝——宣笔、宣纸、徽墨、歙砚的家乡。
你能看到双手沾墨的老师傅,在纤毫之间,将一门古老的技艺重复岁岁年年。也能看到小孩子捧着诗书,将诗词背上好几遍。
< class="pgc-img">>图片|pexels-ferezou ?
翻开历史的书页,这里有引领明清文坛300年的桐城派;
更有以儒经商、足迹遍布全国的徽商,无一不彰显着安徽深厚的文化底蕴。
< class="pgc-img">>图片|pexels-andrew-seto ?
于是,就连与之相关的美食都浸染出一丝文韵——
形如古墨的徽墨酥、白如雪的安庆龙须酥,藏进诗情画意;祝愿高升、求学顺利的节节糕、怀宁贡糕,精致玲珑的梅花糕、绿豆糕、云片糕、甄子糕……令人眼花缭乱。
< class="pgc-img">>图片|sunny ?
还有制作精妙的非遗字豆糖,将中华文字藏进方寸之间;
酥甜可口。滁州董糖(琅琊酥糖)、铜陵酥糖、顶市酥,哪一个不藏着多年历史,传承着一代又一代古老的技法和味道。
< class="pgc-img">>图片|《舌尖上的中国》?
< class="pgc-img">>之前低调的安徽,凭网红城市爆火,直接飞进人的视野——
「芜湖」起飞、「蚌埠」住了、马上「开冲」。越来越多的人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宝藏地。
但其实,安徽的不简单,早从名字就看得出来。一个“安”字,让它凭首字母排全国第一;一个“徽”就藏着“山、水、人、文”。
左边的“ㄔ”,是慢步行走的意思,来安徽,慢生活存在于街头巷尾,跟着安徽人,就能品尝浓浓的徽味;
中间则是“山系”,来安徽,感受黄山、敬亭山、九华山等群山纵横,更在山水间嗅得好茶之味。安徽人会泡好清雅的茶,和你聊聊桃花潭的美,徽剧、黄梅戏、徽州文化的风韵。
最右边“攵”,是轻轻敲打的意思。来安徽,江南的烟雨扣击心灵,古老的徽学记载,更让人明白文化的来处。
< class="pgc-img">>图片|pexels-roy ?
而这里又不单单有这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人也成就一方水土。安徽人既有江南文人的低调,又有豪放敢闯的勇气。
不论是抗击外敌的淮军,还是威海卫战役以身殉国的丁汝昌,他们都来自安徽。
《觉醒年代》陈延年、陈乔年也是安徽人,延乔路最终通向繁华,满载鲜花,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们。
< class="pgc-img">>图片|凯森 ?
多年来,位处要地的安徽多次开闸泄洪,以自身压力,保卫家乡安定,守护兄弟省河南与江苏不受水患侵扰。
疫情期间,它又支援武汉、上海,奔赴的身影从未落下。作为妥妥的红色地域,安徽人的血脉里藏着勇气与责任,始终如一。
南北交融,让安徽成为南方人眼中的北方,又成为北方人眼中的南方。这里有“分区而食”的独特,也有所谓的“内斗”,但安徽再“散装”,心都在中国。
这里走出了不少我们熟悉的品牌——傻子瓜子、恰恰、真心、溜溜梅、幸运方便面;这里也藏着不少惊喜,火遍b站的《男生女生向前冲》、全国最大的方特游乐园……
融合了不同的文化、美食的安徽,男女老少都能在这里找到快乐;而不论江南客,还是塞北人,都能从中找到归宿。正因为安徽,不南不北。所以东西南北中,来安徽都吃得通。
< class="pgc-img">>图片|图虫创意 ?
曾有人开玩笑说,安徽什么都会,就是不会让你想起来。
可你看,它明明拥有这么多精彩。
希望未来有更多人,了解到“徽”吃、“徽”喝、更“徽”飞的安徽,因为它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南商报首席记者 李兴佳 郑州市工商局/供图
李莲英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拿到执照的郑州个体户,十个月挣了一万元,成了名人。1982年郑州市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时,被推举为主任,此后开始了长达30年为个体户奔走的岁月,直至2012年退休。
1985年,时任郑州市常务副市长邓建民,为被打的烩面馆个体户鸣不平,其背后,更是为当时不入流的个体经济正名和护佑。
如今,30多年已过。已退休6年的李莲英,回忆往事如数家珍,邓建民也已85岁高龄,身体硬朗。
听闻要做改革开放40年报道,他们均欣然接受采访。对于他们来讲,这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时代,更是一个留下了无数美好回忆的激情年代。
< class="pgc-img">>【改革前】
卖粽糕改卖稀饭,摊主被判3年
1958年2月,因为私改经营品种,将卖粽糕改卖了江米稀饭,李德培被郑州市二七区法院判处群众管制3年,并被罚款500元。没钱交罚款,他不得已用两间房屋来抵交。
那会儿,他不会想到22年后的秋天,自己会被平反,要回两间房产。
获得同样罪名的还有饮食商贩李国顺,不过是发生在1963年。当年,李国顺未经批准私自跨行业,既干饮食又搞肉食。李国顺和儿子俩人合用一个营业牌照,在一家集贸市场以每斤0.4元、0.54元不等的价格,购买羊肉53斤,煮熟后高价出售。
他又私自批发烧饼给肉食商贩,比平常规定的25%毛利率还要高7.7个百分点。这些事被管城区工商科通报,并处罚款40元。
那个时候,他不会想到23年后,郑州市会规定“凡经批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允许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那个时代,改革开放远未到来,个体商业无处施展抱负。凡是从事长途运输、转手倒卖、雇工包公、居间牟利,即被视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破坏无产阶级专政的犯罪行为”。
< class="pgc-img">>【至暗时刻】
不允许单干,个体户上吊自杀未遂
期间,发生了一个商贩自杀未遂事件,足以说明当时个体经济所遭遇的环境困局。
据《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志》档案里的记载,1963年,商贩被要求上交牌照,不再允许私商单干经营。当时45岁的管城区饮食业商贩李皮斗,已经从国营退出单干约一年时间。无路可走情况下,李皮斗只能要求加入合作商店。不过按照规定,他必须重新缴纳当时退店时退回的80元股金和家具。就因为这80元股金,李皮斗和饮食业管理组发生争执。
6月16日,李皮斗打了爱人一耳光,并撂下一句话“孩子我不管了”,进屋上了吊。爱人听到有凳子响声,赶忙喊人将他救了下来。
在分析自杀原因时,当时的主管部门称,李皮斗单干思想严重,因为单干挣了不少钱,盖了3间房子(值800多元),永久车1辆,爱人价值140多元的手表一个,家里家具齐全。
“这次入店是形势所迫、无路可走,实际上他思想没认输。”主管部门总结称。
个体户生存空间被严重挤榨的事件发生在1966年,社会上要求取缔个体工商户的呼声越来愈多。不少个体户感觉到走的是一条资本主义道路,没有前途,纷纷向政府交回牌照、另谋职业。
据统计,交照的老个体商贩共541户,临时个体商贩752户,个体手工业442户。1969年,国家正式宣布取缔个体商贩,号召上山下乡,从事农业生产。
此后,个体工商户进入万马齐喑的十年。
【改革后】
第一批拿到执照后,模具女工成了“万元户”
1979年11月,老坟岗市场在关闭15年后,重新开放。这个发迹于1937年的老字辈市场,日客流量一度达到五六万人次,是当时郑州5个自由市场之首。
这是个信号,集日、庙会、物资交流大会等商品交换活动得到鼓励,个体经济开始抬头。
这已经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一个年头。也是在这一年年底,只不过22岁的姑娘李莲英,申领了个体户执照,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拿到证照的个体户。
< class="pgc-img">>那会儿,李莲英刚下学,凭借祖传的手艺,给纺织厂、印染厂、具管厂做模具外包生意。她父母均是工厂的模具工人,从小耳濡目染,曾一边上学一边看图纸。父亲告诉她,“跟我学点手艺,比啥都强。”
就是这门手艺让她一下子成了名人,甚至被美国记者采访。她向河南商报记者回忆,“有了执照后,接的活儿特别多,很多工厂排着队找我,得跟我说好话。我一个人干不完,全家老少齐上阵。”
当时媒体以“十个月收入一万元”对她进行报道,而那会儿身为高级技术工人的父母,一个月工资才一百元。李莲英回忆,1982年结婚时,她手里已存下三四千元。而当时婚嫁必备的“三转一响”老三样,置备齐只不过需要几百元。
1982年,对于李莲英和郑州市个体经济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12月,郑州市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个体户有了“娘家人”。
因为“又红又专”,而且年轻,25岁的李莲英被推到前排,当上了个体劳动者协会主任(后改为副会长)。此后,她开始了长达30年的协会生涯,与个体劳动者休戚与共,直到2012退休。
【地位提升】
烩面馆老板被打,政府加码个体经济发展
不过,重见天日的个体经济社会地位很低。“一说谁干个体的,就找不到媳妇。大众看不起,觉得这不是正当职业。在火车站,摆摊的个体户经常被追得到处跑。”李莲英称,当时甚至流行有“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的说法。
真正让社会、政府对个体户重视起来,不得不提1984年发生的饮食商户被打事件。
《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志》档案中记载,郑州市建中街派出所民警黄某,经常到个体户冯全成的烩面馆吃烩面,多吃多占。一次,因为店内伙计招待不周,黄某将冯全成打成重伤,边打边骂,“我在这一片20多年,没人敢给我难看,你这狗脸,以后咱们走着瞧。”
这个事件被曝光,并报送至时任郑州市市委书记。当时中央领导看到后,专门批示,“此事值得注意,请各省市检查一番,对干部教育一番。每项新政策要经过多次教育,几番周折,甚至惩办几个才能生根。”
< class="pgc-img">>此后,关于扶助个体经济的政策加码。1984年6月,时任郑州市工商局副局长的贾常先号召,全力支持城镇居民、待业青年和农民从事个体经营。
1985年4月,时任郑州市副市长邓建民在个体户表彰会上称,“进一步提高对个体经济的认识,规划、城建部门要积极为个体户安排经营场所。”
1985年10月,规定今后个体医生开业不进行工商业登记;1987年,郑州市私营企业开始试行登记,一年后开始正式登记。
【风波】
一晚上27名个体户弃业逃税
此后,个体经济不再是贬义词,“万元户”成了人人艳羡的对象。不过,个体户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这中间出现过弃业逃税风波。
曾在郑州市工商局就职、现已退休的李哲宏所著《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志》有记载,1989年,郑州市友爱路市场100多户弃业逃税。火车站地下商场仅9月8日一晚上,就有27户弃业。
< class="pgc-img">>原因是:个体户对税收大检查有顾虑,认为政策要变,纷纷取走存款、停业关门。不规范收费增加了个体户负担,比如公安部门下文加收“公共场所许可证”办理费,有派出所收取治安费,每次应交2元,却收100-200元;每户交1000-2000元的计划生育费押金,个体户、私营企业需认购170元/人的金融债券……
此外,整顿饮食摊的要求较高,比如每个摊点要有下水道,个体户一时难以达到。金水区230名个体户中,仅有37户合规。
这一弃业现象进入决策层视线。此后,郑州市政府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以任何理由乱收费、乱摊派侵犯个体户的合法权益”。
【成绩】
十年个体户数量增长近二百倍
这仅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朵小浪花。此后,重回大众视线的个体经济,像被按下了快进键,发展突飞猛进。
河南商报记者从《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志》查询得知,郑州市城乡个体(合伙)工商业户数,1979年为288户,1990年达到了55523户。
如今,已经从郑州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任上退休6年的李莲英,身体硬朗,回忆往事,仍历历在目、如数家珍;曾极力护佑个体经济发展的郑州市常务副市长邓建民,也已85岁高龄;曾在八十年代主抓花园路、老坟岗、中原等三大集贸市场建设郑州市工商局局长贾常先,76岁高龄,说起话来声如洪钟。
听闻要做改革开放40年报道,他们均欣然接受采访。对于他们来讲,这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时代,更是一个留下了无数美好回忆的激情年代。
(河南商报编辑 施尚景 实习编辑 熊子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