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通过创新方式践行“反食品浪费”,北京餐饮行业首次出现细化食量的“量化”饮食服务方案。
近日,北京华天饮食控股集团结合企业菜品标准和普通成人饭量,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以“口”为单位的企业量化饮食服务方案——“38口行动计划”,以“38口”概念为基础,通过定制化菜单、“克”“口”转换、智慧点餐提示等举措,践行“光盘行动”,倡导细化食量、厉行节约的饮食新风尚。
以“口”计量 两家老字号试行按“口”上菜
“糟溜鱼片400克20口,干炸丸子300克30口……”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同和居什刹海店看到,店里新推出的商务宴菜单与以往不同,每一道菜都标注了克数和口数。据了解,消费者预订后,餐厅会根据用餐人数、消费者喜好等,推荐不同的定制化菜单,每一款菜单都是按“口数”推荐,基本与普通顾客食量相当。
<>>“之前适量点餐只是服务人员根据经验估算,而按口上菜后可以让点餐量更加精准化。既可以吃好,又不会造成浪费。”同和居什刹海店经理赵俊介绍说。
<>>据了解,北京华天首批试点门店选择了大众餐饮同和居什刹海店和精致餐饮马凯·1953月坛店。同和居什刹海店根据平日商务宴就餐人数及客单价,推出了适合5人、8人、10人的9款不同价位商务宴定制化菜单。马凯·1953月坛店按照客单价推出了3款不同价位商务宴定制化菜单,顾客如需调换菜品或有特殊需求,也可与餐厅提前沟通。据了解,北京华天在第一步试点的基础上,还将在鼓楼马凯餐厅、同和居月坛店、同和居棕榈泉店、同和居大红门银泰店等两个老字号品牌所属多家餐厅陆续推出“按口”计量的菜单,最终将在北京华天直属餐饮门店实现“按口”点餐菜单全覆盖。
<>>反复模拟实验 按企业标准提炼“38口”概念
适量点餐的“适量”标准一直是餐饮行业推行厉行节约举措的难点之一,以往在实践中主要依靠服务员个人经验,业内没有更具体量化的标准。北京华天的“38口行动计划”,通过细化食量尝试破解“适量”无标准的难题。
据北京华天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华天每年为市民提供上亿人次餐饮服务,积累了大量消费模型和服务经验。依据企业的菜品标准和实践积累,北京华天发现普通成年人一餐的食量大约在38口,同和居、马凯餐厅、同春园等餐厅反复进行模拟实验,来验证这一标准。
着手智能推荐 点餐算法将向社会开放
据北京华天饮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贾飞跃介绍:“38口是餐饮企业根据自身实践积累和实验结果提出的概念化、引导性的食量标准,目的是让顾客点餐时有一个清晰可参考的量化依据。两家老字号餐厅的商务宴定制化菜单只是我们‘38口行动计划’的开始,后续我们将把集团直属餐饮门店的菜品全部实现按“口”量化,通过细化食量促进合理点餐消费。”
据介绍,北京华天正在研发点餐系统“口数”算法软件,菜品成本卡按口量化录入数据库后,不仅能通过华天智慧大数据系统实现POS机、点菜宝、小程序、公众号等点餐终端的人均“38口”标准计量动态提醒,还可针对点餐量超过“38口”标准计量的情况,智能推荐减少或更换菜品,做到系统自动识别“超口”订单,即时推荐“减口”菜品,降低点菜过量的情况,真正实现“按量”点餐。而北京华天点餐系统升级的“口数”算法运营平稳后也将向社会开放共享。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以“口”为单位的量化饮食服务方案——“38口行动计划”,从一定程度上讲,是餐饮供给理念和供给方式的创新。从顾客角度出发改变供给方式,通过细化食量大大提高了量化点餐的实操性,可以帮助餐饮行业更好地践行光盘行动,切实引导节约的餐饮新风尚,打造文明消费餐厅,对于整个行业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编辑/李晓萌
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的沽源县,有一位农业农村部选派来的挂职干部——担任沽源县委常委、副县长的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天佑。
破解产品滞销难题、引进培育产业项目、创新打造扶贫模式,挂职三年多来,张天佑把沽源事当自家事、把贫困群众当自家人,帮助当地百姓把架豆产业做出品牌,百姓们因此亲切地称呼他为“架豆县长”。
聚焦产业扶贫难点进行“靶向治疗”,帮助2万多名贫困户获得“造血”功能,改善沽源县农业产业薄弱状况;开创“贫困户点菜,专家下厨”模式,破解贫困户发展产业“不会干”的难题;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路子,探索“点状帮扶、内源扶志”的帮扶模式……“架豆县长”在坝上沽源创新打造产业,倾心帮扶产业,筑牢群众致富根基。
蔬菜产业做出真“名堂”
沽源,沽水之源头,境内有滦河、白河、黑河三大水系,因此有“三河之源”的美誉。良好的自然生态、独特的地理环境,让沽源成为水的世界、鸟的天堂。然而,贫困也长期困扰着这片土地。
2017年,环京津扶贫专家调研组在一项扶贫调研中直指问题,诊断出坝上地区的“穷根”——产业薄弱。农牧交错带、无霜期仅为内地的三分之一、河北省最后一个通柏油路通电的县……张天佑口中沽源的几项“标签”,标注着在这里发展产业面临的掣肘。
张天佑的目光首先聚焦当地蔬菜产业。5万亩架豆是当地主要蔬菜品种,却长期因单家独户经营、种植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优势。蔬菜产业要做出点“名堂”,迫切需要好的品种、好的技术。
面对贫困户科技素质低的痼疾,张天佑心急如焚。他主动请任县科技扶贫领导小组组长,四处奔走请来3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建立80多人的农业科技顾问团,累计培训农民5万多人次。“贫困户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提供什么技术。”“贫困户点菜、专家下厨”模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让培训更有的放矢。他打造伴随式科技小院,引进投资1000万元的金丰公社,为贫困户提供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助推全县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8个百分点,创造了扶贫先扶智的“沽源样本”。
为解决架豆种植分散、效益偏低的问题,张天佑带着驻村干部组建起沽源架豆协会,吸纳1000多贫困户“把指头握成拳头”,统一议价、商标、技术、营销,使大棚架豆价格三年持续攀升,全县农民增收1亿多元。
完成投资1亿多元的生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800万元的循环农业扶贫项目,打造万亩金莲花和万亩有机燕麦扶贫项目……一系列产业扶贫项目在沽源落地开花。
“好酒”走出坝上“深巷”
好产品不等于好销路。
初到沽源的张天佑,做的最多的实事是帮助农民销售沽源农产品。他要把沽源的“资源自信”带给沽源农民,让大家看到这块土地的价值。“好酒就怕巷子深,我要沽源的‘好酒’走出坝上‘深巷’。”张天佑说。
贫困地区的农业缺技术、缺资金,更缺品牌。
为打造沽源农业品牌,张天佑创新营销手段,挖掘沽源作为天津和北京水源地的地理历史渊源,在天津建设了零投入的沽源产品直销专区,以“你是沽我是源,欢迎津沽人民品尝来自故土家园的味道”为理念推介沽源农产品。沽源农产品在天津一炮打响。
为打通产销对接,让沽源的好特产好菜卖出好价格,张天佑连续组织三届扶贫产品交易大会,和当地干部一起谋划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直销沽源农产品项目,让沽源农产品第一次以自有品牌新形象进入京津沪市场,摆脱了长期“被贴牌”的命运。菜农从此有了话语权,增收有了新希望。
2017年以来,张天佑所在的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在原央视农业频道免费为沽源农产品进行了包括3000多条广告在内的共计20个频次的电视和融媒体推介,打造“沽之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沽源的农产品逐渐被市场认可。
2019年夏,沽源部分蔬菜滞销,张天佑急得嘴上起满了泡。他两天打了300多个电话,能找的人都找了一遍,能求的情都求了一遍,请来北京等地60多家大型采购商,卖菜6000多万斤,解决了农民们的燃眉之急。
“那时我就想,沽源蔬菜产业必须升级,要让更多农民加入有机蔬菜种植,让蔬菜更绿色更优质。”张天佑说。
在张天佑的带领下,更多的种植户加大力度投资改良土壤,通过有机蔬菜认证,注册商标,实现了蔬菜标准化有机种植。而他探索的“打造品牌,打响名气,打通渠道,打开市场”的营销方法,也为贫困户增收注入新动能。
“穷亲戚”有了新希望
产业发展的关键还是要靠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很多沽源百姓口中,副县长张天佑被称作“大兄弟”“大侄子”“张叔”……挂职三年多来,让张天佑最放不下的就是他结识的20多位“穷亲戚”。
在张天佑看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抓内生动力,因户因人施策。
“71岁的贫困户唐凤贵‘唐叔’心灵手巧,我们就鼓励他做木雕并帮他销售;青年张海涛身有残疾,我们就发掘他的互联网基础,帮他打造网络直播间变身‘网红’,入职电商公司;失志青年冯志春学过打印和电脑设计,我们就帮他开起打印店;以李强为代表的大龄光棍没对象,我们就帮他们说媒,并搭建‘向幸福出发’贫困户婚恋平台,连续三年策划组织贫困户脱贫脱单集体婚礼,见证了218位新人的幸福时刻。”说起这些“穷亲戚”的新变化,张天佑喜上眉梢。
张天佑个人为贫困户捐款10万元,筹集各类款物100多万元,还带着自己全家人参与到脱贫攻坚中:他的妻子为贫困学生捐赠3000多册图书,做医生的岳父岳母行走在沽源乡村为病患群众义诊,刚上小学的儿子也成了一名孤儿的“小哥哥”。
以“绣花功夫”办实事,张天佑不仅给贫困户带去了实惠和温暖,也通过他们的成功在百姓身边种下了一批可学可鉴的“种子”,激励更多人通过双手改变命运。
得知张天佑挂职结束将要离开沽源的消息后,这些“穷亲戚们”泪水涟涟。“唐叔”在满是错别字的杂记中,给张天佑写下了一份特殊的“鉴定”:“天佑的帮助,让(我)无比感恩,我父子一定要努力实干,不再返贫,用富实(裕)向党报恩,让天佑侄儿的付出向党合格交卷……”
“挂职扶贫,关键是要带着感情做工作,不带感情叫‘完任务’,带着感情就是‘干事业’,咱捧出一颗真心,就能换回老百姓的一片真情。”张天佑说。
(记者 李慧)
一段时间,疫情肆虐,感冒药、退烧药不但一药难求,而且各大平台争相涨价,商人投机逐利的本性暴露无遗。
为此我寻遍各大购药平台,朋友推荐一个叫“老白云诊”的平台,真的是一个良心平台。
疫情期间,当一盒连花清瘟胶囊被推高到近百元的时候,他们家一直买7.5元/盒,即便现在你搜遍全网,也找不到这样的价格!
而且不仅仅是这个药,我发现其它药包括感冒药、高血压药、糖尿病药,还有很多维生素矿物质等膳食营养素也基本都是全网最低价,临近春节,我也难得截图了,不信邪的进去看看就知道!
总之注册后我已经帮周围亲戚朋友买几千元的药品、保健品。
今天的给大家说的是破解版,那是因为你正常进入“老白云诊”小程序后,是看不到价格的,都是****来表示,也无法直接购买。
好比你进一家餐馆,点菜吃饭,结果一看,对不起,仅供会员开放!
所以我当初能购药,是交了199元的会员费的!
后来很多朋友也想通过这个平台买药,但好像又不想交这个会员费。
圈里有高手,你懂的!破解了——
只要扫码即可领取会员资格,看到价格,而且可以购买!
破解后的技术码
>而且,新会员前两次购买,还能享受无条件包邮!无条件包邮!无条件包邮!
前两天办公室一缺德同事,不相信,买了个0.96元的创可贴,硬是给他包邮回来了。
我说你真是浪费了一次机会,1块钱的便宜有什么好占的,应该把家里需要的必备药都选齐,打包购买多划算。
当然,这个平台我也搞不懂,为什么有这么多便宜的药,很多还是经典老药,上了年纪的人一眼就知道,现在很多药店都买不到的,几块钱的药,药店哪来的利润?
所以现在一般人去药店买个药,没有个五十一百元钱,你根本买不到药。
但这个“老白云诊”平台,里面专门有一栏叫“平价保供”的,翻了一翻,靠!惊呆了!全是10块钱以下的
耳熟能详的(要放假赶路,图不截了,不相信的切屏刷抖音去吧)
小快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8.7元/盒,家有宝贝的,必备!
复方穿心莲片(100片) 2.25元/瓶 咽喉疼痛上火啥的,忒管用!
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28片)3.6元 降脂一哥
金匮肾气丸 7.36元/盒 新冠后男人那不行的,可以调理调理!
益母草膏(120g)5.1元/瓶 现代都市女人,那个不是有点月经不调,这个好用!
十全大补丸(48丸*5板)7.8元/瓶 新冠后虚汗、无力的,看药名就知道,管!
独一味软胶囊(24粒)7.62元/盒 活血止痛,风湿类风湿,经典老医生才会开的药!
维生素E软胶囊(100mg*60粒),5.7元/瓶,相比100左右的保健品维E,这个多香啊!
玻璃酸钠滴眼液(5ml),8.05元/瓶,长期熬夜刷剧,眼睛干涩或者老人泪器退化,这个说白了,就是人工泪液,滴上两滴,立马舒服。
............总之太多了!快放假了,没时间再深挖了!
总之一句话,扫技术码上车吧!
看到这里,肯定很多人质疑,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么便宜到爆的价格,公司怎么赢利和生存,都喝西北风吗?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后来我仔细挖掘一下,这个“老白云诊”的企业背景,才发现,是一家叫做“上海亿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核心业务是什么保险第三方服务,全国几十家分公司,市场份额70%是他们的,每年管理资金上百亿,盈利估计也有几个亿。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上市公司,尽管盈利能力吊打很多上市公司。
所以,做这个平台,完全是贴钱为保险客户服务的,人家这边贴点钱,那边有赚回来了!
而且我通过他们内部员工了解,他们公司大老板是农村草根出身,创业成功后,心心念念为中国底层百姓做点事,他的伟大愿景就是,让天下人没有吃不起的药,看不起的病,不管能不能实现,总之我觉得这个口号,足以体现人家的格局,是放眼天下,胸怀百姓的。
了解平台的背景,大家就能理解,“老白云诊”为啥这么便宜了!
正常药品销售,中间很多环节,就会增加很多费用,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但这家平台,每个药品上面都打上了“商保集采”的标签,我理解,他们应该是采用与药厂直接谈价的方式,像似国家医保集采,能把要价打到地板上。
最后,再强调一下,咱们这个是破解版,需要的尽快下单,尽快享受,春节后或许就没有这个漏洞了!
省个199元会员费,多加点汽油,春节多出去浪浪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