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年的海门,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市综合体和沿街商铺越来越多,餐饮店也呈大幅上涨势头,餐饮业结构性过剩的时代已经到来。
以前,吃饭大家会去海门商业步行街,选择余地比较少。现在,小小的海门市区已经开了6家购物中心,餐饮新店如雨后春笋,然而消费人群却还是那一群。消费者的选择变多,消费者的“拔草”心态降低了顾客到单一品牌的消费频率。
数一数海门的商业综合体,在市区就有文峰城市广场、中南城购物中心、大东方购物中心、新文峰大世界、商和不夜城、龙信广场购物中心,更有海门步行街、解放路的大大小小的餐饮店。
海门吃货的探店小姐姐们凭借着天生敏锐,带给我们专业的市场讯息;我们的48个海门吃货粉丝群,每天都热烈地讨论着海门餐饮的种草拔草以及遇到的各种坑。年末回顾我们发现,很多店在2017年彻底消失了,甚至有的店名都没听说。
大家是否还记得那些曾经存在过却在2017年消失的店呢,很多店的名字都已经记不住了,记住的大致如下(极不完整版):
大 盘 点
极不完整版本
你的笑颜、赖胖子肉蟹煲、川串香、蓝贝壳、松饼小姐、阿明生煎、外带寿司、鸭血粉丝、奶酪时光披萨店、布辣格麻辣烫、煎饼先生、辣家私厨
你好焖烧鸭、柠檬鱼
潮汕牛肉火锅、九鼎干锅、大白鲨海鲜自助、月影铁板烧、金刚音速烧烤、水里捞、逗号咖啡、爱林咖啡
麦兜年糕火锅、吴江路生煎、优活饮料
三千粉、集集小镇
澳门豆捞火锅、咖啡陪你Cafe Bene
小小河边鱼、 70后饭吧 、小蜀娘、 海上鲜、 嗨鱼
PS,如有补充欢迎在文末留言,我们会择优送上我们的新年礼物。
我们对这些上榜《海门餐饮大败局2017》的餐饮商家分析出七大死因,希望给海门餐饮老板一些启发。
1、轻视年轻人必死无疑
以前海门餐饮以宴请为主,师山宾馆、东方雁、光华酒店、东恒盛等包厢人满为患,而三公经费之后,很多依附于公款吃喝的店大多都倒闭了。现在餐饮以私人聚会、朋友聚餐为主。
而喜欢聚会的自然是年轻人。
80后、90后甚至00后消费群体已逐步崛起,并渐渐成为主流,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的需求以及满足需求的方式和渠道,与60、70后有着本质的不同。
海门年轻人成了餐饮消费主力军,餐饮品牌是否具有时尚感,直接决定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所以,未来的海门的餐饮业,将会分化为两类:一类是年轻人喜欢的餐饮品牌,一类是其它餐饮品牌。
2、地段差必死无疑
餐饮业首要条件就是地段,地段少意味着客流量少。海门热点商圈变化很快,解放路的人流是消失最快的,从早期解放西路的繁华,到现在的落寞。
原来摩肩接踵逛解放路的人群去哪里了呢?明天是2018年的元旦,逛街的你可以留意海门热点商圈现在在哪里。
有的餐饮老板说,那我就选购物中心吧。海门购物中心这么多,选对了有人流量保证,选错了购物中心,也只能遗憾关门。
3、跟风者必死无疑
知名品牌能带来的附加值很多,所以即使加盟费很贵,海门还是出现了很多类似知名品牌的餐饮,但他们终究难以躲过倒闭。比如步行街的俏江南、外婆家、潮汕牛肉火锅。
拿潮汕牛肉火锅为例,“一天一头牛”是潮汕牛肉火锅对外主打的口号,其一大核心优势——6小时的最佳口味期。但是跟风者太多,为捞上一笔,良莠不齐的众多跟风者,疯狂加入到潮汕牛肉火锅开店浪潮中。没有好的食材、口味,只有一个听说过的名字,那么倒闭也是迟早的事情。
细数海门的跟风仿冒者,涉及奶茶、糕点、餐饮、火锅,欢迎群众的火眼金睛,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告诉我们,择优送出我们的新年礼物。
4、不会营销必死无疑
早期海门的餐饮以企事业单位饭局为主,那时候公关的对象只需一小撮人。餐饮老板们只要搞定单位领导、企业老总就可以了。吃什么不是主要的,饭局才是主角。
现在,此等美事一去不复返,你要面对的是众多挑剔的食客。而新店那么多,消费的人还是那么多,你怎么才能脱颖而出呢?会做营销就变得非常重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门餐饮企业的营销重点仍然放在传统市场,还不太具备营销的意识,很多人对于营销,还停留在“上团购上外卖”的认知上。
其实,营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寻找专业的营销公司的帮助才能事半功倍。
因为,海门没有一家百年老店,活过十年的店也屈指可数。
5、只会炒作必死无疑
海门也有网红店了,比如一点点奶茶。
追求“网红”,脱离餐饮本质,必死无疑。韩寒的《很高兴遇见你》2017年倒闭不是个例。
年轻消费者正在变得越来越理性。凭借营销噱头只能给消费者带来一时的新鲜感,当这种新鲜感消失的时候,最终还得回归餐饮的本质产品和服务。
网红店要自问:产品好吃吗?服务到位吗?有自己的特色吗? 否则排队潮过会等待的依然是倒闭。
海门餐饮大败局的名单中,不乏知名的餐饮连锁品牌。水土不服?你不得不服。
6、管理不善必死无疑
餐饮企业,首先也是个企业。但家族人参与、老板耳根软几乎餐饮企业的通病。比如海门的一些休闲农庄。
不相信外聘的任何人,甚至还让家族人监督。“外人”做错大发雷霆,家族人去做睁眼闭眼无所谓。最终,专业的人都离开了。
家族成员在层层环节都想捞钱,在生意兴旺的时候,根本没有看到内部的漏洞,当生意下滑之后,很多问题则逐步地暴漏显现出来了,做农庄的都不是专业出身,拍脑袋后做的决定和投资,到头来发现赚快钱也没那么容易,何时入选我们的大败局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7、不懂互联网必死无疑
这里主要分两个角度:
一个是互联网平台给大众养成了消费习惯。我们现在习惯于上团购网站下订单,去点评网看评论,进吃货群分享信息。
另一个是消费人群习惯从互联网获取。以前我们会从两台一报(海门电视台、海门日报、海门电台)获取信息,或者从DM宣传单了解活动,现在呢?现在年轻人谁还看有线电视啊,谁还看海门日报啊!
过去我们开一家餐厅最重要的是位置,因为位置决定了客流,决定了人群。而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时代,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微信等互联网社交工具。
而在选择微信平台上,又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一篇优质的探店给商家带来的宣传不是一分钱送一个蛋挞等活动能比拟的。
价格导向型消费人群远没有品质追求型人群消费能力强。
我们分析了那么多,其实一切回归到本质,餐饮留住顾客还是:产品、环境、服务。只是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对这三要素有不同的理解。
产品不仅仅是餐品,包括名字、门头、菜单、餐具装盘等都算是产品;环境不仅仅是餐厅的空间,还是人们线下社交的场所。在不同的社交场景下,消费者其实是有不同的需求,可惜这个在过去完全是被经营者忽略了;过去的服务只是微笑,周到,而今天一切不能让消费者感动、让消费者惊喜、让消费者死心塌地,主动疯狂滴分享的服务都不算服务。
海门餐饮呈现多样化对消费者是一大好事,而海门人消费能力之强对餐饮老板也是一大幸事。2017年虽然倒下来这么多的餐饮店,但是相信2018年会倒下更多。新旧交替,我们才有更多研究对象。
总之,没有一帆风顺的生意。把这些“必死无疑”梳理出来,也是一种复盘。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都不要重蹈覆辙。
海门吃货携48个吃货群粉丝们,祝餐饮老板们2018,生意红红火火,多在海门吃货出没。
长按我,可以解锁更多精彩
回看污污的饭局的诱惑,推荐你点“阅读原文”
>红奶茶,因为颜值高、口味好而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有人甚至不惜排队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不过,有网友指出,网红奶茶看着热闹,其实并不健康。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了验证真假,记者从南京采购了七大品牌14款网红奶茶,并请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的实验室,对它们进行了一个全面检测。结果到底如何呢?
记者采购7大品牌14款网红奶茶,为保证科学,每款奶茶不少于两杯,总量不少于1000ml。14款网红奶茶分别是:
【1点点】
波霸奶茶
冰淇淋红茶加奶盖
【素匠泰茶】
招牌泰椰奶花
招牌泰满足奶茶
【coco都可】
17岁清茶
珍珠奶茶
【一芳水果茶】
一芳水果茶
金钻凤梨绿
【奈雪の茶】
霸气芝士草莓
冻顶乌龙鲜牛乳
【口渴了】
桃气彩虹1000
芒果果粒鲜奶茶
【喜茶】
芝芝芒芒
满杯水果四季春
记者将样品送至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食品及食品添加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根据奶茶的种类,工作人员决定对其中10批次检测:茶多酚、总糖、脂肪、蛋白质和咖啡因等五项指标,另外4批次色彩较鲜艳的水果茶则检测甜味剂和色素等添加。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食品及食品添加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人员刘晓萌介绍,
“要先通过氧化镁对称量的样品进行净化,净化过后再采用过滤的方式把需要的滤液过滤出来,然后才可以上机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以水果为原料,色彩较鲜艳的4批次奶茶,均未检出甜味剂和色素等。而其余10批次有些虽然口感较为相似,但检测数据却大不同:10批次奶茶均检出总糖,含量从0.98%到12.04%不等,素匠泰茶的这款"招牌泰椰奶花"总糖含量最高,每100克含糖12.04克。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人每天总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刘晓萌分析:“这样一杯奶茶如果按500克来算的话,总糖含量就已经达到了60克,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所以对于一些控制体重或者三高人群就要慎用这款奶茶。”
这样来算,至少有两款奶茶喝过之后,都超过了一天累计总糖摄入指标。而不同品牌所谓的"微糖"、"五分糖"、"七分糖"也不具有横向可比性。比如喜茶的芝芝芒芒五分糖,实测总糖含量10.41%,高于同时测评的多款正常糖奶茶的总糖含量。而这款声称"无糖"的1点点冰淇淋红茶加奶盖,实测含糖量高达 7.15%,检测人员分析有可能是冰淇淋原料带入。
根据检测,9种奶茶中含有脂肪,素匠泰茶招牌泰椰奶花脂肪含量最低,仅为1.45克每100克。而1点点冰淇淋红茶加奶盖,脂肪含量最高,达到了7.57克每100克。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8岁至49岁成年人一天推荐摄入的脂肪67.5g。如果饮用一杯500克的奶茶,脂肪摄入量几乎达到40克,超过日推荐摄入量的一半。咖啡因检测方面,除素匠泰茶摘牌泰椰奶花未检出咖啡因,其余9款奶茶均检出咖啡因,检出值含量从43毫克每千克至288毫克每千克不等,其中素匠泰茶摘牌泰满足咖啡因高达288.27毫克每千克。
刘晓萌说:“2015年欧洲食品安全局提出过人体每天单次摄入量在200毫克一下,全天在400毫克以下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对咖啡因会有过敏反应的会发生亢奋,拉肚子,恶心症状的人群,就要对这种饮品慎用。”
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和茶多酚也是此次检测的重点内容,不过,检测下来发现,多款奶茶均不达标。根据国标《茶饮料》规定,调味茶饮料(奶)中蛋白质含量应≥0.5%,茶多酚含量应≥200毫克每千克,而检测发现3批次奶茶蛋白质含量不达标,均低于0.5%。2批次奶茶茶多酚含量不达标,分别是素匠泰茶招牌泰椰奶花和喜茶芝芝芒芒。
蛋白质含量不达标奶茶:
茶多酚含量不达标奶茶:
这样看来,有些网红奶茶不是像描述得那么美,对身体健康有影响的成分往往很多,而对身体有益的成分反而偏少,有糖尿病、三高症状或者肥胖体质的人还是应该慎喝!
你还要喝吗?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接到过推销电话甚至是诈骗电话。如果在电话里对方号称自己是股票公司的工作人员,不但能准确说出你的个人信息,还真诚地给正在炒股的你推荐内部炒股群,您会心动吗?
现在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又出了新花样。
如果您心动加入了所谓的内部炒股群,那您很可能就会被打包卖给诈骗团伙了。
近日,江苏省海门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倒卖公民个人信息案,犯罪团伙将公民个人信息视作“原材料”,完成拉人入群、经营维护等操作之后,再由诈骗分子接棒继续经营这个骗局。
那么,犯罪团伙
是如何引导受害者上钩的?
面对新型诈骗手段
我们又该如何防范?
公民个人信息倒卖
从按条卖转为卖“微信群”
据海门市公安局披露的信息,在“净网2019”专项行动中,海门市公安局根据线索,在辖区内捣毁了一家打着“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幌子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窝点。这一“公司”在成立9个多月的时间里,收购了1亿多条公民个人信息。海门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侦查中队副中队长王金保告诉记者,犯罪团伙购买的这些公民信息中含有大量股民的联系方式。
王金保:“这帮人在网上购买的时候,就明确讲我需要这种股民类的联系方式,有些是手机号码,有些是带名字的,甚至有些信息里面是带股民持仓比例的。”
随着对案件的深入调查,办案人员发现,这个团伙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并没有将信息加价转卖,也没有直接地利用关键信息进行电话诈骗,而是将这些个人信息进行筛选、归类后,让专门的“客服人员”以提供内部消息为由打电话拉人加入所谓的“内部炒股群”。
海门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侦查中队副中队长王铁成告诉记者,拉人入群后,犯罪团伙就会派出专人对群聊进行经营维护,让群友误以为进入了真正的业务交流群。
犯罪团伙将公民个人信息视作“原材料”,在完成拉人入群、经营维护等操作之后,“原材料”就被加工成他们眼中的“半成品”。王铁成说,经营三个月左右,这些微信群就会被打包高价卖给诈骗团伙。
信息倒卖与诈骗团伙接力经营
新型定制化诈骗为何不易察觉
至此信息倒卖团伙的工作已经结束,而诈骗团伙则接棒继续经营这个骗局。王铁成说,被卖到诈骗团伙手中的微信群被长时间经营维护,群友都放松了警惕,诈骗团伙很容易得手。
王铁成:“诈骗团伙就说现在股票不好赚,我们要做期权,在国外有个炒期权的公司,一个月能挣20%至30%。然后诈骗团伙开发了App作为诈骗平台,股民把钱投到这个诈骗平台上,就一毛钱都拿不出来了。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最低被骗额接近10万。”
王铁成介绍,在这条犯罪链条上,不同团伙分工明确、配合有序,呈现深度经营特点。“整个生产线可能有二三十道工序,会猜你的工作、收入、家庭财产,一点点地进行定制化诈骗。”
警方提醒
不要轻信高回报投资产品
海门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重案中队指导员施海荣介绍,根据这一条线索,海门公安局深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上家,又追查购买“微信群”实施诈骗犯罪的下家,先后抓获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嫌疑人26名、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197名,破获诈骗案件600余起。
施海荣提醒,接到陌生电话请谨慎,不要轻信所谓的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产品。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记者:谭朕
本期编辑:胡程远、赵雅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