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巷尾的小店都在做外卖,它是否具有资格,有无相关要求?今后,一张“小餐饮信息公示卡”或将对此加以明确规范。《江苏省关于加强小餐饮管理的决定(草案)》今天(3月2日)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其中提出,小餐饮实行备案管理,除了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外,还要持有 “小餐饮信息公示卡”,信息卡会在网上公示,需及时更新,公众可查阅。
据介绍,决定草案中所称的小餐饮,是指具有固定经营场所、经营场所面积不超过六十平方米(含六十平方米)、经营规模较小、经营条件简单,从事餐饮服务的食品经营者。目前全省有小餐饮209000多家,占全省餐饮总数的近42%。
决定草案提出,小餐饮实行备案管理,经营前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小餐饮信息公示卡,信息公示卡上应当载明小餐饮经营者名称、经营地址、经营项目、是否从事网络经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举报电话及举报受理机关名称等信息。公示卡的样式,由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确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小餐饮备案信息及时上网公示,并更新获知的歇业等信息,方便社会公众查阅。从事网络经营的,应当在网站经营活动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上述信息。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朱勤虎:
“针对小餐饮普遍从事网络餐饮服务的现实需要,为做好我省小餐饮管理由许可改为备案后与现有网络经营相关规定的对接,决定草案明确:持有小餐饮信息公示卡并标注网络经营的小餐饮,可以从事网络餐饮服务,并应当遵守网络餐饮服务的相关规定。”
本决定实施前,小餐饮已经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继续有效。
决定草案还从经营场所安全和食品安全两大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在经营场所安全方面,规定小餐饮经营场所选址、新改扩和室内装饰装修、设施设备及其布局等应当符合规划、环境污染防治、房屋建筑安全、燃气安全、消防、市容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食品安全方面,规定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来源追溯、包装材料、餐饮具、用水、洗涤消毒等方面应当遵守的经营要求等。
在事中事后监管职责方面,力求职责明晰、齐抓共管。比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小餐饮经营场所瓶装液化气改用天然气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小餐饮经营场所房屋建筑安全、污水排放、餐厨废弃物处置等监管;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责小餐饮油烟、异味、废气等环境污染的监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小餐饮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增加监督检查频次,检查记录依法向社会公布并实时更新等。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 丁凤云)
<>说,一个普通名字与有特色的名字之间相差 17 倍的记忆量。只需4步,你也能起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好名字。
1
一个好名字引发的红利
给企业或产品取名,往往是让人头疼的事情,就像是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一样谨慎。
之所以关键的原因在于,一旦起好名字就很难再轻易做改动,而名字又恰恰是品牌在发现阶段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步。
名字为什么重要,slogan可以更换,产品可以迭代,甚至CEO都可更换,唯独名字:一旦推出很难更改!
举一个例子。
「叫个鸭子」,北方创业圈知道的会比较多。从开始做到小有名气,只花了 60 天左右,名字占了很大的因素。
因为有趣好玩,快速形成了年轻人的一种社交话题,迅速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导致当时很多人作为一个事件去研究。
甚至大学的管理学课上,老师还专门去讲这个案例。
叫个鸭子之前,团队想的名字是「老婆鸭」,想借势“老婆饼”。最后没有采用,因为发现,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寂寞,他们需要一些素材在朋友圈社交和炫耀,去表达和参与。
如果用了老婆鸭,其实失去了跟年轻人沟通的桥梁。今天很多互联网品牌,之所以能够起来,是因为他们知道在跟谁对话,这个非常重要,因为知道跟谁对话,才知道要说什么。
最后统计,90%的用户购买之后都会在朋友圈晒单,而如果用了老婆鸭就根本不可能,没有办法帮助用户表达情感,也不会有这么好的传播效果。
这就是一个好名字红利的最直接体现。
2
好名字要符合时代需求
在新媒体时代,获取用户的成本,品牌传播的成本增加了很多,因为大家都分散了。用户也不是在被动的选择,他需要一个积极的理由。
而普通名字与有特色的名字之间相差 17 倍的记忆量。
我的好朋友,感觉要火的CEO马源,把中国企业的品牌名称总结成4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名字的特点是:难记忆、难识别、略土
比如:华强、中信、恒大等等,名字往往伴有华、信、恒、威、正等这些伟大光名正义的字眼。
这些名字发源于七八十年代,现在叫这些名字的企业,基本都聚集在房地产、IT通讯、矿业等传统高壁垒、高门槛且刚需的行业。如果是在快速增长和竞争消费领域,很难想象有品牌名会叫:中信烤鱼、恒大奶茶、华强小龙虾。
第二代名字的特点是:略微洋气,但仍然难记
比如:飘柔、慕斯、萨利亚、诗图、莉亚等等,没有之前那么土了,但因为带着翻译腔,所以显得很难记忆。
建材行业的名字大多属于第二代名字。金丝玉玛、嘉利雅、米禾尔、迈森英伦、莱纳斯,这些名字你能记住吗?
第三代名字的特点是:好记、有调性,且品牌关联感强
比如:瓜子二手车、小狗电器、大象安全套、斑马精酿啤酒、三只松鼠等等。名字+品类,或者是生活里喜闻乐见的东西,很容易记忆。
这一代名字主要是,伴随着消费升级和移动互联网这一波浪潮而兴起的。
第四代名字的特点是:好记、自带流量+洞察
比如:你说的都对、没想稻。在下文会具体阐述。
什么是自带流量?放一个比较落地的民间案例,你就知道了。
上图是几家并排开设的超市,其中一个超市老板灵机一动,给自己的超市起了个名字叫「超市入口」,于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就纷纷进入了「超市入口」。
3
好名字有3个标准
那我们来看看,究竟哪些名字算是好名字呢?
这些是我觉得比较好的名字:
赶集网|QQ|微信|微博|小米|苹果|淘宝 BOSS直聘|香飘飘|可口可乐|哇哈哈
奔驰| 一条|宝马|等蜂来|饭扫光
|什么值得买|滴滴出行
好奇心日报|下厨房|三只松鼠
支付宝|汽车之家|很久以前
花点时间|去哪儿等
比如「Boss直聘」就很明确,业务讲得特别清楚。一看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也能区别和其他竞品的特色,还有、什么值得买、滴滴出行都是特别好的名字。
还比如:
“见人有一套”,是一个教人如何穿搭和化妆的微信公号。
“假装大导演”,是一个电影类的影评微信公号。
“斑马精酿啤酒”,是一家新锐的精酿啤酒品牌,斑马身上有一个超级符号,黑白条纹路。
“一朵棉花”,是家居棉制品。
“正好有空”,是一个线上兴趣爱好学习的公号,世界很美,而你正好有空。
事实上,好名字有3个标准。
- ? -
有品类、感受和辨识度
一朵棉花这个名字,很多人在没有见过产品的情况下,也会觉得很天然很舒服,很自然很健康,也能知道是做棉织品的。这就是好的名字,有品类、感受,也有心理暗示在。
- ? -
容易记忆和传播
“等蜂来”因为电影大热变得非常容易记忆和传播。联邦调茶局很巧妙地借助了谐音。
“你说的都对”,是我给一个广告公司起的名字,他们的slogan叫“我们再想想”,切中了甲乙方间的沟通矛盾,用这个去化解比较讨巧。
- ? -
有反差,认知关联性
比如说“没想稻”,他的slogan是「没想稻你是这种米」,有很强的口语关联性,而且它可以成为任何品牌,比如说没想稻什么什么那么好。
香飘飘和饭扫光也有很强的场景感。
4
起名的忌讳与技巧
起名字当然也有一些忌讳。如果你真的是想做品牌,不建议去跟随别人创造的品类。
比如餐饮老板内参,他们出名之后就来了一堆外卖老板内参等等。用户看到第一眼就是山寨,会失去很多期望。
另外,就是大家不要用英文名字,也不要用生僻字。
西贝莜面村花了很大力气去告诉消费者中间这个字音。深夜发媸,很多人都会读错。包括大龙燚火锅,他们创始人也很头疼这个“燚”字,当时觉得四个火跟火锅很匹配,但在传播过程,很多人读成大龙岩,其实念yi。
起名字可以从4个步骤着手:
- ? -
对自己产品、所在行业、用户痛点深度剖析
取名字时,首先去研究产品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独特卖点,以及产品的延伸服务。用户对你的心理认知是什么,你就是什么。
拿“没想稻”来举例。其实市场上五常大米90%都是掺假的,那么没想稻的核心价值就是真的五常大米。
「没想稻,你是这样的大米。」这是第一阶段的slogan。在第二阶段传播的时候用到了另一句文案「没想稻,能让宝宝多吃碗饭」,结果发现妈妈对这个产品的认可度非常高。
所以我们就发现在用户心理认知当中,我们是一个宝宝喜欢吃的米。所以我们的 slogan 就变成了「没想稻,能让宝宝多吃一碗饭」。
- ? -
逼死自己和小伙伴
就是要大家开脑洞。在公司里老板去给大家去讲解品牌、产品核心卖点等等细节,然后每个人去回去想10个名字。
想名字的过程可以用一些工具:百度、微博、大众点评、简书、片刻、MONO、一个、花瓣等文艺app,查询好的关键词进行联想。
或者是通过产品定位,查找用户习惯及口头禅进行联想,比如:滴滴、去哪儿、淘宝、什么值得买、等等。
限定时间1天,每个人想10个。如果团队有10个人,第二天就有100个名字可以讨论,然后再进行思维扩散、评估和筛选。不断重复,直到你找到一个名字,有就是他了的这种感觉。
- ? -
真实目标用户测试
起完名字之后一定要去测试,看大家的反应。找目标受众,至少要100人起, 按照年龄、性别、行业分开测试,测试过程不要刻意引导做到客观事实求是。
如果是消费品,有趣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是做医疗美容,偏韩国日本一点可能会好一点。因为用户认知会觉得这两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会比较专业和权威。总之,名字好不好用户说了算。
- ? -
注册保护画LOGO
最后,想到了一个好名字一定一定要赶紧注册保护下来。之前一个朋友花了很大价钱起一个品牌名字,得到后很兴奋,吃饭到处去说,就是忘了注册。
后来发现被别人抢先注册了,就差7天,实在是太可惜了。注册好名字之后,就可以画logo,做品牌VI这些了。
这是起名字的步骤,关于起名字还有好多小技巧。
● 数字取名:十点读书、30秒懂车、一条二更等等、都是从数字上暗示。
● 动物取名:互联网圈比较多,因为动物比较记忆。
● 名人取名:这种取法一定要考虑用户和场景。
● 寓意联想:一些心理暗示与联想的名字。比如香飘飘、睡个好觉。
● 独特性:餐饮老板内参、很久以前、神州专车等等。
● 拆字+拼音:打,鸡血、吃安餐、知吾煮
>日起,您可以在网络餐饮平台查看商家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数据了。市市场监管局和市大数据中心说,按照《关于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的工作方案》工作任务,市场监管部门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数据及时更新至市大数据中心,由市大数据中心通过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向网络餐饮平台开放,实现了政府监管数据从“直通”向“直达”的转变,这也是全国首创的监管数据赋能网络餐饮平台的应用。目前,已经覆盖饿了么、美团平台上本市餐饮企业超过70%,共约5.7万家。
什么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餐饮脸谱”?
首先,“餐饮脸谱”具有权威性,是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为了加强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风险管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对本市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量化分级管理。
其次,“餐饮脸谱”简洁、直观,从食品安全状况而言,绿脸(笑脸)为良好,黄脸(平脸)为一般,红脸(哭脸)表示较差,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最后,“餐饮脸谱”具有监督公示的作用,是促进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提升主体责任意识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有效手段,也将促使市场监管部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升政府公信力。目前,全市“餐饮脸谱”数据显示,绿脸(笑脸)餐饮商户约占40%,黄脸(平脸)餐饮商户接近60%,红脸(哭脸)餐饮商户不到1%。
随着网络餐饮行业的兴起,消费者有在网络餐饮平台上查看量化分级信息的需求。同时,市场监管总局《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条也有明确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在网上公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量化分级(“餐饮脸谱”)信息,公示的信息应当真实。
现在,消费者不仅能在线下餐厅看到“餐饮脸谱”。同时,也能在网络餐饮服务平台上实时查看“餐饮脸谱”,有效消除网上订餐时产生的监管信息鸿沟。这体现的是政府监管向社会监督延伸,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促进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提升主体责任意识,让消费者能更直观了解外卖商户的食品安全状况,引导消费者选择食品安全管理更好的外卖商户点餐,有效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下一步,还将继续拓展“餐饮脸谱”网络餐饮商家覆盖面,同时,将推进餐饮企业电子证照应用,进一步提高网络餐饮平台对入网餐饮企业许可资质审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大力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等工作,进一步提升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让消费者能有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满意度。
怎么查看“餐饮脸谱”?(附后)
饿了么
第一步:进入“饿了么”APP
第二步:找到商家
第三步:选择“商家”标签,查看商家食品安全信息
第四步:查看“餐饮脸谱”
美团
第一步:进入“美团”APP
第二步:找到商家
第三步:选择“商家”标签,查看商家安全档案
第四步:查看“餐饮脸谱”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