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奶茶测评:一点点、喜茶等14款号称"无糖"实则超标
网红奶茶,因为颜值高、口味好而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有人甚至不惜排队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不过,有网友指出,网红奶茶看着热闹,其实并不健康。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了验证真假,记者从南京采购了七大品牌14款网红奶茶,并请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的实验室,对它们进行了一个全面检测。结果到底如何呢?
记者采购7大品牌14款网红奶茶,为保证科学,每款奶茶不少于两杯,总量不少于1000ml。14款网红奶茶分别是:
【1点点】
波霸奶茶
冰淇淋红茶加奶盖
< class="pgc-img">>【素匠泰茶】
招牌泰椰奶花
招牌泰满足奶茶
< class="pgc-img">>【coco都可】
17岁清茶
珍珠奶茶
< class="pgc-img">>【一芳水果茶】
一芳水果茶
金钻凤梨绿
< class="pgc-img">>【奈雪の茶】
霸气芝士草莓
冻顶乌龙鲜牛乳
< class="pgc-img">>【口渴了】
桃气彩虹1000
芒果果粒鲜奶茶
< class="pgc-img">>【喜茶】
芝芝芒芒
满杯水果四季春
< class="pgc-img">>记者将样品送至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食品及食品添加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根据奶茶的种类,工作人员决定对其中10批次检测:茶多酚、总糖、脂肪、蛋白质和咖啡因等五项指标,另外4批次色彩较鲜艳的水果茶则检测甜味剂和色素等添加。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食品及食品添加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人员刘晓萌介绍:“要先通过氧化镁对称量的样品进行净化,净化过后再采用过滤的方式把需要的滤液过滤出来,然后才可以上机检测。”
< class="pgc-img">>检测结果显示,以水果为原料,色彩较鲜艳的4批次奶茶,均未检出甜味剂和色素等。而其余10批次有些虽然口感较为相似,但检测数据却大不同:10批次奶茶均检出总糖,含量从0.98%到12.04%不等,素匠泰茶的这款"招牌泰椰奶花"总糖含量最高,每100克含糖12.04克。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人每天总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 class="pgc-img">>刘晓萌分析:“这样一杯奶茶如果按500克来算的话,总糖含量就已经达到了60克,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所以对于一些控制体重或者三高人群就要慎用这款奶茶。”
这样来算,至少有两款奶茶喝过之后,都超过了一天累计总糖摄入指标。而不同品牌所谓的"微糖"、"五分糖"、"七分糖"也不具有横向可比性。比如喜茶的芝芝芒芒五分糖,实测总糖含量10.41%,高于同时测评的多款正常糖奶茶的总糖含量。而这款声称"无糖"的1点点冰淇淋红茶加奶盖,实测含糖量高达7.15%,检测人员分析有可能是冰淇淋原料带入。
根据检测,9种奶茶中含有脂肪,素匠泰茶招牌泰椰奶花脂肪含量最低,仅为1.45克每100克。而1点点冰淇淋红茶加奶盖,脂肪含量最高,达到了7.57克每100克。
< class="pgc-img">>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8岁至49岁成年人一天推荐摄入的脂肪67.5g。如果饮用一杯500克的奶茶,脂肪摄入量几乎达到40克,超过日推荐摄入量的一半。咖啡因检测方面,除素匠泰茶摘牌泰椰奶花未检出咖啡因,其余9款奶茶均检出咖啡因,检出值含量从43毫克每千克至288毫克每千克不等,其中素匠泰茶摘牌泰满足咖啡因高达288.27毫克每千克。
刘晓萌说:“2015年欧洲食品安全局提出过人体每天单次摄入量在200毫克一下,全天在400毫克以下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对咖啡因会有过敏反应的会发生亢奋,拉肚子,恶心症状的人群,就要对这种饮品慎用。”
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和茶多酚也是此次检测的重点内容,不过,检测下来发现,多款奶茶均不达标。根据国标《茶饮料》规定,调味茶饮料(奶)中蛋白质含量应≥0.5%,茶多酚含量应≥200毫克每千克,而检测发现3批次奶茶蛋白质含量不达标,均低于0.5%。2批次奶茶茶多酚含量不达标,分别是素匠泰茶招牌泰椰奶花和喜茶芝芝芒芒。
蛋白质含量不达标奶茶:
< class="pgc-img">>茶多酚含量不达标奶茶:
< class="pgc-img">>这样看来,有些网红奶茶不是像描述得那么美,对身体健康有影响的成分往往多,而对身体有益的成分反而偏少,有糖尿病、三高症状或者肥胖体质的人还是应该慎喝!
(原标题:网红奶茶测评:一点点、喜茶等14款号称"无糖"实则超标)
(来源: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日,网友投诉在安徽合肥的一点点奶茶店购买的奶茶中喝出了苍蝇。1月15日,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相关辖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正在核查此事。
网友投诉在一点点奶茶里喝出苍蝇。
1月14日,有网友发布视频投诉称,在一点点合肥翡翠花园店购买的奶茶里喝出苍蝇,“商家推卸责任态度恶劣”。其发布的图片显示,杯中奶茶已经见底,透明杯壁上有一只黑色虫子。
1月15日,涉事店铺店员告诉南都记者,已报警处理此事,还称“没有开封之前的话,奶茶里有个苍蝇,那肯定是我们家的,对吧?因为顾客一杯奶茶都喝光了,然后说里面有个苍蝇,你觉得能解释清吗?”
同日,投诉网友告诉南都记者,其已联系市场监管部门。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也向南都记者表示,相关辖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正在核查此事。
采写:南都记者 敖银雪
标题:一点点奶茶喝出头发反被店家报警“影响生意”:涉事门店称“不可能道歉” 指责消费者索赔1000元“敲诈勒索”
中国网财经9月2日讯(记者 乔漪)日前,宁波消费者周女士在其购买的一点点奶茶里喝出一根头发,与门店协商过程中遭门店报警称“影响生意”。随后,周女士将此事分享至社交平台,又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告知,一点点总部将以“发表不当言论”为由起诉自己,同时指责其“敲诈勒索,是为了钱去的”。
< class="pgc-img">>据周女士回忆,8月24日中午,自己通过外卖平台在一点点奶茶余姚泗门店下单了11杯饮品,其中一杯红茶玛奇朵在喝到一半时,发现杯子内壁附着一根头发,便与同事一起到门店进行沟通。
“门店负责人不仅拒绝道歉,而且态度恶劣,甚至怀疑饮品里的头发是我自己放进去的。”周女士表示,自己原本只想要一点点给个说法,并未谈及赔偿,却遭到一点点店员的白眼和经理的推诿,由于不满涉事门店工作人员的态度,周女士拒绝了对方提出重做一杯的解决方案。
让人意外的是,在涉事门店外等待沟通结果的过程中,周女士却被一点点报警称其“影响生意”。据周女士描述,一点点涉事门店负责人在谈及问题奶茶时表示,不知道奶茶里的头发是哪儿来的,消费者想要一点点公开道歉则是不可能的。针对一点点先后提出赔偿100元、120元的补偿方式,周女士表示,根据相关规定,一点点应赔偿自己1000元。由于双方一直未能就此事协商一致,目前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
根据现行《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据余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透露,一点点涉事门店负责人认为“没有证据证明是门店的过错,且门店店员不存在不当言论”,故一点点方面不愿意满足消费者提出的当面道歉以及在网上澄清的要求。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一点点上海总公司已明确将起诉消费者。“一点点涉事门店签署中止调解协议后,后面可能就要走司法途径了。”
无独有偶,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此事发生前不久,另一则涉及一点点奶茶的食品安全事件同样引发舆论关注。
< class="pgc-img">>据媒体报道,南昌消费者龙女士于8月18号上午10点通过外卖平台在一点点奶茶万达金街店下单了两杯饮品,饮用过程中感觉吸入“异物”,吐出来才发现是很大一只苍蝇。(点击查看)“超级恶心,翅膀还有刺刺的感觉,我当时就吐了。”龙女士告诉记者,涉事门店得知此事后,要求其自行去医院检查,如果检查有问题再联系一点点。对此,龙女士称已将此事反映给辖区市场监管部门,且明确表示不需要一点点方面给予任何金钱补偿。“我的目的并不是所谓的补偿,而是想让一点点这样一个大品牌由此可以重视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事实上,近年来一点点已频因食品安全、卫生隐患等遭消费者投诉。据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数据显示,标记为一点点奶茶的投诉共计33条,多涉饮品偷工减料,喝出虫子、头发、苍蝇等异物,其中有不少网友反映一点点门店员工态度恶劣、出餐存在霸王条款现象。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一点点食安事件关键在于员工的整个操作过程中,是否按照既定的标准流程去完成作业。
“一点点这两年在全国的扩张是比较顺畅的,随着整个新中式奶茶的不断扩容,一点点整体得到了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引发一些隐患,即扩张速度太快,加盟模式影响其质量管控。在这种情况之下,一点点对于食品安全的管控肯定会存在很大问题。”朱丹蓬分析称,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应首先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而目前很多企业不具备这种思维。
公开资料显示,一点点是源自台湾的奶茶连锁品牌,该品牌原名为50岚,创办于1994年,2010年起开放加盟,因在大陆商标已被注册,后更名1点点奶茶。天眼查显示,一点点奶茶项目归属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注册资本500万元,楼更深担任公司法人。截至目前,进入大陆9年的一点点奶茶已凭借连锁加盟的经营方式在全国开出2100家门店。
一点点奶茶为何频发食安事件?公司内部对门店方面是如何进行规范和监管的?做出起诉消费者的决定又是基于哪方面的考量?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网财经记者先后致电一点点涉事门店及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一点点余姚泗门店接线人员表示,确有此事,但其只为门店打工,并不清楚当天事发经过,且此事已交由公司专人负责,目前负责人不在店内,亦不能提供相关负责人联系方式;而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