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岁月的流转,重庆火锅逐渐风靡全国、名扬海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全国拥有重庆火锅门店超20万家,其中重庆拥有火锅门店达3万余家,位列全国火锅门店数量第一名。重庆火锅全产业链收入超过4000亿元,其中火锅营业收入600多亿元,解决就业人口100多万人。2007年,中国烹饪协会正式命名重庆为“中国火锅之都”。
< class="pgc-img">>在重庆众多火锅名店中,出现了“德庄”、“小天鹅”、“秦妈”、“孔亮”、“苏大姐”、“奇火锅”等一批大型火锅品牌企业,其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火锅企业10余家,年营业额超亿元的火锅企业17家,先后进入全国餐饮百强企业的有14家。重庆火锅已经走出重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在传承重庆火锅制作技艺中成效突出,先后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有桥头火锅、巴将军火锅、朝天门火锅、三耳火锅、巴江水毛肚火锅、陆派巴倒烫火锅等6家火锅品牌。
< class="pgc-img">>桥头火锅:重庆桥头火锅始创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距今已有115年历史,是一家“中华老字号”火锅品牌。桥头火锅的特点有“四绝”:选料绝、做工绝、调味绝、色香绝。
一百多年来,桥头火锅严格采用独特的传统工艺及配方,制作工序严格遵循传统,不偷工减料,不以次充好,经过选料、配料、制油、炒料等多道工序,加之秘传香料调味,坚持“五味中求平衡,清鲜中求醇厚,麻辣中求柔和,口感中求层次”,形成了麻、辣、烫、嫩、鲜、香的鲜明特色,深受美食界及广大顾客的喜爱,素有“食在重庆,味在桥头”的口碑。
作为重庆火锅文化的杰出代表,桥头火锅又有“三最”:最历史、最文化、最美味。所谓最历史,是指桥头火锅是重庆火锅中最早的名店和品牌;最文化,是指桥头火锅在传承过程中,不仅自身成为地方饮食文化的代表,也通过文化名人的活动,在地方文化演进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最美味,即指桥头火锅烹饪技艺精湛,传承有序,是正宗重庆火锅的代表。
在技艺传承过程中,桥头火锅由于选料讲究,做工精细,炒制独特,调味鲜明,因而其火锅调料传统熬制技艺,于2014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class="pgc-img">>巴将军火锅:始创于1998年,得名于巴蔓子将军。巴蔓子为古巴国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是东周末期(约战国中期)巴国的将军。巴蔓子“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传奇故事,在巴渝大地传为佳话。
江苏人王人庆为巴将军“忠信”精神所感动,于1998年4月创办了“巴将军”火锅馆。从此,一个与巴将军精神和巴渝文化血肉相连的新星企业在重庆冉冉升起,直到成为在全国拥有300多家连锁店的知名火锅明星集团、重庆市著名商标和中国餐饮百强企业。
巴将军火锅的特点:1.汤色红亮自然、醇朴可口、源于本色;2.麻辣适度、回味悠长、油而不腻;3.不糊锅、不浑汤、久煮不变味;4.选料配制绿色健康,具有舒胃健脾、除湿滋补等作用。
王人庆诠释巴将军精神和巴渝文化不是浅尝即止,更不是沽名钓誉。20多年来,他先后挖掘巴将军的人文精神,塑造了具有浓郁巴渝地域气息的重庆火锅文化,完成了巴将军火锅考、火锅赋、火锅颂等文化建设工作。并要求各连锁店必须在大门口矗立一尊巴蔓子将军塑像,以缅怀将军的义举。如今,位于大坪石油路的巴将军火锅旗舰店,已成为远近闻名、富有巴渝文化内涵的特色火锅店。2019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庆火锅是重庆最响亮的城市名片。在重庆,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两顿!
那么你可知道,重庆一共有多少家火锅店?在哪条街的选择范围更多吗?10月16日,市商务委综合多方大数据监测,为市民发布了一份关乎重庆火锅的全景“地图”。
分布:内环以内区域火锅店密度最大 商圈最集中
由重庆大学发布的《大数据深度解读重庆火锅背后的秘密》显示,重庆火锅店主要集中在主城九区,有 13215 家火锅店面。
内环以内区域火锅店密度最大,高达21.7家/平方公里,相当于每两百米就有一家火锅店。重庆火锅店分布与重庆组团式城市结构类似,呈“多中心分散式布局”,火锅店在解放碑、观音桥、三峡广场、南坪等核心商圈聚集,并且沿道路向居住区渗透。
主城区形成“九大火锅核心圈”,分别是为:解放碑、人民路、观音桥、大坪、三峡广场、天星桥、南坪、杨家坪、大渡口。九大火锅核心圈中有七处与主城商圈吻合,属于商业服务型,包括解放碑、大坪、三峡广场、观音桥、南坪、杨家坪、大渡口;两处则是生活服务型,包括天星桥和人民路。
规模:全市火锅门店数量多达26991家
重庆是火锅的发源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火锅之都”,火锅店在重庆主城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很多人说:在重庆找一家火锅店比找一台 ATM 机更容易。
运用大众点评抓取的公开数据来进行走访地点的抽样,运用百度地图的搜索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通过实地走访数据与基础数据进行对比加权,最终得出重庆火锅门店的数量为26991家。
人员:直接带动近56万人就业
据重庆市火锅协会统计,该协会现有630家会员企业,会员单位从业人员总量120400人。通过向市场监管局、人力社保局等部门查询,获知非协会会员单位的重庆火锅从业单位从业人数大概为437855人,由此推算出全市火锅行业的直接从业人员接近56万人。
产值:全产业链接近500亿元
根据重庆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2018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测算,2018年,重庆市餐饮住宿业零售额突破1300亿元,同比增长11.6%。但统计局的数据没有将住宿和餐饮行业分开统计,所以我们很难准确估算重庆火锅行业的规模。
而根据辰智餐饮数据库数据显示,全国餐饮行业中火锅销售额占比为22%,我们可以大致推算出重庆火锅行业2018年营业额约为286亿元。如果把火锅全产业链产值加以估算,包括最上游的原料生产基地、中游的火锅调味料及底料制品、最下游的火锅门店和新兴方便火锅在内,重庆火锅的全产业链产值已接近500亿元。
扩张:57家火锅企业开出2000多家加盟店
重庆共有258家企业实行了商业特许经营备案,而其中涉及重庆火锅连锁加盟的企业就有57家,如:重庆奇火哥快乐餐饮有限公司、重庆乾矿餐饮有限公司、重庆刘一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重庆神火哥餐饮文化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武陵山珍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巴将军饮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重庆猪圈饮食文化有限公司、重庆龙之韵饮食文化有限公司、重庆谭英雄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重庆桥头火锅饮食服务有限公司、重庆骑龙饮食文化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德庄饮食连锁有限公司、重庆佳永小天鹅餐饮有限公司、重庆秦妈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重庆苏大姐餐饮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等,共在全国开设连锁加盟门店超过2000家。
海外: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重庆的城市名片,重庆火锅早已成了重庆餐饮行业“走出去”的主力军。近年来,重庆火锅企业在海外扩张的步伐日渐加快,目前,小天鹅、秦妈、苏大姐、德庄和刘一手等多家本土火锅企业,已累计在海外开店200多家,分布在美国、新加坡、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老挝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火锅店的生意都很不错,有的店甚至还长期存在顾客排队等候吃火锅的现象。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郭欣欣
龙网1月3日15时40分讯(实习生 郭国)纵观重庆火锅产业的发展,我们发现重庆的火锅知名品牌已经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从品牌连锁加盟到中央厨房全模式输出,在我们将火锅做成“生意”的同时,火锅品牌从不同角度出发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识别符号”。
如刘一手、苏大姐、秦妈、李外婆等,主导人物品牌化路线;朝天门,主导地域品牌化路线;百乐门、巴将军、爷爷那辈、大队长等,主导历史文化品牌化路线;大牛场、晓宇、渝宗等以食材新鲜或味道独特进行市场竞争;新兴的火锅品牌或多或少的将文化元素融入到用餐体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