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渐渐变冷
我们终于也迎来吃火锅的季节啦!
没有什么寒冷是一顿火锅赶不走的
如果有,那就两顿!
不过“锅红”是非多呀
随着大家对吃火锅这件事越来越上瘾
关于吃火锅的流言也层出不穷
吃火锅容易上火?
一吃火锅就会拉肚子?
喝久煮的火锅汤会中毒?
……
还是让小编来给“火锅控”科普科普吧!
为什么吃火锅容易上火?
很多“火锅控”在吃火锅时往往用尽洪荒之力,那feel确实是倍儿爽~然而吃完火锅,嗓子干疼、口腔溃疡、长痘痘、便秘等各种症状也火山爆发式袭来~
于是很多“火锅控”为了不上火,竟然衍生出一口吃火锅,一口喝凉茶的神仙操作……这“一边上火,那就一边降火”操作看起来似乎很合理,不过没什么用,最多也就求个心理安慰。
所以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吃火锅不上火,首先你得知道为什么吃火锅容易上火?
吃火锅本就是一种偏燥的吃法,再加上吃火锅时涮上的鸡肉、羊肉等都偏温,这就是“燥上加燥”。
再者,火锅的辛辣除了排寒之外,还加速了身体津液的消耗,使得你的身体津液水平更低!所以,经常吃火锅的人易上火,出现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口腔溃疡、口唇干裂、小便赤黄等症状。
一吃火锅就拉肚子?
吃火锅除了容易上火,很多人还一直不解:为啥吃火锅后这么能拉肚子呢?其实,这是火锅的辛辣在作妖。
从中医上来看,辛辣是可以帮助排寒。脾胃虚寒的人吃了火锅这种热辣滚烫的东西,帮助加速了脾胃的运化,排出体内的垃圾。表现出来,就是我们常见的“拉肚子”。
但排寒的过程反而比较轻松。很多人吃火锅时喜欢喝冰饮料啤酒,冰凉的酒水饮料本身会对肠胃造成一定的刺激,再将烫好的食物送进肚子,冷热交替,肠胃受到刺激过大,收缩异常,就会引起引肠胃不适,甚至腹泻。
久煮的火锅汤有毒?
火锅汤的确是各大营养专家们都不建议喝的。它里面的危险除了让痛风病人担心的嘌呤类物质,还有亚硝酸盐和亚硝胺类。
亚硝酸盐摄入量在达到200毫克以上就有可能引起急性中毒,让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
国内有学者测试过不同火锅里的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结果发现,随着测定时间的延长,涮锅汤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的确是在不断上升的。到90分钟结束后,亚硝酸盐最高的是酸菜底汤,最终含量高达15.73mg/L。
虽说喝火锅汤底不能令人发生急性中毒,但并不意味着不会给人体带来不良作用。所以小编建议,如果要喝汤,可以在清汤涮火锅的前半小时,而海鲜汤底和酸菜汤底的嘌呤含量都较高,痛风病人应当避免饮用。
衣服残留的火锅味越
重添加剂越多?
“火锅控”都知道,吃完火锅必先“刷其牙洗其身再换套衣服”,不过很遗憾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你洗漱忙活了大半天,那个火锅味儿还是经久不散。
吃火锅,尤其是麻辣火锅,火锅里的香辛料的味道被水蒸气带到空气中就会附着在衣物上,而且油滴里的香味分子附在衣服上,本就不容易挥发。
而且除了锅底之外,味道持久度、浓烈度还与通风情况、衣服材质有关。像毛衣、羽绒服之类的衣服就更容易吸附味道。
所以,如果你爱吃火锅,又很介意火锅味的话,建议点个清油火锅,味道就不会像牛油火锅那么重啦!
说了那么多,各位火锅“死忠粉”
最最最关心的问题来了:
火锅怎么吃才健康?
入锅分寸,生熟有别
各位不要贪图鲜嫩就不顾火候,尤其是生肉、生鱼往往统统往锅里一烫就立马捞出来吃。此时,那些寄生在肉中的病菌或寄生卵,还没被完全杀死就直接进入了人体的消化道,极易引起胃肠道感染。
另外,将用来夹、盛生食的碗筷与直接入口的餐具分开,以免沾染到病菌,病从口入。建议大家要讲究生熟有序,先涮蔬菜,再食肉类,多吃煮食,涮品要在滚热汤中煮熟煮透。
避免刺激,鲜辣有度
很多人都喜欢麻辣口味的火锅底和配料。殊不知过度吃辣会不断加重对咽喉部和胃肠道的刺激,容易导致咽喉肿痛、胃溃疡、胃炎、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另外,一些火锅麻辣的调味料对消化道的刺激也很大,建议有胃病、便秘或腹泻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应尽少食用这些调味料。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也不宜食用刺激性的辣味调料,适宜选择淡醋、麻油等较清淡的作料。
吃完火锅,来点救场丸剂
吃完火锅回家,不论你是吃饱了撑还是吃到嗨了,憋说话!先来2颗知柏地黄丸和1颗附子理中丸。
知柏地黄丸可以帮助清虚热顺带还有补津液的作用,而加上附子理中丸可以顾护胃气。
之后你会发现,你所担心的牙龈出血、痘痘、口腔溃疡、便秘,一个都没有!
资料:央广网健康
编辑:陈露耘
锅,由于其热辣滚烫的口感、鲜香麻辣的口味、独特的就餐方式,成为了许多人喜爱的美食之一。
特别是屋外寒风萧瑟,屋内热气蒸腾,家人围坐一桌,看着火红的汤底咕噜咕噜翻腾,大快朵颐吃着肉,聊着天,幸福感油然而生。
吃火锅虽过瘾,但稍不注意,容易引起肚子疼和口腔溃疡等问题,以下几个坏习惯,几乎所有人都中过招!
吃火锅的4大坏习惯
1
涮肉求鲜嫩,半熟就下肚
很多人吃火锅,尤其是吃牛羊肉火锅时,一味贪图鲜嫩,把肉片稍稍烫一下,就匆匆吞下口。这种行为很容易把肉类中的细菌和寄生虫带到体内,造成健康隐患。
吃火锅时,要注意肉类的卫生,且一定要涮熟再吃。一般来说,肥羊卷之类涮1分钟即可,而肉丸一般至少需要5分钟以上才能全熟。
2
喜欢喝汤底,一碗接一碗
很多人都有喝火锅汤的习惯,尤其像筒骨火锅、牛肉火锅、菌菇火锅等高汤火锅,汤底鲜香味美,食而不腻,配上葱花、芹菜,真是喝几碗都不够!
其实,骨汤、海鲜等火锅汤底中含较多嘌呤,而且随着煮火锅时间的延长,嘌呤的含量一般在6~10分钟时会显著升高,在30分钟左右达到顶峰。
摄入过多,会增加高尿酸风险,甚至引发痛风。如果想要喝汤,建议刚涮时喝,前10分钟内喝比较放心。
此外,从植物中摄入嘌呤造成的高尿酸风险,要远低于从动物中摄入嘌呤。换言之,植物性的嘌呤相对更安全。一般嘌呤含量的排行:海鲜汤、骨汤>菌菇汤>番茄汤。
3
习惯趁热吃,刚出锅就进嘴
当肉涮熟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夹出就吃。实际上刚从火锅里捞出来的食物是很烫的,可高达120℃,而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
食物烫熟即吃的话,很容易烫伤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再加上麻辣等刺激,容易诱发各种消化器官炎症和溃疡。
注意
有口腔咽喉不适的人群,不建议食用火锅,火锅的高温和调料的刺激会使病情加重。吃火锅不可心急,最好把出锅的食物先放在小碟里,等稍微晾凉后再吃。
4
火锅配酒,一口又一口
吃了火锅时可能会摄入大量的嘌呤,导致尿酸含量升高,而喝酒也会导致尿酸升高。边吃火锅边喝酒可能会引发痛风。所以一般建议吃火锅时最好不要喝酒。
掌握5招,吃火锅不怕胖
1
锅底:清淡更养生
诱人的红色汤底关火静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一层厚厚的油脂。
这些油脂多是含有大量饱和脂肪的动物油,如果饮食过多,不仅会增加肥胖风险,可能也会大大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恶性肿瘤的风险。
因此,吃火锅,尽可能减少牛油辣锅底,适当多选择清汤、冬阴功等清淡点的锅底。
2
食材:减少“隐形油脂”
除了锅底以外,食材中也可能存在很多油脂。很多人爱吃的雪花肥牛,其脂肪含量是20%;牛丸的脂肪含量是15%;而上脑、眼肉的脂肪含量则低于10%,相对更健康。
羊蝎子火锅也是不少人的心头爱,而且常被认为油脂含量少。但事实上,羊肉与骨头连接部分的油脂,以及羊骨髓中的油脂都是不容忽视的。如果频繁大量摄入,容易增加血脂升高的风险。
动物内脏类食材同样备受大家喜爱,猪脑、肥肠、鸭肠等食材油脂含量的情况:肥肠>猪脑>鸭肠>毛肚>黄喉,其中肥肠的油脂含量>10%,是脂肪含量最高的内脏之一。
3
小料:首选海鲜酱
俗话说,无蘸料,不火锅!多种酱汁的合理搭配,能形成一种新的复合味,使味道变得更鲜更香。
其实火锅蘸料,不仅高盐,其热量也不低,甚至比主食更多,如:100g香油的热量大约等于8小碗面条!
就单独一样蘸料而言,各种调料的热量排行榜是:香油、老干妈>沙茶酱>芝麻酱>海鲜酱。在选择调料的时候,建议大家选择热量较低的,也可以用醋代替酱油等调味。
4
顺序:先涮薯类
撇去锅底的浮油后,建议先涮薯类和蔬菜,可以增加饱腹感,以减少肉类的摄入量。蔬菜尽量在清汤一侧涮着吃,以免摄入过多油脂。
5
饮品:常温低糖
火锅实在味美诱人,大家禁不住要贪吃多吃,而且往往容易吃过多的肉食和鱼、虾等海鲜。这时候如果加上高糖饮料,无疑是“雪上加霜”了。
此外,很多人觉得吃火锅时,再喝上一大杯冰镇饮料会更爽。但一冷一热,会强烈刺激胃部,甚至导致胃部痉挛或胃痛。
因此,吃火锅可以少喝冰镇饮料,可选择一些温热的凉茶或者植物蛋白饮料。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锅桌上,摆着美食也摆着行业痛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被描述为起源于战国时代的火锅,行业本身却还停留在春秋一般的时代——霸主兴替,小国林立。
2017年,正赴港IPO的海底捞已然成为江湖盟主,占有火锅市场份额2.2%,随后的五强公司中,一家占有0.9%,另4家分别占有0.8%。剩下的,则是不计其数的小品牌、小连锁。在火锅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之利下,如此分散的格局,自然避免不了行业内的问题繁多。
火锅业长期存在的“口水油”问题只是最为沸腾的一部分,就像吃火锅的最后一环,现在让我们穿过逐渐冷却的油水,用漏勺一探锅底还有多少困扰行业的其他残渣。
食品安全问题久治未痊愈
5月底,小龙坎火锅在长春、南昌、哈尔滨等地的3家加盟店,被梨视频曝光后厨存在老油循环使用等问题。这再次引起社会对火锅行业关注,全国多地食药监局对当地的小龙坎门店进行了突击检查。
记者注意到,多年来,在巴蜀式火锅行业,频频被曝出回收使用“老油”的问题,行业也一直致力于根除这类问题。早在2011年8月,就有5000家火锅店,针对火锅老油循环使用的问题,发起了“把一次性锅底进行到底”的行业整改。今年1月,重庆火锅行业又开始新一轮整治。重庆市食药监局当时公告,对5家涉嫌回收使用“火锅老油”的火锅店立案调查。
《食品安全法》明令禁止“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为何仍有火锅店回收使用“火锅老油”?成本或是其背后驱动商家铤而走险的原因。
小龙坎“使用老油”事件曝光视频中,就有相关火锅店工作人员称,这么做是因为成本太高。
那么,一次性火锅底料的成本到底是多少,是否远高于消费者能接受的锅底费?
一位从事火锅生意十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行业内标准锅一锅的底料成本在50~70元。锅底费在这个范围内才不算亏损,如果锅底费有亏损,火锅店就只能降低菜品成本,或走薄利多销的路线。
新华社今年1月还报道,一位从事重庆火锅生意20多年的业内人士就此算了一笔账:1斤火锅底料成本为15~20元,一般情况小锅要用2~3斤火锅底料,大锅用4~5斤,但大部分火锅店的锅底费仅为30~50元(含大小锅)左右,还不够成本。而使用“潲水油”,大锅耗油1.2斤左右,小锅耗油0.8斤左右,剩下的六七成油可以循环使用,省出来的一大半成本就是商家的纯利润。一家火锅店按每天接待30桌算,使用“潲水油”可节约成本1000多元,一个月下来可以增加数万元的收入。
在高利润诱惑之下,如何拦截老油?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和静钧等专家认为,应从根源上寻求对策,安装监控系统、打造明厨亮灶,实现回收过程全程监管覆盖。巧的是,小龙坎已对外称,截至6月1日其所有门店已安装后厨监控系统。
2011年,就曾有火锅企业集体承诺不用“老油”的事件(图片来源:网站截图)
行业高增长下多痛点待解
虽再被曝出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但火锅行业近年来保持高增长。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火锅餐厅数目由2013年的约40.6万家增加至2017年的约60.1万家,并预测在2022年将增加至约89.6万家。
89.6万家火锅餐厅可以从餐饮业中分得几分利?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中国餐饮服务市场总收入2017年为39644亿元,其中2017年中式餐饮占有市场份额的80.5%。而火锅又在中国中式餐饮市场占有最大市场份额,为13.7%,其中,巴蜀式火锅约占中国火锅餐厅市场的64.2%。
行业参与者数量增长迅速的同时,火锅市场也一直高度分散。数据显示,2017年,海底捞占有火锅市场份额2.2%,随后的五强公司中,一家占有0.9%,另4家分别占有0.8%。
分散的市场下,自然是更为激烈的竞争。上述从事火锅生意的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几年餐饮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火锅餐厅数量大幅增加,除了市场的扩大,可能还因为经营火锅餐厅相对其他实体经济准入门槛较低,几十万到一百万就可开店。”
众多的参与者与激烈的竞争之下,正是“老油”滋生的环境。而且,“火锅这个业态的问题不只‘老油’”。一位火锅行业长期观察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火锅行业背后还存在餐厨垃圾处理、环保、菜品的安全等大众关心的问题,以及消费者味觉习惯的改变、工业化生产添加剂等专业问题。比如,其中的菜品食品安全问题就在非连锁的小火锅店比较严重,因为菜品的供应涉及到复杂的供应链体系。
此外,需要回收的油量非常大,但现在的回收油产业链支撑不了整个行业这么大的回收需求,而回收油处理不到位又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长期来讲是不可取的。
而上述从业人士则提到了一些更实际的问题,他认为对于连锁火锅企业来说,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房租租赁成本的增加,也给企业经营带来挑战。
至于解决办法,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只能更多地去加强自身供应链的建设,增加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通过集约化生产在源头上降低部分成本。”比如,海底捞就在招股说明书中称,拥有自己的底料加工工厂和较为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而据小龙坎负责招商的工作人员介绍,公司也拥有自己的底料加工工厂和采配中心。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