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寻找美食也变得异常便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设备方便地找到自己心仪的餐厅。下面是一份简要的教程,教你如何通过智能手机找到好吃的餐厅:
一、使用美食推荐 APP
- 下载并安装美食推荐 APP,如美团、大众点评等。
- 打开 APP 后,可选择定位或输入你想去的城市/地区。
- 在搜索框中输入你想吃的菜的关键词(如川菜、火锅、烧烤等)或具体菜名(如麻婆豆腐、北京烤鸭、炭烤羊排等)。
- 根据你所在的位置和口味偏好,APP 会为你推荐附近的餐厅,并显示它们的距离、人均消费、网友评价等信息,方便你进行选择。
- 选择一家你感兴趣的餐厅,查看详细的菜单和图片,并可参考其他用户的评价和推荐菜。
如有需要,你可以在 APP 上预订餐桌或者订购外卖,享受便捷的就餐体验。
< class="pgc-img">>二、关注美食博主或社交媒体
- 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上关注美食博主,他们通常会分享自己的探店经验、菜品推荐等内容。
- 你还可以在这些平台上搜索关键词,浏览用户发布的美食相关内容,从中发现一些好的餐厅推荐。
- 在观看美食博主的推荐视频时,注意他们对菜品的评价和推荐理由,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餐厅的风味和特色。
无暇观看视频时,浏览视频的文字说明,一般也会有对餐厅的位置、价格和环境等信息的介绍。
< class="pgc-img">>三、加入美食群
- 通过微信、QQ 等社交工具,加入美食爱好者聚集地。这些群里的成员通常都是喜欢尝试新餐厅、体验不同美食的人。
- 群内成员经常会分享他们的用餐体验和推荐,你可根据这些信息,找到你想吃的餐厅和美食。
- 有些美食群可能还会组织线下的美食活动,如聚餐、探店等,你可以积极参与,结识更多的美食爱好者,分享美食经验。
通过以上方法,你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附近的餐厅,品尝到各种美食。不过,手机找餐厅只是一个工具,真正的美食需要你自己去尝试和体验。希望这篇教程对你有所帮助,祝你享受美食之旅!
点个餐要关注一堆公众号、小程序。”“用手机号注册会员才能扫码点餐。”“没有智能机的老人吃饭怎么办?”……
近期,有消费者反映,到餐厅用餐时,有些餐厅不提供人工点餐,消费者只能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后进行“扫码点餐”。红星新闻记者在实地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部分餐厅采取人工点餐与扫码点餐相结合的方式下单,而部分餐厅却取消了纸质菜单,仅能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点餐。
3月25日中消协发文表示,在扫码点餐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关注公众号或是手机登录的情况,而通过这一环节商家就会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而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
部分餐厅引导消费者扫码点餐
部分餐厅取消纸质菜单
“欢迎使用小程序点餐,更多会员福利。”26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成都春熙路的一家麦当劳门店,在门口就听到店内喇叭在循环播放语音,引导消费者扫二维码使用小程序点餐。
记者扫描门口广告牌上的小程序码后,发现必须微信授权,小程序将获取微信昵称、头像等个人信息,并验证手机号后才能完成登录。同时,麦当劳店内还有自动点餐机,并不需要输入任何个人信息便可完成点餐。柜台也可进行人工点餐。
在星巴克一家门店中记者看到,点餐柜台处有几个人在排队点餐,柜台上摆放着点餐码的立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扫码点餐可以不用排队。记者扫码后发现,小程序要求微信授权,获取昵称、头像、地区等个人信息,并且还需要授权手机号才可以登录点餐。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餐厅都采取这种人工点餐与扫码点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点餐。例如九锅一堂,工作人员表示“两种方式均可点餐。”还有部分餐厅以纸质菜单点餐为主,例如黄记煌、猫抓烤肉等,店内消费者都拿着一张纸质菜单勾选菜品点餐。
但在在小龙坎火锅春熙店、袁老四老火锅、辣斗辣火锅等餐饮店,记者确发现,店内已经取消了纸质菜单,仅支持扫码点餐。“现在都是扫码点餐了。”工作人员表示。记者看到,店内的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点餐二维码。记者扫码后,直接跳转至相关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才能进行点餐。关注公众号后,还需要点击公众号中的链接跳转至点餐小程序,小程序也需要微信授权并用手机号注册绑定后才可登陆、点餐。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在排位等待就餐的消费者。胡女士表示她已经习惯了扫码点餐,“点餐、结账都比较方便,还没考虑过个人信息泄漏的问题。”王先生则非常抵触需要授权个人信息点餐的方式,他告诉记者,每次需要使用微信号登录时,他都会点击“使用其他头像和昵称”选项,然后随便设置一个头像和名字,使用虚假账号登陆,“不过要求手机号登录的就没办法了,只能用真实手机号收验证码。”
市民钱女士则认为,只能扫码点餐的餐厅其实对老年人不太友好。“有些点餐很复杂,又要关注公众号,又要点击小程序的,步骤很多。我们年轻人有时候都觉得很麻烦,老年人就更难点餐了。”
中消协:
扫码涉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
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知情权
对于这些情况,中消协发文表示,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限制消费者权利的工具,不应成为攫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借口,更不应成为阻碍大众消费的壁垒。
中消协表示,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消费者到餐厅就餐,并无必要提供手机号、生日、姓名、地理位置、通讯录等与餐饮消费无关的信息。一些餐厅不再提供人工点餐,要求现场就餐消费者先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再进行扫码点餐,借此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不仅违反法律规定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涉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而且,如果保管不善,消费者个人信息还有被泄露、丢失的风险。
同时,仅提供“扫码点餐”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餐厅经营者不提供人工点餐服务,只提供扫码点餐,不仅有违商业惯例,也使现场就餐消费者只能关注或绑定经营者的公众号或小程序,被动授权经营者获取其个人信息。这种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是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对现场就餐消费者的一种强制交易行为。
部分餐厅在只提供扫码点餐的同时,还不向现场就餐者提供直观可查的现场菜单和菜品价格,消费者只有扫码关注餐厅后才能看到具体菜单,知晓菜品价格。中消协指出,菜单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与是否接受餐饮服务直接关联,餐厅应当提供直观可查的现场菜单,供消费者了解菜品和价格,决定是否用餐。不提供现场菜单,扫码关注后才能浏览菜品和价格的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此外,中消协指出,由于智能手机操作的复杂性,扫码点餐并不具有普适性。老年人、未成年人往往需要他人协助,才能完成扫码点餐过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实现。他们对“扫码”背后潜在风险的防范意识也比较弱,更易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支付安全问题的受害者。
中消协表示,经营者可以使用新技术提高运营效率、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但首先应做到依法合规、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技术进步应当让消费者享受发展红利,而不是成为经营者商业欺凌的工具。“期待餐饮行业组织、餐饮经营者积极行动,抵制不良手法,杜绝违法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也希望有关行政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引导和监管,督促餐饮企业守法经营、加强自律,严厉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不法行为,促进行业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编辑 刘宇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月5日,顾客在自助取餐柜取餐。当日,云南首家智慧餐厅在昆明开业,消费者到店前,便可以使用口碑App或支付宝提前点好美食,预约时间然后自取,也可以到店后直接用手机点单,等收到取餐码后,从取餐柜中拿出菜品,自助完成就餐全流程。
顾客通过扫描店家二维码实现点餐、取餐、结账。
顾客使用手机点餐。
餐厅吸引众多年轻人就餐。
顾客使用取餐码从餐柜取餐。
外带的顾客在店外扫二维码点餐。(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