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贤
卖了20几年燕窝产品的燕之屋正在谋求IPO,围绕这家企业以及燕窝市场的相关争议再次甚嚣尘上,讨论最多的还是“燕窝价值几何”的质疑。
抛开这些,这家由一名前数学老师黄健创办的燕窝企业,带着1700多人,销售做到了将近13亿,号称是国内燕窝卖得最多的。
但事实上,投资者依然对其成长性抱有担忧。过度营销、产品研发投入不足,以及创始人“亲友团”组成管理团队等问题,使得这家冲击燕窝行业第一股的厦门企业蒙上了阴影。
成本低廉营销过度
此次燕之屋上市的主体是厦门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31日,注册资本867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黄健。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康意识提升,给滋补品行业带来全新发展风口,燕窝市场也迅速扩大。2018-2020年,燕之屋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24亿元、9.51亿元和12.9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330.66万元、7869.84万元和1.22亿元。
公司披露的具体产品销售情况显示,鲜炖燕窝近几年已成为燕之屋的“拳头产品”,其为公司带来的收入已从2018年的987.84万元飙升至2020年的3.60亿元。2021年上半年也已经达到1.92亿元。不过,燕之屋的“支柱产品”依然是碗燕(碗装常温即食燕窝)。即食便利性也打开了碗燕销量,2021年上半年,碗燕营收上半年在总营收中占比达到47.23%。
< class="pgc-img">>在天猫官方旗舰店一款月销2000+的金标鲜炖燕窝月套餐印尼燕窝孕妇滋补品留言中,有用户对售后服务表达了满意:“包装很好很专业,老婆说口感挺好的。服务也有专属客服,每周发一盒保证新鲜。”
尽管官方旗舰店主推产品以“孕妇滋补营养品”作为宣传重点,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产品没有保健食品的认证,就不能宣传任何保健作用。
包括此前,燕之屋的代言人刘嘉玲、林志玲等在广告中表示“我的保养秘诀:每天一碗燕窝”,暗示燕之屋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但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燕之屋即食燕窝并未拥有药品、保健食品的批号,其经营食品类别为“罐头、饮料”。
2022年元旦期间,财经无忌走访南京华彩天地燕之屋专柜发现,商家已经发布了“碗燕贺新春,健康过大年”的营销宣传文案,预示着春节节点销售已经启动。
< class="pgc-img">>但真推动燕之屋销售的无疑是广告。2018-2020年,燕之屋广告宣传费自1.36亿元增至2.37亿元,在整体销售费用中的占比也从58.02%提升至74.93%,广告费长期占营收的20%左右,远超当期净利。
2021年1-6月,广告宣传费1.22亿元,占比高达72.52%,相当于每个月要投放高达2000万元广告宣传费用。
< class="pgc-img">>事实上,燕之屋自品牌成立以来,就习惯于用广告营销打开市场。有观点认为,“这与燕窝本身并无药物、保健品的功效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品牌只有通过更成熟的营销,才能‘收割’更多有健康焦虑的消费者。”
2014年燕之屋开始在全国各地陆续测试报纸广告、电视广告、电台广告等投放策略。其中电台营销的成功,使碗燕的出货量迅速增长,燕之屋的专卖店也在各个城市开业迎客。
就在1月5日,燕之屋官宣了新的代言人赵丽颖,试图抓住年轻的消费群体,认为签下赵丽颖将“进一步激发燕之屋的破圈效应,开拓品牌营销与形象塑造新维度。”
不过在今年元旦期间,位于南京的华彩天地燕之屋专柜,店里摆放的还是林志玲的宣传海报,身份介绍为“燕之屋品牌代言人”以及“碗燕首席产品体验官”。这其中,一款碗燕产品售价为8940元。
“贵”一直是燕之屋的标签。不过或许是由于市场竞争对手的崛起,2018年来,燕之屋的所有产品都采取了“以价换量”的策略。从2018到2020年,燕之屋现炖燕窝的降价幅度达到了54.17%,冰糖燕窝降了23.81%,连王牌产品碗燕也降了14.30%。
但即使降价,燕之屋的利润依然很高。比如冰糖燕窝在2021年上半年销售均价高达42.46元/瓶。燕之屋天猫官方旗舰店产品图片显示,一瓶净含量45克的鲜炖燕窝,每瓶食用燕窝投料量为2克,官网零售价折合每瓶94.7元。
但公司申报材料披露,即使全进口,但燕之屋燕窝的采购均价仅为11.27元/克。也就是说94.7元的鲜炖燕窝,核心原料燕窝的成本20元出头,比很多奶茶还便宜。
这就难免外界始终质疑其有收割智商税之嫌。
< class="pgc-img">>研发吝啬致舆情不断
在压低产品单价的同时,燕之屋还在极力压低包括研发费用在内的各项经营费用。
截至报告期末,研发人员为40人,占员工总人数比例为2.32%。研发费用也从2019年1874万元降低至2020年1766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从1.97%将至1.36%。其中在燕之屋的员工中,高中以下学历的员工占到了将近一半。
< class="pgc-img">>公司将收缩研发规模归结为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技术积累,生产技术水平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每年度的研发支出较为稳定。”
其官网宣称:“燕之屋透明工厂是目前中国专业的燕窝生产加工基地,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持有专利22项,拥有国际先进的燕窝加工生产线、先进的研发设备和技术团队。”
< class="pgc-img">>不过,燕之屋在招股书中也承认,研发支出的吝啬导致目前“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研发创新不足”,“造成行业内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十分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 class="pgc-img">>公司官网介绍范群艳为公司的技术带头人。而国内论文数据库平台万方数据显示,范群艳在2017年以后就没有论文被其收录。
< class="pgc-img">>燕之屋同样深受研发品类单一的困扰。公司现有产品均为燕窝产品,种类单一,市场同质程度较高,因此受行业市场变化影响较大。
特别是10年前的“毒血燕”事件,一度将燕之屋发展多年积累起来的市场热度降至冰点。
当年浙江工商部门抽样检测发现,以燕之屋等品牌为代表的血燕产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全部严重超标,最高超标350倍。
除了食安风险外,伴随燕窝行业的“食用疗效”争议,这些年始终没有消退。
2018年4月,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教授刘少伟在接受《长江商报》采访时就表示,“干燕窝中含有约50%的蛋白质,30%的碳水化合物,10%左右的水分以及一些矿物质,并不包含什么神奇的东西,蛋白质营养价值其实并不高,而最优质的蛋白质就存在于日常的食物中,比如牛奶和鸡蛋。”
同年,《消费者报道》曾对包括燕之屋在内的6款主流品牌的即食冰糖燕窝进行对比测试发现,6款即食冰糖燕窝几乎毫无营养价值,唾液酸和蛋白质含量远远不及5毛钱的鸡蛋和2块钱的牛奶。
管理错配充斥不安全感
除了研发经费投入低下外,招股书中还无意中透露出公司管理错配的问题。
在公司前五大客户中,北京中大百诚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关联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之一郑文滨恰恰是燕之屋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股东、副董事长。而郑文滨还持有着天津市合联裕泰商贸有限公司(前五大客户之一)38.50%股权;而另一客户山西燕宝来商贸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有泉,同样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股东、总经理。
在持股方面,燕之屋的主要持股人是黄健持股23.07%,郑文滨持股7.61%,李有泉持股7.60%。
股东中第一大控股公司双马丹的另一位股东黄俊豪,是黄健儿子;发行人员工持股平台金燕腾飞持股人之一,是黄健姐姐黄丹艳;股东名单上黄进成是黄健朋友,黄文小是黄健信任的人,黄进成、黄文小身份证住址均为福建南安。
金燕腾飞里另外两个出资人,范群艳与徐燕玉是夫妻。股东郑文滨和薛凤英,也是夫妻关系;股东方厦门金燕来出资方之一都艳君,是实控人之一李有泉的妻子。
这便意味着,管理层、经销商和股东被混为一谈,权责利难以清晰分辨,如此混乱的企业结构,恐会令中小股东充斥着不安全感。
而混乱不仅仅存在于内部管理之中。
从招股书中可见,燕之屋经常性关联交易中的广告费主要支付给了北京中视鸿韵广告有限公司,近3年占比高达92%以上,2021年更是占比98.6%。
< class="pgc-img">>这家小微企业拿到如此高比例的广告费,也令外界对公司的外部规范感到错愕。
招聘网站的信息显示,北京中视鸿韵广告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位于海淀区某单元楼内,单位规模约20人,注册资本101万元人民币,张永福100%控股。企查查则显示:该公司投资企业包括北京好大夫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等3家。为何一家小微企业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难免令人疑窦丛生。
与此同时,公司还存在着存货余额较大的风险。
存货主要由原材料、半成品和库存商品构成。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6月末,公司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3,656.51万元、9,077.14万元、25,394.15万元和24,781.87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45.19%、24.52%、 45.38%和46.91%。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公司存货余额可能会继续增加,如未能及时实现销售,公司的存货周转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可能会下降,从而对公司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不利影响。
好在,燕之屋凭借日趋强大的线上销售盘活了公司存货,线上收入从2018年的2.81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7.1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从38.92%提升至55.51%。
而针对网络销售平台高度集中的问题,燕之屋也在想办法建立覆盖面更广的线下销售网络,进行“市场再教育”,加大去库存力度。
公司已考虑“在四大一线城市新增燕窝甜品店、燕窝下午茶店,让客户可以在店内进行堂食”。与此同时,还考虑在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开设旗舰店,以此吸引高消费主力人群。
一方面抢占战略性市场盘活存货,另一方面加大品牌形象宣传力度带动销售,尽管燕之屋面对的早已是超越了“产品到底价值几何”的“新课题”,但依赖路径依然是“营销为王”的“老办法”。
夏天增添几分色彩
By 美厨娘燕妈咪
用料
- 木薯粉 50克
- 红薯或南瓜(蒸熟后挤掉水分后) 100g
- 紫薯(蒸熟后) 100g
- 芋头(蒸熟后) 100g
- 仙草冻粉 30g
- 凉白开 150g
- 烧开的水 1000g
- 红豆 适量
- 珍珠小圆子 适量
做法步骤
1、先将三色食材蒸熟,捣泥状备用(捣泥忘了拍了)
2、再将每种食材加入木薯粉揉成团,依次搓条(搓成长条)
3、搓条状后用刀切大小差不多的小圆柱形
4、最后一步是关键,煮芋圆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备冰水,水开下芋圆煮至芋圆漂浮,捞出下冰水,谢谢,能使芋圆更Q弹
5、最后按自己的喜好搭配汤底,奶茶,椰汁,红豆汤,银耳汤~只要自己喜好都可随意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夏时节,在郴州市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一年一度的沙洲村水果节正在举行。一大批游客纷至沓来,金黄色的奈李摆满摊位,村民纷纷化身主播、导游、农家乐老板、民宿经营者,为八方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服务。
沙洲村瑶族青年正在果园直播黄金奈李
在这里,实现了中国电信5G信号覆盖,返乡创业青年纷纷开网店、搞直播,农家乐用微信支付宝收付款,民宿、餐饮店通过网络订宿订餐……这个因为“半条被子”故事而闻名的村落,在云端网络加持下,通过“红色文旅+绿色产业+网络电商”的发展模式,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中国电信为沙洲村建设的5G基站
便捷网络,助力村民返乡创业
沙洲村是名副其实的水果村,黄金奈李、翠冠梨、葡萄、猕猴桃扬名省内外。翠色欲滴的果树下,身穿瑶族服饰的村民,背着竹篓行走果树间采摘水果,再通过广场零售、电商带货和经销商等形式,卖到全国各地。
“大家好,这是我们村里的特产黄金奈李,香甜可口……”不少返乡创业青年纷纷开起了直播,周围摆满了新鲜采摘的黄金奈李。他们的直播质朴无华,亲切近人,屏幕上的留言一直在快速跳动。
90后的朱晓健是其中一员,以前在外从事美容行业,今年返乡开起奶茶店。“游客逐渐增多,我想通过奶茶店的形式,让游客坐下来歇一歇,好好感受沙洲村的变化。”她说,沙洲村游客众多,在打造休憩之所的同时,自己使用5G网络直播带货,把更多农家特产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她的平台粉丝累计近8万,奶茶店和直播带货都搞得很红火。
返乡创业青年朱晓健在直播带货农产品
除了奶茶店,民宿行业也出现新气象。在好客来民宿,老板朱辉平在电信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陆续登陆美团、途家、携程等网站开通账号,游客通过网络订房,直接上门入住。“不少游客在网上看到消息,直接和我联系。”开业一月有余,他的民宿已经遇到三次爆满。
中国电信工作人员帮助民宿老板在网上发布订单
这一切的发展,离不开快捷畅通的网络。2020年,中国电信新建了两个5G基站,沙洲村正式迈入5G时代,数据传输更加迅速。如今,沙洲村创业业态从赶集摆摊,升级到网络直播带货、网络订单的全新模式。消费升级也延伸到沙洲村,昔日城里常见的奶茶店,如今也在村里落地开花,带来了小城镇的气息。
在7月中旬举行的沙洲村水果节期间, 26个直播团队同时在线,观看网络直播人数突破700万人次。他们凭借5G等网络渠道,通过微信、抖音、微博等发布的信息总阅读量达3200多万次,直播带货水果销往上海、深圳、长沙等地。网络正在助力沙洲村迈向乡村振兴。
智能管理,助力打造“智慧景区”
在沙洲村村委会,中国电信工作人员罗宇晖正在调试摄像头。红军广场、望军桥、徐解秀故居、民俗广场……眼前的大屏幕里,全村一览无余,沙洲村进入智慧景区管理模式。
“半条被子”的故事广为人知后,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往沙洲村参观学习,人数最多的时候每天有上万人。沙洲村和中国电信合作,在全村公共区域安装了48个天翼看家摄像头。摄像头不仅能与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互动,还可以通过村级管理平台与村委会进行联网,主要村道、核心景点的人流、车流随时可以掌握,沙洲村开启了“云守护”模式。
中国电信工作人员在村委会调试平安乡村系统
在村委会办公室,村委会的朱志平还分享了智能管理的案例。“今年4月,两位广东游客反映,他们车上的背包不翼而飞。”在游客请求下,村委会通过平安乡村平台调看情况,发现是游客将背包错放了中巴车,在交警的协助下,游客很快找回了背包。
除了平安乡村管理平台,在沙洲村,中国电信还为核心景点安装了30多个免费WiFi点,游客随时都能接入WiFi网络,农家乐与民宿也实现了WiFi全覆盖,为游客带来了很好的网络感知和体验。
在广场一角,游客正在忙着拍视频。“我经常来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红军长征的不容易,更让我们感受到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游客朱志群说,村里有一个“红色沙洲”WiFi,无论哪里都能免费连上网络。她通过连接“红色沙洲”WiFi网络,发布了几条沙洲村“半条被子”陈列馆的参观视频,吸引了不少网友点赞和关注。
游客朱志群在村里游玩,不忘用手机记录行程
匠心服务,助力打造“数字乡村”
“其他店主打开地图,就能显示店名,我家却无法显示,麻烦帮我看看。”当记者来到农家乐燕归来山庄,店主张桂英正在联系装维工程师钟常勇。经过钟常勇的重新设置和调试,打开手机后,张桂英的农家乐再次出现在地图APP上。
“我们的工作就是维护沙洲村的通信网络,无论哪里需要维护就及时处理,乡亲们通过我们的通信网络,越来越方便地和外界沟通,他们有使用方面的需求和难题,我们尽力帮他们解决。”钟常勇是中国电信汝城分公司在沙洲村的装维工程师。他每天穿梭在沙洲村大大小小的乡间小道和每一个景点,他的手机成为沙洲村民24小时的“服务热线”,但他乐此不疲,以一颗“匠心”,不仅为村民们提供方便周到的电信装维服务,而且还成了随时为村民们解决各种手机使用难题的“钟师傅”。
中国电信装维工程师钟常勇在检修村里的摄像头
方便快捷的服务源于日益完善的通信网络覆盖。早在2014年,沙洲村就实现中国电信光纤全覆盖,2015年,实现中国电信4G全覆盖。就在去年,沙洲村又迈入5G时代。2021年,中国电信智慧校园管理系统走入位于沙洲村的文明乡第一片小,孩子们刷卡入校,家长们收到信息,为村民解决了担心孩子安全的后顾之忧。村委会附近矗立的通信基站,架设在家家户户之间的中国电信宽带网络,覆盖景区的WiFi,形成了一个全面覆盖的云端空间,助力电商发展、直播带货,也带动村里创业模式和生活方式不断转型与升级。
为进一步助力沙洲村“红色乡镇”的打造,2021年,中国电信携手沙洲村所在的文明乡党委、政府,开展平安智慧标杆乡镇创造活动。创建活动结合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并在沙洲村建立中国电信5G便民服务点,为沙洲村民提供平安智慧礼包,帮助他们通过网络视频电话、天翼看家平台,及时与外出务工的亲人沟通联系,也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送到村民手中。
沙洲村第一片小的孩子用智慧校园打卡系统进行签到
如今的沙洲村,道路宽阔严整,民居焕然一新,水果畅销全国,走到哪里都可以上网,游客在民宿也能收看IPTV……。当年红军的“半条被子”,给百姓带来了温暖,如今,数字乡村的建设,正在助力沙洲村过上好日子。从外出务工到回乡创业,从电商平台到带货直播,从智慧景区到智慧旅游,沙洲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好。(文 赖泳源 陈吕芳 邹萍 摄影 傅聪 彭福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