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容易,开店不难:重庆易厨易店餐饮培训学校
快餐逐渐占据着餐饮市场的主导消费,人们日常工作节奏的加快更是推动了快餐的迅速增长。对于想创业做快餐的人来说,很多会首先考虑品牌加盟,那么现在餐饮市场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有哪些呢?
1、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肯德基
肯德基1987年在北京前门大街开出中国大陆餐厅,经过20多年的发展,肯德基已是中国规模更大、发展 快的快餐连锁企业之一。
2、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赛百味
赛百味是一间起源于美国的跨国快餐连锁店,主要贩售三明治和沙拉,是世界上扩张最快及最大单一品牌连锁店。
3、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吉祥馄饨
吉祥馄饨自1999年成立伊始,就专注于馄饨产品的研发、传播及推广。 “吉祥馄饨”已经延伸的市场遍布全国40多个城市,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欢迎与厚爱。
4、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永和豆浆
永和豆浆始终秉承“以人为本,永续经营”的理念,以永和豆浆、米浆为主打产品,本着“发扬传统美味、提供健康饮食、传播中华文化”的初衷,永和于上世纪八十 年代开始创业历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
5、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粥面故事
“粥面故事”现售产品有粥、面食、盖饭、小吃、家常小炒等,“绝对传统,真正中国”的美 味食品使南粥北面成为消费者身边的家、一日三餐的首选之地, 在京城人们心目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6、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汉堡王
汉堡王目前已在76个国家和美国本土有超过12,100家餐 厅。加盟商应注册一家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作为开发和经营主体。
7、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华莱士
2001年1月,华莱士创始人“华氏兄弟”创建了餐厅——福州师大餐厅;十多年来,华莱士不断壮大,已发展为目前中国本土的食品服务企业。
8、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嘉和一品
嘉和一品已在北京开设直营餐厅近百家,加盟店30余家,作为国内发展速度 快的民族餐饮企业之一。
9、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庆丰包子铺
北京庆丰包子铺已有60多年的历史,创建时的字号叫“万兴居”,经营包子、小吃、米饭、炒菜等。因包子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口味纯正,生意十分红火。
10、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比比客
截止到九十年代,炸鸡在韩国仅是啤酒店里提供的下酒菜。而韩国代表性餐饮品牌——比比客创造出全新餐饮文化, 让宝宝与妈妈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品尝到 美味的鸡肉菜品,这就是新概念主题餐厅——比比客Premium Café 。
创业做餐饮其实很简单,一手的餐饮技术就可以撑起一家店。但是要经营长久,还要学会运营。易厨易店餐饮培训,不仅有上百种餐饮小吃技术培训课程,更能量身打造开店技巧、经营指南等运营大课程,提高店铺的软、硬双实力,在优胜劣汰的餐饮行业中,用更好的竞争力,维持发展取得成效。
>国餐饮市场“加盟潮”,迎来重量级选手。
3月5日晚间,海底捞公告,宣布将推行海底捞餐厅的加盟特许经营模式,来进一步推动餐厅网络的扩张步伐。这意味着,走出过去几年的外部冲击、重归增长轨道后,海底捞正式开放加盟。
近年来,餐饮行业的“加盟潮”风起云涌,不少餐饮品牌通过“直营+加盟”的模式,寻求新的增长空间。作为行业龙头的海底捞入场,令人拭目以待。这两年海底捞多次凭借创新服务花式出圈,同时也交出不错的经营业绩成绩单。
消费回暖
餐饮企业拓店瞄准下沉市场
2023年,伴随经济企稳回升,回暖迹象明显,我国餐饮业迅速恢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比上年增长20.4%,创历史新高。其中,12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0.0%,增速比11月份加快4.2个百分点。
而在消费复苏大背景下,客流量增加、门店网络扩张、运营效率提升等因素刺激了上市餐饮企业业绩大幅好转。以海底捞为例,其预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预计将不低于414.0亿元,增加比例不低于33.3%。此外,相较于2022年度16.4亿元净利润(剔除特海国际业务),海底捞2023年净利润预计将不低于44.0亿元。除了海底捞之外,瑞幸咖啡、百胜中国、九毛九等多家餐饮企业披露的年度经营数据也颇为亮眼。
随着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和各地促消费政策的进一步落地,消费市场需求将不断被激发,餐饮消费将持续复苏。在此情况下,2024年,各家都将加速拓店和深入下沉市场纳入自己未来的工作重心,餐饮企业已然步入新的规模争夺战。
瑞幸咖啡董事长兼CEO郭谨一在2月23日举行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2024年,瑞幸将在持续关注门店利润表现的同时,持续高速拓展门店;百胜中国CEO屈翠容曾公开表示,希望到2026年,将中国市场门店数扩展到2万家;麦当劳CEO克里斯·肯普钦斯基在最新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2024年,麦当劳将在中国地区开设1000家门店,努力将业务拓展至低线城市。
从行业趋势来看,海底捞开放加盟后,增长空间也可能在二三线市场。2023年8月,在半年报发布的业绩会上,海底捞就曾表示,二线城市展现可以继续加密的潜力,三线及以下潜在市场广阔。
另外,海底捞在3月4日晚更新的“加盟合作”一栏中,也提到加盟商需要“有地方物业资源,具备企业管理经验”。要知道,通过加盟模式,与具有丰富地方物业资源的加盟团队合作,可以在下沉市场获得更多租金议价权。
加盟模式也的确可以推动品牌的下沉速度。以2022年开放加盟的喜茶为例,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喜茶开在一线与新一线城市的门店比例从2023年4月的57%降至如今的38.9%;同期三线至五线城市的门店比例从22.4%提升至38.2%。
“加盟潮”愈演愈烈
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市场空间巨大,开放加盟模式则成为餐饮行业开疆拓土的主流战略。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开放或重启加盟模式的餐饮品牌多达数十家,分布在茶饮、咖饮、小吃快餐等多个赛道,如喜茶、奈雪的茶、老乡鸡、海伦司、夸父炸串、和府捞面等。
今年2月1日,九毛九集团也宣布将逐步开放旗下太二酸菜鱼和山外面酸汤火锅的加盟与合作业务。该集团表示,内部评估后认为它们已具备了成熟的产品体系、运营模式和供应链支持。
如果将目光拉至全球市场,头部的连锁餐饮品牌毫无例外地都依靠特许经营模式实现跨越式成长。不论是麦当劳、肯德基,还是星巴克,抑或是中国茶饮“头牌”蜜雪冰城,加盟模式都成为其实现市场扩张的重要动力。
随着多年发展,无论是餐饮企业还是加盟商,专业化程度都大大提高,双方正在共同推动加盟行业专业化和规范化进程。辰智大数据《2023年中国快餐企业发展调研报告》显示,2020-2022年快餐TOP100企业纯直营企业占比逐年下降,加盟领域涌入了许多“正规军”和“专业玩家”。
另据《中国餐饮品牌力白皮书2023》披露,餐饮加盟市场正从野蛮生长阶段转向理性成长阶段,餐饮加盟流程的各个环节趋向于标准化、正规化。未来,只想赚加盟费的快招品牌将难以生存。同时,也将催生出一批有资金、有团队的专业餐饮加盟商。
尽管行业“加盟潮”愈演愈烈,但眼下,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2023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美国餐饮连锁化率为54%,2022年我国餐饮连锁化率提升至19%,对比来看,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供应链和管理标准化
提供有效支撑
一直以来,由于企业规范度、管理能力、产品标准化和供应链等等方面的弱势,中餐行业的连锁化率并不高。而经过30年的发展,海底捞凭借供应链和管理优势,得以实现快速复制、扩张,并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同时为中餐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样本。
过去一段时间,在标准化管理之下,海底捞将权限下放到大区乃至门店,各区域尝试了不少店型、菜品、服务的个性化创新。在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海底捞走出了一条“个性化创新”之路。
2023年末爆火全网的“科目三”就是这一机制下的典型案例。尽管“科目三”只是个别门店员工的创意,但从创意落地到奖励发放,再从单一门店创新到各大门店迅速推广,“科目三”走红背后揭开了海底捞内部颇为高效的创新机制。
“我们把很多创新的决策权都给到基层员工,因为他们在一线,他们才能听到‘枪炮声’,最了解市场与顾客的需求。”海底捞轮值首席运营官邵志东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每个月他都会收到来自一线5000条至6000条创新建议。
如今,在标准化的制度下,海底捞的创新还在继续——今年3月初,海底捞位于河北的三家门店上线螺蛳粉锅底;2023年10月,西安文理学院食堂内开设的海底捞火锅店,成为了海底捞全球首家校园店。
而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扎实功底,也让海底捞加盟模式的良性发展成为可能。
以在海底捞员工的食品安全入职培训为例,海底捞于2023年1月正式启动了新员工“双安全”认证培训课程通道,将食安培训与人资体系打通。新入职员工必须通过“线上学习+答题考试”的方式完成培训,成功通过考核获得食品安全与生产安全“双安全”认证证书后,方可在后续工作中打卡计件,得到岗位工资,以此来增强新入职员工对于食品安全知识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的积极性,让新入职的员工也能具备足够的安全素养和意识。
目前,海底捞正通过数字化提升食安管理效率,“一日食安员”政策以及相关培训也在调动一线每一位员工积极性。长期以来,依靠制度、体系、工具等多个维度的建设,海底捞能够保障一线员工能够将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细处。
此外,海底捞在供应链的坚实基础,这也同样为加盟创业者提供了保障。
2007年,海底捞就开始搭建供应链体系,此后先后独立成立火锅料、食材采购两大公司。其中,颐海国际支撑海底捞的火锅底料、火锅蘸料生产等工作,蜀海供应链集团则作为第三方食材供应链托管企业,提供食材采购、仓储、菜品定制化研发以及信息服务等保障。
确保加盟门店的运营和管理水平
与直营门店保持一致
海底捞在管理上的经验,将有效复用在加盟餐厅上。
根据公告内容,海底捞加盟餐厅将获得集团统一提供的人员培训、供应链系统、管理经验、食安管控、品牌营销服务、绩效考核等中后台服务,海底捞所有自营餐厅和加盟餐厅还将实行统一的运营及品质标准。这种高赋能的加盟模式,接近于托管模式,这能有效解决加盟商经验不足的问题,确保食品安全以及顾客体验。
在公告中,海底捞还强调,其对加盟商将采用多项标准甄选,包括对其品牌及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愿景规划、行业经验、财务基础等,并在所有自营餐厅和加盟餐厅实行统一的运营及品质标准。
随着消息传开,更多细节要求也露出。根据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截图,海底捞会对有意加盟者进行提问,包括“希望在哪些省份内加盟”“期望未来的开店数”“可投入海底捞的资金”,其中对于投入资金的金额,海底捞给出了1000万元以下、1000万-2000万元、3000万-5000万元等选项。
可以看出,海底捞对加盟商的高要求,一方面能确保加盟门店的运营和管理水平与直营门店保持一致,但另一方面,也可预见海底捞未来加盟店的占比也并不会太高。
海底捞较高的品牌关注度也能为有意向加盟的餐饮创业者提供更多的筹码。
2024年2月,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2024“全球餐饮品牌价值25强”排行榜,海底捞连续6年登榜。在过去的2023年,海底捞还相继登上《财富》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榜单和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榜单。作为上榜企业,海底捞在管理能力、经营水平、产品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展现出了极强的品牌生命力。
整体来看,作为行业龙头,开放加盟模式的海底捞拓店前景依然广阔。今年2月,浙商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海底捞作为火锅赛道的龙头,目前全国门店数量不足1400家,“开店空间广阔”。
文:冯家钜
面新闻记者 | 吴容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在消费餐饮行业过去存在着这样一个鄙视链——做直营的瞧不起加盟的。大部分餐饮创业似乎更希望自己开创一个品牌,然后通过直营的模式进行扩张。
但最近几年,加盟模式却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声势,最大程度地拥抱消费者。更多的餐饮品牌在2023年选择开放了加盟模式,希望以更轻的形式进行扩张。
除了瑞幸咖啡和库迪咖啡通过加盟快速扩张并掀起了一场9.9元的价格战之外,在过去的2023年中,中国餐饮市场的加盟浪潮来势凶猛。
兰州牛肉面品牌陈香贵在最近悄悄开放了加盟,在加盟投资预算一栏中,有50-80万、80-120万、120万-150万,以及150万以上的选项;老乡鸡“2023全国加盟商大会”上,喊出了“万店目标,加盟为主”的口号;过去坚持以直营模式经营的和府捞面,打算吸纳超5000名联营商帮助其开拓多线市场;乐凯撒披萨也后知后觉开放了加盟。
工商信息现实,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餐饮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249.2万家,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8.2%。
这也意味着,新的一年里,在快餐和奶茶行业也许将上演加盟商争夺战。
经过一两年加盟模浪潮的席卷,大部分品牌的加盟模型已经相对成熟。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开放加盟以及运行顺畅的基础在于供应链。近年来餐饮及消费品牌们持续布局上游,为门店规模化扩张提供了支撑;冷链物流和即时物流的发展速度加快,都会为加盟连锁品牌的大范围跨区域运营,提供了较大帮助。
以新茶饮行业为例,2023年迎来新一轮的供应链“军备竞赛”。
蜜雪冰城位于成都的智能生产加工基地,除了提供智能制造、绿色产品深加工、研发等用途,还配有常温和低温立体库,称能够满足6000多家门店的需求,以加强跨区域经营的能力;古茗位于浙江省诸暨的原料加工基地预计2024年4月份投产,基地建成后,将为古茗茶提供茶、果等轻食饮品原料,预计产值达29亿元。
而移动支付的普及、数字化等极大推动品牌从收银到后端供应链的透明化,为连锁门店管理提供了效率保证。这些基础条件逐渐跟上节奏,为加盟模式将更大程度覆盖餐饮消费市场提供优势。这些都是加盟模式火爆的重要原因。
为了抢夺加盟商,过去一年来,品牌之间已经近乎贴身缠斗。
茶饮行业为例,大家的策略集中在降低加盟门槛。沪上阿姨从2022年9月实行优惠策略,即将曾需一次性付清的4.98万元加盟费,变成可以分三年付清,则为每年1.66万元。这一加盟扶持政策延续到了2023年。“按照上半年新开1500家门店的数量算,基本上的加盟费、外卖补贴等补贴总额超过5000万。”沪上阿姨创始人单卫钧说。
古茗也有所动作,包括宣布加盟商可以推迟缴纳加盟费用,同时,为了挽留加盟商,纾解加盟商经营压力,还提出“正常经营情况下,加盟商一年内闭店,古茗退还全部加盟合作费。”
库迪咖啡拓展加盟业务期间曾表示,除了装修、设备、原料等费用,库迪不收取加盟商固定费用,此后会根据每月毛利来分成,同时还承诺在2023年年中前签约,如果门店发生亏损,库迪会进行评估后补足亏损差价。
而在2024年,这样的竞争或许更为激烈。
首先,餐饮属于刚需赛道,能最先体现消费市场的修复状态,且回暖势头明显,不少投资者都希望进入这一领域。
过去一年来,随着居民外出就餐需求释放,餐饮业迎来年初开局火爆之后,受到五一、国庆等假期的刺激,使得行业整体开始回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全国餐饮收入47485亿元,同比上升19.4%;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2162亿元,同比上升19.4%。此外,该时段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增长30.6%,领先大盘。
从整体上看,餐饮回暖表现优于其它消费品赛道,随着2024年消费市场修复更为充分,餐饮赛道的热度也将会延续。
此外,部分品牌也喊出了更有野心的开店策略。
新茶饮领域,沪上阿姨在2023年二季度时就开始酝酿万店目标;截至2023年年底,甜啦啦门店总数达到6568家,它喊出了2024年冲刺万店的口号;而古茗的万店计划预计很快将达成,其招股书显示,目前门店达到9000家。
快餐、小吃方面,酸菜鱼快餐品牌“鱼你在一起”在突破2000家门店之后,还计划继续布局下沉市场,将门店拓展至2500家;门店接近2000家的夸父炸串也有冲刺万店的愿望;喜家德旗下定位现包生鲜水饺的加盟品牌吉真,同样放话要开万店。
不过,各个赛道头部品牌的加盟门槛并不低,然而更多加盟商对于在15万-20万元之间的投资标的表现出更高的意愿,而能拿出百万元的加盟商不多,导致了抢夺加盟商的势头更猛。
“无论是对于餐饮品牌还是加盟商而言,15万元是一个有吸引力的价格锚点,这样的投资金额,也更容易落在小吃和快餐这样的品类区间。”加盟评估专家、架梦数据创始人龙真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
但是在由直营转向开放加盟的案例中,不难看到几十万元乃至百万元标的的加盟项目。
比如,根据喜茶披露的合伙人开店条款,一家40-50平方米的喜茶加盟店至少需要40.8万元,其中装修费用为10万起步。加盟商在计算第一年的总投资时,除基础费用外还要计算一年的房租、2-3个月的原料成本以及水电等杂费。也就是说,假设在三线城市开一家喜茶,房租、原料、杂费等或许能控制在20万元左右,那么第一年的整体投资额至少要在60万元以上。
最近悄悄开放加盟的兰州牛肉面品牌陈香贵在微信公众号披露,加盟投资分为50-80万、80-120万、120万-150万,以及150万以上的选项。
由此,2024年这些快餐和奶茶品牌,将更为激烈地争夺能够拿得出百万元投资的加盟商们。
当然,激烈争夺的背后也对品牌连锁运营管理管理提出要求。
一方面是内部管理。以喜茶等过去依赖直营模式的品牌来说,需要从人员培训、门店监管、食安品控、供应链搭建等各方面进行搭建与适应。
另一方面是外部管理。当加盟门店数量达到一定量级,也加大了管理难度。虽然快餐和奶茶的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有着相对稳定的半成品和料理包以及机器设备等,简化了现场制作的复杂工序和人工参与的部分。
但是门店里仍然存在着隐形的“不标准”地带,比如食材是否新鲜、品牌及店内监督机制是否落实到位,从业人员是否遵从管理机制等。
因此,个体加盟商的风险在于,某品牌出现这样的食品安全等情况之后,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下,其他地区的加盟店也许也会立即受到舆论的牵连,从而造成客流的流失。
除食安之外,随着门店高歌猛进,如果品牌方不作出区域保护限制,或是在执行层面牢牢把控,激烈的同业竞争将影响加盟商的获利,进而对门店构成一定负面影响。例如,遇冷关店万家的正新鸡排也曾被加盟商抱怨过门店过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