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Z时代备受关注,年轻人成为了消费主力。那么,本文跟大家聊聊这类群体有什么特点,喜欢什么,如果要设计一款符合他们要求的产品,要注意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跟大家聊聊「年轻人」,这类群体有什么特点,喜欢什么,如果要设计一款符合他们要求的产品,要注意哪些。我相信关注小6的小伙伴们一定都是一群有热爱的年轻人,不管是年龄,还是心态。
一、按常理来看,年轻人都有什么特点?
按照常理,我觉得年轻人应该是这样的。
1. 活力充沛
年轻人通常充满活力和朝气,他们有更多的能量和热情去面对生活和挑战。
2. 好奇心强
年轻人通常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喜欢探索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技能和经验。
3. 学习能力强
年轻人的大脑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学习能力较强。
4. 社交活跃
年轻人通常喜欢与人交往和互动,他们注重友谊和社交圈子,乐于分享自己的生活和经验。
5. 独立思考
随着阅历的增加,年轻人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们喜欢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6. 追求个性
年轻人通常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他们喜欢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之处。
7. 使用科技产品熟练
年轻人是伴随着科技产品成长的一代,他们对各种科技产品的使用非常熟练,并乐于探索新的科技应用。
8. 注重健康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注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他们乐于参加各种运动、健身活动,同时也关注心理健康和心理辅导。
9. 追求品质
年轻人对品质有一定的追求,他们注重产品的品质、设计和性价比,并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
10. 环保意识强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他们注重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并选择环保的产品和服务。
二、实际上的年轻人还有哪些特点?
常理是一回事,实际上又是另一回事,总有一些不同,尤其是当下,年轻人的很多心态和行为已经发生了变化。
1. 日常贫穷
很多年轻人是月光族,即使不月光,可能工资也不高,因为不太在意这些,不会跟中年人一样,上有老下有小,所以无需过分努力,够用即可。
2. 宅,远离社交
只想在家,不想出门。
当然了,这里的社交是现实社交,网络上的社交还是很频繁的,抖音、小红书、B站、微博,年轻人的社交圈。
3. 开始养生
很多人开始注重这个了,之前都是老年人,如今的年轻人也有了这个意识,这个还是不错的。
4. 嘴炮型减肥
天天都是嘴上喊着减肥,实际上该吃吃该喝喝,吃完不想动,还能再来一餐。然而,两天热度。
5. 冲动型努力
信誓旦旦地说,要从今天开始学习,然后报了名,买了书,感觉自己马上就要开启外挂模式,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两天热度。
6. 熬夜,一直熬夜
熬夜这个不用说了,太多了,真是泡着枸杞,2点睡觉。
7. 单身
很奇怪,单身竟然也成了当下年轻人的一个特点。因为不想社交,圈子变小,很多人就没有了对象,懒得去谈。自己很好,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8. 整顿职场
工作上不需要迁就很多,没那么大压力,我不用为你拼命,听你扯这个扯那个,也不想加班,躺平工作。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考公,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现在格外多。
三、年轻人都喜欢什么?
综合上面两个,我整理了下年轻人的喜好,比如说:
1. 科技产品
年轻人通常对科技产品有很高的热情,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这些设备不仅便于沟通,还可以用于娱乐、学习等多种用途。
2. 社交媒体
年轻人通常在社交媒体上花费大量时间,例如微信、微博、抖音等。这些平台可以让他们与朋友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兴趣。
这个也是因为不想现实社交,所以就增加了很多的网络社交。
3. 音乐和电影
年轻人通常喜欢听音乐和看电影。音乐和电影可以让他们放松身心,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尤其是音乐,很多的演唱会、音乐节,各种年轻人的身影,他们也爱为音乐消费,比如音乐App的会员。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方向,虽然说当下的音乐产品市场已经有几家大厂,版权也是很大的费用,但是不外乎有一些个性化音乐产品杀出重围。
4. 运动和健身
年轻人通常注重身体健康,因此喜欢参加各种运动和健身活动,例如跑步、健身、瑜伽等。
这里可不单单是减肥了,单纯为减肥去运动的,很难,但是纯粹喜欢运动,为了身体,这个还是有一部分群体的。
5. 旅游和探险
年轻人通常渴望探索世界,因此喜欢旅游和探险。他们喜欢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景。
尽管很多人喜欢宅,对于出去玩,还是兴趣很高的,很积极。
6. 美食
年轻人通常注重饮食健康,也喜欢尝试各种不同的美食。他们喜欢去各种餐厅品尝不同的菜肴,也喜欢自己动手做饭。
7.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8. 学习和自我提升
年轻人通常注重个人成长和学习,他们喜欢阅读、学习新技能、参加各种培训课程等,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所以在知识付费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选择这个。
9. 电子游戏
电子游戏也是许多年轻人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他们可以在游戏中寻找乐趣和挑战,也可以与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年轻人的喜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四、如果要设计一款年轻人喜欢的App,需要有哪些功能?
可以考虑的点:
1. 社交互动
年轻人通常注重社交互动,他们希望与朋友保持联系并分享自己的生活和经验。因此,在App中可以加入聊天、评论、点赞等功能,使用户能够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2. 个性化推荐
年轻人通常注重个性化的体验,他们希望App能够根据他们的兴趣和喜好来推荐相应的内容。因此,可以加入个性化推荐功能,例如基于用户兴趣的新闻推送、歌曲推荐、视频推荐等。
3. 学习成长
年轻人通常注重个人成长和学习,因此可以加入学习成长功能,例如在线课程、学习笔记、知识分享等。这些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4. 娱乐休闲
年轻人通常需要一些娱乐和休闲的功能来放松自己。因此,可以加入音乐播放、视频观看、游戏等娱乐休闲功能,使用户能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享受App带来的乐趣。
5. 任务挑战
年轻人通常喜欢挑战和完成任务,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任务和挑战,例如打卡、完成任务、收集奖励等。这些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感到有所成就,同时也可以增加App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6. 简洁易用
年轻人通常喜欢简洁、易用的App,因此在设计App时应该注重用户体验,使App的操作简单易懂,界面简洁明了。
7. 安全隐私
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采取措施确保App的网络安全和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五、要有哪些注意事项?
1. 用户需求与目标
首先需要明确App的目标用户和他们的需求,例如他们的年龄段,是年轻人,多年轻,这个也需要区分,还有兴趣爱好、使用场景等。根据这些需求,确定App的主要功能和特点,以确保App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解决他们的问题。
2. 用户体验与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是App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注意界面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不要让用户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同时,设计风格需要符合目标用户的喜好和审美,以吸引他们并保持他们的兴趣。
3. 功能与内容
在App中加入的功能和内容需要与目标用户的需求和兴趣相关联。功能要简单易懂,不要过于复杂,而内容则要丰富多彩,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4. 技术实现与性能
App需要稳定、快速、流畅的技术实现,以确保用户可以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技术的可行性和性能优化,避免出现卡顿、闪退等问题。
5. 营销与推广
一款好的App需要有足够的用户数量和知名度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推广和宣传,提高App的知名度和用户数量。
6.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用户数据是App的重要资产之一,因此需要采取措施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加密、存储和管理,避免用户数据的泄露和滥用。
7. 版本迭代与更新
App的开发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不断进行版本迭代和更新以优化用户体验、增加新功能等。因此,需要在开发过程中注意版本的更新和管理,及时修复漏洞和改进功能。
六、举个例子
比如说我们要设计一款音乐App,命名为“音乐魔方”,这款App主要面向年轻人,以下是这款App的介绍和特点:
1. 用户需求与目标
“音乐魔方”主要面向年轻人,它的目标是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音乐播放和发现平台,帮助年轻人发现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流行、摇滚、民谣、电子等。同时,它还提供音乐社区功能,让用户可以与其他音乐爱好者进行交流和分享。
2. 用户体验与设计
界面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用户可以轻松浏览各种类型的音乐和艺术家,并快速找到自己喜欢的歌曲。
年轻人,崇尚简单。
它还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功能,根据用户的听歌记录和浏览行为,推荐用户可能喜欢的歌曲和艺术家。
3. 功能与内容
主要功能包括音乐播放、音乐列表创建、歌曲收藏和分享、艺术家和专辑的推荐等。
它还提供了一个音乐社区功能,用户可以在这里与其他音乐爱好者交流听歌心得、推荐歌曲、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等。这里就增加了年轻人喜欢的社交功能。
4. 技术实现与性能
我们采用先进的音乐播放技术,可以保证音乐的流畅性和稳定性。同时,它的服务器和网络架构也经过优化,可以保证用户可以快速浏览和下载音乐。
5. 营销与推广
再者就需要去推广了,我们通过社交媒体、音乐节、校园合作等方式进行营销和推广。它也与许多独立音乐人和乐队合作,邀请他们在App上发布自己的作品,以吸引更多的年轻用户。
6.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这也是重点,我们的产品非常重视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它采用加密技术保护用户数据,不向第三方出售或共享用户个人信息。
7. 版本迭代与更新
“音乐魔方”会不断进行版本迭代和更新。它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App的功能和性能,增加新的音乐类型和艺术家内容,以提高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
希望简单的文字对大家产品方面的学习有些帮助!
本文由 @PM产品小6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信评分,不如相信自己的舌头。”
最近,“点评软件上3.5分的餐厅快被年轻人‘挤爆’了”话题冲上热搜,“一身反骨”的年轻消费者不再追求点评软件的高分榜,而是总结出了一套在“3.5分”档里挑选靠谱餐厅的绝招。有人说这是对商家、平台虚假营销的反击,有人说这意味着点评软件的可信度不断下降,也有人认为这是年轻人“血脉觉醒”,不再被“网红”“高分”的评价“绑架”……
从过去的“评分至上”到如今的“逆势消费”,选餐厅到底听谁的?
各类榜单眼花缭乱
高分店不一定真好吃
“以前跟朋友出去聚餐都是在网上找高分饭店,但踩雷的次数可真不少。”
市民张玲玲自认是个“吃货”,每到周末都要拉着朋友家人满城寻找美食。曾经,她也中了点评软件的毒,吃料理要看料理排行榜,吃川菜要看川菜排行榜,但有过几次踩雷经历后,她就对点评软件失去了兴趣。“有些店在点评软件上评分高达4.8分,其实味道很一般,而且这些店往往装修很豪华,价格还不便宜。”张玲玲记得,自己兴冲冲带朋友吃了一家开在高端商场里、新开业就评分冲上好评榜的日料店,口味实在不敢恭维,但还是硬着头皮拍照打卡,才算“不虚此行”。
“经常用点评软件的人都知道,现在点评软件的评分体系实在是太复杂了。”张玲玲“吐槽”,人气榜、好评榜、口味榜、环境榜、服务榜……各式各位的榜单,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有时坐在了好评榜榜首的餐厅里,才发现它在口味榜里只排第十名,“我怀疑这就是点评软件变着花样向商家收广告费的套路!”
采访中,不少消费者都表示,网络平台的评分没那么真实,高分店不一定真好吃,而一些低评分餐厅也并不像分数呈现出来得那么差——“我们家楼下的一家火锅店评分还不到4分,但超级好吃”“这家餐厅因为不维护评论被埋没了”“看到评分只有3.5分,心里还在打鼓,吃了以后觉得远超期待”……
您外出就餐时,有在点评软件上看评分的习惯吗?近日,济南日报记者发出了关于该话题的调查问卷,56.75%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使用点评软件选择就餐餐厅。
写好评赠饮料
满屏高分背后都是套路
“为什么这家店新开业就有高达4.5的评分?”“这家店明明不好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评论在‘吹’?”在社交平台上翻看关于“年轻人勇闯3.5分餐厅”的评论,不少网友都对此有疑问。其实高分背后也有套路。
“我一般很少在网上写评价,但有时候商家会推出送菜或者送饮料的活动,为了赠品就现场给餐厅打高分。”市民陈先生说,自己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餐厅桌上摆放一个立牌,上面写着“给五星好评送饮料一瓶”或“打卡收藏赠送精美凉菜”,而且有时候咨询服务员活动详情,服务员会直接把手机拿过去操作一番。
“只要不是太离谱的店我都无所谓,就是为了给自己争取一份赠品嘛,不过有一次有家店可太过分了。”陈先生想起某次就餐经历,不知是不是因为点了团购套餐,商家上的菜品分量少,味道也不好,老板娘热情地拿过自己的手机拍照、打卡、写评论,赠送了一瓶饮料。本想着认栽一次,不料发现那条“好评”里,老板娘不仅过分吹嘘,甚至还拍了自己和家人用餐时龇牙咧嘴的丑照直接发到公共平台。陈先生当即删除了这条“好评”,叫来老板娘补付了饮料钱。
除了利用赠品的方式来“控评”,一些商家还会直接花钱买评论。记者在线上购物平台搜索相关关键词发现,“金牌运营”“点评高手”“一站式托管代运营”等服务数不胜数,当然,其中也不乏“刷差评”诋毁同行的手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32.69%受访者表示自己外出就餐时总是遇到刷好评的营销行为。
忠于自己的舌头
网友总结选餐厅“秘籍”
“我觉得年轻人现在涌入‘3.5分’店铺,是因为大家已经熟悉了点评软件的套路,不愿再为这些虚头巴脑的榜单买单了。”
市民小路是一名探店博主,在小红书上发布济南美食信息。运营账号近一年以来,她发现评论多、点赞数高的帖子,都是自己寻找的藏在犄角旮旯的“小破店”,很多网友都有“从小吃到大”“确实好吃”的共鸣。反而自己受邀探访即将开业的高端餐厅,即便图片比路边小吃精美、文案也更细致,评论、点赞也寥寥无几。
“刚开始有点评软件的时候,或许没有那么多营销套路,大家只把它当做一个寻找美食的工具,而现在一系列控评行为让点评软件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小路说,其实邀请网红、主播探店也是商家和点评平台的套路之一,年轻人反向去低分店就餐,也意味着大家开始更忠于自己的判断,而非被外界左右。
不再被套路裹挟的年轻人,还总结出一些选餐厅“秘籍”——
有网友通过自身用餐体验总结出了一套评分参考公式:“3.5分—4.0分=众口难调”,这类评分因为个人口味和评分标准不一样,导致评分较低,相对客观真实;“4.5分—5.0分=小礼品”,这类评分属于商家通过送菜品等手段来刷高的评分,虚假度较高。有网友这样筛选不会踩雷的餐厅:选择3.5分至4.0分之间的评分,再筛选出开了十几年的老店,绝对不会踩雷,因为评分那么低还能开那么久,难吃不到哪里去;如果看到一家饭店有很多当地中老年人在用餐,完全可以放心吃,绝对物美价廉;只有外卖,没有线下门店的绝对不能点……
这几年,你对点评软件的信任是否有所下降?42.03%受访者表示“是”。
建立完善评分机制
让好评榜再“真”一点
这几天,“网红”城市哈尔滨的一家小吃店火了,这家名为“春饼小吃”的老店,只有几张桌子,老板是个据说“脾气不太好”的东北大爷。据当地网友说,在哈尔滨走红前,这家小店门外就常年排队,只因为味道好、物美价廉。
“只要味道好,我不介意环境和服务态度,老板骂我两句都可以。”网友们的“卑微”发言,是调侃,也透露出一种态度——消费者对于餐厅的评价,永远基于口味之上,营销套路总不会一直得人心。
“我觉得平台如果想长远发展下去,就应该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评分机制,让消费者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正好吃的餐厅脱颖而出,也能让点评软件提高可信度。”小路说,只有让餐厅点评机制回归真实,才能让商家也回归本职专心做好食物,而不是只能把精力花在“卷好评”上。
记者咨询律师了解到,过分虚假好评、刷分控评还有违法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商家此种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2023年人民法院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中,就有一个“刷单炒信”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事实上,一些评价类平台已经开始对“刷单”“刷好评”“诱导好评”等商户干涉用户评价星级行为进行规范:有的平台已使用上百种模型对商户干涉用户评价星级行为进行主动识别,同时提供举报通道,接受群众对平台商户刷评价行为的投诉和监督;还有的则结合电话回访、线下风险排查等方式,识别商户的违规行为,并对违规商户进行处罚,确保平台公信力。
当“好评”越来越“真”,年轻人会愿意再给高分店一次机会吧。
街采
受访者陈先生
我经常遇到吃饭的时候店员过来“要”好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对方直接拿我手机操作,我觉得送点饮料、小吃也不亏。不过这种风气确实会影响商家的好评率,如果餐饮行业都把心思用在刷好评上,也不是件好事。
受访者张先生
我一般不会靠点评软件选择吃什么,我觉得现在什么榜单、评分都可以花钱买,水分太大了。我更信任以前自己吃过的或是在朋友之间口碑比较好的饭店,而且一般生意不错的老牌餐厅不会在营销上花力气,比较真实。
受访者张先生
现在“网红”、探店博主太多了,很难分辨谁说的是真话,所以大家不再靠网上的评价寻找美食。我觉得平台应该担起审核把关的责任,那种一看就是买的“水军”就不该展示出来,不能误导消费者,让餐饮行业健康发展。
微观点
“挤爆3.5分饭店”是在反击控评
北京日报
评价的公信力为何在下滑?说到底,线上评分与顾客流量的深度绑定,让很多商家专注刷分控评。优惠折扣、返现送菜,看似顾客赚到了,实则不过是诱导刷好评罢了。探店达人、专业写手乃至第三方机构,也多明码标价成为“嘴替”。一些“高分商家”“必吃店铺”盯着炒作噱头,菜品味道、服务质量货不对板,难免让人失望。
评分的内卷和玩法的改变,正为消费者精准感知。一方面,很多街边小店小本经营,主要倚仗品质和回头客,无暇投入过多成本推广营销,评分少、评分低不足为奇。另一方面,刷好评的同时,刷差评现象也层出不穷,有的职业差评师故意碰瓷商家牟利,有的商家恶意“泼脏水”给竞争对手。但这些把戏对消费者的误导终究是暂时的。酒香不怕巷子深,有些评分不高的老店口味地道,往往能吃出高性价比的酣畅淋漓之感。年轻人转向捧红“3.5分饭店”,就是表达对那些品质店铺的支持,对注水评分商家的不满。
随着消费者逐渐趋于理性,刷分控评的魔法正在失灵,口味、服务才是商家最终的生命线。而完善评价机制、升级算法识别、挤掉口碑水分,各类网络平台责无旁贷。让点评生态回归真实的“用脚投票”,才能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切勿助长“靠小把戏得高分”风气
中国市场监管报
遏制消费评分乱象,监督商家守法自律是根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指出,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由此可见,餐厅进行“送礼换好评”一类行为,已涉嫌虚假宣传。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消费者也是其中的一环。有时候,为了获得赠送的菜品或优惠,部分消费者会违背本意,给店铺写几行好评、打个高分。看似占了便宜,实际是在给自己日后的消费之路“埋雷”。在日复一日的“虚假高分”中,当餐厅评分体系失去了应有的参考性,那么消费者“踩雷”的概率也无疑将大大提升。
此外,消费评分软件应当建立更加全面、公平、真实的评分体系。可通过定期抽查、严格审核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评分的“含金量”。让各商家彻底洗牌,各归其位,让真正品质高、服务好的餐厅得到自己应得的高分,让真正差劲的餐厅得到自己应得的低分,这才是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景象。
切勿助长消费市场上这种“靠小把戏得高分”的风气,也别再让真正厚道诚信的商家落得明珠蒙尘的结局。
神回复
网友@十六天魔舞乐喜:正经人吃饭谁打分啊。
网友@康乃馨一束:看差评呀,好评忽略。
网友@大鱼9118:评分高的不一定好,评分低的一定差!
网友@孙阿柴:觉得好吃的可能会忘了评分,觉得难吃的一定得去评分!
欣视界
用魔法打败魔法
“悟了,这么看某某点评才能不踩雷!”
社交平台上,这样的“攻略帖”特别多。说来也是诡异,现在的消费者居然要靠攻略,才能在本就用来“指路”的软件上“避雷”。可见这届年轻人对网上虚无缥缈的“口碑”,已经失望到什么程度。毕竟现在餐厅“讨”好评的套路可太多了——通过赠送菜品、礼物、打折优惠等方式,诱导消费者“五星”好评,有时候消费者的感受其实并没那么好,但是被一哄一劝再加上“吃人嘴短”,好评就这么给出去了。
年轻人挤爆3.5分餐厅,其实是对虚假榜单、虚假好评的一种反击:对于那些开业一个星期就刷到4.9分的“一眼假”好评,我们直接选择无视,并“用魔法打败魔法”,专门挑那些评分一般般但硬是开了十几年的“小破店”,用网友的话说,这点分还能坚持这么多年不倒闭,肯定难吃不了。
通过这波“反讽”,或许餐饮行业和点评平台都应该好好反思,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餐厅最重要的是口味、服务和环境,一时的好评换不来真正的口碑;点评平台最重要的是真实,一味与商家站在同一战线牟利,总会被消费者卸载。
希望平台加强对虚假好评、诱导性好评的鉴别和筛选,让评分更有信誉,让美食不被辜负。
年1月至4月间,武汉通过全网征集、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全面公示等环节评选出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在武汉吃么斯”提供了“官方盖戳”的标准答案。
< class="pgc-img">>而随着日前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餐厅争霸赛的正式启动,武汉的美食江湖又将再次掀起一阵热浪。
即日起,我们推出「“客”哪里吃」(武汉方言意为“去哪里吃”)系列推文,为还不太了解这片美食江湖的客人们做好前勤工作,保管任何人都能在“万千美食迷人眼”的武汉吃得明明白白。
首篇CP专场,专讲代言明星“热干面”和CP“蛋酒”的故事。
经常来武汉旅游的朋友都知道,早晨是舍不得赖床的,一睁眼就得出门觅食。
一众早餐中,热干面最躲不过。哪怕你对这碗三转九拌的油润面条尚未产生兴趣,但行走在人手一碗热干面的清晨街巷,终究还是会为无数次擦肩而过的芝麻香气倒戈。
< class="pgc-img">>纪录片中边走边吃的武汉人
美拉德色调的面条刺激着未苏醒的味蕾,一碗扎实的热量吃下去,一整天都能充满干劲。
< class="pgc-img">>成就一碗地道经典的热干面,得满足几个条件。
一个是面,必须得用碱面。和面的时候加入碱能去除面团中的酸味,还能为面条附上韧性和嚼劲,淋上芝麻酱才好拌得开。老派热干面店大多由工厂每天送来粗加工的碱面,凌晨就得起来烧水掸面。
掸面不难,但是辛苦。将生面入开水烫到半熟后摊在案板上,架起两扇风扇左右开弓地吹散热气,再淋上芝麻油用两只长筷子挑起面条上下抖动,抖匀了,面就掸好了。
< class="pgc-img">>图源@HANS汉声
手工掸好的面足够筋道,顾客上门时简单焯水后再加入芝麻酱、味精、酱油和萝卜丁就成了,效率非常高。
< class="pgc-img">>不过随着技术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也有面店选择直接买工厂机器掸好的面。这种碱面更细,但做出来的热干面过软,芝麻酱难以拌开,吃惯了手工掸面的老武汉伢多数不能将就。
小浪花知道的还在坚持手工掸面的店铺
袁记红油热干面(自力店)
老板是位“独臂侠”,每天凌晨2点半掸面,面条自带麦香味
聋子热干面老店(球场路店)
不光面自己掸,样样都自己搞,辣椒油都要当天炸
铁棚子热干面
武汉热干面圈白月光,两点掸面,六点不到开门,十点就卖完了
三毛热干面老店
凌晨掸面,中午前卖面,下午打牌,尽显汉派生活松弛感
二是芝麻酱,目前分黑芝麻酱和黄芝麻酱两派。黄芝麻酱是白芝麻炒成黄色后磨出来的,口感顺滑还带有坚果香;黑芝麻则是用黑芝麻研磨而成,芝麻香更浓厚,略带一丝不易察觉的苦味,成本也更高。
黑黄两种芝麻酱都富含脂肪、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这也是一碗热干面就能拉满能量的原因。
< class="pgc-img">>除开黑黄,芝麻酱还有“顺滑”和“粗糙”之分,这个指标没有高下之分,都有自己的“死忠粉”。
芝麻酱在研磨时越细腻,芝麻香气就会更重,拌面自然更顺滑,吃起来也不噎人;最老派的热干面用的都是很“粗糙”的芝麻酱,芝麻酱要呈颗粒状挂在面上,吃完碗底没有一点汤才对味。
< class="pgc-img">>芝麻酱各有千秋的店铺
蔡林记(武汉到处都有)
带点干噎的标志性黑芝麻酱,武汉人从小吃到大
欢艳牛肉热干面
黑芝麻酱是招牌,面条偏细(老板自己喜欢细一点的),嗦起来更顺滑
聋子热干面老店(球场路店)
“粗糙”芝麻酱代表,非常考验食客拌面的能力,但是是真的香
其实能把以上两点做好,就已经够成就一碗老武汉伢心中的热干面了。
但随着越来越多新武汉人的入驻和游客们的到访,市面上不少热干面都进行了“改良”。
< class="pgc-img">>这就不得不提到风头正盛的湿派“卤水热干面”,近些年大有与干派老祖宗一较高下的苗头。提前熬好的卤水浇在热干面上,能多一分风味和层次感,更容易拌开,吃起来也更熨帖。
< class="pgc-img">>喜欢干派的觉得不加卤水的热干面才是武汉之子,喜欢湿派的认为水油平衡即是早餐正义。小浪花觉得干湿两派都行,须知还有更离奇的“加醋派”以及“加蒜水派”……加点卤水,好像也能接受。
部分湿派热干面店铺
罗氏热干牛肉面(黄兴路店)
罗氏热干牛肉面馆(玫瑰街总店)
罗氏热干牛肉面(台北一路店)
罗氏热干牛肉面(四美塘路店)
“武汉第二届热干面大赛”第一名获得者
李记热干面(多福路店)
秘制红油卤水,还有花生米增香
天天热干面(总店)
辣椒油相当上头,能吃辣可以直接上中辣
*本地人多觉得家楼下的热干面最好吃
辨别方法:门口放了板凳的,错不了
不过也有人觉得,单吃热干面实在是过于干燥,加卤水也是杯水车薪,那就得下一个武汉经典过早单品「蛋酒」登场了。
< class="pgc-img">>作为九省通衢的码头城市,早年间武汉伢多以在码头上卸货为生,忙碌一晚后为了白天能安稳的睡一觉,人们就习惯在过早时顺便喝点酒,喝到微醺便回家踏实的补觉;加上大江大湖边湿气重,喝点酒能帮助驱寒除湿,一来二去的就有喝早酒的文化。
而蛋酒,就是武汉人喝早酒的“入门级”选项。将一颗鸡蛋打散后,沿着碗边左右来回冲入滚烫滚烫的热水,水流要细流速要稳,蛋液均匀被卷入热水定型后,再加入一大勺米酒和一勺糖,一碗香浓的“金色传说”就冲好了。
< class="pgc-img">>现冲的蛋酒,温吞的酒香,细腻的蛋花,伴着热干面或者面窝一块儿吃,清甜解腻。
< class="pgc-img">>武汉伢对黄黑芝麻酱和卤不卤水莫衷一是,但对“热干面×蛋酒”这对CP是一致认同的。不用特意去哪家店打卡,只要热干面卖得好,店里一般都能点到蛋酒。
比如「欢艳牛肉热干面」的蛋酒给的料特别足,甜度也适中;「铁棚子热干面」的蛋酒正好缓解颗粒感热干面的噎;「老田记面馆」的蛋花特别嫩,一吸溜就滑进喉咙……
< class="pgc-img">>夏天喝不进热的,来一杯冰清酒(就是冷冻起来的米酒)也可以,得从冰柜里拿出来能冒寒气的,冷一点或者常温都不算数。
推荐这么多,但其实每个武汉人心里都有一碗“白月光”热干面,满载了心底最深的记忆。
可以是上学前在自行车后座拌热干面的小心翼翼,可以是清晨楼下巷子里弥漫着芝麻酱的香气,也可以是大雨滂沱的夜晚温暖胃肠的那一口醇厚。
即使远离家乡、在外漂泊,那一口浓郁的芝麻酱和筋道的面条,总能跨越山海,唤醒与这座城市共同的味觉记忆。
你心里的白月光,是哪一家呢?
策划审核:武汉市商务局
文字来源:武汉市商务局
图片来源:武汉市商务局、HANS汉声、WhatPRO、武汉吃货、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