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移动支付已经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成为广大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近日记者走访市内餐饮行业发现,本地餐饮市场也在悄悄进行改革升级,从纸质菜单点餐、电子菜单点餐、到商家以微信或支付宝平台推出点餐、结账一键扫码,兰州餐饮点餐模式已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
体验:一键扫码方便快捷
扫码支付对大家并不陌生,但扫码点餐你了解吗?如今,不少餐馆纷纷“试水”,加入到扫码点餐、支付的行列中来,在餐馆大厅或桌子角处,都有扫码点餐的宣传海报及二维码。这对于“吃货”们来说,就餐习惯早已不是拿着商家的菜谱开始点菜,而是迅速掏出自己的手机扫描商家的微信二维码,拿着手机“指指点点”。
“现在只要微信扫码点餐,就可以享受到午市打折优惠活动。”近日,记者走进一家连锁火锅店体验一番。走进饭店入座,记者便看到桌角处的二维码点餐提示,只需拿出手机扫一扫,通过微信关注该店公众号后,进入到“点餐”界面,便会弹出人数选择的页面,还可根据人数多少,是否携带小孩,来推荐菜单的数量变化。该界面上,不仅饭店菜品以图片形式展现得一清二楚,具体台位、价格也一一标示出来。点餐结束后还可使用微信支付,实现即时付费就餐。从扫描二维码,到点餐,只用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相较传统点菜方式,确实为顾客提供了“一目了然”的便捷点餐环境。
该饭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去年开始“试水”扫码点餐以来,已经有数百位会员成为饭店的“粉丝”,不仅可以享受到打折优惠促销活动,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随时了解店内促销信息及养生知识等。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关注该店的微信公众号后,除了可以扫码点餐外,还提供订座服务、查看各门店等位等情况,顾客可根据各门店提示,提前安排订位就餐。
反响:节省时间更受年轻人喜欢
目前本地除一些连锁快餐、火锅店外,一些中小型饭店内也开始逐渐推出微信扫码点餐服务。在高新区飞雁街一家陕西特色中餐厅内,正值中午用餐时间,顾客络绎不绝。记者看到,前来用餐的顾客纷纷拿出手机进行扫码,无需关注公众号即可立马点餐。“现在走哪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连就餐都这么方便了。”正在用餐的李女士表示,微信扫码点餐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有图片看更为直观,选餐支付都很便捷。
“扫码点餐早在南方一些大城市已经推广实施,而兰州本地也是在近两年开始逐渐被使用,这不仅方便了用餐顾客,对我们饭店也是很好的宣传,增加了更多的人气。”该店工作人员表示,如今本地已有不少饭店都推出了微信扫码点餐服务,如果自家饭店没有这个,就感觉落伍了。
时下,利用流行的微信点餐,在年轻人当中早已不是新鲜事。“虽然我们纸质菜单也有、微信扫码菜单也已经全面上线,但选择微信扫码点餐的顾客更多以年轻人为主。”在张掖路一家酸菜鱼店内,记者看到前来光顾的市民除年轻人外,还有一小部分家庭聚餐。该店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店微信扫码点餐的顾客每天占六成以上。
问题:捆绑“公众号”你愿意吗?
微信扫码点餐虽给就餐带来诸多方便,但不少用餐顾客在使用过后也有了一些“小烦恼”:扫码点餐必须关注公众号,各种促销广告消息如“糖衣炮弹”,这用“捆绑”消费是否愿意接受?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目前微信扫码点餐除关注公众号外,部分饭店扫码点餐还必须获取微信个人信息,如微信名称、微信号等信息,针对此项操作多数顾客并不赞同。
“现在微信扫码点餐逐渐平常化,没有必要每家饭店都要关注公众号,这样公众号太多,天天发送消息,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在张掖路工作的80后白领王先生表示,微信本是非常隐私的,公众号都是自己愿意订阅才会关注,而现在商家多以默认,或必须关注商家公众号才可点餐,这也是变相地被迫接受广告推销。市民彭先生表示:“有些在扫码时会弹出‘是否关注’的选项,但如果不注意的话,随手便按了确定就会关注。”
“有一些顾客就餐时因需关注公众号,也会提出选择纸质点餐,但多数顾客都是默认的。”一家连锁快餐店工作人员表示,很多扫码点餐需关注微信公众号的这类现象,虽然是商家推出的一种营销手段,但用户也可自主选择是否关注或取消关注,对于被迫关注捆绑的营销号,选择权还是在用户自身。兰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莉 文/图
>人智慧餐厅、会员电子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催动着传统餐饮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加快升级,不管是麦当劳、德克士等洋快餐,还是本土餐饮企业,均加大了数字化改造的力度。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主办的“2018中国特许加盟大会”上,顶巧餐饮副执行长邵信谋表示:“在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餐饮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更精准实时地掌握消费者喜好,数字化、即时化、尊享化是深挖会员金矿的三个方向。”
餐饮企业争相数字化
如今,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餐饮行业的“标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升级。今年1月,广州首家麦当劳未来餐厅旗舰店开业,维多利广场餐厅也成为了广州首家拥有个性化定制甜品吧的麦当劳餐厅。未来餐厅旗舰店通过数字化的硬件、个性化的产品与人性化的服务,为顾客提供自助点餐、移动支付以及送餐到桌等八大服务。
进入新餐饮时代,无人智慧餐厅则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德克士在去年率先开了全国首家无人智慧餐厅,在点餐系统和支付系统上也做了智能化的全面提升。但在各种智能化应用的表象背后,本质仍在于大数据。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数字化改变的背后,实质上还因为餐饮企业可借用数字化工具降低成本,并精准运营。肯德基中国数字营销总监陈琦曾透露,通过移动支付,肯德基可以平均为每位顾客节省8秒的结账时间。对于连锁餐饮企业来说,这8秒可以帮每个门店提升运转效率。
而随着互联网公司的进入,给餐饮业带来数字化的新“玩法”。据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介绍,盒马实现了从门店自助点餐,手机点餐,一直到整个生产流程的数字化管理。比如,因为盒马主要卖海鲜,有个海鲜的宰杀过程,所以消费者在家里用手机完成点餐后,可以把宰杀后的海鲜放到自动化的冷库里。消费者到门店后,只要一确认,厨房就加工,保证快速上菜。
深挖会员数据金矿
“餐饮行业各种智能化应用的表象背后,本质仍在于大数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餐饮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可运用大数据提供门店选址参考、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扩展渠道,接触更多用户。同时大数据还能协助品牌完成线上线下会员的打通和深度运营等等,实现精准营销,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业内人士表示,对餐饮企业而言,数字化改造后,将会员数据变会员金矿的关键在于掌握会员大数据,即时掌握会员喜好,升级营运效能的同时也提升了会员体验,让数字化会员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在“2018中国特许加盟大会”上,邵信谋分享了德克士数字化会员管理的经验。据邵信谋介绍,2014年起德克士就实行会员电子化,累积可分析的大数据。此后德克士全国门店打通集享联盟会员系统,完成数字化升级,接入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渠道,扩大会员触点,全面融入消费者数字化生活。目前德克士已在全国拥有超过4000万的集享会员,掌握上亿笔消费记录。
“在获得会员大数据后,即时挖掘会员喜好,并根据消费者洞察进行新品研发和产品升级,是德克士将数据变成金矿、赢得市场先机的关键。”邵信谋表示,在英雄产品脆皮炸鸡的产品升级中,德克士通过会员在线调查结果,对脆皮炸鸡进行升级,只选够赞两块腿——琵琶腿和腿骨,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也成为德克士产品差异化优势。
南方日报记者 赵兵辉
华社上海6月10日电 题:食品经营企业电子证照齐上线 上海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
新华社记者程思琪
9日中午,上海白领吴小姐发现,常去餐厅外的叫号显示屏上正循环展示该餐厅的电子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书。6月9日,上海实现了电子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书联动应用,这是上海推进电子证照归集运用、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又一创新举措。
此前,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企业需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营业执照正本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正本。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处副处长黄丽瑢介绍,在去年疫情期间的基层走访中,许多新业态、新模式的食品经营企业纷纷表达了希望以个性化、电子化的方式展示证照的意愿。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强电子证照运用,实现跨地域、跨部门互认互信,在政务服务、商业活动等场景普遍推广企业电子亮照亮证。上海深化“证照分离”改革,首次“试水”电子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书联动应用。
如今,上海的食品经营企业已经可以在经营场所内通过电子相框、叫号显示屏等个性化形式亮照亮证,其法律效力等同于悬挂纸质版证照,也视为履行了亮照亮证义务。
位于上海武康路上的LOKAL餐厅是不少年轻人心目中的“网红打卡地”。现在,这里的消费者点餐时就可以同时查看一旁显示屏上该店的电子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书,相较以往悬挂在角落里的纸质版证照,电子版既清晰又方便。
上海罗可餐饮有限公司区域经理郭瑞琦告诉记者,除了能更加清晰亮照亮证,电子证照为食品经营者带来的便利还有很多。“以前我们办理各种工商手续,都需要携带证照的纸质版原件。现在有了电子版,只需在手机上打开电子证照即可直接办理,省时省力。”
电子证照的联动应用也让消费者能在就餐时获得满满“安全感”。上海白领吴小姐打开手机扫了扫上海环球港内一家餐饮店公示的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书上的二维码,手机上立刻显示出该店铺的许可证信息。“通过扫码能查看餐饮店铺的许可证编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经营项目等信息,我们用餐也更放心。”
据介绍,随着电子证照的推广应用,消费者以后无论是在网络平台下单还是在实体店消费,都可以通过App、网站、小程序等渠道实时查验食品经营者在线下和线上经营时公示的相关资质,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而对于第三方外卖平台,电子证照成为入网商户的“官方认证”。“以往我们对入网食品经营者开展资质审核,证照文件大多是商家自己拍的照片,不仅清晰度不够,也增加了辨别证照真伪的难度。”饿了么上海总务事务部副总经理张楠介绍,现在市场监管部门给平台开通证照信息校验权限,平台可直接使用电子执照系统比对核验企业上传的电子证照,大大缩短审核时间,提高审核准确率。
去年4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探索电子证照归集运用,首次实现电子执照、电子印章同步发放。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已有57.4万户企业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办理了一网通办、市场监管、税务、人社、公积金等业务,累计达591.4万次。
接下来,上海将进一步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将酒类经营许可等许可信息归集到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中,扩大“无纸化”在市场监管领域的应用场景。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