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看点
1、近日小龙坎全资持股蜀大侠
2、关于事件真相的几点猜测
3、2023,并购整合成餐饮趋势
第 1277 期
文 | 星野 阮城
2023开年大事件
小龙坎全资持股蜀大侠
2023开年,平静了许久的火锅业迎来了一件大事:连锁火锅品牌小龙坎,全资持股了同为连锁火锅品牌的蜀大侠。
天眼查显示,近期,蜀大侠的主体公司“成都蜀大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信息变更,其原有股东四川蜀金超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四川蜀金”)退出,新增四川小龙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小龙坎集团”)为股东,并全资持股。
◎天眼查截图
消息一出,网友也是意见纷纷。
有人震惊:两个实力都很强劲的品牌,怎么突然一个就吞并另一个了?经营管理能跟得上吗?有人猜测:不会是强强联合,要“搞个大的吧”?
当然,也有网友淡定评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这位网友显然是对内情有所了解的,因为股权信息显示,这次从蜀大侠退出的蜀金超盛,其第一大股东——持股41%的吴东,也是小龙坎创始人、董事长及最终受益人。
2019年,蜀金超盛接替万光友和王云鹏,成为蜀大侠股东。吴东、万光友和王云鹏,均为蜀金超盛的股东。此次股权变更后,吴东对蜀大侠直接或间接持股25.31%。
◎天眼查截图,吴东关联企业
是不是已经被绕晕了?
我们来捋捋,摘出来关键人物吴东,他是小龙坎创始人、董事长及最终受益人,2019年其所在的四川蜀金又投了蜀大侠。
这次他们从蜀大侠退股,以小龙坎集团的身份全资持股了蜀大侠,也就是网友说的“从左手倒腾到右手。”
针对此事,稍早时小龙坎相关负责人回应,其目的在于更好实现双方品牌长期发展,对资源进行整合。调整后,双方品牌将坚持前端独立运营、后端资源整合策略,以优化供应链,最终实现合作伙伴门店降本增效,实现多方共赢。
2014年成立的小龙坎,口味上推崇正宗四川牛油火锅,食材上也保留了四川特色,同时它也是近年来的火锅出海新秀,官网显示,目前其已经拥有了33家海外门店。
蜀大侠则在2015年成立,爆款“一帅九将”产品集合以及侠宝超级IP的打造,让其迅速出圈,现有门店600+。
上述负责人还透露,未来小龙坎和蜀大侠两个品牌在消费者定位、品牌策略上依然会有各自的坚持与区分,小龙坎定位为国民火锅,蜀大侠为特色文化火锅。
上市梦?不是吞了,是合并?
揭秘背后真相
猜测1:重拾“上市梦”?
这两年,捞王、七欣天冲刺上市,获融资的巴奴、珮姐等火锅品牌,也均有望冲击IPO,“火锅第三股”花落谁家,始终悬而未决。
曾拥有上千家门店的小龙坎,谁会说它没有上市的野心呢?
在小龙坎“吞下”蜀大侠后,总门店数将增至近1200家。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呷哺的门店总数,同时与海底捞的门店数量较为接近。
截至发稿前,据窄门餐眼数据,呷哺共经营餐厅818家,海底捞共经营餐厅1338家。因此猜测,这或是小龙坎加快上市进程的信号。
要说起小龙坎的上市梦,从2019年入驻成都IFS50F办公楼,便可窥见一二。
猜测2:不是吞了,是合并?
2022,是所有成都餐饮人的噩梦,从疫情、限电、高温,再到疫情,“一年能正常营业一半时间”是常态。
在三年疫情冲击下,餐饮行业遭遇重创,举步维艰。“成都餐饮人擅长资源整合”的做法,也很契合当下的市场环境。
这个观点也更接近真相,日前,蜀大侠火锅创始人江侠告诉媒体记者,“我们是合并,主要是整合供应链,让两个品牌跑得更快,把供应链做大做强。不是说是小龙坎把我们收了,我们是合并了。”
江侠说,双方是合作共赢关系,不存在外界所说的吞并与收购。
猜测3:战略目标出现分歧?
蜀大侠和小龙坎同属于成都火锅,成立时间也十分接近,近年来,小龙坎在海外市场表现优异,蜀大侠在子品牌上频频发力,外人看来,发展路径并不一致。
当然,这个属于饭后谈资了。
餐饮投资餐饮
2023,并购整合成趋势
一场疫情,让资本目光又重新聚焦到餐饮,2021年可以说是资本“捧着钱给餐饮人”。数据显示,当年餐饮行业平均每3天就有2笔融资发生,总融资金额近500亿。
但到2022年,资本热潮却在冷却,今年初至12月左右,全国餐饮领域的融资案例为233起,披露的融资金额为149亿元,比2021年少了整整350亿元。
火锅餐见发现,资本冷却的同时,餐饮企业却在行动。目前,已有多家餐饮企业在寻找机会,展开收购。
除了小龙坎+蜀大侠,我们在火锅业可以看到并购整合事件也不少。
有强强联手存量合并的,比如去年10月份成立的上纵集团:楠火锅、杨记隆府、杉姐老火锅、肉桂厨房、曾三仙米线。
◎上纵品牌发布会
还有投资孵化的,比如大龙燚集团投资牛华八婆、如在蜀等火锅串串品牌,至膳的谭鸭血、贤合庄、烧江南、灶门坎、天然呆等。
2023年,在资本进入冷静期后,餐饮企业之间的并购整合时代来临了!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三年疫情冲击下,餐饮行业遭遇重创,举步维艰。
诸如海底捞、小龙坎、蜀大侠等火锅打牌也不得不面临成本持续上涨,消费降级的风险。
在这一背景下,整合发展是必然趋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整合面临新的管理模式和人员变化,如何规避陷入“收购动荡”是成败的关键。
不过相比于第三方资本入局追求的聚光灯效应和加固资本阵营,餐饮投资餐饮则更看重品类互补、资源生态整合,这显然更利于长期发展。
你对此次事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交流互动。
锁四川火锅品牌小龙坎火锅控股蜀大侠,旗下火锅门店总数逼近海底捞。
近日,天眼查显示,连锁火锅品牌蜀大侠的主体公司成都蜀大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信息变更,其原有股东四川蜀金超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四川蜀金”)退出,四川小龙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小龙坎集团”)成为蜀大侠新的全资控股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小龙坎的创始人之一和现任董事长吴东为四川蜀金的第一大股东,持股41%,同时,吴东也是小龙坎集团控股股东四川仁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东,持股12%。
蜀大侠和小龙坎均主打四川火锅,小龙坎于2014年在四川成都创立,次年,蜀大侠也在四川成都创立,目前小龙坎拥有门店超700家,蜀大侠拥有门店超600家。两个品牌的门店分布在全球400多个城市,在国内一二三线城市及海外均有布局。
根据美团最新发布的《2022年火锅品类发展报告》,在2022年火锅门店数量排行榜上,小龙坎排名第四,蜀大侠排名第十一。同时,在2022年火锅团购订单量榜单上,小龙坎排名第八,蜀大侠排名第十二。
美团最新发布的《2022年火锅品类发展报告》
不过,在小龙坎“吞下”了蜀大侠后,小龙坎集团旗下门店将增至超1300家。这个数字已经超过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的门店总数,同时与海底捞的门店数量较为接近。截至2022年6月底,呷哺呷哺共经营餐厅1008家,海底捞共经营餐厅1435家。
针对此次全资控股蜀大侠,小龙坎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其目的在于更好实现双方品牌长期发展,对资源进行整合。调整后,双方品牌将坚持前端独立运营、后端资源整合策略,以优化供应链,最终实现合作伙伴门店降本增效,实现多方共赢。
上述负责人透露,未来小龙坎和蜀大侠两个品牌在消费者定位、品牌策略上依然会有各自的坚持与区分,小龙坎定位为国民火锅,蜀大侠为特色文化火锅。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到年底,个人和组织都有一个固定动作:年终总结。
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展望新一年的规划。
今天,餐见君就把大龙燚、香天下、蜀大侠3大火锅品牌创始人的年终总结分享给你,看看过去一年他们的所感所得,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其它火锅品牌的年终总结会陆续推出)
第 718 期
文:小倩 田果
刘文杰
大龙燚总裁
“采取爆品战略,提升毛利”“顺应健康趋势,推牛骨鸳鸯锅大卖”
1
“外卖+商贸+爆品”是驱动增长的三驾马车
其实在最开始我想用“难”作为年度关键词,因为疫情突袭让大家都挺难的。但最终选择了“变”,也是因为在疫情的时候,我们积极地去变化,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第一,外卖。大龙燚外卖中心成立于2015年,一直持续运营。随着黑天鹅事件的到来,反而让外卖成了公司非常盈利的项目。
也正是因为之前多元化的发展,二月份在所有门店都关闭的情况下,外卖接近600%的增长,救活了公司。
第二,商贸公司。商贸公司是2014年成立的部门,主要经营预包装产品,从之前的15个sku变成了到今年接近100个sku。
也是在疫情期间,通过团队的努力,它超越了集团其他所有品牌的销售量。同时自己的销售同比增长了接近300%。
第三,爆品战略,提高毛利。疫情过后,我们积极想办法提高毛利,比如采取了爆品战略。到年底统计时,直营中心的利润比去年还高。这也是今年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以菜单调整为例,之前没有一款菜品高于30元,今年我们做出了几款爆品,比如安格斯肥牛系列,价格基本上都设置为88元左右,但深得顾客喜爱。
这个结果也说明,大龙燚的顾客懂得高品质食材,愿意为其买单。所以说,对于餐饮人,只要爱学习,善于思考变化,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赢!
2
健康养生是趋势,牛骨鸳鸯锅销量增5倍
这次疫情,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顾客开始更多地关注健康、食安的问题。
举一个案例,比如大龙燚的口号是“大龙燚,中国辣”,以“辣”作为特色。但是疫情之后,在健康火锅和养生火锅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我们选派采购、选品、厨政、品控四大部门精英伙伴远赴内蒙,优选高品质的牛羊肉。
同时将清汤和红汤融合,增加了内蒙牛骨汤锅。开始售卖之后,我们可以看到鸳鸯锅整体的销量增加了5倍。
不管是现场锅底回访,或者是大众点评的评价,各个年龄段的顾客都很喜欢,很多顾客也从最开始的尝鲜转化为复购。也就是说,火锅品类要更加注重健康。
公司今年采取了一些营销方式,比如说地推、异业联盟合作等。有些成功了,有些没成功,有些可能还做得不够深入。
虽然我们经常会踩坑,但是从不逃避踩坑,只有不断的去试才知道是否正确。毕竟只有勇敢尝试了之后,才可以找到自己合适的那条路。
朱全
香天下火锅创始人
“麻辣火锅成本高利润低,越来越难做”“火锅+酒水”是发展机会点
1
开创网红菜市场火锅,探索第二增长
我的年度关键字是“忙”,今年实在太忙了。经历了疫情,新餐饮时代来临,我们企业要转型,一直在思考、研发新的东西,做了很多文创项目。
我们的火车餐厅在全国发酵了,现在每个城市都在落地。还比如说改造网红菜市场,现在成都所有的菜市场,基本都是我们在改造。今年最有成就感的事也是这个。
让原本斑驳破旧的菜市场,变为集各种潮流元素的另类空间,必将成为年轻人们的打卡圣地。而且这也符合国家的城市发展战略。
△ 苏州网红双塔菜市场
同时,这种新模式也变相砍掉了餐饮运营的两大支出:房租成本和装修成本。投资方规划设计装修好,餐饮店只用入驻就行了,后期成本就只用给(投资)运营方销售提成。
2
“火锅+酒水”是发展机会点
今年我感受到最强烈的的行业变化,酒水增长幅度很大。疫情期,大家都憋在家里两三个月没见,一见面肯定得喝酒叙叙旧啊。而且今年整体经济环境不好,借酒消愁的也更多了。
今年只要能喝酒的地方,生意都很好,比如说酒吧、唱吧,以酒文化为产品核心或者主题的项目,今年都赚了钱。
我们也做了火锅和酒的结合,比如增加调制酒鸡尾酒;推出香槟火锅,搞了好多名堂。
3
麻辣锅不如清汤锅有前景
关于品类变化,今年我看到不少火锅细分品类冒头,比如烧菜火锅,鸭掌火锅、牛杂火锅等,但能不能起势,就看有没有人挑大梁,有没有引领者出现。
就像卤味火锅,很早就有了,但是贤合庄把它发扬光大了,做成了一种流行。
另外一点就是,麻辣火锅越来越难做,因为成本太高,比如毛肚、鸭肠等成本高,但在消费者心里,就是下水,便宜货。腰花100多一斤,你卖给消费者卖多少?
当一个行业的利润空间太低,人都不愿往里跳了,也就没太大发展空间了。就拿海底捞来说,人均98元,已经算是中高端火锅了,净利才10%,中小餐企可想而知了。
加上消费者对重油的排斥,清汤锅的发展势头向好。
江侠
蜀大侠火锅创始人
“营收、财务、营销、顾客等统统数字化” “站在顾客的角度看企业发展”
2020年对于蜀大侠来说,是全新的一年,也是革新的一年,所以我们的年度关键词是“新”。新的门店,新的VI,新的侠宝形象,新的菜品,新的玩法......
△ 蜀大侠开出第一家户外园林火锅门店
面对消费升级和行业变迁,谈谈今年的收获和对趋势预判,从管理、产品、转型等方面,共总结为以下4点:
1
修炼内功,长远发展
这是我最深的感触。求发展,求变革,求创新,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每个企业不断前进的方向。但懂得内部修炼,及时调整和取舍才是健康的企业状态。
2020年,蜀大侠用严格的标准,对内部员工的职业素养进行整体的培训和提高,对公司内部结构进行深度优化,为的是练好内功,让品牌更长远的发展。
2
站在顾客角度看企业发展
企业关心的是产品、利润等,顾客关心的则是体验感,而这份体验感的评判还会来源于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情感联系。
产品与服务是老生常谈的东西,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要“革新”,但革新是推出一个新品,还是更改服务的方式,这些都得看顾客的需求。
疫情让我们意识到,顾客“足不出户也能吃到安全健康的火锅”的需求,在确保装餐轨迹可追踪的情况下,我们第一时间与外卖平台一同启动“无接触配送服务”。
同时也开启了私域外卖平台,让消费者能快速直接的与品牌对接,及时反馈问题。
3
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要让消费者对品牌有信赖感,更多依据的是品牌效应。顾客会更多选择大品牌,这也是餐饮业发展的转变吧。
我们在2020年加速推进餐饮的“数字化转型”,从不可控的业务逻辑,到清晰可控的业务逻辑,这也是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营收数字化、采购数字化、财务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还有一个重要的板块就是“客户数字化”,我们可以再衍生为“私域流量”和“会员运营”。
而且依据当下消费者习惯的改变,我们在火锅品类上也有了纵向的开发,生鲜食材火锅食材零售品牌在开疆拓土。
“轻烹饪”类的消费产品,也将成为餐饮业的一个新趋势,这里面,有餐饮业通过零售产品向线上转移,也有零售业对餐饮业的跨界碰撞。
4
打造爆品,着重产品创新
2020年蜀大侠火锅的爆品是我们的创新菜品,虾滑系列。
除了消费者的喜好趋势之外,虾滑确实是我们蜀大侠的供应链优势,我们有专业的虾滑培育基地,自行把控生产源头。
所以能保证“高品质”+“新鲜”,目前反响特别好。而且在产品创意方面,产品中心也做了多种研发,用心搭配食材。
譬如冬天的限定黑松露虾滑,不仅口味香醇,还特别适合冬季滋补,还有侠客印象店的特供黑虎虾虾滑。
此外,我们还有一系列的虾滑小吃,比如“妃子笑”等,大颗粒的南美虾滑有极大的创意空间。
今天的年终总结就到此,接下来,餐见君还会推出更多火锅老板的真知灼见,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