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简单步骤减少烹饪时间
在餐厅里,一道菜可以在10分钟内上桌,而在家里可能需要超过一个小时,这种差异主要在于准备工作。
< class="pgc-img">>餐厅厨房里备有各种已烹饪的蛋白质、谷物、切好的蔬菜和即食酱料,随时可以组合并快速上菜。好消息是,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所谓的“食材预处理”或“组件烹饪”。与完全做好的餐点不同,食材预处理能让你在保持食物新鲜度、口感和味道的同时,快速方便地组装出美味佳肴,并且留给你灵活调整一周餐谱的空间。
如何进行食材预处理
蛋白质
< class="pgc-img">>周末烤一只整鸡或者煮几块鸡胸肉,可以为你接下来的一周提供美味的沙拉、三明治和汤的基础。烹饪后的鸡肉可以在冰箱中保存3-4天,可以迅速加入如:
姜葱鸡肉沙拉
鸡肉沙拉塔可饼
带薯片碎的鸡肉三明治
红咖喱鸡肉汤配魔芋丝面(只需将熟鸡肉加到已炖煮的汤汁中,加热即可,避免过度烹饪)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水煮蛋和烹饪豆腐用于素食菜肴。
蔬菜和沙拉
< class="pgc-img">>如果正确处理,预先准备的蔬菜、沙拉和香料意味着在烹饪时无需再切任何东西。储藏得当,削皮、切好和烹饪过的蔬菜能在冰箱中保存5天以上。在周末花些额外时间准备这些,可以节省一周中大量的准备时间和清理工作。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提前准备项目:
西兰花可以切好并焯水,储存以备快速炒菜、烤制或沙拉使用。
软化蔬菜(soffritto)是许多菜肴的基础,可以在食品加工机中提前制作并冷冻,随时可用。
煮土豆可以作为简单的配菜,切片煎炸,或捣碎作为主菜的快速配菜。
生菜和其他沙拉成分可以清洗切好,随时可以组合成你喜爱的沙拉。
烤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和甜薯,无论是热的还是冷的都很美味,可以作为配菜、沙拉成分,或添加到咖喱、汤和炖菜中(在烹饪结束前加入,避免过度烹饪)。
谷物和豆类
< class="pgc-img">>冰箱里储备好的煮熟谷物和豆类是午餐碗的理想选择。根据包装上的说明简单煮沸,或使用电饭煲煮白米、糙米、藜麦、大麦、斯佩尔特小麦和扁豆。这些谷物和豆类都可以用电饭煲的糙米设置来烹饪!这样,你就有了数百道我们最爱的食谱的构建基础,比如:
藜麦、玉米和牛油果沙拉
五种成分珍珠大麦和烤胡萝卜沙拉
南瓜沙拉配无花果、羊奶酪和藜麦
藜麦早餐碗
大蒜味扁豆沙拉配酸奶酱
雪菜中式蛋炒饭
调味料、蘸酱和酱汁
< class="pgc-img">>最后,调味料、蘸酱和酱汁是食材预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为你的烹饪增色不少,因此值得花几分钟时间准备几种你最喜爱的酱汁并储存在冰箱中,以便随时取用。它们不仅比商店购买的更健康、更美味,而且很多只用你已经拥有的简单储藏室食材,成本低廉!
一旦开始实践为接下来的一周提前准备一些食材,你会感到非常上瘾。观察一下,你会发现忙碌的工作日晚上会变得轻松起来,不再有似乎永无止境的切菜、清洁和擦洗,这些都是每晚从零开始烹饪所必需的。#厨房小妙招#?
弟一家来串门,做了6道家常菜,成本约100块,朋友:这菜接地气~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在我们农村每家每户都至少2个孩子,我家一共姐弟4个,我排行老三,上面2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在我们农村这就算是大户人家了。姐弟4个每家又有2个孩子,逢年过节家里可热闹了,吃饭一大桌子都坐不下。还好两个姐姐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我和弟弟,这段时间孩子们放暑假,弟弟休假回来看望父母、弟妹和孩子们,我邀请弟弟一家来我家作客。我家新房装修好后弟弟还没来过呢,顺便认一下门。
< class="pgc-img">>本想是去饭店吃饭,弟弟打来电话告诉我在家吃就行,没有外人,准备些爱吃的饭菜,简单些就好。一大早我就起来了,去菜市场买食材,准备午饭时,去买了一些新鲜的蔬菜和肉食,也是我们平时常吃的下饭菜,荤素搭配起来也不比饭店的差。自己在家做饭就是麻烦了点,但是口味比饭店的要好吃,而且还实惠、干净。我一共是准备了6道家常菜,花了不到100块钱,大家来看看值吗?这桌子菜是不是很接地气!
< class="pgc-img">>每次路过在菜市场路过这家肉食店的时候都有很多人,早上我去的早不用排队。看到刚出炉的猪耳朵特别的有食欲,我都想拿起来吃上一口。猪耳朵我们这边是28一斤,这一个一斤多点要30块钱。猪耳朵买回来后直接切一下放在盘里就可以,不用拌,刚出锅的味道好吃,喜欢吃醋的可以蘸点醋汁吃。
< class="pgc-img">>天热凉拌菜最受欢迎,我就买了各种的新鲜蔬菜,回到家泡了些银耳、木耳,放了些水煮花生,放入各种调味品,再来点芝麻酱和辣椒油一拌,清爽又好吃,这一大盘凉拌菜一会就抢光了。
< class="pgc-img">>水煮肉片是超级下饭的菜,我们都爱吃,买了2斤新鲜的瘦猪肉,回来洗一下,改刀切成薄片。切好的肉片攥干水分放入胡椒粉、适量玉米淀粉、盐、少许料酒抓拌均匀腌5分钟,让瘦肉吃起来更滑嫩,接下来再准备一些蔬菜煮熟捞出来备用。起锅烧油放入一块火锅底料,大火煮开把肉片放进去煮熟,煮熟后汤汁带肉片都倒进蔬菜大碗内,上面撒上一些辣椒碎,熬一些热熟油倒上激发出香味,鲜香香辣的水煮肉片就做好了,好吃又下饭。
< class="pgc-img">>这个季节大虾便宜,我买的是15一斤,我买了一百块钱的,放在餐盒里面,再放点清水冻在冰箱里,吃的时候一点都不变色,像新鲜的一样。买回来的大虾剪掉虾须,用清水多洗几遍,再切几个青椒,先把大虾煸炒出虾油,放入味极鲜和蚝油,最后把青椒段放进去,不停的翻炒,把青椒炒断生就可以。
< class="pgc-img">>喝酒当然少不了下酒菜,每次去弟弟家的时候,看见老弟自己喝酒的时候就喜欢吃鸡翅,我也买了点,今天中午我们姊妹几个也喝点,高兴吗,多喝点也没事。
< class="pgc-img">>你说我多笨吧,本来是买金枪鱼炒油麦菜的,就只看了下包装,没有看字,买错了了,还好这个鱼炒出来的油麦菜味道也不错,炒的时候我还放了勺黄豆酱,凑合吃吧,都说还挺好吃。
< class="pgc-img">>老弟带了一些西红柿和煮花生来,我也分别放在盘子里凑了个数,家人坐在一起吃吃喝喝真幸福。大家看这桌子菜如何?
< class="pgc-img">>每天都会分享娘家的美食,那些觉得这顿饭丰盛的朋友也记得关注我,看看有你喜欢的吗,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我们明天见,拜拜!
< class="pgc-img">>影:田道华
长夏已尽,秋色渐染。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处暑已至,天地间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的万物开始由繁茂转向成熟,人们的饮食也随之发生微妙的变化。
清凉解暑的瓜果暂且退居幕后,温润滋补的佳肴缓缓进入大众视野,阴阳平衡、五行相生,古代哲学与养生之道,向来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融贯发展。
早在西汉初期,《淮南子·天文训》中就已有“二十四节气”的说法,不过当时还未纳入官方历法。直到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才正式被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
信奉“顺时生长”的中国人,不仅严格按照二十四节气进行农事生产,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依令行事”:春分踏青、谷雨吃茶、小暑晒福……这些节气特定的习俗,历经千年的时光传承至今,已经成为融入每一个国人骨子里的信念。
谷雨煮茶
来源:摄图网
2024年8月22日17:01:06,太阳到达黄经150度,处暑至。
相比四时分明、暑气减退的北方,南方地区仍旧热气蒸腾,但这并不意味着处暑在南方地区失去了意义。中医认为,处暑后秋燥逐渐加重,不注重养肺容易伤肺。为应对燥火侵袭,在饮食方面,南方人往往选择喝上一碗养阴润燥、益胃生津的养生汤,以御湿气、防燥气。
处暑最有代表性的汤品,便是酸爽开胃的“酸萝卜老鸭汤”。蜀地人民在处暑时节来一碗酸萝卜老鸭汤“降燥”的习惯,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当时四川地区便有以酸萝卜入菜的习俗。
酸萝卜老鸭汤
酸萝卜入汤,可因其独特的酸爽口感,开胃健脾,促进食欲;鸭肉性凉,偏老的鸭肉炖煮后肉质紧实,营养丰富。老鸭与酸萝卜两者结合,既能抵御秋燥,又能滋养身体,实为处暑时节的食疗佳品。
苏东坡曾言“一白饭,一白盐,一白萝卜”乃食客之幸,这里的“白萝卜”,便是四川酸萝卜的雏形。苏东坡对美食的热爱盛名在外,他对酸萝卜的推崇,无疑为酸萝卜老鸭汤的流传与发展增添了几分文化色彩。
四川地区泡菜种类丰富,酸萝卜亦为其中之一
随着时间的流逝,酸萝卜老鸭汤的制作方法也不断演变,但不变的是其在处暑时节的食疗价值。在四川,不少家庭都会在处暑时节炖上一锅酸萝卜老鸭汤,以应对秋燥,同时享受这份传统美食带来的温暖与满足。
酸萝卜老鸭汤制法
原料:
< class="tableWrapper">土麻鸭2只 (每只重约1000克) | |
酸萝卜、泡生姜、干辣椒节、干花椒、红枣、盐、味精、鸡精、胡椒粉各适量 |
制法:
1.把土麻鸭宰杀治净,下入开水锅里汆水后,捞出来沥水;
2.往砂煲里舀入适量清水,放入汆过水的整鸭,加入酸萝卜、泡生姜、红枣、干辣椒节、干花椒等辅料;
3.大火烧开后改小火慢煨约3小时,其间调入盐、味精、鸡精、胡椒粉,至鸭肉软熟,即成。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薏米,又名薏苡仁,自古以来就被中医视为除湿健脾的佳品。它性味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鸡肉则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能温中益气,补精添髓。
薏米炖鸡汤
薏米与全鸡一同炖煮,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薏米的利湿作用,还能借助鸡肉的温补特性,达到调和脾胃、增强机体抵抗力的效果。
在处暑这个暑气渐退、秋燥未止的时节,喝一碗“薏米炖鸡汤”,不仅能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湿气,还能滋养身体,增强体质,预防因季节变化带来的不适。
薏米炖鸡汤制法
原料:
< class="tableWrapper">土母鸡1 只(约1500g) | 小白壳薏仁米300g |
农家腊肉50g | 土猪排骨100g |
冬笋片50g | 香菇片50g |
枸杞5g | 山泉水2500ml |
盐6g | 胡椒粉3g |
姜块10g | 香葱段6g |
制法:
1.把土母鸡宰杀治净后,投入清水锅汆透,捞出来沥水稍晾。另把薏仁米用清水浸泡软、腊肉切成厚片、排骨砍成小块,再与冬笋片和香菇片一起纳盆内,加入姜块、香葱段和枸杞拌匀,然后塞入鸡腹,待用;
2.煲锅上火,掺入山泉水烧沸,下入处理好的母鸡,用小火慢炖至烂时,放入盐和胡椒粉,即成。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此汤适合月经不调、气虚体弱的女性饮用。原因是红枣被誉为"天然维生素丸",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是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上品。乌鸡,以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而著称,具有滋阴补血、强身健体的功效。
红枣当归乌鸡汤
将红枣、当归与乌鸡慢火炖煮,鸡油熬出后汤色金黄,滋味醇厚。同时,三者的结合还能够在伏天这样干燥的时节有效滋养皮肤的润泽,对于养颜美容也有很好的效果。
红枣当归乌鸡汤制法
原料:
< class="tableWrapper">散养乌鸡1只(约1000g) | 黄芪5g |
当归10g | 枸杞5g |
大枣5g | 人参10g |
川芎5g | 丹参15g |
芡实15g | 白芍5g |
天冬5g | 薏米10g |
藠头15g | 黄姜片15g |
大葱15克 | |
盐、花雕酒、白胡椒粉各适量 |
制法:
1.把乌鸡宰杀治净,斩成块,加入黄姜、大葱和花雕酒腌制去腥,再下入沸水锅汆透,去除血沫,捞出来沥水后洗净。另把黄芪、当归、枸杞、大枣、人参、川芎、丹参、芡实、白芍、天冬、薏米、藠头等药材洗净后,放入温水盆浸泡30分钟,待用;
2.取砂锅放入汆过水的鸡块,掺入纯净水淹没,开小火煨约1.5小时,加入药料后,继续小火煨约2小时,调入盐、白胡椒粉,即成。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千百年来,流传的三伏食俗不少,伏羊汤便是其中之一。伏天吃羊的来历其实比较久远,《汉书·杨肆传》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宰羔,斗酒自劳。”民间也流传说法:“伏天一碗羊汤,不用医生开药方。”
伏羊汤
伏羊汤又称护阳汤,在我国有些地方,伏天喝羊肉汤,已经成了“伏羊节”,名列非物遗产。
在人们惯常的饮食观念里,羊肉是冬季驱寒补暖的上品,但在炎热的夏天,大家普遍认为吃了会上火。不过从食理来说,夏季吃羊肉不仅是可行的,还遵循了中医“冬病夏治”“以热制热”的原理,暗合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
伏羊汤制法
汤方一:白芷、花椒。
汤方二:黄芪、党参。
汤方三:黄芪、当归、附子(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制法:
1.用水漂羊肉或羊排,泡出血水,换水2~3 次,每次至少漂半小时;
2.漂后,再以姜丝和白酒腌制半小时,用清水洗后,放水锅里一起炖;
3.将汤方用炖汤袋包起来,先放汤方,配料的生姜也随主料一起放。先大火,再小火炖2.5~3小时,放入红枣、枸杞炖半小时,一气呵成,起锅前半小时切忌频繁揭锅盖,注意要估好水量。
说明:
此汤需少盐。喝时,可依据所好,加入香菜段或葱花。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民间俗语有言:“三个板栗一副药”“入秋食板栗,健胃又补脾”。
板栗,被誉为“千果之王”,性温味甘,归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的功效。鱼头,富含优质蛋白质,有助于补脑益智、滋阴养血。
板栗鱼头汤
“板栗鱼头汤”的烹饪,将板栗的甘甜与鱼头的鲜美完美融合,经过慢火炖煮,汤色乳白,滋味醇厚。能健脾养胃,增进食欲,对于秋季常见的脾胃虚弱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同时,板栗和鱼头的结合,更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气血,增强体质,使人精神焕发。
板栗鱼头汤制法
原料:
< class="tableWrapper">净花鲢鱼头1个 | 鱼圆150克 |
菌子100克 | 板栗100 克 |
(火巴)豌豆、姜片、葱节、枸杞、芹菜花、盐、猪油、鸡油各适量 |
制法:
1.锅内加猪油烧热,下入鱼头煎香,掺入开水,熬至汤白且浓;
2.另起锅加少许鸡油烧热,放入(火巴)豌豆炒翻沙;
3.倒入熬好的鱼汤,捞出(火巴)豌豆皮,加入鱼头、菌子、板栗、姜片、葱节熬至汤色金黄且浓;
4.下入鱼圆煮熟,调入盐,撒入芹菜花、枸杞,配卡式炉上桌即成。
制作关键:
熬鱼汤要用开水,更容易白且浓。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饮食之道,应是顺应天地自然,以滋养生命灵气。这些承载着深厚文化传承的汤品,不仅仅是食物,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在处暑这个暑气渐退、秋燥未止的时节,让我们通过一碗碗精心熬制的汤,让食客感受季节的更迭,体会生命的韵律,同时也将这份对健康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敬畏,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