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早报记者 高丽莎
别人吃剩的菜再卖给你,说是骨头熬出来的锅底汤其实是调出来的……昨天,一个关于“老码头火锅”回收菜品二次出售的视频被无数杭城吃货转发,不少人直呼“太恶心了”,以后不去吃火锅了。
昨天上午,针对老码头火锅店可能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以及卫生部门对东坡路上的“老码头”进行了执法检查。
火锅白汤用淡奶调制而成
面对剩菜回收再出售之举,就连店里的“小二”都坦言,自己以后再也不去火锅店吃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消息还披露,店内服务员在调制火锅白汤时,往汤里加了一种名叫“熊猫牌植脂淡奶”的白色液体,并称“汤不是骨头汤,好多客人都以为是骨头汤”。植脂淡奶一般多用于调制奶茶、咖啡等,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在“老码头”火锅的厨房里,所谓的“大骨汤”被加入植脂淡奶后增色不少。
除此以外,这则消息还曝光了这家火锅店存在卫生状况差、员工不持健康证即可上岗、服务员用嘴巴尝蘸水调料、不戴手套抓水果等乱象。
■生产日期被改
火锅底料生产日期疑似篡改
“老码头”的卫生状况究竟如何?带着疑问,昨天上午,记者随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一同前往“老码头”火锅东坡店检查。
在店内厨房,记者看到了一口大锅正在熬制高汤,服务员捞出锅里的鸡块、筒骨向大家验证,但“熊猫牌植脂淡奶”已经找不到踪影。该店店长王月琴称,店里的白汤都是熬制的,用淡奶只是为了让白汤看起来更加浓郁。而对于剩菜回收再售以及卫生状况差等质疑,店长均矢口否认。
现场,执法人员发现有136包牛油底料和97包火锅专用底料。仔细一看,这些牛油底料上生产日期有圆珠笔改动过的迹象,将2014年改为了2015年。而另外的火锅底料连生产日期都看不到。对此,店方解释称,这些底料都是总店自己熬制的,生产日期是当班经理自己手工填写的。
检查中,执法人员要求店方出示台账和员工健康证。但对方称台账在总店,而健康证有20多位员工无法提供。
另据每日商报消息,最终的调查结果没有出来,昨天老码头仍在正常营业。中午11点多,记者看到仍有不少消费者前去吃火锅,随机问了几位顾客,都表示没有看过早上在转发的视频。
曾屡次被曝光存在卫生问题
据了解,“老码头”火锅在成都可谓是家喻户晓。3年前“老码头”火锅开到了杭州,由杭州御荣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经营。目前,“老码头”火锅在杭州有3家门店,包括东坡店、万塘店和保俶路店,生意都还不错,在杭州还有一定知名度。
不过,记者注意到,这家火锅店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曝光卫生问题了。近两年,分别有两家媒体曝光了其卫生脏乱差情况。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副处长周杰表示,从现场检查的情况看,这家“老码头”火锅店在餐饮服务上存在不规范、不诚信经营现象,对消费者健康安全存有风险隐患。昨天,执法人员还现场取样了火锅店的蘸料进行检测,是否存在违法添加剂还需要进一步取证,结果将及时向社会通报。“整改后若还是存在问题,我们将督促这家店建阳光厨房,把厨房亮出来,让消费者来监督。”
春节将至,火锅进入消费旺季。市场监管部门表示,接下来将对“老码头”以及其他火锅店加强飞行检查(跟踪检查的一种形式)和督察。消费者若发现有类似问题,可拨打12315进行举报。
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浙江新闻客户端。
苹果用户可登入AppStore搜索“浙江新闻”下载;安卓用户请可在各大市场(如豌豆荚、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应用宝、应用汇、安卓市场、安智市场、机锋市场、91手机助手、百度市场等)搜索“浙江新闻”下载。
><>天上午@杭州老码头火锅连锁东坡店负责人约见记者,表示老码头东坡店决定停业整顿3天。记者来到现场看到这里已经关门停业,紧闭的大门上贴了一张A4纸,上面写着“内部管理,停业整顿”。
老码头负责人表示,杭州老码头其他所有分店也将进行整顿,重新规范经营制度。老码头火锅店向消费者道歉。同时,公司设立十万元消费者合理化建议奖励基金。对于店家这样的“举动”,作为消费者你又如何看?
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浙江新闻客户端。
苹果用户可登入AppStore搜索“浙江新闻”下载;安卓用户请可在各大市场(如豌豆荚、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应用宝、应用汇、安卓市场、安智市场、机锋市场、91手机助手、百度市场等)搜索“浙江新闻”下载。
>口铜锅煮沸五湖四海三江水,两根篙杆捞尽珍禽猛兽海底鲜。人头攒动、熙来人往的老码头翻腾的不仅仅是锅底,它还翻动着这个城市人们的味蕾,它以高速流动的人群和有口皆碑的品牌效应以及文化先行的品牌内涵,诠释着码头火锅文化的新定义。当大多数消费者将去老码头吃火锅当作一种饕鬄盛宴,其实已经在潜意识里将其奉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火锅“食尚”。
火鍋--始於碼頭 始終的老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