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黄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
李忠芳(国家公共营养师、一级健康管理师)
李园园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寒潮如约而至,
这场“急冻”的威力
是不是更想吸热fufu的奶茶呀!
< class="pgc-img">>一杯只够温暖,
二杯才能回血,
三杯才能过瘾!
< class="pgc-img">>别人是水做的
而你是奶茶做的!
< class="pgc-img">>近日,长沙一位22岁的美女教师
实现了这一“宏愿”
每日至少一杯奶茶的她
一天中午晕倒后
直接进了急诊ICU
护士给她抽血时
发现血液呈乳白色
几乎变成了奶茶
< class="pgc-img">>图源:潇湘晨报
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抢救
才逐渐恢复意识。
后经医护人员一星期的全力救治,
她才康复出院。
< class="pgc-img">>图源:潇湘晨报
虽然这次死里逃生,
但她将终身与胰岛素为伴。
当得知自己是因为喝奶茶过量
而导致血糖值过高
造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
后悔不已!
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黄艳介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很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最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感染、手术、外伤、饮食不当、妊娠分娩、治疗中断或药物剂量不足、呕吐或腹泻等都是诱因。如治疗不及时,就会出现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
你还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吸溜”吗?
< class="pgc-img">>禁不住要问
奶茶究竟是啥做的
它是有“毒”吗?
奶茶没毒,传统的奶茶其实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健康饮品
奶茶的历史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人饮茶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神农氏时代,陆羽的《茶经》写道:“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中国人饮茶少说也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不仅是饮茶习惯,以茶代礼的习俗,在各民族、各地区也代代传承。
北魏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中记载,在公元5世纪时,茶已经流传到我国北方游牧民族。
那时在西北地区,牛奶很丰富,而茶和牛奶都是需要煮的饮品,在命运和机缘巧合的推动之下,他们将砖茶和鲜奶混合煮,并根据口味加入糖或盐,蒙古奶茶就诞生了。蒙古奶茶至今仍是蒙族人民日常饮用及待客的饮品。
< class="pgc-img">>北方的草原冬季气候寒冷,喝上一杯热奶茶不仅可以驱寒,又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不仅风味独特,奶香浓郁,而且有益健康。
后随着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茶几经周转到了英国皇室。此后奶茶式的茶叶饮品开始普及于欧洲各地,并先后传入香港和台湾。
珍珠奶茶便是传入台湾后出现的奶茶饮品。
1987年,台湾有家冷饮茶店,在奶茶中加入了地方小吃粉圆,并命名为珍珠奶茶。这种粉圆的主要原料是木薯淀粉,不过有时也可能被混合上一些土豆粉、玉米粉等各种形式的淀粉,是典型的淀粉制品。
紧接着,珍珠奶茶就火到了大陆。制作方法越来越讲究颜值、创意与天然并存,深受年轻人的追捧。
那么,这样看来,奶茶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健康”呀!
奶茶的主要成分
你可能看到过这样的段子↓
< class="pgc-img">>有道理。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天然牛奶及红茶所制的奶茶可以去油腻、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劳。
但是,市面上有很多奶茶为了降低成本,以植脂末(奶精)、香精、砂糖为原料来制作。这就是我们常说奶茶最不健康的地方!
< class="pgc-img">>其中奶精虽然有味儿,其实与牛奶无关。它又称植脂末,是以精炼氢化植物油和多种食品辅料为原料制造的,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糊精、乳化剂等。
奶精中脂肪含量高达40%~75%,一杯250毫升的珍珠奶茶中的热量为300千卡,远高于相同重量的淀粉,你至少得跑步半小时才有可能消耗掉喝奶茶增加的卡路里。
< class="pgc-img">>这里要重点讲一下奶精的主要成分:氢化植物油。这是一种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又称反式脂肪或逆态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人造植物油脂,生活中常见的人造奶油、人造黄油都属于反式脂肪酸。
我们日常经常吃的巧克力、色拉酱、炸薯条、奶油蛋糕、薯片等食物中均含有不等量的反式脂肪酸。这种物质不仅对心脑血管的危害大,还会增加糖尿病、老年痴呆症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并能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还会降低青年人的生育能力······
< class="pgc-img">>任何抛开剂量的谈危害都是耍流氓,所以我们来谈谈剂量。国际上一致认为,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每天不应超过2克,而目前市面上劣质的奶茶,一杯所含的反式脂肪酸最多可达5克。每天一大杯(500毫升)奶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已超出正常人体承受极限,常喝这样的奶茶,必然会提高以上这些疾病的患病率。 千万不要像上面那位美女教师那样,每天至少一杯的量,是有健康隐患的。
另外,市面上的大部分奶茶还添加甜蜜素。甜蜜素是一种没有营养的人工合成甜味剂,食用过量甜蜜素,会对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儿童危害更加明显。
下面,咱们再来说说珍珠奶茶里的“珍珠”。
奶茶里的“珍珠”
市面上珍珠奶茶里的“珍珠”,也不再是单纯的木薯淀粉或其他淀粉做成的“珍珠”,为了让“珍珠”更加坚挺并具有“Q弹”的口感,生产商会在其中添加小麦蛋白。小麦蛋白中的麦胶蛋白有一定的弹性,麦谷蛋白有一定的粘性,两种蛋白合起来就是大家熟悉的“Q弹”有嚼劲的“面筋”,而它们与淀粉一起混合,就形成了奶茶中“珍珠”“弹滑”的口感。
< class="pgc-img">>当然,现在也有不少商家为了让其“珍珠”更有嚼劲,会添加一些增稠剂来代替面筋蛋白。这些增稠剂包括瓜尔胶、角豆胶、卡拉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胶质”。它们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只是在胃排空时间较久时,用以作代餐粉来增强饱腹感。
此外,为了让“珍珠”的口感更好,有些供应商还可能会在其中添加其他种类的食品添加剂,例如改善色泽的焦糖色、丰富味道的香精、改善口味的调味剂,以及延长保质期的防腐剂等。
< class="pgc-img">>所以无论是奶茶还是“珍珠”已经没有那么单纯了!
因此,知力君提醒大家,这种“珍珠”也不要吃过量!吃多了还会引发肠梗阻!
< class="pgc-img">>因为淀粉类食物只能在口腔与肠道里才能被消化,胃只是这类食物停靠的一个“客栈”,并不能消化淀粉,所以当那些被我们“狼吞虎咽”未经足够咀嚼就吃进肚内的“珍珠”进入肠道后,就可能形成“珍珠”在胃肠里“排排坐”的场面。由于它们体积较大,且容易粘连,肠道里相关的酶对这些“珍珠”消化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此时正好遇到那些胃肠消化功能原本较弱的朋友,那么发生肠梗阻的风险就会提高。即使不会发生肠梗阻这么严重的情况,也有可能导致腹胀、腹痛等胃肠不适。
所以喝珍珠奶茶,切不可喝太多,饮用时更要细嚼慢咽才行。
注:部分内容根据公众号“青春北京”整理
段时间
武汉首家茶颜悦色
被网友怀疑雇人排队做营
茶颜悦色赶忙回应
假的,已报警
最近
上海人民广场地区有一家奶茶店
门口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次
这家名叫“茶芝兰”的奶茶店
被人揪住了“小辫子”
招聘兼职100人
“只排队、不下单”
今年11月下旬开始
各大兼职群活跃着一则招聘信息
“奶茶排队群演暖场”
要求每天从11点30分至19点
需要100人排队买奶茶
记者联系上兼职群领队,按他的要求在11月20日下午,前往人民广场地铁站1号口集中。
记者一路来到了人民广场香港名店街内的地下美食城。经过57分钟的等待后,领队终于在群中通知记者和另一位兼职者可以去“排队买奶茶”了,要排队的是一家叫“茶芝兰”奶茶店。
但记者发现,这家店似乎尚未做好开业迎宾的准备。菜单上琳琅满目,但许多茶饮都处于无法制作的状态。
在购买一杯“琥珀黄茶”后,领队要求记者,在旁边的休息区坐满10分钟后再返回美食广场中。
兼职者轮流被安排去排队购买奶茶
微信群中,每隔约15分钟,就有2个人被叫出去买奶茶。然而,这样稀稀疏疏的人流,明显达不到“网红店”客满盈门的效果。正当记者对商家雇人排队的用意感到疑惑时,领队突然在群中发出通知“所有人过来集合”。
在领队的安排下,29名兼职者在“茶芝兰”门店前排起了长队。微信群中,领队反复叮咛“现在只排队,不下单”。
29名兼职者在“茶芝兰”门店前排起长队
兼职暖场21天
雇佣者每天最少支付群演5000元
显然29人一起排队,是“群演”们当天最重要的一场“戏”,在持续摆拍了近30分钟后,领队给兼职者们拍了一张集体照并“报销”了兼职者的奶茶钱然后通过微信群发放了当日“工资”每人40元。
自11月20日记者加群起,截至12月11日,记者在兼职群中看到,时间、地点、人数要求近乎完全一样的人民广场附近“奶茶排队群演暖场”兼职,持续了至少21天,每天分为上下午两场。
如果这些兼职都是为了排队服务,以每天实际到场60人计算,在不考虑领队抽成的前提下,雇佣者每天至少要为“群演”花费5千元左右。
商家花钱雇人
原来是为了吸引加盟商
而与其他“网红”店不同
经过一番探究
记者发现商家这么做
竟是为了吸引加盟商
记者拨打了该奶茶店的加盟热线。很快,一名自称“娜娜”的“项目负责人”联系了记者。
娜娜说,奶茶店的确正在招商,如今在上海市范围“下放”了7个“城市合伙人”名额,每个名额原价是25万元。如果记者能“抢”在前期付款,会获得一个5万块钱补贴,补贴完之后的价格,就是20万元加1万元保证金。
对于门店的经营状况,娜娜说,人民广场店一天的营业数据都在13000到15000元;张江店每天的营业数据8000元至12000元。
为了让记者放心投资
娜娜还给发了
两段人民广场店的视频
视频中的画面分外眼熟
“茶芝兰”负责招商的“娜娜”发来的排队视频
这不正是记者
曾暗访排队的那家门店吗
为了进一步确认实际经营情况,记者向娜娜提出,能否到这3家门店转一转。
没想到,前面还声称所有门店日营业数据在1万元左右的娜娜迅速改口了。她强烈建议,去人民广场店转转就可以了,“另外两家店现在还没有筹备完善,暂时还看不出来啥,没有正式运营”。
得知记者想要加盟该奶茶店
附近的商家均连声阻止
11月24日,记者避开“暖场”时间,再次探访了香港名店街内的“茶芝兰”店。结果,记者发现,店面依然空空荡荡,店内能够提供的依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奶茶饮品,菜单上的大部分饮品,都无法制作。
附近一家奶茶店的老板表示,该奶茶店一天不可能有上万元的营业额。
而另一家经营服装生意的商家告诉记者,商场周一到周五都没什么人流,周六、周日人多一些。他们每天都会突然那么多人出来排队,有的人一天还会看到好几次,比较离谱。
网友评论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曾几何时,在星巴克点上一杯咖啡,精心找个角度拍张照片发上社交朋友圈是人人向往的小资生活标配。
< class="pgc-img">>在小资中曾流行着这样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不在办公室,就在星巴克;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那时候到星巴克打卡的,大多是追求小资情调的年轻白领,他们也许并不是真正喜爱星巴克的咖啡,但在星巴克买上一杯咖啡,对着笔记本电脑坐上一整天,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得、不被工作束缚的自由生活状态,是当时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小资生活情调。
但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在各大品牌奶茶店、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的竞争下,星巴克的小资情调模式已经失去独树一帜的吸引力。
< class="pgc-img">>现在迈进星巴克的门店,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也许老年人比年轻人还多,他们不点单不吃喝,进来星巴克纯粹是为了歇一歇脚,吹一吹空调,打发一下时间。
在寒暑假或周末等节假日,带着孩子的父母包围了星巴克,点上一单小吃坐上个把钟头,既可以简单解决早餐问题,又可以给“熊孩子”找个玩乐的地方,一举两得。
也还是有很多年轻的白领坐在星巴克,一人一咖啡一笔记本,手里忙碌地码着字,但他们的案头放着的,也许是其他品牌的咖啡、奶茶。
看起来总是门庭若市的星巴克,近年的经营情况似乎不太乐观。据3月15日星巴克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的业绩,星巴克在内地市场的营收同比下降了3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向来被视为星巴克最大对手的国产品牌瑞幸咖啡,内地门店数目去年上半年已超越星巴克中国,营收同比增长67%,首次扭亏为盈。
< class="pgc-img">>国人的消费方式已经越来越精明。越来越多的人到星巴克,不再是为了消费、为了炫耀,而是纯粹为了坐下休整和打发时间。毕竟,星巴克舒服的座位和马力十足的空调,在炎炎夏日特别吸引人。
至于消费,各大奶茶店、其他品牌的咖啡店,有更多物美价廉的选择。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发请联系作者,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