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机、黑白胶片衬托下的人物特写、中原郑州的老街老牌坊……人们彷佛瞬间穿越百年。
近年来,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让河南人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和幸福。在位于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业电影小镇,游客可以拥有“演在故事里、玩在大片场、吃在电影中”的全新体验,在游玩中感受电影文化和中原文化,每个人身上都洋溢着小康生活的幸福感。
“向百姓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
步入电影小镇,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空。沿着街道中央的电车轨道,恍惚间仿佛看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摩肩接踵。他们匆忙下车,在一阵轻烟和汽笛声中渐行渐远。
瑞丰祥绸缎庄、金凤凰银楼、香腮雪胭脂、河南饭庄矗立街头,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黄包车叮叮当当由远及近。唱片机中流泻出的低沉女声婉转悠长。
华灯初上,世界大剧院前的广场热闹非凡。舞台错落,摩登女郎倾情亮嗓,身着民国服装的男女翩翩而动,游客们也禁不住加入,与他们共跳一曲民国交谊舞。
“黄河长风怒卷浪,绕我中原穿太行。洛河潺潺东流去,天水一色波浪翻。洛河清,黄河黄,黄河洛河同流淌。中原大地来交汇,形成太极分阴阳。”一位拉洋片的老师傅用特色的河南方言沙哑高亢地演唱着太极发源。
曲终,一束灯光猛地投向大剧院,雄浑沉稳的画外音应和着气势恢宏的《河图洛书》,在游客的赞叹声中,深情讲述着地太极发源的故事。
这是电影小镇的特色文旅产品——《一路有戏》的片段。随后,演员引领游客前往太极街,感受太极文化。
游览途中,游客跟着学拳的杨露禅在药房对答中药暗语,在祠堂探讨武德深意,一步步《走进太极》,深入了解太极文化。最后,在太极湖畔的光影朦胧中,邂逅一场盛大的太极表演。
“希望通过穿越的方式为大家提供‘沉浸式’的游览体验,将历史和现在连接起来,向百姓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厚重的中原文化,让游客更能体会当下生活的美好。”建业文旅总经理闵闵说,看到游客们开心的笑脸和满满的收获,也带给她无尽的喜悦和幸福感。“感觉我们在做一项幸福的事业。”
“生活好了,多出来转转”
梳着民国发型,穿着旗袍的年轻女孩李婷与朋友缓步走在小镇的电影大道上。因为对民国风建筑的热爱,这是她第二次来小镇。“我朋友特别想来看看,我就陪他过来了。”她笑了笑,“挺开心的,这次看完了整场《一路有戏》。”
今年55岁的赵洁从兰考来,她和10来位朋友“组了个团”。“现在快退休了,生活越来越好,有时间了就想多出来走走看看,看看老郑州,也了解了解太极文化,老祖宗的宝贝不能丢!。”
“烩面胡辣汤,味道喷儿喷儿香,老师儿,怼一碗吧”“磨剪子来呛菜刀”……
一路走来,游客沿途可听到开封大鼓,对唱河南坠子。在熟悉的吆喝声中,品尝记忆深处的河南味儿。
“现在国家政策好,老年人外出游玩门票都有优惠。这里可以打七折呢!”晚辈们在街边的建筑旁摆造型,拍照留念,63岁的孙牧野阿姨推着婴儿车,笑意盈盈,一脸幸福地看着他们。
孙阿姨已经是第三次来小镇了。这次,她和老朋友分别带着自己的一家人,一行7人下午四点多来,晚餐在小镇的餐厅“京城往事”用餐。
“每次来,都有新收获,连餐厅里吃到的都是‘文化’呢!”无论是街区的中原文化元素,还是河南特色的饮食文化,都让孙阿姨赞不绝口。“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也能近距离地了解中原文化和太极文化,看看老郑州的模样。”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文化旅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原人民负担得起并且愿意尝试的新选择。
中牟游客顾红伟的家离小镇很近,“从阳台就能看见这里的灯火,非常漂亮。”夫妻俩办了小镇的年卡,只要有时间,就在晚饭后和妻子一起来转转,散散步。
“你说啥是幸福感,这不就是吗:有钱花,有空闲,有地儿去,有‘戏’看。不仅生活小康,精神也小康啊!”顾红伟乐呵呵地说。
“老百姓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了”
“摊位不收租金,给我们手工艺人提供了展示平台。现在客流量还不错,节假日更多,收入比自己干要好很多。”今年39岁的糖画手艺人杜建军从小跟随母亲学习糖画基本技艺,现在在小镇里摆摊,一边卖糖画,一边展示糖画技艺。
说话间,两位小游客来到摊位前,一边选择自己心仪的糖画图案,一边问杜建军糖画的制作过程。杜建军边做边为两位小糖画爱好者讲解,小朋友们睁着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听地津津有味。
“在这里摆摊,除了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传承。现在物质生活好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对传统文化也越来越感兴趣了,尤其是小朋友。”杜建军笑着说,“有的小朋友拿到糖画很高兴,甚至不舍得吃。”这对杜建军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巨大的动力。
据建业电影小镇工作人员张红超介绍,电影小镇以整理、挖掘、保护、传承中原文化为己任,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目标,通过电影新手法讲述中原老文化。
中原绣坊、谢馥春脂粉店、恒健祥银器、皮影居、椫橼居手工香坊、宋室风筝、白记糕点铺……非遗传承人们的店铺就是小镇的文化内核所在。
“金石泥坊”的泥塑艺人,被称为“嵩山泥人刘”的刘永占,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店铺前的展示桌上,摆着各式栩栩如生的人物泥塑——深受大家尊敬的“袁隆平”院士笑容可掬,可爱的“范军”令人忍俊不禁,慈祥的“老太太”带着岁月刻下的皱纹和蔼地笑着。
刘永占可现场给游客捏泥像,平均15分钟就能完成一尊。一位正在摊位前挑选其作品的游客不禁感叹:好厉害!
“每月大约有七八千元的收入,还不错!”刘永占笑着说。
太极河簇拥着太极村落,五彩的灯笼拢散发出柔柔光晕,悬在河畔短廊上错落有致,河中倒映出星星点点的浮光。演出落幕,嘈杂声远,白色幕布上皮影小人儿栩栩如生,正准备谢幕。
电影小镇的一天缓缓落下帷幕,中原人民的小康生活正徐徐展开。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 艳)
开学还有三天的时候
家里的娃不是在赶作业
就是在收心
总之都在做着最后的冲刺
然而,杭州余杭区瓶窑镇
第一小学
六(7)班的陈若兮同学
却提前返校
悄悄干了一件"大事"
↓↓↓
她用粉笔在黑板上
画了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
迎接同学
她还在一旁写下了
"前程似锦,'龙'重登场"
几个大字
昨天(2月22日)
陈同学的这条"巨龙"
还冲上了热搜
因其画得活灵活现
网友还称陈同学为"小孩姐"
啥是"小孩姐"呢?
"小孩哥小孩姐"是个梗,该梗指的是一些非常厉害的小孩子,他们拥有着过人的才能,让成年人自愧不如,但是又不好叫人家哥或者姐,只能尊称一声"小孩哥小孩姐"了。
随后,记者通过学校
联系上了陈同学的妈妈
了解这幅"龙画"背后的故事
开学前返校忙一天
画条"巨龙"来迎新
"没想到能火!"
陈同学的妈妈说
这幅画是2月16日
(大年初七)画的
原来,瓶窑镇第一小学每年开学都有一个"迎新仪式",从去年开始首次与家长合作,通过给教室"变妆"的方式带给学生一个不一样的开学季。
今年龙年,各班的"迎新"计划很自然地和龙搭上了关系。
陈妈妈说,刚放假那会儿,家长群里就已经讨论得热火朝天了,大家最初的想法是在教室里做一条"巨龙"的模型。但是,一想大过年的,大家都忙着回老家走亲访友,也没有额外精力制作模型,就商量要不要改成画一幅"龙画"。
当时
陈妈妈也询问了陈同学的意见
她正好有画龙的意向
便主动接下了这次的任务
因为寒假,陈同学跟着家人去湖北荆州的姥姥家过年,大年初六回到杭州。第二天上午,她便在妈妈以及上幼儿园妹妹的陪同下提前回到教室,专心致志地画起了黑板报。
说起大女儿的成果
陈妈妈还是蛮自豪的
"上午10点开画,
一直忙到傍晚5点多才完工"
正好,这两天瓶窑一小的老师提前开工,在教室巡视时看到了若兮的作品,便拍了照片和视频传到了余杭区教育系统的群里。于是,这幅"巨龙"粉笔画在2月25日开学前提前火了一把。
多次绘画比赛获奖
心愿是给关公画像
陈妈妈从事的职业与设计搭边,从小也喜欢绘画。至于陈同学的绘画,是否完全受母亲的影响,陈妈妈说不上来,一直放任她自由发展。
值得一说的是
小若兮看到什么都想画
来看看她的作品
↓↓↓
有一年春节
陈妈妈带女儿
在荆州逛庙会参观民俗
若兮就被庙会中的
一尊关公像吸引
之后给关公画像
列入了她的愿望清单
"但是因为画关公难度太大,工作量也不小,所以她的这个愿望目前还没能实现。"陈妈妈说,但一有机会,小若兮还是会尝试的。
陈同学在小学一年级才开始接受系统性的美术学习。起因是当时她的一幅作品被学校送去参加区里的一个绘画比赛,获得了名次。
班主任把比赛的情况告诉了陈妈妈,陈妈妈觉得女儿这个爱好可以培养,才给她报了班。
之后的几年
她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杭州市
和余杭区的各类绘画比赛
先后斩获了不少奖项
至于女儿未来的路,陈妈妈并没有想太多。虽然她也有想过,让女儿往美术方向发展,"她的路还长呢,最后还是看她的选择。"
网友评论
对此
网友们纷纷称赞
画的这么好
这下都不舍得擦黑板了
给"小孩姐"点赞
综合潮新闻(记者 杨云寒)、余杭区融媒体中心、网友评论
来源: 新闻坊
个明星区块链项目的400天浮沉录:底层服务商转型发币两天募2亿 退潮时CEO直播离职
编者按:
“公司难道不会提前做规划,预留好资金吗?”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两个月,坐在记者面前的A先生说起TTT项目(代币为TTT),依然语带愤懑。就在这次与记者的交流之前两个月,8月中旬,TTT项目开始裁员。一周后,TTT项目创始人,同时也是区块链领域曾经的明星人物周政军视频直播离职,震动币圈。
此时,距离TTT 最高光的时刻——两天融到2亿元资金,才8个月时间,而距离它这一项目最初团队的成立,也仅400余天。与其他很多ICO(区块链行业术语:首次币发行)项目不同,TTT是从一家最初做联盟链的底层技术服务公司转型而来。“联盟链赚钱比较慢”,其前员工B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是,2017年底,北京信物互联在澳大利亚注册成立了TrustNote基金会,并在今年初开始私募。就是这样一家自称良心技术流的“非典型”ICO项目,却成了今年以来从无限风光到哀鸿遍野的币圈的一个典型故事。
每经记者 向江林 实习记者 刘永生 实习编辑 卢九安
●曲未终人已散:创始人直播离职
刚入职时公司说预计资金足够烧2年,1个月之后说只能维持1年了,又过了10天,得知只能烧半年了,再过了10天,老板召开全员大会,委婉地宣布裁员解散。一周之后,老板也离职了。
如同其他很多ICO项目一样,悲剧同样从币价下跌开始。
在TTT前员工C看来,公司最后衰落的转折点,是以太币跌下2000的时候,也就是8月中旬。“公司顶峰80多人,每月成本支出200多万元。但ETH不断下跌,年初一个换1万元,现在只能换2000元。但不管什么价格,ETH跌了,不舍得,也得换。后来(8月20日)我们就裁员了,留了十几人吧,其他人都劝退了。”
A先生是在这之前两个月入职的。刚入职时公司说预计资金足够烧2年,1个月之后说只能维持1年了,又过了10天,得知只能烧半年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又过了10天,当他走出地铁,还在感叹如此风和日丽,难得的好天气,刚到工位,屁股还没坐热,老板召开全员大会,宣布公司资金目前已经难以维持这么多人的开销了,眼含泪水向所有人鞠了三个躬,委婉地宣布裁员解散。才入职两个月,就面临如此局面,他愤懑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吐槽:“公司难道不会提前做规划、预留好资金吗?”
宣布裁员之后不到一周,8月25日,周政军进行视频直播,直播中拿出了一个自己做的账单,来阐明年初募集的2个多亿为什么现在只剩1000多万元。直播结束后,周政军宣布辞职,退任做TrustNote项目的社区顾问。消息一出,币圈哗然。
在这之前,TTT项目还有过一段风光。
6月28日,2018世界区块链大会正式在乌镇召开。7月4日,TokenSky区块链大会在东京开幕。TrustNote也都如约出席,并发表演讲。
表面繁华依旧,背后隐忧早已浮现。
首先就是上交易所的问题。据了解,该项目在私募时明确表示,项目会在2018年3月2日之前陆续上线币安、Bitfinex、OKEx以及火币网,但结果是时间延后近两个月(4月25日)才上交易所,而且是一个非常不出名的小所Bit-Z。6月份,经过连续三次投票上币,TTT 最终还是没能登上OKEx交易所。
交易所问题是一个方面,币价不断下跌,才是TrustNote真正的危机。数据显示,自TTT 4月25日登录Bit-Z交易所,以0.4元开盘,稍后触及1.12元高点后,就一路下跌,截至6月底,已跌至0.29元。私募投资者不仅没能迎来暴涨五倍、十倍的开局,反而与年初约1元私募价相比,也相差甚远。
●曾经的风光:“钱多得不知道怎么花”
与当下的落寞相比,TTT项目的高光时刻已恍如隔世。彼时,项目方两天融资2亿,公司员工不过20余人。公司融资完成后,某高管直感慨“钱多得都不知道怎么花”。
这一项目最初的团队成立于2017年7月,最早并不发币。
前员工B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们刚开始做的是基于超级账本的联盟链,做区块链底层服务,持续四个月左右,也曾和某大型事业单位洽谈合作,但联盟链赚钱比较慢,后来我们才发了币。”
于是,参照一般区块链企业ICO流程,2017年底,北京信物互联在澳大利亚注册成立了TrustNote基金会,基金会创始人即为项目公司CEO周政军。在今年初开始私募,私募的价格是1ETH=8500TTT。
B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们私募很顺利,两天就募到2万个ETH。”按照今年初ETH的价格,单价最高可达万元,也就是说单个TTT的融资价格已可能超过1元,项目方两天融资2亿,速度令人咋舌,而当时公司员工不过20余人。
分析其中的原因,B说:“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周总的研发背景很强,另一方面是他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财务顾问。”
公开资料介绍,周政军,TrustNote创始人,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自控系,在多媒体处理芯片、视频会议设备、移动互联网、游戏等多个领域有超过20年的产品研发、战略规划和项目管理经验。曾是中兴微电子的创始团队合伙人,还曾领导团队自主研发了一款手机浏览器,成功被奇虎360收购。
确实自带光环,光芒闪耀。
问及公司员工买币的情况,前员工D说:“当时,融资形势一片大好,私募下个阶段就是上市,内部员工有福利,1ETH=8500TTT,还有赠送。很多人都参与了私募,有人买了50多万,最多一个员工,买了200万元。”
员工是怎么买币的?D回答说:“我们都是通过交易所,用现金买ETH,然后把ETH直接打到老板钱包。一个月后TrustNote钱包上线,老板再把TTT打给我们。”
知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年初时候,整个币圈一片火热,普通发币项目,登录交易所至少上涨5倍,好的项目甚至求助代投都一币难求,员工买200万元不难理解。
TrustNote官网介绍,TrustNote是全球首个支持挖矿的DAG(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公有链,是区块链3.0,具有创新的双层共识机制,面向数字通证发行、游戏和社交网络等应用场景。目标是打造世界最领先的公有链平台,构建下一代价值交换的网络平台,降低社会信任总成本。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年初已接触到该项目,曾亲身感受到当时该项目公司的火爆程度。公司融资完成后,某高管直感慨“钱多得都不知道怎么花”。
随着资金的到位,伴随着市场热情的高涨,TTT也迎来了自己的最高光时刻。
与诸多其他区块链动辄称自己世界背景相同,TTT项目公司首先就是要筹建区块链世界联盟。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12月28日,由澳大利亚TrustNote基金会发起的“全球DAG区块链技术联盟”筹备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并圆满落幕。会议上,各路资本、大V站台,分享技术、畅谈投资价值,预测项目或将成为2018年区块链行业一匹黑马。
紧接着,2018年1月5日,“全球DAG区块链技术联盟”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2月6日,“全球DAG区块链技术联盟”第三次筹备会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召开。此次是联合币圈行业顶尖媒体,规模已达数百人。节奏可谓紧凑,规格也是越来越高。
除了筹备世界联盟,参加世界论坛也是TTT项目此时的亮点。
公开资料显示,1月23日,TrustNote基金会创始人周政军出席达沃斯区块链论坛,就“突破区块链技术瓶颈,构建支持高频次交易、跨平台的下一代区块链应用的TrustNote公有链技术平台”进行了主题演讲。2018年4月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2018年世界区块链峰会上,周政军受邀作为大会顾问出席,并作演讲。
一方面是高大上的品宣,另一方面,接地气的广撒“糖果(TTT代币)”也是TrustNote的土豪表现。
不论是邀请好友、阅读官方文章、参与活动、答题、转发集赞、参与直播、庆祝交易所上线,TrustNote均出手阔绰,有的撒币数甚至达百万(年初的私募成本每币1元左右)。
全是代币,你们工资怎么发?前员工C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们发RMB,每次用钱时,就拿ETH去市场(交易所)上换。”
前员工D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行业内,用以太坊、比特币很方便。不管是参加国际、国内会议,邀请媒体等,直接给币就可以。”
●这一年来,“卖的都是概念”
在圈内,TrustNote自称良心技术流,强调自己的独特和价值。但在不断下跌的币价面前,显然没有意义。不仅投资人,参与私募的TTT员工同样损失惨重。
在持续下跌的币价面前,最先出问题的,是运营团队。
前员工B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五六月份,币价跌得很凶,老板一直不拉盘,社区抱怨很大,很难维护下去。”
前员工A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司运营总监也是联合创始人之一,他拉他的朋友,一起参与了项目的私募,他的每个朋友都亏了几十万。最后,朋友找到运营总监,希望退币,运营总监找老板,老板问他:“这事有必要找我吗?”不欢而散。到最后,整个运营团队都辞职了,联合创始人先是转部门,然后也走了。
TTT前员工D也参与了公司私募,币价下跌,他损失惨重,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融了钱后,他去投别的项目,特别不透明,没有对公账户,这些钱都在他自己的钱包里?员工找他补偿,他也不给。当初融了那么多钱,不知道钱怎么都没了。”
“我打了好多次电话,说了些比较狠的话,也找他谈了两次,但是他根本不想帮员工解决。”
实际上,损失惨重的还不只是员工,还有投资人。
币价下滑的趋势几乎无法停止,非小号数据显示,TTT的价格从6月底的0.29元继续下滑,到7月底已经触及0.18元。
投资者E说,最早项目公司内部员工告诉他:“币大概能涨到10倍左右,结果这个币从1块2就开始跌,一直跌,跳崖式地跌,跌到最低剩2分钱,投资1万多,最后我的个人账户就剩三四百块钱。私募的时候,单价大概1块。1块私募的,都没有涨到1块以上去,说白了就是坑人的。”E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投资TTT数十万的人不在少数。
前员工B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8月初,大概持续半个月时间,几乎每天都有投资人上门要求退币,找老板去闹事。
闹事影响到你们工作吗?面对记者提问,他说,即使没阻碍到上班,但是大家都知道,这种影响像病毒一样,让你没法安安心心地做事了,影响最大的就是公司的氛围。
就是因为币的事情,引发的事端太多。内部员工很多持币的,每天价格下跌,早上一上班,大家都在讨论价格,想办法做市值管理。这种氛围越来越浓烈,因为价格止不住地跌。当时,别的币回升,TTT也不跟着回暖。别的币跌,它跌得更惨。
大家一直觉得这个公司不行了,市值管理都做不明白。
币价越跌,闹事者闹得越厉害。有人说,因为已经开了退币的先例,所以闹事者才闹得那么凶。刚开始,老板还是客气地接待闹事的投资者,后来老板心态也崩溃了,顶不住压力,和闹事者直接吵起来,整个公司都知道。
因为币一直跌,老板就想全力把币价搞上去,甚至都在招一些以前做传销的人,寻求找传销团队合作,把币价拉上去。虽然最后找到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成,估计对方力量不太行。前员工B说,没办法,逼到这份上了,他没有其他的任何办法了。
7月底你们收到两大资本投资,是真的吗?前员工C说:“这是真的,但没多少钱,几十万吧。这种战略互投,也就是币币兑换,你家的币换成他家的币这样。因为他们是大机构,你可以用它的品牌做些背书,但几十万也不解决问题。”你们有收入吗?对于记者的这一问题,他直言:“没有收入。”换句话说,宣称区块链3.0,新一代世界公链这一年来,卖的都是概念。
(责任编辑:张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