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启封,千年古城,物华天宝;汴梁东京,大宋故都,人杰地灵。
作为河南省会城市多年的开封,曾经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中心,非常的繁华。全国各地的商人慕名到开封经商贸易,当时的开封商铺鳞次栉比,一派繁荣景象,诞生了众多的老字号。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这些众多的老字号,有的已经消失了,被社会淘汰了。有的则顺应了时代发展,融入了社会,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今天我精选一部分开封的老字号,分享给大家,只分享有照片的老字号,没照片的不在话下。
一、老五福糕点商店
位于鼓楼街东头路南,大众电影院隔壁,主营甜食糕点月饼。
老五福原名福盛恒,创建于清末光绪年间,民国15年,马运五子承父业,把福盛恒改为老五福,自产自销清真食品。
< class="pgc-img">>先上一张民国年间的“五福东号”,位于鼓楼街路南,拍摄于三十年代开封沦陷时期。门楣上字是:酱园、南酒、茶食等,注意门面正中间的匾额上写的是“五福”二字。门前有几辆黄包车,人们头戴礼帽,一股民国范儿。
值得注意的是,照片右边的一块竖牌匾上的字迹好像是:“五福东号”,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还有个西号?总号?这两个店又在什么地方?
< class="pgc-img">>1980年扩建,面貌大变,焕然一新,五福匾额下面的字隐约可见:糕点食品商店,应该是霓虹灯字,晚上就漂亮了。
1989年的五福,正在举办全国各地固体、液体饮料会展。
< class="pgc-img">>九十年代的五福门脸改造成了玻璃幕墙,字也换成了铜字。
< class="pgc-img">>五福店内,一派繁荣的景象。
现在五福迁到哪里了,谁知道?
二、第一楼
位于寺后街8号路南,成立于1922年,创始人黄继善。第一楼的灌汤小笼包子,皮薄馅大,提起像灯笼,放下像菊花,先开窗,后喝汤,一口香。
< class="pgc-img">>创建之初在山货店街19号,原名第一楼点心馆。
< class="pgc-img">>1957年迁至寺后街改名第一楼
< class="pgc-img">>八十年代位于寺后街的第一楼
< class="pgc-img">>第一楼员工正在包小笼包
< class="pgc-img">>八十年代的第一楼
< class="pgc-img">>三、张麻子、赵麻子刀剪店
张麻子刀剪店是山东省临沂县张锡宾创建的,在马道街北口路西。后来赵玉平在张麻子的旁边也开了一家刀剪店,叫赵麻子刀剪店,与张麻子竞争。
1956年公私合营,二店合二为一,叫张麻子刀剪店,文革时期叫曙光刀剪商店,1979年又改为赵麻子刀剪商店,
< class="pgc-img">>上图是三十年代末拍的张麻子刀剪店,一把大剪刀下面挂着一个鸟笼,门楣上写着某某刀剪商店。
下图是八十年代的赵麻子刀剪缝纫机专业商店。
张麻子和赵麻子的关系还这么复杂。
< class="pgc-img">>四、又一新饭庄
位于鼓楼街路南,当初叫又一村,1908年江苏扬州钱荣升创建的,被誉为正宗豫菜第一家。康有为、冯玉祥、蒋介石等名人都在又一新吃过饭。
< class="pgc-img">>上图是八十年代的又一新饭店
< class="pgc-img">>上图是九十年代的又一新饭店,右边挨着的就是大金台旅社。
< class="pgc-img">>上图是两千年以后的又一新饭店
< class="pgc-img">>上图是1985年又一新饭店新增的仿宋餐厅
< class="pgc-img">>五、三阳观
是一个甜食店吧,在哪?忘了,好像在南?
< class="pgc-img">>六、老宝泰
在鼓楼广场吧,听说始创于清康熙年间,这个厉害,有二三百年了。老宝泰由浙江绍兴人沈载华创办,经营糕点。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七、晋阳豫
创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是南方人开设的南货庄,创始之初地点徐府街。
苏州人唐禹平为躲避战乱(太平天国起义),跑到山西晋城做生意,后来又到晋城西边的阳城做生意。生意做大之后,便来到开封徐府街开办晋阳禹南货庄 。南方人做生意有个毛病,起店名时喜欢把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加进去,为纪念在晋城和阳城做生意的经历,唐禹平就把店名定位晋阳禹南货庄。
后来唐禹平年迈体弱,思乡心切,就把晋阳禹南货庄卖给了开封大财主王慰春,唐禹平就回苏州老家了。
王慰春接管后,就改名为晋阳豫。1928年王慰春又把晋阳豫卖给了马云衢,1933年,与山东定陶人陈离生重组,1938年迁至南书店街路东,请上海书法家唐驼撰写金字匾额晋阳豫。
< class="pgc-img">>八、美光照相馆
在寺后街吧,1918年,河北省河间县钱选清创建。冯玉祥,曾到“美光”拍摄留影,使“美光”生意大振,刘峙,田文炳、刘茂恩、梅兰芳、荀慧生等,都到“美光”留过影,一时使美光声誉扶摇直上。
< class="pgc-img">>上图是开封解放初期的美光照相馆,门楣上写的是美光美术弧光日夜摄影社
美光照相馆在抗战期间,曾经是共产党的秘密联络站和锄奸站,为抗战做出过重要贡献。
< class="pgc-img">>上图是八十年代的美光照相馆
九、京古斋
专营文化用品,在鼓楼广场东北角。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八大斋之一。
八十年代的京古斋门头上还有日本字呢。可能是八十年代和日本的关系是蜜月期,开封好像和日本的某个城市互为友好城市。
十、河南旅社
在寺后街路北,创建于1915年,被誉为中原第一客栈,开封沦陷时期,曾改名为帝国旅社。
< class="pgc-img">>八十年代的河南饭店
< class="pgc-img">>民国时期的河南饭店。
十一、友谊商店
位于马道街南头路东,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汴梁食品商店,1956年改名开封友谊商店。面向外宾、华侨、侨眷经销外汇及国内外名优紧俏商品。
< class="pgc-img">>十二、包耀记
包耀记创建于1860-1870年间,创始人包耀庭,祖籍南京。清同治年间,他只身来到开封,以挎篮卖笔为生,后来经营古玩,绸缎。发迹后,遂于南书店街路东(现址)购买房屋、筹建“包耀记南货庄”。以经营南北特产和南味糕点而蜚声古城。
现在变成书店了。
< class="pgc-img">>十三、中兴楼
在宋都宾馆对面,是一个回民餐厅,也叫水上餐厅。创建于民国时期二十年代,当时叫中西楼,1938年改名为中兴楼。
1979年重新开业,地点在东郊商场西隔壁,1986年5月签到汴京公园西南侧,跨河而建。
< class="pgc-img">>现在的中兴楼
十四、马豫兴
马豫兴烧鸡店,八十年代在鼓楼广场南侧。回族马永岑,始创于清同治3年,1865年。
< class="pgc-img">>八十年代的马豫兴烧鸡店。
十五、马道街甜食部
现在变成时装店了。
上图是八十年代的马道街甜食部
< class="pgc-img">>现在的马道街甜食部,改成服装店了
十六、儿童食品店
在哪儿,谁知道。
< class="pgc-img">>十七、万芳春饭庄
1930年由广东人创建,经营南味炒菜,南味包子为主。1934年由南书店街迁至寺后街,是广东风味的餐厅。
< class="pgc-img">>万芳春文革时期曾改为东方红食堂。
< class="pgc-img">>上图是王芳春饭庄的水晶包子,漂亮不漂亮,看着就流口水。另外豆沙包、叉烧包、凤球包三种包子。
< class="pgc-img">>上图是王芳春的雪糕
十八、宝华德
开封巨富王蔚春创建的金店。这些欧式建筑真漂亮。拍摄于三十年代末。
< class="pgc-img">>十九、德庆恒
开封西大街“四大德”之一的德庆恒绸缎庄,清末彰德府(安阳市)武安人(现在归河北管辖)创建的。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西大街迁到马道街。这张照片是三十年代拍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非常精美。
< class="pgc-img">>二十、稻香居
清光绪8年,1882年在南书店街南头路东开业,经营锅贴、馄饨为主。1976年在马道街路西重建。不过现在搬到宋都一条街了,锅贴很有名的。
< class="pgc-img">>二十一、义盛泰时货店
经营绸缎布匹的店。该照片拍摄于民国时期三十年代。
< class="pgc-img">>二十二、同和裕银号开封分号
建于1915年,新乡巨富金融大鳄王宴卿创建,“同和裕银号”总部在新乡,开封是分号,在北土街路西。
临街门面上,雕塑的水泥字显示着经营范围:绸缎布匹,西洋时货,男女冠履,湘绣屏障,军需用品,卫生食材,古玩字画,照相材料,五金橡皮,侧床?车。
刘少奇1969年就是惨死在这座同和裕银号里面的。
< class="pgc-img">>二十三、寺后街碳素画像店
记得在山货店街南口西隔壁。
< class="pgc-img">>二十四、景文州汴稠首帕店
景文州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在开封三圣街,原山神庙门街路北开设。
照片拍于民国时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 class="pgc-img">>二十五、王大昌茶叶店
河北省冀县人王泽田于1913年创建,由书法家“了然”和尚亲手撰写“王大昌”三字匾额。现在还在营业。
< class="pgc-img">>二十六、新时代理发店
好像是书店街吧?这可不是马道街的新世界理发店。照片拍于八十年代。
< class="pgc-img">>二十七、模范商场
冯玉祥时期建造的,八边形建筑,是没收尉氏县刘青霞家的“桐茂典”当铺,在原址改建的国货商场,在南土街。是省内第一家国货商场。
上图是1985年11月6日重建开业的模范商场。
上图是九十年代初正在建设的模范商场。
上图是模范商场内部。
二十九、元隆呢绒绸缎商店
挨着相国寺的东角门,1950年开业,专业经验呢绒绸缎。
< class="pgc-img">>三十、曙光百货商店
位于马道街北头路西,现在的振河商业城门前的那一片广场。
民国时期、文革时期、八十年代,三个不同时期的建筑对比一下,变化大不大?
< class="pgc-img">>上图是文革时期的曙光百货商店
< class="pgc-img">>上图是八十年代的曙光百货商店
上图是民国时期,四十年代,曙光百货商店的前身。
曙光商店的缝纫机保修票。
三十一、义丰厚布店
不用说了,在马道街中间路东,专卖布匹。义丰厚当初叫义丰永,在西大街,迁到马道街时才改名为义丰厚。
民国时期的、八十年代的、现在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义丰厚,比较比较,哪一个气派、好看。
< class="pgc-img">>上图是民国时期的义丰厚,门面雕塑是“刘海戏金蟾”的商标,招财进宝的象征,义丰厚匾额由全国著名书法家杜宝祯撰写。
< class="pgc-img">>上图是八十年代的义丰厚
< class="pgc-img">>上图是现在的义丰厚
三十二、菊城酒家
印象中在东大街吧,是不是?
< class="pgc-img">>三十三、宜生斋
烧鸡店,在什么地方谁知道?
三十四、全美点心店
创立于清光绪2年,在书店街。开封著名书法家靳选之1986年题写的店名。
上图是现在的全美
比较有意思的是,现在的店名由右向左读法,而就是年代的店名是由左向右读法,门两边的对联也兑换了位置。
< class="pgc-img">>上图是八十年代的全美
三十五、国营汴京酱园
在寺后街吧,对不对谁知道?
< class="pgc-img">>三十六、国营恒盛昌洗染店
也在寺后街吧,具体情况不清楚。
< class="pgc-img">>三十七、国营文化用品公司乐器专营商店
专卖乐器,位于书店街。
< class="pgc-img">>三十八、菊城食府
知名度不大,在哪儿?不知道。
< class="pgc-img">>三十九、大梁酒楼
具体情况不太清楚,谁知道在哪?
< class="pgc-img">>四十、英记仪器店
位于马道街中间路东,专营科学仪器。
文革时期的英记,门楣上是:公私合营英记综合仪器商店
上图是现在的英记,变成小百货店了。
四十一、宋城自选商场
位于开封汽车站西隔壁,八十年代末期出现自选商场,顾客可以进入里面自己选购商品,这种经营模式比较新颖前卫,打破了营业员站柜台销售的传统模式,生意火爆一时,是后来开封超市的鼻祖、前身。
< class="pgc-img">>四十二、万宝豫东商场
九十年代初成立的,开封商业的后起之秀,专营家用电器,现在几乎垄断了开封电器市场。
这个万宝是不是在寺后街呀?
< class="pgc-img">>四十三、人民百货大楼
位于马道街北头路东,1956年开业,红极一时,当年与南关百货大楼、东郊商场、西郊商场,开封四大商业巨头一起称霸古城开封数十载。
四十四、东泰商厦
位于开封东郊汴京大道,建国后成立,当时叫东郊商场,与西郊商场遥相呼应。现为一药店。
四十五、南关百货大楼
建于1920年,当时是河南邮物总局大楼,1957年改为南关百货大楼,叱咤南关几十年。
< class="pgc-img">>民国时期的河南邮务总局大楼
< class="pgc-img">>解放战争时期被战火焚毁的河南邮务总局大楼
< class="pgc-img">>上图是南关百货大楼的前身,河南邮务总局大楼,解放战争时期损毁,五十年代修复时把塔楼去掉了。
四十六、宋都宾馆
1979年建成,当初叫柳园饭店,高8层,当时在开封为层数最高建筑物,风光一时,开封人俗称八层楼。称霸开封地标建筑20年。
宋都宾馆巅峰时期,有职工387人,被评为河南省十大宾馆之一。
< class="pgc-img">>四十七、大金台旅馆
位于鼓楼街路南,是一家旅社,距又一新没多远,应该是开封解放后1948年拍的。
大金台旅馆座落在繁华的鼓楼街中心路南,创建于1911年。创建人叫陈竹平,是湖北汉口人。
大金台旅馆是一个南北长201米,东西平均宽4.6米的五进院落,这五进院落大小不一,宽窄不同,地势各异,是一个闹中取静的著名旅馆。
< class="pgc-img">>四十八、乐仁堂
下面这四张乐仁堂的照片是英国一家图书馆保存的,拍摄于八十年代。开封乐仁堂药店由天津乐仁堂于1935 年开设,为天津乐仁堂九大分店之一,采用前店后作的经营形式。
< class="pgc-img">>八十年代寺后街的乐仁堂。
< class="pgc-img">>八十年代寺后街乐仁堂内部,使用算盘结账。
< class="pgc-img">>在为顾客称中药材
< class="pgc-img">>2022年的位于鼓楼街路北的乐仁堂,大门两侧对联:
拣选名贵道地药材,精心炮制丸散膏丹。
四十九、永红百货商店
永红百货商店创建于1921年,当时叫华丰泰,建国初期改名为华丰,文革时期改为永红百货商店,主要经营小商品。
< class="pgc-img">>五十、国营五一服装厂营业部
位于马道街19号,缺少资料。
< class="pgc-img">>欢迎各位大侠添加补充。
阳节将至,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的老人们又多了一个社区用餐新去处。10月11日,记者获悉,半淞园路街道辖区内新增了一家社区长者食堂——甑春手工点心中山南路店,填补了街道在中山南路以南区域老年人助餐点的空白。
点心种类丰富,快餐自主搭配
这是一家连锁餐饮店,主要经营各类传统中式点心的自选快餐。老年人牙口不好,爱吃软糯的点心,这里日常推出的点心种类丰富,不仅有小笼包、生煎、锅贴、肉包、菜包、豆沙包等各式包子,还有苏式汤面和手工馄饨等,尤其受到老年居民的欢迎。
在这里吃快餐,还可以自主搭配,按需称重。根据店方标示,普通顾客的价格是4.58元/两,会员价4.28元/两。根据当前的店家优惠,充值300元送30元,充值更多,赠送额度也相应增加。
快餐菜品方面,午餐、晚餐供应多种现炒浇头面,还有各种炒菜,如红烧鸡翅、油爆大虾、虾仁炒蛋、番茄炒蛋、红烧肉、清炒时素、韭黄豆干、清蒸带鱼等。
一位来此就餐的老人表示,按照当前的价格,早餐一般5元左右就够了,午餐花20-25元就能吃得不错。
75周岁以上“人在户在”老人每月有优惠
甑春手工点心中山南路店位于中山南路1725号1层B区,现有餐位近40个,营业日的开放时间为6:00-14:00,16:00-21:00。
记者了解到,该店是半淞园路街道社区益食堂助餐点之一,支持街道“云上养老合作社”平台助餐券使用。年满75周岁、人在户在的老人每月可以享受街道云上养老平台50元的电子助餐券。就餐时,只需打开手机扫一扫,就可实现助餐抵扣,每次优惠5元。
耀江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林龙全发现,新店虽然刚开,小区每天已经有十来位老人前去就餐。“老人用餐,图的就是近、实惠、方便。”林龙全介绍,对耀江花园的居民来说,到社区食堂中心店用餐距离较远。现在这家新开的社区长者食堂就在小区边上,给附近老人增加了就近用餐点。老人们觉得,称重计价是个好办法,胃口好时就多加一点菜,吃得少时就少加一点菜,很是方便。
在半淞园路街道,老字号、市场化餐饮、社区服务单位等通过入驻云上养老平台参与社区助餐,拓展助餐服务点位。短短两年多,街道辖区内已发展至9家社区助餐点。街道社区服务办介绍,下一步,街道还将持续增加社区食堂助餐点,提高社区助餐集聚辐射效应,并结合“一街一路”项目,打造“西凌为老食惠街”成规模、多样态的助餐联盟。
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其中,有玉米、黑米这样的谷物,有红豆、黑豆等各种颜色的干豆,还有红薯、土豆、山药等植物块茎。虽说是“粗”粮,但他们做成美味的小点心,可是小巧又美味呢。今天为你带来300种杂粮点心的做法,一定有你喜欢的~
(由于篇幅限制,查看完整的300种粗粮点心的做法,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蓝莓山药泥 --
by 依然七月
粉糯的山药压成泥,再淋上鲜甜的蓝莓果酱,酸酸甜甜,好吃又好看。
-- 用料 --
山药
蓝莓酱
牛奶
蜂蜜
-- 做法 --
? 山药洗净去皮,注意处理山药时最好带上手套,因为山药皮和山药的粘液会引起手痒。处理好的山药切小段,放在蒸锅中,隔水蒸熟。蒸到用一根筷子能容易的插入山药中,将山药插穿。
? 取出山药趁热用勺子把山药压成泥。
? 在山药泥中加一点点盐。
? 再加入一点牛奶,这时山药泥更顺滑也更香甜。
? 取蓝莓酱一大勺,加一点水稀释。
? 再加入一勺蜂蜜,搅拌均匀。把山药泥团成山药球,或者其它形态,再上面淋上蓝莓酱即可。
-- 小贴士 --
? 山药泥中加入牛奶可以使山药泥更加细滑。也可加入椰汁别有滋味。
? 山药泥中加一点点盐,可以提味,让山药泥更甘甜。
? 觉得麻烦没有选择用水熬蓝莓酱,加水稍稀释再加些蜂蜜调浓度也不错。
-- 奶香煮玉米 --
by Tomachee
黄油香,牛奶醇,煮出的玉米好香甜。
-- 用料 --
甜玉米一支
黄油块
纯牛奶一盒
奶锅一个
-- 做法 --
? 把玉米切成小块,大小自定,只要锅够大整根也可以。
? 奶锅里倒牛奶,黄油块切一个小角。黄油大小也是自定,最后的浓香跟黄油量多少成正比哦。我这里用的是有盐的黄油,也很别有风味!
? 放进玉米煮开,想要甜的可以加点白糖哦~
? 煮的差不多了,可以大火收一下奶汁了,别收糊了!
? 插上筷子装盘!把奶汁均匀倒在玉米上,开吃!
? 冷了也很好吃哦!
-- 栗香黑米糕 --
by 坠入海的星
栗子仁金黄粉糯,熬成香甜的栗子酱,夹在莹润亮泽的黑米中。一口一口超满足。
-- 用料 --
板栗一碗 剥好的
黑米200克
糯米100克
糖适量 根据自己口味加减
牛奶100克
【装饰】
葡萄干 适量
枸杞适量
坚果适量
桂花适量
橄榄油 刷玻璃盒用
-- 做法 --
? 黑米和糯米洗干净倒入电饭煲中,就像平时煮米饭那样做成黑米饭,我用的是泰国糯米,很香。普通糯米也行。
? 板栗是熟的,你可以买外面卖的糖炒板栗回来,把壳剥了。
? 板栗加入牛奶倒入粉碎机里,打成泥。
? 把板栗泥倒入锅中,加入糖,加入适量水,开中火一边煮一边用勺子搅动至糖融化,把水收干,盛出来。
? 准备一个玻璃盒,刷上橄榄油防粘。
? 把煮好的黑米饭,均匀的铺在玻璃盒里,用勺子压平,压实,勺子也可以刷上油。
? 再铺上栗蓉抹平压实。
? 再铺上一层黑米饭,压平。
? 然后倒扣。
? 刀刷上橄榄油~把黑米糕切成一块一块的,放上葡萄干和枸杞,坚果,撒上桂花装饰一下就好了!
-- 快手地瓜干 --
by 浪漫春天
只需要微波炉,稍微一叮,地瓜香飘满厨房,嚼劲十足的小零嘴就这样诞生啦。
-- 用料 --
红薯500克
-- 做法 --
? 将红薯洗净,去皮。
? 将红薯切成拇指粗细的长条。
? 取一平盘,将红薯条单层摆入盘中,入微波炉。
? 用高火6分钟。
? 取出,逐个翻动,高火5分钟,取出即可(微波炉功率有差异自行掌握好时间)。
-- 小贴士 --
微波炉功率有差异自行掌握好时间。
-- 燕麦香蕉卷 --
by 食香全
熟透的香蕉裹上颗颗燕麦,炸至金黄,外酥里嫩,超好吃~
-- 用料 --
香蕉二支
生粉(没有生粉可以用面粉)适量
燕麦(熟燕麦片都可以用)适量
鸡蛋一个
食用油适量
-- 做法 --
? 香蕉去皮切成段。
? 香蕉段先粘上生粉。
? 将鸡蛋打散成液,粘好生粉再粘上鸡蛋液,再粘上燕麦,粘燕麦时最好把燕麦放入碗中,把粘上鸡蛋液香蕉放入燕麦碗中摇来摇去这样更容易粘均匀。
? 把粘好燕麦香蕉放入板上,先静置一会儿,炸的时燕麦才不会容易掉。
? 将油放入锅中烧热到八分热,放入燕麦香蕉用小火慢慢炸到金黄色。
? 盘子放入吸油纸,把炸好香蕉卷捞出放入盘中一会儿,即可。
-- 小贴士 --
香蕉一定要大个子,这样香蕉炸出来才过大气,才好吃,才能达到外酥里嫩。
-- 南瓜饼 --
by 唐小唐妈妈
南瓜金灿灿,加上糯米粉,揉成一个个圆圆的小饼,小火煎制,酥香可口超好味~
-- 用料 --
去皮去籽甜南瓜肉600克
糯米面360克
白糖50克
-- 做法 --
? 南瓜去皮,去籽,切大块,放入大碗中。
? 大碗覆盖保鲜膜,或者是盖子。用蒸锅蒸熟或者用微波炉叮熟。
? 熟南瓜泥还有520克,趁热加入白糖搅拌融化。南瓜要是甜就少加糖,不甜就多加糖。爱吃甜的就多加糖,不爱吃甜的就少加糖,南瓜特别甜的,不加糖也可以啊!
? 搅拌均匀的南瓜糊放凉到不烫手的程度。不要南瓜糊烫的要死就把糯米粉加进去。
? 入糯米粉和匀,开始可以用硅胶刮刀来拌,少量多次的往里加糯米粉。
? 和到面团不沾手,不沾盆。这时候的面团可以搓小小一颗一颗的煮甜汤用,也可以包汤圆用,随便个人喜欢。
? 分成大小一致的剂子,盖湿布或者保鲜膜防止面团变干。
? 分好的剂子,搓圆,再拍扁,备用。这里拍扁的南瓜饼可以放冷冻。
? 冻硬的南瓜饼装袋,进冷冻室保存。
? 冻过的南瓜饼无需解冻,凉锅,凉油,小火慢煎到两面金黄。装盘。现做现吃的也要小火凉油,不然很容易糊锅。厨友@王CC说,要热油下锅,小火。不然容易沾。
-- 小贴士 --
厨友@柔风如画 说小火煎到半熟时加一点点水盖上盖子片刻会更快熟,且不容易焦,开盖再煎干身上碟。 我看照片煎的不错,每次都控制不好火候的可以试试看这个方法。跟水煎包啊,煎饺是一个道理。还有厨友推荐可以在糯米粉里加一部分粘米粉,也就是大米粉,可以中和一下糯米的黏性。
以下来自厨友@shabo 的分享,在此表示感谢。请各位仔细阅读,一定成功哈!
? 瓜用金瓜会比较甜。
? 和糯米团如果粘手不成型是因为南瓜水分太多,粉加的不够。
? 第一次做用的是煎的方式,翻面的时候发现不小心碰到上层表面会粘铲子,有部分原因是我技术不到位。想了下如果油盖过了南瓜饼的表面,下面金黄了,上面也会酥点翻面碰到不会粘铲,但这种方式又变成炸,会很油(餐馆一般都是油锅,炸的又快又酥卖相好)为了饮食健康还是要小火,耐心的煎就会很好看。
? 怕上火的可以配合VC多的水果吃。这次三个我就上火了,想了很久在餐厅吃不上火的原因是饭后水果和点心是一般是同时段上的,我期间吃了西瓜和橙子。
往期内容传送门
幸福就是,冬天吃着热红薯
你的圣诞餐桌,有了它更可爱
炒牛肉的秘籍,都在这儿
换个花样吃,饺子更美味
你的鸡蛋羹,也可以像布丁一样滑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