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年11月10日10点左右,肇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王某某等3名工作人员对县城内营业场所某奶茶店疫情防控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奶茶店服务员对进店三名执法人员说“欢迎光临”,接着执法人员问多少钱,服务员讲请先扫码,然后执法人员称“说晚了,第一句就应该说扫码”。随后亮明身份,系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认定该奶茶店没有严格执行扫码、验码规定,勒令奶茶店关停一天。
看了这段新闻我真是感到气愤又无奈。疫情当下,对本来就因电商等冲击下造成经营困难的实体店,无异于雪上加霜。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实体店经营者们或许还能咬牙坚持,因为这是很多人的生计。为了生活,老板员工们可以坚持,雪上加霜也冻不住向往安定生活的火热心脏,但是如果让人把对生活的希望又随手放进了冰箱,这心还能不哇凉哇凉的?
俗话说,拿着鸡毛当令箭。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可能不是稻草,而就是这根不起眼的鸡毛。现在有些人,手里有一点点权利,就要用到极致,到处显摆官威,彰显地位,往死里难为人。
天灾不可怕,因为我们众志成城。可怕的就是这些人祸。像偷卖捐赠物资,没有核酸证明就不接急症等,到今天一言不合就封店,这太让人感到愤怒了。如果只是执法刻板,脑子不转,我想我们还是能原谅的,大不了给这位同志换个岗位。但他显而不是,摆明就是故意难为人。如果说店员没有先说请扫码,说了欢迎光临。王某某就说错了,你没说扫码,这还能看作执法刻板。而王接着问多少钱,店员说请扫码,王某某再说你有问题,这不就是看没有毛病而在鸡蛋里挑骨头吗?
我想世界上任何一个服务行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是先打招呼说敬语,再说事情这样的语序。例如,吃饭了吗?你好啊。这像话吗?滑天下之大稽。他们不是不懂,而是滥用职权,故意难为。看到店员还想做最后的挣扎,让他们等一下,找经理过来,我就无比的痛心。其实想整你找谁来也没用。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一句“请等一下”,这就是挣扎在生活中的人们,最后的倔强。
现在肇州县政府已经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理。虽然正义再次的迟到,但我们还是感到欣慰,毕竟政府还是和人民站在一起的。中国人民是最善良的,最好管理的民族,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会踏踏实实的努力工作,在别人周工作35小时还要抗议的情况下,我们996也毫无怨言,也十分珍惜和感恩这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
所以执法要有温度,做人要有同情心,做事要有同理心,我看到城管人员买下了老人所有的菜,我看到交警同志把车道的流浪猫抱到了路边,我看到店老板免费给没钱的人送饭。有可能你小小的举动就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
新经纬客户端5月3日电 (张哲)网红甜品店频频“东窗事发”,究竟是何原因在作祟?
知道这些真相的你,还愿意在饮品店购买“鲜”榨果汁吗?
有媒体记者近日卧底某饮品店发现,一杯杯光亮可口的鲜榨果汁背后,真相却令人咋舌!
手挤茶包、变质水果、隔夜茶饮,造就一杯“鲜榨”果汁
据北京电视台报道,调查视频中,饮品店的店员正在徒手挤茶包,一边挤一边说,“我自己都觉得好恶心”。当我们喝茶饮时,或许不敢想象,这些茶饮居然是店员的“洗手水”。
除了手挤茶包之外,视频中的店员还将未经清洗的蓝莓直接丢进了榨汁机,甚至将变质的水果,切掉坏块后继续榨汁。
当潜伏店内的记者指出榨汁的芒果已经变质时,店员则称,“能吃,它没有坏掉的味道”。
然而,在店内的显眼位置,几盒新鲜饱满的芒果与榨汁所用的变质芒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新鲜芒果显然只是店内的“摆设”,目的是营造出“鲜榨”果汁的假象。
记者卧底饮品店时还发现,很多当天没有卖出去的饮品、切好的水果杯会被放进冰箱,第二天再拿出来“二次销售”。当我们看到桌面上琳琅满目的“鲜果杯”时,并不知道自己购买的那一杯,会不会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隔夜货”。
无独有偶,今年1至3月份,浙江台州黄岩区市监局开展了全区奶茶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奶茶店开展地毯式排查,有不少知名奶茶店被曝出问题。截至4月25日,此次行动共检查200家奶茶店,责令整改117家,有19家因涉嫌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已立案。
据浙江新闻网报道,使用过期食品原料进行食品生产销售,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行为,以上违法店铺已被行政立案,将面临行政处罚。
奶茶店的卫生问题一直是奶茶行业不容忽视的顽疾。
有媒体记者曾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薡茶奶茶店暗访90天发现,这家紧靠CBD的台湾奶茶店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存在制作工具不消毒、茶壶与拖把放在一个水池内、奶精与垃圾放置在一起、珍珠降温直接用自来水清洗等问题。
虽然卫生差劲,但这家奶茶店的生意却还不错。据法制日报报道,该店每天的奶茶销量有近百杯,营业额可达千元左右。
一杯饮品的市场价在15-40元不等,当你知道你手中价格不菲的鲜榨果汁,有可能是在冷库中存放了一年的滞销水果时,你还愿意花高价购买它吗?
网红店铺是非多?食品安全无小事
此次网红饮品店的曝光虽然让人震惊,但网红食品“东窗事发”并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2017年五月份,杭州文三路上天天排长队的“一点点”网红奶茶店就曾被查封。
据杭州网报道,5月10日下午,由西溪街道牵头西溪市场监管所及派出所、城管执法中队等多部门联合,分段、分批、分类对文三路沿街商铺开展综合整治。
检查过程中,执法队员发现,位于文三路111号的“一点点”奶茶店无法出示营业执照以及食品经营许可证。随后局执法人员当场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其立即停止经营。该店负责人杨先生随后配合执法人员现场关停了商铺。
这家一点点奶茶原本在网络平台提供外卖业务,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已抄告相关网络平台,对该网络店铺的商品作先行下架处理。
前段时间,网红甜品店也惨遭扒皮。一家名为“盒子实验室”的淘宝店铺在淘宝平台售卖盒子蛋糕,因被各大博主疯狂安利,这家蛋糕店每月的销量高达上万个。
但就在4月18日,有网友称吃了该店铺的蛋糕后拉肚子,该网友还发现,该店铺发货地在南京,但是食品经营许可证上写的地址却在成都,质疑该店上传假证、超范围经营。
接到举报之后,淘宝官方决定对盒子实验室封店。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消息后,对盒子实验室展开了立案调查。
4月27日,玄武区市场监管局官方微博发布了“关于‘盒子实验室’初步调查情况的通报”。“通报”中披露该店经营许可证真实,但范围并不包括制售糕点,已依法责令其停止经营行为。如今,淘宝店铺已搜索不到“盒子实验室”的相关信息。
有时候,网友们对网红所推荐的产品,或者购买量、信誉度较高的店铺往往较为信任,可能会对产品的安全性、合规性有所疏忽。然而,食品安全与其他产品不同,一旦我们食用了不合规范的食品,对身体带来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冯双庆教授在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有些用来制作饮品的水果的香味比较浓烈,当其局部变质时很难品尝到异味。但是当水果严重变质时,即使闻不出异味也不能再食用了。
“如今甜品、饮品的制作原料营养比较丰富,含有较多的糖、氨基酸,很容易滋生细菌。一经隔夜、变质,问题是很大的。夏天吃了容易腹泻,也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肠胃疾病。”冯双庆说。
食品质量有问题?维权意识不能少
即使购买食品时应仔细挑选商家和产品,有些“意外”还是难以避免的。若一不小心中了劣质食品的枪,你能做的不只是及时就医、举报不良商家,还能要求不良商家赔偿损失,并索取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
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中新经纬APP)
头条创作挑战赛# 黑龙江大庆肇州县一奶茶店,因店员先说了一句“欢迎光临”遭封店而被推上热搜,原因爆出后让人大跌眼镜,而且简直毁人三观。
竟然是一个扮作顾客的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暗访人员,假装进店消费,店员看到有人上门捧场,现在生意冷清的形势之下,自然是热情打招呼,于是就说了一句“欢迎光临”,紧接着刚说出“请扫码”。
但万没想到,马上就被这位暗访人员回怼道“说晚啦!”
店员小姑娘听到这个回答估计也是一脸懵逼,于是就重复了一句“请扫码”,这次暗访人员明确地说“我说你说晚了!应该进门就先说扫码”。
< class="pgc-img">>随后,他亮明自己的身份说,“我是市场监督局的,今天把门关了啊!”这一亮名身份估计真把店员小姑娘给镇住了,只听这名店员有点哀求的低声说道,“能不能等一下等老板过来?”
结果那位暗访人员搭都没搭理她,立即招呼另外两名同事进来,于是那两位同事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封条贴到了门上,这时那位暗访人员对店员女孩儿说了一句,“麻利儿的赶紧走人”。
< class="pgc-img">>这段画面被店里的监控视频完整记录下来,发到网上曝光以后,舆论哗然,网友们几乎一边倒地认为,这个所谓的暗访执法人员是在故意找茬,故意刁难奶茶店,甚至有点碰瓷式和钓鱼式执法的嫌疑。
我们来看一下网友们的说法,是不是合乎逻辑和道理?
1、先说“欢迎光临”错了吗?
现在大家都知道,进店消费一般都要先扫码,现在一般都是包括行程码和健康码在内的场所码,这个扫码的程序一般是在进店消费以前,这个没问题。
< class="pgc-img">>因为如果消费完再去扫码,如果扫出异常码,那就晚了,但如果一个顾客进到一个饭店里边吃饭,或者进入一个商场里面消费,门口的服务员见到顾客以后先打个招呼,说句欢迎光临,然后再说请扫码,这是非常合乎人情和道理的,而且对于防控效果没有任何的不利影响。
2、暗访人员是不是吹毛求疵故意刁难?
在挑这家店的所谓的防控问题时,暗访人员的意思是:要进店就先说扫码。认为店员先说了欢迎光临,后说的请扫码,就是晚了,就要把店封了,很明显,这不是在正常的执法,而确实是在故意刁难和为难店家。
< class="pgc-img">>3、这种故意刁难不排除有暗示或迫使店家私下给好处的可能。
因为从暗访人员给出的封店理由来看,完全没有道理,更不用说合乎规定了,那这时候他硬要说出“今天把店关了”这种话,明显是在滥用自己的职权。
那他这样做,除了假设有矛盾故意作梗之外,还想得到什么呢?
可以轻易想到的答案是,奶茶店肯定不愿意关门,这样就失去了营业额,为了减少损失和避免麻烦,同时也不得罪“顶头上司”,很可能会采取私下给执法人员好处的办法来解决自己的迫切问题。
< class="pgc-img">>所以说不能排除暗访人员有想要得到好处的动机,当然,在这个事件当中,奶茶店好像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把监控视频公布到网络上去,这可能也是暗访人员没有想到的。
事件曝光以后,在网络上形成轩然大波,当地政府也非常迅速地给出了处理结果,领头的执法人员被记过并调离执法岗位,其上级主管领导被诫勉谈话等,处理的结果大家是不是满意另说,这里只想通过这件事谈一下网上热议的“人性最大的恶究竟是什么?”
我们常常说人要有共情思想,共情能力,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新词,这在老话里面就是人要能打打颠倒,也就是设身处地交换角色去考虑问题。
在这一事件当中,那位暗访人员显然根本没有考虑过一个小奶茶店,在现在的防控形势之下的经营之艰辛不易,不仅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反而要趾高气扬地傲慢地把自己仅有的权力放大到极致。
就像大家在视频里看到的那个画面一样,这位暗访者一进门就颐指气使,指指点点,说话时,叉腿挺肚站立,一手背到后边,一手指点女店员的方向,说话语气狂妄傲慢,一副居高临下,高高在上的姿态。
大家不要忘了他的身份,这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用网络词语就是18线小县城的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线底层执法人员,他在一个店里边去暗访监管的时候却是这样一个非常霸气侧漏的状态。
< class="pgc-img">>其实这样霸气,这样傲慢也就罢了,但在这个奶茶店的故事当中,这位执法人员显然是想故意难为、刁难一下这家店,所以这种行为也被网友们调侃道:
人性最大的恶就是“要用自己最小的权力给别人制造最大的困难和麻烦!”
虽然调侃得有点夸张,但在某种意义上,确实说出了现实生活当中人们所深恶痛绝的一些现象。
< class="pgc-img">>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小的地方和城市,一些人可能只是有了那么一点点小的权力,就会想尽办法刻意发挥到极致,或者把这种权力变现,或者用这种权力故意给别人制造麻烦、障碍和困难。
这种现象让人觉得厌恶和无语,而这种现象以及这背后的成因可能更加令人深思。
< class="pgc-img">>朋友们是如何看待网友的这种调侃和热议呢?
@猿方有看法?的原创文章,有态度,有看法,也有嬉笑怒骂,欢迎朋友们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