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有不少朋友,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吃之前总喜欢用水烫一下碗筷,无论在大饭店还是在路边大排档,无论碗筷是刚洗好的还是消毒后封装好的,总要这么做,像是一种仪式。而烫碗筷用的水多是店家提供的茶水,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答案也出奇的一致:消个毒吃得放心。
用开水烫洗碗筷真能消毒吗?在外面吃饭,这才是正确的消毒方法。这样真能消毒吗?我表示一万分的怀疑,但也会不自觉得跟着他们做。
其实,饭前用开水烫碗筷,消毒的作用微乎其微。因为我们所说的细菌,专业术语叫微生物。大致可以为两种:一种是不耐热的,对温度比较敏感,也就是说温度稍高就能杀死它们;遗憾的是,大部分微生物都属于第二种,比较耐热。要想杀死它们,除了温度要达到一定要求外,还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
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它们在100摄氏度的条件下都会死亡。但有一些细菌如炭疽芽孢、蜡样芽孢等则有较强的抵抗力,100摄氏度高温下仍有可能存活。
此外,时间同温度成反比,在1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可能1~3分钟就能将它们杀死,但如果温度低一些,需要的时间就会变长。温度低到它们的耐受范围内,则无论多久,都很难将它们杀死。
烫洗碗筷的时间一般较短,而且水温多数情况下是低于100摄氏度的,所以并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顶多等于再洗一遍碗筷。
用开水烫洗碗筷真能消毒吗?在外面吃饭,这才是正确的消毒方法
最后再教教大家,真正能给碗筷杀菌消毒的方法:
1、将餐具放到锅里,水烧开煮10分钟左右,这样就能有效的为餐具消毒。
2、使用高温消毒柜,这也是多数饭店采用的方法。原理很简单,通过红外线加热温度到120摄氏度,再持续10~15分钟,绝大多数病毒和细菌就能被杀死了。
3、用醋将碗筷过滤一遍,因为醋的杀菌作用也是挺不错的。
所以,外出吃饭是否要用开水再洗一遍餐具,纯粹看个人习惯,从卫生角度,自然会干净一点,但差别并不大。
那日常生活中,在医学上,消毒杀菌方法有三种: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
物理消毒
就像我们上面说的高温消毒法,主要是以杀灭微生物为主要目的热处理形式。
适用于:我们日常的餐具、金属、玻璃制品等耐热、耐湿的物品。
如何进行物理消毒呢?(针对我们的餐具就可采用以下方式)
蒸汽消毒
用锅将水烧开后,放入支架将碗倒扣在支架上,蒸汽蒸5~10分钟即可。
开水烫煮
用锅将水烧开煮沸,将餐具放入沸水中,烫煮3~5分钟即可。
注:木筷受热会弯曲减短寿命,不适合用此法消毒。
微波炉消毒
将餐具放入微波炉中,调高火3分钟左右即可。
注:要确保餐具是可以放入微波炉中的材质。
当然啦,如果我们去外面餐厅吃饭,物理消毒法就没那么好用了,毕竟商家做没做我们都不知道,所以外出就餐要这样做:
1、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
看塑料封膜上是否印有生产厂家的明确信息,如厂址、电话等;
看保质期,餐具消毒效果一般在两天左右,所以塑料封膜上应印有出厂日期和保质期两天的字样;
拆开封膜后,闻闻餐具内是否残存清洁剂的味道;
用手摸餐具表面,是否有残留的水或油污。
2、使用消毒柜里的餐具
观察是否通电,一般消毒柜上方有三个指示灯,分别为“已消毒指示”、“消毒指示”和“电源指示”,可以观察指示灯是否亮起;
试探温度,可以将手伸进消毒柜,如果柜内和柜外的温度并没有明显的区别,餐具温度也只是常温,很可能就是未消毒;
消毒后的餐具不应“湿漉漉”,在企业遵循正确操作规范(消毒时间、不重叠碗筷等)的情况下,餐具不存在湿的问题。
化学消毒
就是用消毒液等化学消毒药物作用于微生物和病原体,使其失去正常功能而死亡。
适用于:我们的衣物,如内衣内裤等。(因为衣物材质很多种,用“开水烫”的物理消毒法,可能会使其变形、缩水。)
如何进行化学消毒呢?(针对我们的内衣裤就可采用以下方法)
在清洗内裤时,可额外添加一点(含有间二苯酚或复合漂白活化剂)的消毒液,并冲洗去除消毒剂残留,最后进行晾晒或烘干。
根据衣物特点选用高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如含氯制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并冲洗去除消毒剂残留,最后进行晾晒或烘干。
当然啦,正常情况下,人体泌尿生殖系统常见菌群会保持合理水平,不一定非要用消毒液清洗。
只要内裤勤洗勤换,洗涤时选择专用器皿,用清水手洗清洁,日常晾晒消毒即可。
生物消毒
主要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适用于水、土壤和生物体表面消毒生物处理。因为我们日常利用率少,所以这里就不赘述了~
总之呢,消毒方法千千万万,开水烫一烫最不靠谱。下次就不必白费功夫啦~
何保证群众食品安全和就餐安全?3月2日,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在发布会上表示:一是建立餐厅员工健康体检制度;二是加强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做好餐饮具的清洁消毒,确保做到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三是注意手卫生,勤洗手,确保食堂内配备有效的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的可以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四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到规范超市购买冷冻冰鲜产品,不购买野生动物或未经检验检疫的畜禽生鲜肉品;五是加强餐厅通风换气,在气温适合和天气晴朗的条件下,营业期间可开门开窗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六是对进入餐厅人员要进行体温测量,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到应急区域隔离,然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左宇坤)
(来源:中国新闻网官方微博)
喽大家好我是王刚,疫情当前,朋友们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家里多通风,尽量不出门!
多多保重身体,好好保护自己!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餐具消毒的一些基本知识,避免病从口入!
< class="pgc-img">>宽油科普:根据一项研究发现,餐具中常见的细菌有沙门氏菌、李斯特菌、酵母菌、霉菌、大肠杆菌等,所以需要定期消毒来保证人体健康。
详细步骤如下▼▼▼
一、家中餐具如何消毒
在这个非常时期,家里餐具也要及时消毒,避免餐具滋生细菌!很多朋友是租房住,可能没有消毒柜,针对这样的情况,给大家分享3个不用消毒柜消毒餐具的办法。
【1】沸水消毒:将洗干净的餐具放入沸水中煮5分钟左右,这样即可杀死一般细菌,起到消毒的作用。
< class="pgc-img">>【2】蒸汽消毒:将洗干净的餐具放入蒸锅中,水开后大火蒸5-10分钟,这样即可杀死一般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细菌。
< class="pgc-img">>【3】微波炉消毒:如果家里有微波炉的同学可以将餐具放入微波炉内消毒,微波在一定强度内可以杀死致病细菌。由于微波炉温度过高,可以在消毒时在餐具中加入少量的水并用湿毛巾包裹餐具外表,微波1-2分钟即可消灭90%以上有害细菌。但是,金属餐具请不要用微波炉消毒。
< class="pgc-img">>二、鉴别餐厅消毒餐具是否靠谱
等疫情结束之后,朋友们可能会出去大吃大喝,所以提前告诉大家鉴别餐馆内已消毒的餐具是否合格的办法。
< class="pgc-img">>【1】看包装:消毒好的餐具包装上会有明确的信息,例如公司名称、地址、电话等。
【2】看保质期:一般消毒餐具会有保质期,大约在两天左右。
【3】看外观:拆开后的餐具质地有光,颜色比较新、没有残渣、发霉、油渍。
【4】闻一闻:没有刺鼻、发霉的味道。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请各位小心保护自己,希望疫情早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