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的一年,行业尽显“疲态”,餐饮企业只能各显神通,力求挺过这一年。
小吃快餐作为国内餐饮业数量占比最多的品类,展现了快节奏复苏。
其中,中式快餐品牌整体仍处于“区域为王”的时代,比如重庆乡村基、安徽老乡鸡;比如南城香已经成为北京市场的隐形冠军,紫光园则通过“档口”成功打开了这家老字号的突破口......
内参君发现,在“最困难的时光中”,仍有快餐品牌逆势开店,跑出规模和知名度。
总第 3402 期
餐企老板内参 孙雨 | 文
门店破千、新店超百
疫情挡不住这些品牌的开店步伐!
今年春节,餐饮业迎来一场爆炸式复苏和消费。美团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前6天,日均消费规模比2019年春节增长66%,全国多人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53%。
三年抗疫,有人遗憾离场,有人挺进决胜局。
春节前,内参君走访了一家北京商场,彼时正值午餐高峰期,还未放假的人们就像一只只冲出牢笼的野兽,疯狂涌向商场、餐厅,烟火气十足。
不过,商场里各家餐厅用餐氛围截然不同,形成鲜明对比。内参君看到,有些门店早已放假,而隔壁的米村拌饭却排起了长队,食其家快餐门店里也坐满了人。
2014年,米村拌饭成立于吉林省延吉市,主打延边美食。值得注意的是,米村拌饭在2022年新开门店大约200家,过去三年新开店数量达到460家左右,八年时间全国开出600+店。
作为米饭快餐品类代表,2016年成立的猪角闽南猪脚饭,深耕华南市场,在2021年就拿到了1.5亿元融资,2022年持续开新店大约近100家,目前全国门店突破400家。
在米线米粉赛道,跑出了全国第一家门店突破1000家的米线品牌,它是诞生于2001年的专注云南米线的蒙自源,疫情三年开出约861家门店,是其2019年门店总数600家的近1.5倍。
21年“沉淀”,蒙自源成为国内米线赛道率先跑出千家规模的品牌,未来开疆扩土的目标或许会更大;猪角闽南猪脚饭作为地域特色品牌代表,今年也制定了开新店500家的目标;而米村拌饭在米饭快餐品类中低调发展的“隐形冠军”,今年将继续拓店近400家。
本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这“三匹快餐黑马”!
品牌低调赚钱,门店高调开拓
这些黑马有怎样的共性?
它们并非是新创品牌,但是多年来保持低调发展,没有迷失在疫情中,还顺势做出规模和打出知名度。让人不禁想问,为什么是这些中式快餐在强势回归?
>>>加盟模式优化、资本力量助推
2022年,大家对于加盟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品牌方和加盟商正在形成一种新型加盟关系,尤其是疫情冲击下,双方拥抱的更加紧密,共抗疫、共生存、共发展。
这也注定,以直营+加盟模式经营的餐饮连锁品牌,有机会得到发展。米村拌饭采用城市合伙人运营方式,由公司总部统一管理,合伙人出资金、出人力,门店按照直营体系执行,保证门店菜品品质和运营稳定。
同样,猪角闽南猪脚饭采用“直营+加盟”模式继续扩店,同时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它曾于2021年8月完成来自不惑创投等的1.5亿元融资,是首个获得融资的猪脚饭连锁品牌。
>>>连锁化率提高,刚需高频加快复苏
《2022快餐品类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中式快餐整体线上连锁化率为25.43%,超过了大盘的连锁化率,连锁化率逆势增长。
当然,疫情后快餐抢先复苏的现象,不只在国内。相关数据显示,日本餐饮市场恢复中,正餐保持20%左右的增长,快餐保持10%左右的增长。
刚需高频的快餐讲究出餐快和高效率,消费者接受度更高,所以即使没有社交属性,顾客在堂食时也会更安心,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疫情影响。比如,米村拌饭在春节期间仍正常营业,春节后,内参君再次来到该门店,里面仍然爆满,排队就花了半小时。
同时,随着“堂食+外卖+零售”逐渐成为餐饮企业经营标配,线上线下全方位触达消费者,这让快餐品牌在经营中,拥有了更大的弹性空间和抗风险能力。
拌饭、米饭类的外卖属性,拯救了疫情风控期间的米村拌饭,据品牌方透露,外卖占比大约在35%;春节前夕,猪角闽南猪脚饭在其公众号里推出了《猪角家庭宴》,包含麻辣猪脚、红烧猪脚、鲍鱼猪脚等5个不同套餐礼盒,玩转零售模式。
>>>产品结构优化,扩大消费客群
中式快餐“区域为王”的时代尚未过去,许多地域性餐饮品牌正在诞生和崛起,他们从一道地域经典特色美食切入,深耕大本营市场,做成全国连锁品牌,把美食传播到全国更多区域。
云南的米线,广东的猪脚饭,延边美食的朝鲜泡菜、打糕、石锅拌饭等等,都是独具特色的美食,在品牌传播和各地区文化融合下,这些特色美食也得到了更多消费者接受和喜爱。
品牌的全国发展,还需打破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差异。通过丰富产品结构,实时推出新品,不断缩小顾客口味需求的差异化,丰富品类组合也能容纳更多客群。
米村拌饭将产品组合多元化,除了主食类的石锅拌饭、山泉大冷面等,增加了香辣鱿鱼、五花肉煎酸菜等朝鲜族烹炒菜品,石锅大酱汤、参鸡汤等炖锅炖汤类,还推出了儿童烤牛肉拌饭等,从而满足家庭和个人、老人和孩子等用餐需求,口味上也能满足吃辣和不吃辣的顾客需求。
而客群范围的扩大,尽管门店开在人流量不多的商场,也能支撑整个门店生存或盈利。
米饭快餐赛道的三大驱动因素:主食驱动、小吃驱动、菜品驱动。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中式米饭快餐市场超过2000亿,消费需求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市场尚未饱和,品牌玩家仍有机会。
猪角闽南猪脚饭则以季度为周期更新一次菜单,在最新菜单里,除了有招牌必点的闽南猪脚饭、小炒黄牛肉饭,脆皮牛肉饼、台式炸香肠等小吃,饮品炖盅等,还推出了老坛酸菜鱼饭、脆皮牛肉饼饭等新品。而在超值晚餐菜单里,面食、泡饭、小炉烤鱼等多种菜品。
就连以米线出圈的蒙自源,加快上新频率,不只有招牌米线,更是推出脆脆笋鸡丁饭、麻酱秘制拌粉、等新品,还会应季推出云南鲜花饼、云南沃柑等零售产品。目前,蒙自源的产品线包括过桥米线、家常米线、拌米线、饭类、小吃、饮品6大类,客单价在25元左右。
>>>小店模型趋势,加速规模扩张
2022年,小店模型引领行业发展节奏,成为加盟连锁品牌的重要策略和趋势。比如咖啡赛道的挪瓦咖啡,就凭借“小店模型”成功出圈,三年门店破千家。
官网显示,蒙自源在2020年进行了品牌升级,门店模型一改早期200平的大店,如今增加了更轻盈、面积更小的门店模型。
以直营模式为主的60平米精品店和120平米全时店,走加盟模式的是轻食店、高校店一类更适合规模扩张的小店型,面积分别为40平方米、30平方米。一年前,升级后的全国首家蒙自源小锅米线(广州中泰国际广场店开业),门店面积不大,绿色霓虹灯搭配简洁的原木设计桌椅。
判定商业模式好坏,要看其门店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盈利能力。能够实现单店盈利的商业模型,才有可能去拓店。
小店型的优势在哪里?
第一,能够更好的控制成本,满足堂食、外卖、外带等多渠道需求,抵抗疫情影响;第二,正因为面积小,使得门店在房租、装修以及用人成本相对较少,这是核心优势;第三,小店型对加盟连锁品牌在对加盟商的管理中更方便,减少加盟商的投入精力,专心做产品和服务用户,助力品牌实现连锁化和规模效应,持续深耕下沉市场。
目前,蒙自源的门店大部分集中在大本营大湾区一带,此前创始人李红伟公开表示,未来仍将聚焦主战场,打透大湾区市场,在这超800家的门店里,主要是做小堂食、轻堂食或者外卖。
此外,据内参君了解,猪角闽南猪脚饭也将在今年计划开出一些小店,面积在50-60平,而以往门店面积是100-150平方,这对于其计划开400家新店的目标或具有很大推动。
>>>市场足够下沉,大本营辐射周边
从二线城市兴起的蒙自源、米村拌饭和猪角闽南猪脚饭,诞生地都具有下沉优势。
从开店选址看,蒙自源的门店大概覆盖全国20多省,蒙自源门店在新一线、一线城市占比较高,在60%以上;从门店选址分布上,商场店居多,其次是乡镇店和学校店。
米村拌饭则主要分布在东三省、山东、河南、江苏等九个省,其中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70%以上。内参君发现米村拌饭在两端发力,既在北京开新店,小县城也有其身影。
门店分布情况:从左至右分别为蒙自源、猪角闽南猪脚饭、米村拌饭
>猪角闽南猪脚饭有大约60%的门店在二线城市,从大本营向外部城市辐射,商场店和乡镇店居多,猪角闽南猪脚饭的下沉更加明显。据品牌方透露,今年门店扩张仍集中在广东和江浙地区。
一方面,品牌在一线城市和购物中心开店,有利于帮助品牌迅速打开知名度,为品牌造势;同时,开出乡镇店、学校店,是品牌足够下沉的表现,触碰更广大的消费群体,提升顾客认知。
复苏虽向好,定心去经营
2023年,餐饮行业迎来大复苏,对于拥有千亿市场规模的中式快餐赛道,是机会和竞争并存。
没有了差异化,很容易一不留神就会被其他品牌所代替。
无论是老乡鸡、乡村基、南城香已经占据规模和知名度优势的头部品牌,还是蒙自源、米村拌饭、猪角闽南猪脚饭这类深耕区域顺势崛起的品牌,今年以及未来,都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虽然各家打法不同,但目标也是要稳住自身品牌地位,加速品牌向前发展。
做好品控,降本增效,食品安全红线不可碰。
餐饮企业做好品控,才能降低触碰食品安全的风险。快餐品类的出餐及时、方便快捷、性价比高等优势,是建立在背后高标准化和工业化成熟的基础之上。
而随着消费者愈加追求健康高品质的饮食,以及注重用餐体验感,门店在后端坚定不移的工业化和标准化,更应该优化前端门店,为顾客营造锅气十足、现场制作的氛围感。
尤其是三年疫情,成本是让餐饮人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无论是否具有健康的现金流,品牌都应该将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作为实现门店经营业绩的有力举措。
比如,优化供应链仓配和管理半径成本;比如,在能够保证服务到位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用工方式,据内参君了解,米村拌饭在采用小时制用工方式,固定员工+兼职,从而灵活排班。
打造性价比,重视顾客体验,产品、服务、环境都要搞好。
品牌在规模扩张中,容易失去和迷失品牌初衷。而做好产品和服务好顾客不能忘掉,应该时时思考如何为提升门店效率和为顾客创造价值。
让顾客吃好和推出广普度更高的产品,缩小跨区域的口味差异;追求更高性价比,就要保证高品质产品输出和制定价格优势。
如今,行业大环境向好带来了发展空间,加上品牌自身硬实力的打磨,相信餐饮行业的复苏,将进一步加快,餐饮人终于等来胜利的曙光。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业来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其中,餐饮行业因其市场需求大、投资门槛低、回报周期短等特点,成为了众多创业者的首选。
然而,对于初次涉足餐饮行业的创业者来说,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项目并成功开店,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作为一名经营鲜奶吧5年的创业者,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适合小成本创业者的餐饮项目加盟,帮助您轻松开店,实现创业梦想。
一、快餐小吃店
快餐小吃店以其方便快捷、价格实惠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选择快餐小吃店加盟时,您可以考虑一些知名品牌。这些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为您的店铺带来更多的客流量。同时,加盟这些品牌还可以获得总部提供的全方位支持,包括选址、装修、培训、营销等方面的指导,让您轻松开店,快速盈利。
二、特色饮品店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特色饮品店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特别是那些能够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喜好,推出具有特色饮品的店铺,更是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以我个人经营的鲜奶吧为例,我深深感受到消费者对健康、新鲜饮品的热爱。
我的鲜奶吧主要产品包括巴氏鲜奶、各种手工酸奶、水果捞、酸奶马卡龙等,这些产品不仅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还针对不同群体都有相对应的产品选择。在寒冷的冬季,我们也提供温酸奶等产品,确保生意不会受到季节性的影响。
对于想要加盟特色饮品店的创业者来说,我建议您可以关注一些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敏锐度的品牌。这些品牌通常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线,为您的店铺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同时,他们也能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营销支持,帮助您轻松开店,实现创业梦想。
在加盟特色饮品店时,除了关注品牌的实力外,还需要考虑自身的经营能力和市场需求。只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经营,才能确保店铺的长期发展。
三、烘焙面包店
烘焙面包店以其精致的外观、美味的口感和丰富的品种,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选择烘焙面包店加盟时,您可以考虑一些具有专业烘焙技术和丰富产品线的品牌。这些品牌通常能够为您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产品供应,让您轻松掌握烘焙技巧,并推出各种受欢迎的烘焙产品。此外,加盟这些品牌还可以获得总部提供的营销策略和广告支持,帮助您扩大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顾客。
四、中式快餐店
中式快餐店以中式快餐为主打产品,结合了传统中餐的精髓和现代快餐的便捷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选择中式快餐店加盟时,您可以关注一些具有地道口味和特色菜品的品牌。这些品牌通常能够在当地市场上形成一定的口碑效应,为您的店铺带来更多的回头客。同时,加盟这些品牌还可以获得总部提供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食材供应支持,让您轻松掌握经营技巧,降低经营风险。
五、总结与建议
在选择小成本餐饮创业项目加盟时,创业者需要综合考虑品牌知名度、产品特色、市场前景、总部支持等多个因素。同时,创业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敏锐度和经营能力,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以下是一些建议供您参考:
1.了解市场需求:在选择项目前,要对当地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了解消费者的口味喜好、消费习惯等信息,以便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
2.考察品牌实力:在选择加盟品牌时,要仔细考察品牌的实力和市场表现,选择具有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以降低经营风险。
3.签订正规合同:在加盟过程中,要与总部签订正规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4.注重培训学习:在开店前,要积极参加总部提供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掌握经营技巧和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
5.注重品质与服务:在经营过程中,要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质量,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店铺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介绍:
“轻饮坊酸奶店”,全网同名,5年鲜奶吧创业者,持续分享实体店经营干货。
面新闻记者 | 马越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我们在短短300米的一条步行街内,一个品牌就能开出3家店,整条街上的奶茶店至少有七八家。”对界面新闻回顾过去几年在餐饮界摸爬滚打的经历时,李业伟仍然对茶饮行业的激烈竞争感受很深,很多大小品牌“疯了一样开店”。
他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做餐饮,从加盟不知名的广东地方性奶茶店,再到成为新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在贵州的“超级加盟商”。巅峰时期,李业伟手上有18家加盟的书亦烧仙草门店。
在过去一年,餐饮加盟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浩大声势——如同李业伟一样的无数大小加盟商,已然成为中国当下餐饮连锁扩张浪潮的中坚力量。
在这背后,中国的商业世界正迈入“加盟时代”。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美团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2023年餐饮业的总收入同比增长20.4%,达到5.29万亿元,首次突破五万亿大关。同时,餐饮业的连锁化率达到21%,比上一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这一年,肯德基和瑞幸咖啡门店破万,正式成为“餐饮万店俱乐部”新成员。而无论是茶饮、咖啡、快餐还是小吃赛道,都有连锁品牌老板和投资人将“万店目标”挂在嘴上。
推动万店野心高涨的,还是要靠加盟商。
小到奶茶小吃,大到火锅正餐,原本坚持直营的也终于放下身段开放加盟。
譬如坚持直营30年、开店超过1400家的海底捞正式宣布引入加盟模式,九毛九旗下的太二酸菜鱼和山外面酸汤火锅也开放了加盟;而已经逐步开放加盟的咖啡茶饮以及快餐品牌,比如奈雪的茶、乐乐茶、古茗、尊宝比萨等也在想方设法降低加盟门槛,有的甚至喊出“0加盟费”的口号。
如此看来,就像争夺消费者那样,餐饮领域争夺加盟商的大战已经打响。
而这种争夺的具象化,也伴随着社交网络的传播席卷到更多普通人。
在小红书和抖音,“餐饮加盟指导”已经是不少博主开辟的新赛道,评论区聚集了大量对“加盟哪个品牌靠谱”“回本周期是多少”“是不是割韭菜”的焦虑,夹杂着二手设备回收、门店转让的信息。同时还有品牌官方亲自下场,在评论区里“拉人”,或者干脆如老乡鸡一般在直播间推广加盟政策,以及更多品牌在微信朋友圈投放招商广告。
而目前,中国餐饮市场上的加盟阵营主要分为两种,一类是依靠加盟商起家, 通过向加盟商售卖原材料和设备盈利的品牌,如蜜雪冰城、正新炸鸡;还有一类是以直营起家,甚至是曾“看不上加盟模式”的品牌,逐渐开放加盟,收取相应加盟费用,以更轻的模式扩张。
譬如进入中国36年后,肯德基终于在2023年底达成“万店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一定程度上来自“县城市场”的扩容,而在今年一季度,肯德基以面积更小、投资成本更低的方式进攻下沉市场,并且依靠更多加盟商。
“我们的一些门店将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开出。事实上,与特许经营商合作是释放低线城市、偏远地区和其他战略地点机会的关键。”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表示,未来3年大约15%至20%的新店来自特许经营;2024年第一季度,肯德基的这一比例达到了19%。
整体上看,在过去几年疫情抗风险极致考验下的催化,疫情后报复性扩张地盘的诉求,以及数字化、供应链等基础设施的成熟,实际上让加盟这件事变成了中国餐饮行业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
但更为现实的因素是,资本大环境的变化,也推动很多品牌不得不迈出开放加盟的一步。与一开始就决定做加盟的品牌不同,坚持直营的品牌放开加盟,某种程度上是在解决现阶段的某种“发展焦虑”。
它们正在面对的残酷事实是,眼下整个餐饮消费行业融资及IPO进程的受阻,让许多品牌将烧资方的钱开店转变为依靠加盟商造血,在门店扩张的同时获取稳定的现金流。譬如曾经在快餐领域以高额多轮融资、大规模开店著称的和府捞面与陈香贵,已经在2023年下半年开放了加盟;在2023年9月撤回A股上市申请的老乡鸡,则明显在去年年底加速了拓展加盟的力度。
当开放加盟的项目越来越多,餐饮品牌们也会陷入焦灼。
不少咖啡茶饮品牌忍不住将加盟门槛一降再降,以此来争夺加盟商。
比如在2023年下半年开启加盟的奈雪的茶,终于在半年时间里意识到98万元的加盟门槛太高,在今年2月的新政策将单店投资预算下调至58万元,并鼓励意向加盟商在上半年完成签约,“享受6万元的营销补贴”。
“0加盟费”成为很多品牌极具诱惑力的口号,比如茶百道和书亦烧仙草。喜茶推出合伙人最新优惠政策,2024年一季度签约的新店合作费全免。乐乐茶将加盟入场费用从去年年底的40万左右,进一步缩减至今年3月的29万起步。挪瓦咖啡则在2024年1月提出了5000万补贴,宣布再开千店。
但这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被吸引来的加盟商也会经过层层筛选。
餐饮行业里,品牌对于加盟商一个始终贯穿的核心筛选标准是“能开多店”。
能开多店,意味着有较高的资金实力。这类群体通常有比较充足的加盟意愿,以及在经营区域市场上有独到的判断,甚至在一些稀缺点位上有资源。而具备这样能力的专业加盟商,实际上成为各大品牌争夺的“稀缺资源”。
“在大学校园开店,我能做的就是拿到优质的点位,并且解决一些校园开店的资质问题,这是单靠品牌方做不到的。”餐饮从业者姜建周告诉界面新闻。他从事餐饮行业十几年,先后加盟过幸运咖、茶百道、蜜雪冰城、瑞幸等不同品牌,而他开店选址的共同性在于,都集中在校园内或者大学城周边。
相较于其他商业街区,校园店的优势胜在客流稳定,竞争没有外部激烈,且经营较为长久。
于是很多品牌方在招揽加盟商时,重点将学校、医院等特殊渠道罗列。譬如瑞幸在今年1月1日宣布新增“定向点位加盟模式”,具体场景包含工作、学习、休闲、医疗、交通枢纽、景区等等。
一边是降低加盟门槛,一边是招徕加盟商过程中连锁品牌的马太效应——头部的品牌仍然对加盟商候选者有严格的淘汰率。
如今,想要加盟高知名度品牌,共同的现状是需要排队,并且要经过严格的资质考察,从而尽可能降低闭店率。
例如蜜雪冰城在招股书中称,2023年中国国内的蜜雪冰城加盟申请,只有不到5%得到批准;茶百道在招股书中表示,在往绩记录期间,7%的加盟候选人能够通过筛选并成为加盟商。
而包括不同区域的加盟商、投资机构分析师在内的人士对界面新闻透露称,目前加盟一家瑞幸门店,包含验资内的准入门槛已经在100万元以上。截至今年一季度,这家公司已经有了18590家门店,其中有6391家是联营。
海底捞在今年3月宣布开放加盟后便引来一阵行业内的“骚动”,但人们也很快发现,千万元级别的投资入场券,并非普通加盟商可以轻易获得。而海底捞目标中的完美加盟商画像,或许包含这样几个要素:充足的资金(以千万元为区分点)、意向加盟地区的物业资源、能开多店、充足的餐饮行业经验,以及充分认同海底捞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等等。
“这一次的加盟对象,会限定在机构投资者和有经营经验的企业,而不针对普通投资者或者个人投资者。”海底捞董事会副主席周兆呈公开表示。
目前市场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加盟项目太多,加盟商不够用了。”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优质加盟商”不够用了。
这也导致一边放加盟政策一边申请人排长队成为普遍现象。不过上述投资机构分析师同样也认为,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品牌与加盟商的话语权会博弈,甚至会向加盟商倾斜。”
但对于所有餐饮经营者来说,过去一年的共同感受是,赚钱变得更难了。
由于整体消费大环境仍处于低增长阶段,2023年的餐饮行业是极为特殊的一年,整体出现了门店“大开”“大关”剧烈变化的现象。《2024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1月初,中国国内餐饮企业注吊销数量135.9万家,是2022年全年餐饮企业注吊销数量的两倍多(2022年餐饮企业吊销数量51.9万家)。
大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多,其实也在考验众多餐饮加盟者的心态。本质上来说,以几十万的启动资金加盟一个品牌门店仍像是一个创业的过程,尽管有餐饮小白不断闯入,但对于在餐饮领域身经百战的资深从业者来说,面对众多品牌释放出的更汹涌的加盟项目信息,他们出手会更谨慎,甚至犹豫。
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品牌方与加盟商之间更持久的拉锯战。
譬如在咖啡茶饮这样“卷生卷死”的赛道,由于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加上价格战的竞争,整体扩张空间已经变得更低。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头部品牌会变的更强势。
多年加盟奶茶店生意的李业伟已经感到疲惫,他觉察到市场上的变化,是门店加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新店选址已经没有地方可做了。而他也萌生退意,不再为品牌方“打工”,转而在乡镇市场做自有品牌奶茶店。
而“加密”对于众多加盟商来说,是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词。
门店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单店收益就会被摊薄。一些品牌希望开更多的门店通过加盟费、卖原料、管理费等方式赚钱,但对于越晚入场、优质点位被占的加盟商来说,赚钱的机会也就越低。
“现在市场真的很难,”姜建周说,“一个是竞争激烈,另一个是回本周期被拉长,加上餐饮行业员工流动性大,非常考验加盟商在选址、经营和资金抗风险上的能力。”他也判断,咖啡茶饮市场最终会被头部市场瓜分,小品牌失去生存空间。
这也意味着,在餐饮经验、资金实力上都没有充足弹药的餐饮小白,更容易成为品牌万店之路上的“炮灰”。
(应采访对象要求,“李业伟”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