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社会不断发展,消费模式和巿民的喜好亦不断转变,香港老店买少见少。 廖孖记腐乳早前因卷入食安风波黯淡退场,令人惋惜。老店买少见少,但其实香港仍然有不少老店。
有的百年老店经历搬迁后扎根香港,有的老店仍继承传统以传统手法制作,亦有老店在结业后重生。 星岛环球网盘点10间香港百年老店,娓娓道来个中故事。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太平馆餐厅
太平馆餐厅已有164年历史,至今传承至第五代,见证了中国近代饮食文化演变。太平馆创办于1860年,创办人徐老高当时在美国人开设的洋行里学厨,学得一手烹煮西餐的技巧。后来他自立门户在摊档摆卖,自创“崭新”中式西餐而打响名堂。
< class="pgc-img">>其后因战争,于1938年在香港于上环三角码头开店,辗转之下发展成今日中环、铜锣湾、尖沙咀及佐敦4间分店。太平馆餐厅招牌菜式包括瑞士鸡翼、烧乳鸽、特大梳乎厘等,可谓是港式西餐的始祖,在香港饮食文化历史占有重要的地位。
< class="pgc-img">>第五代传人太平馆餐厅的董事总经理徐锡安早前接受星岛访问表示,从民国第一美食家谭延闿的日记中发现,他早在上世纪20年代便在广州品尝过太平馆的梳乎厘(舒芙蕾)。
< class="pgc-img">太平馆的超大号梳乎厘
>太平馆亦有不少星级食客,包括蔡澜、倪匡等名人都是餐厅常客,徐锡安又称,已故著名填霑叔(黄霑)光顾数十年,莫文蔚爸爸曾经提过自己是四代人来光顾,以前莫文蔚就读拔萃女书院时,会在她考试成绩好的时候带她来庆祝。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公和荳品厂
公和荳品厂由骆公和于1893年于广东创立,60年代扎根深水埗,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店家将品牌放售,身兼熟客和街坊的苏崇廉接手经营。
< class="pgc-img">>店家以前铺后工厂的旧式格局经营,每天定时新鲜即制的招牌如豆腐、豆腐花、豆卜、豆浆、枝竹、腐皮及豆干等。
< class="pgc-img">>现时的掌陀人苏意霞继承父业后,将老店活化,2017年将店铺重新装修,供应店家招牌的鲜制豆品。为吸引年轻人亦与本地品牌联乘推出多元化产品,如黑豆浆、薏米水、杞子龙眼蜜、姜汁豆腐雪糕等。
< class="pgc-img">>“公和豆品厂”活化后深受游客和巿民欢迎,于2022年获得《香港澳门米芝莲指南 2022》必比登推介。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蛇王芬
蛇王芬始创于1895年,第一代在广东卖蛇汤蛇酒为求医者进补。1940年搬到香港,在上环街头摆街边档卖蛇,出售蛇羹、蛇汤、烧味饭。其后在1967年士丹利街上铺,至1987年搬到中环现址,80、90年代香港经济发展蓬勃、股巿、楼巿畅旺,当时每日卖蛇羹过千碗。
< class="pgc-img">>第四代传人吴煋姿指,她爷爷当年从江太史的其中一名家厨中学到太史五蛇羹重要煮法,又曾得到粤剧编剧家“南海十三郎”江誉镠指导招牌设计。
< class="pgc-img">>蛇王芬以五蛇羹汤、腊肉肠和炖汤驰名,当中的蛇羹汤用料包括眼镜蛇、过树榕、金脚带等蛇丝。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恒香老饼家
恒香老饼家始创于1920年,早期为传统茶楼“恒香栈”,至40年代改名为“恒香酒家”,主要提供传统点心及小菜。 70年代转型主打唐饼. 酥饼以及民间小食。 恒香于元朗自设工厂,经营的食品种类逾100款,每天制作超过25000项食品,以老婆饼最为闻名。
< class="pgc-img">>恒香老饼近年是非不断,其元朗总店于2008年以3000万元售出 ,2012年曾因拖欠逾200万租金被法庭下令收楼,早前亦出现股东纠纷而对簿公堂,2020年亦曾出现恒香月饼“闹双胞”。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余均益
余均益始创于1922年,创办人余兆基从广东顺德甘竹滩只身一人到香港,在西营盘一唐楼开始煮辣椒酱,并挑担到街上叫卖。
< class="pgc-img">>1950年在西营盘第三街开店,并在附近设立工厂制作辣椒酱、豉椒酱、蚝油等产品。 友人赠对联“均匀调味成佳品,益食何须用美腴”,这也是“余均益”名字的由来。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郑祥兴虾酱厂
郑祥兴虾酱厂创于1920年,现由第四代人掌舵。虾酱是大澳驰名的食品,因政府订立渔业保护修订条例草案,渔民不得在香港水域中捕虾,大澳虾酱厂生意大受打击,由原来有十多间虾酱制造工厂减至现在只余下两间。现时,郑祥兴虾酱厂把大部分制作工序北移,兼售海味干货和自家酱料。
< class="pgc-img">>虾酱作为传统亚洲美食,80年代为制作银虾制品最兴盛的年代。70、80年代曾远销至北美,惟到了1980年代,市场对咸虾的需求减少,咸虾停止制作。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梁苏记
梁苏记创办人梁智华(别字「苏」)于1880年买卖及维修包括洋伞在内的二手商品,有见于当年中国流行的油纸伞并不耐用,梁苏认为优质用料及手工的洋伞能提高洋伞的耐用度。 因此,梁苏1885年在广州成立首间梁苏记,致力制作高品质的雨伞,并提供专门维修服务。
< class="pgc-img">>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梁苏记于广州及澳门的分店因战乱而全线暂时关闭。 由第三代后人经营的梁苏记于1940代到1970年代期间开遍全港。梁苏记的长伞由于高品质,是当时社会地位的象征,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流通性,甚至成为可被典当物品。
< class="pgc-img">>梁苏记目前已由第四代接手,门市位于尖沙咀栢丽购物大道,继续提供人手制造雨伞及伞骨永久免费维修服务。杜国威舞台剧《人间有情》就是以梁苏记一家三代的百年事迹改编,电影《黄飞鸿》系列当中李连杰用来作武器的雨伞,亦是梁苏记出品。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莲香楼
莲花楼前身为广州糕酥馆,1889年转营为茶楼连香楼。 到1910年翰林学士陈如岳赞赏其莲蓉有独特风味,提议“连”字改为“莲”,故为“莲香楼”。
< class="pgc-img">>1926年,香港莲香楼沿用广州的百年老号,开设怀旧粤式茶楼,茶客可使用传统的茶盅品茗、粤式点心和经典粤菜,1996年搬到中环威灵顿街。到2019年,莲香居因铺址租约期满、大厦被强拍等原因休业,2020年由旧伙计接手重开,惟2022年不敌疫情结业,到今年4月宣布原址重开。
< class="pgc-img">>莲香楼一直以战前粤式茶楼方式经营,不设贵宾房及知客,茶客需自行找座位,欢迎搭枱,点心以手推车叫卖,其形象已经深入民心,成为香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不少电影电视作品都曾以“莲香楼”取景,电影《花样年华》于1999年7月26日就在“莲香楼”举行记者会,当时影帝梁朝伟及影后张曼玉都有出席。
百年老店:甄沾记
甄沾记始创于1915年,创办人甄伦立最初在半山街头背着担挑卖椰子糖,附近一带的外国人趣称他为“Jim”,小摊档后来发展至门市并取名为“甄沾记”,并在黄竹坑设厂生产自家品牌的椰子糖。
< class="pgc-img">>到2006年,甄沾记受政府改变黄竹坑工业用地及无烟工业政策影响决定将厂房搬到番禺。惟因北上设厂遭遇各式困难,加上家族争拗,甄沾记最后在1999年被法庭颁令清盘、2006年停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直至2011年,甄沾记第三代“九姑娘”甄贤贤伙同八姊甄丽贤买回商标重新创业,在保留造糖的传统手艺与椰子配方下,重新设计包装及研发多款产品。 除了传统椰子糖外,甄沾记还推出椰汁蛋卷、椰露蛋卷、椰汁、椰子海盐糖等产品。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永利威
有148年历史的永利威原名永利威酒庄1876年于广州创立,自家生产玫瑰露,1905年正式落户香港,成为本港历史最悠久酒庄。
< class="pgc-img">>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永利威五加皮和玫瑰露酒更成为外国人的最爱,其中的招牌五加皮酒,用当归、玉竹、独活、肉桂、人参、川芎等33种药材精炼。
< class="pgc-img">>当年名伶梁醒波读出的一句顺口溜“半边鸡,一壶永利威”更是广为人知。 然而,随着地价飙升、政府征收酒税及港人饮酒习惯转变,洋酒日渐普及,本地酒厂一一倒下,至今只剩永利威独守固地。
永利威的五加皮和玫瑰露秘方于清朝光绪年间由黄星墟研发,但由于昔日人手酿酒过程辛苦,没太多后人愿意接手。黄氏家族为怕秘方失传,将秘方传给刻苦耐劳,做事上心的杂工霍三九,他自此每日坚持亲手制酒,将一生奉献给永利威。
< class="pgc-img">>到1962年,程贻楷加入永利威,深得霍师傅信任,遂教他造酒,霍三九退休时决定把秘方交给程贻楷,后来程贻楷退休,他将秘方再传给儿子,即目前永利威的掌舵人程超豪。
永利威最著名产品包括玫瑰露、五加皮、花雕酒、江苏大闸蟹、日本大闸蟹。 程超豪曾表示,纵使永利威卖大闸蟹卖得比酒好,但玫瑰露依然无可替代。
点指数(GDIRI)近日,餐饮品牌初代网红绿茶餐厅再度冲击港交所,谋求上市。港交所官网显示,6月19日,绿茶再次递交招股书,花旗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绿茶餐厅第四次冲刺上市。资料显示,早在2021年3月,绿茶就递交了第一次上市申请,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但由于招股书中出现财务数据单位错误等疏漏,上市申请自动失效。
2021年10月,绿茶再次递交上市申请,并在2022年3月披露了通过上市聆讯的招股书,但申请材料再次失效。2022年4月,绿茶第三次递交招股书,但申请材料最后也以失效告终,第三次冲击失败。
关于三次上市失败的原因,观点指数认为,除品牌自身原因外,也与前几年餐饮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有关,疫情之下不少餐饮企业生存艰难,业绩表现不佳。
存活下来的企业也需要寻找新出路,递表谋求上市是选择之一。关于第四次上市,绿茶餐厅于招股书中表示,此次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展餐厅网络;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和相关基础设施;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观点指数认为,从现实层面来看,此次绿茶餐厅上市之路依然挑战重重。无论是维持消费者粘性,亦或是应对同行之间的竞争,其都面临较大压力。
资料显示,绿茶餐厅成立于2008年,由绍兴人王勤松与妻子路长梅在杭州西子湖畔开出第一家绿茶门店,以杭帮菜、融合菜为特色,人均消费约60元左右。
高性价比的优势,让当时的绿茶餐厅迅速走红,成为餐饮赛道中的初代网红。但网红效应总是短暂的,在日新月异的餐饮赛道,绿茶餐厅如今难有突出的优势。
这点从翻台率上也可以明显看出,翻台率反映的是餐厅的受欢迎程度,是衡量餐厅增长空间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客单价较低的餐饮品牌而言,翻台率水平显得更为重要。
最新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绿茶餐厅的翻台率分别为3.23次/天、2.81次/天和3.30次/天,对比已成功在港交所上市的海底捞仍有一定差距。数据显示,海底捞2023年整体翻台率为3.8次/天。此前绿茶创始人王勤松也曾表示,平均而言,一天翻台率4次是保本,最高是7次。
至于盈利方面,绿茶餐厅2021年、2022年、2023年期内的利润分别为1.14亿元、1658万元、2.96亿元,经调整利润分别为1.38亿元、2522万元、3亿元,利润率分别为5%、0.7%、8.2%。
这个数据并不突出,以同样主打中式餐饮,并于今年递表上市的小菜园为例,其2021年、2022年及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净利润率分别为8.6%、7.4%与12.5%,高于绿茶餐厅。
除盈利能力外,绿茶餐厅作为经营时间较久的餐饮品牌,菜品创新上也有较大不足。据观点指数了解,成立初期,绿茶集团凭借"面包诱惑"、"绿茶烤鸡"、“石锅鸡汤豆腐”等创新菜式,吸引了一批消费者。
在新菜品开发方面,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绿茶餐厅分别推出了178道、172道和168道新菜品。但截至目前,大众点评上绿茶餐厅的热销菜品,依然是十几年前的初期菜品。
观点指数认为,在竞争环境的压力下,绿茶餐厅想要继续发展,加速扩店是必然选择,这也是其谋求上市的重要原因。但即使成功上市,其在后续市场上的扩张也有较多短板。
对餐饮品牌而言,只靠一个品牌想要快速扩张是较为困难的,而且相较拥有多元餐饮品牌矩阵的企业,单一品牌企业发展也需要承担更高的风险,这也是海底捞、呷哺呷哺、九毛九等知名餐饮品牌培育子品牌的重要原因。
资料显示,绿茶餐厅曾在2014年和2015年推出Playking和关东造两大子品牌,区别于绿茶餐厅的南方菜系,前者主打西式薄饼,后者则主打北方菜系。但后续经营情况不佳,最终以闭店收场,其目前主打的依旧是单一同名品牌绿茶餐厅。
观点指数认为,在上市路上一波三折的绿茶餐厅,即使时隔两年再次踏上港股IPO征途,但后续发展依然承压。
本文源自观点网
餐厅,是一种起源于香港的快餐食肆,提供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饮,是香港平民化的饮食场所。随着香港人口的移动和香港文化的传播。香港以外的地方也不难找到茶餐厅的踪影,中国内地,海外的唐人街等有茶餐厅算是寻常不过。
< class="pgc-img">>食在广州,广州汇聚了世界各地的美食,茶餐厅也是广州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餐厅以其美食的多样化、上菜速度的快捷、宽松的就餐环境以及适中的价钱吸引食客。这里推荐8家在广州人气最火爆,出品地方的茶餐厅,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1. 吴系茶餐厅
< class="pgc-img">>绝对是广州城中最热门的茶餐厅之一,也是广州为数不多营业至深夜,饭点永远需要排队的地道港式茶餐厅。吴系茶餐厅的老板姓吴,是香港人,吴系茶餐厅菜单的丰富程度足以直接碾压一众茶餐厅,翻开菜单,粥粉面饭、一盅两件、小菜一碟,这些都是香港人的日常口头禅。大大小小700多个菜式,能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三个香港师傅坐镇打趸,实力不容忽视。
< class="pgc-img">>推荐菜品:冰镇菠萝油、窝蛋免治牛肉饭、原味冰镇奶茶、招牌白灼猪肝、招牌西多士、精美八宝饭、烧味
2.翠华
< class="pgc-img">>翠华的前身是1967年于旺角甘霖街开设的小冰室,1989年在新蒲岗开设了首间翠华餐厅,2009年又在上海开设内地首家翠华餐厅,目前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翠华控股有限公司2012年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 (股份代号1314),是业内首间上市的茶餐厅。2014年广州首家翠华餐厅落户正佳广场!翠华可以说是目前广州茶餐厅的佼佼者,很多出品都值得一试!
< class="pgc-img">>推荐菜品:奶油猪仔包、黯然销魂饭、香滑奶茶、瑞士鸡翼、冰镇菠萝油、自家制鱼蛋粉、公司三明治、秘制海南鸡饭、冻柠茶柠檬
3.大哥茶餐厅
< class="pgc-img">>大哥茶餐厅在番禺可谓无人不晓,早于2004年就落户番禺,也是广州最“大牌”的茶餐厅。大哥茶餐厅号称“成功人士的饭堂”,老板是香港人,由餐厅的细节可见老板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李小龙的粉丝,餐厅风格鲜明强烈。 大哥茶餐厅是广州西餐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出品不赖,招牌菜很多。
< class="pgc-img">>推荐菜品:肉酱芝士焗薯条、一开九西多士
冻奶茶、冻柠茶、西多士、芒西椰奶、吞拿鱼三文治、菠萝油、大哥特色干炒牛河、公主城堡、马来咖喱牛腩饭、手撕鸡、榴莲冰
4. 石板街
< class="pgc-img">>石板街餐厅论环境、论装修,都算得上是广州茶餐厅中的上流。石板街是新旺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后者成立于1998年,旗下有新旺、港丽、悠乐、玛满矿、京汇粹、甜沁、品面等多个餐饮品牌,目前在全国有45家门店。其中港丽做中西融合菜,悠乐做无国界餐点,在广州均有分店。 新旺拥有面积三千多平方米的中央厨房,出品质量较为统一,旗下所有品牌都很注重菜品颜值。
< class="pgc-img">>推荐菜品:公仔面、盆栽蛋白鲜奶杏仁茶、西施泡饭、烧味、干炒牛河、柱侯牛筋腩汤面、
5.敏华冰厅
< class="pgc-img">>始创于1970年代香港旺角的“敏华冰厅”,前身叫“文华冰厅”,就是不少食客的茶餐厅回忆。正如“不浮华,是敏华”,开了40余年的敏华冰厅,依旧不浮于表面。跨越5000公里的距离,从香港一点点进驻内地,敏华从未放弃过对地道港味的传承与创新!招牌的敏华三宝让无数刁嘴心甘情愿唱《征服》,还有不断更新的菜单更是连香港人都忍不住跑来打卡!
< class="pgc-img">>推荐菜品:敏华黯然销魂饭、Big Men菠萝包、敏華铁板鸡杂、一碗全拼车仔面、厚切芫茜三文治、流爆爆西多
6.永盈
< class="pgc-img">>上世纪90年代末,广州市第一家港式茶餐厅在惠福东路开业,就是永盈茶餐厅。作为广州最早的茶餐厅,永盈在广州已开设多家分店。 作为广州元老级茶餐厅,虽然有部分人诟病永盈的出品不稳定,但实际上永盈的大部分出品还是能保持一定水准的。
< class="pgc-img">>推荐菜品:干炒牛河、菠萝油、鲜虾云吞面
牛肉粥、沙爹牛肉饭、紫菜牛筋丸汤粉、黑椒鸡扒饭、吉列猪扒饭
7.广九餐室
< class="pgc-img">>广九餐室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其高性价比、大分量。在广州众多茶餐厅中,广九的口碑一直很好,出品稳定、价格实惠是其制胜法宝。 广州第一辆通往香港的火车就是从广九火车站发出的,自1974年新广州火车站竣工启用后停止运营,直至后来就被拆除。第一家广九餐室坐落于老广九车站的旧址上,因而得名。“广九”在粤语中谐音“讲究”,也颇有广州人追求吉利的文化特色。 广州的餐牌内容非常丰富。港式特饮、西式包点、小炒小吃、粥粉面饭汤一样不落,种类繁多。
< class="pgc-img">>推荐菜品:吉利猪扒广九牛角包、200%重朱古力、菠萝沙、西红柿浓汤餐蛋公仔面、广九大鸡腿
8.九龙冰室
< class="pgc-img">>九龙冰室是广州品优餐饮有限公司旗下的加盟品牌,该公司旗下还有川上龙、有客到、九龙御点品牌。九龙冰室目前在广州有二十多家分店,在中山、深圳也有分店。 九龙冰室大部分出品在二十至四十元左右,其中全日供应的常餐仅售三十元,九龙冰室就餐氛围随意放松,上菜速度快,服务态度尚可,无论正餐还是外带都值得推荐。
< class="pgc-img">>推荐菜品:招牌一口西多士、北极贝海鲜粥、
蛋挞、黑松露炒蛋、港式奶茶、牛柳炒意粉、牛腩云吞面
以上8家茶餐厅是大兵认为做得比较出色的,广州还有很多茶餐厅做得不错的,欢迎大家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