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旗下【萝卜网】推出互联网人必学的的精品课,注册即送7天VIP!
近日,中国饭店协会发布了《2015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2014年全国最能吃的省份是广东,餐饮销售收入为2836.6亿元,排在全国第一位,是北京的四倍。自2013 年中国餐饮业增速收入创20 年来最低速以来,2014 年全国餐饮收入27860亿元,同比增长9.7%,比上年加快0.7 个百分点,终止了连续三年增速下滑的颓势。
报告同时显示,中国餐饮业在政府政策推动、居民消费持续增强、行业创新转型驱动下,呈现了大众转型、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趋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餐饮业正积极拥抱互联网,互联网公司也正积极拓展移动端市场,极大地促进了餐饮行业的发展。o2o餐饮 APP 火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端占比还在保持逐步走高的趋于。移动端的使用习惯已经逐渐取代PC端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主要使用的工具,出行、点餐、社交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手机。诸如餐饮美食相关的APP层出不穷,如“大众点评”“美团外卖”“饿了么”等APP的下载量始终居高不下。
传统行业正在加速被互联网改造和颠覆。
但是,目前“美团外卖”、“饿了么”等这样的外卖O2O公司成功为各类快餐厅解决了客流的问题,甚至给一些街边的小店带来了订单,提升了效率。但是对于一些不以外卖为主业务的中高档餐厅来说,更多的还是需要客户到店消费。而如何提升餐厅的消费体验和经营效率,也成为了餐饮O2O需要攻克的重点。
餐饮O2O面临的3大挑战NO.1:如何引导客户到店消费对于大多数餐厅来说,都将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渠道来实现对客户的引流,从而提升营销额,这只是最基本的需求。此前,团购模式是许多餐饮店尝试的模式,但随着时间的磨砺,其弊病已经显现,如团购造成的客户过于集中,影响消费体验;团购利润低,消费者低价购买心理无法接受正常价格消费,不利于形成回头客等等。虽然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外卖O2O的出现,能够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但是对于很多中高档餐厅来说,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户到店消费,显然才是他们的痛点。
在O2O的概念普及以后,有许多具有实力的餐厅经营者们希望结合自身的特点来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客户管理和营销体系,希望能够形成良性的经营模式。比如开设微店和微商城,以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为入口吸引消费者等。但是,这些餐饮O2O的解决方案的导流效果并不稳定。
餐饮O2O如何引导客户到店消费将成为第一大挑战。
NO.2:如何形成客户的二次消费如何让到店消费的客户转化成为忠实粉丝,并促使客户成为回头客是餐厅经营者的一大痛点,这其中菜品的优劣和性价比固然是留住用户的根本,但有效的营销手段和愉快的消费体验却能转换更多的回头客。1有效的营销手段在过去,多数餐厅采用办理会员或储值卡和送优惠券的方式来鼓励消费者做回头客。如今,随着微信产品的大规模普及,很多中高档餐厅都建立了微信平台会员管理系统,开始通过微信进行会员卡和优惠券的发放。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避免消费者忘记带卡券的情况,提高卡券的使用率;除此此外,餐厅店铺根据各大节日举办的活动也能时时更新在网上,让消费第一时间知道,产生到店消费的欲望。
近O2O火,餐饮O2O更火,各种融资、各种烧钱。但基本上都浮于表,却没沉于心。民以食为天,餐饮绝对是资金规模大,消费高频次的行业,也是问题最多、潜力最大的行业。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餐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对传统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O2O的核心是Offline,关键在于Online和Offline之间的2(To),Online是辅助。在我看来现在的所谓餐饮O2O项目,没有一个是真正的O2O。什么是真正的O2O?线上线下闭环运营,环环相扣,环环受控。任何一个环节不相连、不受空都算不上真正的O2O。
餐饮O2O,绝对不是你有个好创意,编个好的程序,做个好推广,就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要做好餐饮O2O,就要沉于心,把基本功做扎实,而不是拿了钱去做一些浮于表的烧钱动作。
做好餐饮O2O关键的三个要素:
一、 吃好
如今“吃饱”容易,“好吃”难,“吃好”更难。到店“吃好”容易,外送“吃好”难。所有行业中,饮食行业是品牌忠诚度最低的行业,情怀也好、情感也罢,都比不了贪吃的那张嘴,都打不过占便宜的那份心。谁家好吃我吃谁家,都好吃谁家便宜我吃谁家。某杭州餐饮企业的火爆:同样价位我家好吃,同样好吃我家便宜。
“吃好”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课题,包含很多要素:
任何一个环节没做好都会影响顾客的满意度。有时生意好不是因为你做的好,而是因为别人没你做的好,一旦出现一家做的比你好,那顾客很快会转移。想做好餐饮O2O,就要选好产品,不是任何菜品都适合外卖,中餐里70%以上的菜品不适合外卖。另外对其中的价格、质量、卫生、时间、服务等方面都要有所深入地研究和改进,不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二、 成本
都知道O2O潜力无穷,有市场需求和开发空间。但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成本控制。客户再有需求,市场再有潜力,你给客户提供的价值一定要大于你所需要的成本,不然你就是白忙活、瞎折腾。
客户想吃饭却又不想出门:有需求,但是这个需求值多少
钱?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价值,想在家吃个盒饭和想在家办个宴会是不一样的价值。这样的需求可以借助发达的互连网扩大连接到愿意提供服务的商家,商家提供服务,客户付钱买单,听起来多么的好的O2O。但是你收费高,客户认为不合适,收费低又赔钱,怎么解决? 餐饮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互联网是技术密集型,连接餐饮和互联网的中间环节是什么型?
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大部分餐饮O2O企业线上到线下中间环节还是劳动密集型。未来餐饮O2O的发展就是尽快解决人的问题,Offline和2(To)一定要往技术密集型转变,创造同样价值的前提下,少一个人就少了一个人的成本,多了一个人的利润。
三、 安全
食品安全,餐饮行业永远的话题。餐饮O2O现在最薄弱的环节就是食品安全无法保障,尤其是中餐业。餐饮O2O比传统餐饮还多了一个送的环节,对商家食品安全的控制能力要求更高。团购、订餐、点评都不是真正的O2O。前一段曝光的外卖黑作坊就是给业界敲响了警钟,如果不是中国现在对这方面的处罚力度小,你再大的企业也给你罚倒闭了。
餐饮O2O这块蛋糕,看起来大,闻起来香,但却那么高,不打好基础、做好基本功,你就很难吃到,就算吃到了一小口也很容易摔下来。O2O绝对不同于单纯的互联网,需要创业者和管理者真正的深入行业、了解行业,体现价值、降低成本、高效运行。其中降低成本绝对是一个高难的、高技术、高智慧的挑战。未来的餐饮O2O,谁人少、谁就赢。
本文作者刘鹏,亿欧网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声明:亿欧网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亿欧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亿欧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亿欧网的追责。
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O2O行业资讯和商业分析,请您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i-yiou"或者"亿欧网",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亿欧网建立直接联系。
<>动互联网兴起之后,O2O大热,连锁行业相继涌现出黄太吉、雕爷牛腩、叫个鸭子等知名品牌。他们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一开始吸引了不少人的光顾,同时过度营销、口味不佳等质疑声也不绝于耳。
一蹴而就的O2O都是耍流氓。时至今日,我们尚未见到某一品牌能像火箭一样瞬间冲入云霄,并持续火爆,相反,像飞机缓慢滑翔起飞的品牌却走得更长远、稳健。
误区:新品牌期盼一夜成名
部分年轻创业者,一上来就把自己品牌塑造为O2O的典范,依托互联网,加上资本助推,一夜成名,响彻大江南北,可惜火得快退得也快。
品牌的成长有其自身规律,互联网只是改变了营销手段,并没有改变商业的本质。快速成长的品牌就像激素催熟的西瓜,品质是经不起检验的。
新事物刚出来,自身并不完善,需要时间进化,最终以成熟的姿态呈现出来,被社会主流接受。刚出来就被大量曝光,容易产生负面传播,形成负面认知,透支品牌生命。近两年曾盛极一时的瑞肯爷爷现烤蛋糕就是典型例子,现烤蛋糕整个品类也深受其害。
要点一:飞机滑翔式启动品牌
社会扩散模型揭示,新事物刚出现的时候,只有2.5%的创新者乐于尝试,其余人则要等到事物逐渐成熟,受羊群效应的影响才逐步接受。
新品牌推出,首先需要抓住这2.5%的源点人群,缓慢扩散,积累正面认知和势能,等待引爆点的到来。这种飞机滑翔式起飞模式,才是建立品牌的正道。
雷军非常懂这一点。小米手机最初只在认同自己的粉丝里做传播,并创办了小米社区聚集粉丝,收集粉丝建议,逐步改进产品,然后才推出小米手机。
传统连锁企业做O2O更应如此。海底捞从第1家店到100家店用了20年时间。北京最受欢迎的面包坊味多美,从1家店到300家店用了18年时间。
要点二:好产品才能安身立命
概念都是虚的,只有产品才是实的。
雷军说他从同仁堂老祖宗那里学到了做产品的秘诀:一要真材实料,二要凭良心。这两点说起来简单,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不然我们就不会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等新闻了。
小米手机用的产品材料都是全球最好的:处理器用高通,屏幕用夏普,组装找富士康;味多美面包坊选用全球优质原料:奶油用法国的、干酪用澳大利亚的、蔓越莓用美国的、枫树糖浆用加拿大的、椰蓉用菲律宾的。
没有真材实料做不出好的产品。无论过去还是未来,也不管是连锁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归根结底,好产品是基础,产品做不好,任何时代都不会有机会。
要点三:大规模线下门店是保障
做好O2O需要大量线下门店的支撑。百度、阿里、腾讯都看到了这个趋势,布局O2O市场。他们首先抢占的就是已经有巨大影响力的连锁品牌,通过提供优惠条件与这些品牌合作,推广自己,培养用户习惯。小企业则完全没有这样的待遇。
阿里推广淘点点的时候,该团队就用返现红包等方式与眉州东坡酒楼等强势品牌合作。今年,阿里蚂蚁金服与味多美面包坊进行深度合作,打造更强的O2O交易模式。这两家企业,都是各自品类里的领导者。
一出来就说要做O2O,还扬言有多成功,内行人打死都不相信。连锁企业复制太难,不像快消品直接往渠道铺货就行。不要说在北京开上百家门店,就是几十家,选址就够得操劳,好位置不多,开一家就少一个。
选好址后还有产品的标准化,产品标准化又涉及到中央工厂的加工,物流配送,门店人员的操作培训、服务培训等,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验。
三个互联网巨头都看中实体店规模庞大的连锁企业是有道理的。味多美在北京差不多每隔3公里就有一家店,密集的门店不但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配送速度,一上来就说要做好O2O的企业根本没法比。
做O2O不容易,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市场仍然属于那些脚踏实地做好线下门店的品牌,未来还是属于他们。
— END —
餐饮O2O(微信ID:coffeeo2o)中国餐饮业线上线下互动营销的圈子!每天分享餐饮案例、营销干货!用创新商业模式和互联网思维解读餐饮行业,是餐饮老板、经理人、供应商、投资商必关注的公众平台。WeMedia联盟2014年度最佳自媒体、2015中国十大商业地产自媒体。
加入微群或寻求采访报道请联系微信:canyinj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