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2碗面446元惹争议,男子吐槽获赞10万,评论区吵翻了
餐馆就餐吃饭,对于大家而言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在餐馆就餐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哭笑不得的事情,特别是在景区,机场等旅游区,经常有游客遇到“天价”菜品的事情,让人气愤不已。
< class="pgc-img">>最近在广州,有位男子在一家面馆就餐时,也遇到了“天价”菜品,男子吐槽面馆走红,获赞10万,吸引了网友们的热议,评论区却吵翻了。
2碗面446元,有网友表示:“这也太贵了,明显不值啊,为何点之前不看菜单吗?”
也有网友们表示反对:“这也嫌贵?也不看看你点的是啥?”
为何男子的吐槽却引起网友们两派观点的巨大不同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吧。
2碗面446元
< class="pgc-img">>平时网友们在景区看到“天价”海鲜菜品都是一致的讨伐商家,但是这次却显得不一样,有不少的网友们表示这个价格可以接受。
其实网友们在评论区的争议点便是,这个价格到底是贵还是不贵?
有一部分网友们表示,价格太贵,2份蟹粉虾仁面就要256元,平均下来一碗面价格超过125元,这么贵的面条价格自然是太贵了,堪称“天价”面条。
< class="pgc-img">>这两份面条,分量其实并不大,有两份凉菜,有酸菜,香菇,青菜,中间还有一份姜丝,秃黄油,还有一份虾仁。
这样的菜品组合售价446元。
男子看到这样的菜品后,表示不值,感觉太贵了,于是花式吐槽道:“这面条是火星上的面条吧。我想这个蟹黄,虾仁也应该是火星上的,作为地球人还是第一次品尝到火星的物价。”
男子的花式吐槽很快就在网络上走红了,累计获得了近10万个点赞,不少网友们看到这样的面条和价格后,都感觉不值这个价钱。
< class="pgc-img">>评论区吵翻了
有人同意男子的吐槽,自然也有人反对。
上海网友小新表示:“吃就别嫌贵,嫌贵就别吃!”
浙江网友小娜表示:“蟹黄煮面,不贵才怪,这个价格在杭州也是一样,杭州不少面馆也有这些面条,价格也是不菲,但是顾客依然很多,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吃,到底贵不贵,得看你自己的感觉。有人觉得值,也有人觉得不值!”
广州网友小贝表示:“这也嫌贵,我上次请顾客吃饭,一碗面条花了600元,分量也就那样,主要是人家有调性,顾客喜欢,其实这个价位的面条,吃的早就不是面条了,而是一种心理过程。”
< class="pgc-img">>新纪元点评
如今市场上一斤虾仁的价格在30元左右,蟹黄酱的价格一瓶在50元左右。按照这家面馆的菜品分量来看,如果是普通的虾仁和蟹黄酱,光是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这样两份面条卖446元,这个价格确实贵了一点点。
但是面馆也是有品牌,如果品牌溢价高,品牌调性强,比如是米其林餐馆的话,那么这两碗面条卖446元,其实也并不是很贵,在人均500元以上的米其林餐厅,一碗卖1000元也会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 class="pgc-img">>餐馆菜品价格到底贵不贵?
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针对的消费人群不一样,大家对菜品价格的感知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在景区,一家面馆针对的是普通大众的顾客,一碗牛肉面卖40元,那自然是太贵了,因为街边的面馆,一份牛肉面才15元。
对比之下就显得景区一碗40元的牛肉面太贵了。
但如果这是一家开在顶级商圈里的米其林面馆,同样大小的牛肉面卖180元,吃的人依然很多,顾客也没觉得这个面条很贵。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你觉得这家店的面馆贵不贵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喽,各位老铁们大家好,我是李侃侃,一个喜欢分享商业故事的韭菜博主。
上一回给各位老铁说到了,张兰为了俏江南上市,那是跋山涉水,a股不行,去港股,后来连国籍都改了,最后上市计划还是泡汤了。
在多方压力下,她做出了一个让她万分后悔的决定,引入另一家投资机构cvc。
创始人和资本的股权之争
This title
今天咱们接着往下讲,接盘俏江南这家CVC机构到底是何方神圣呢?CVC的前身可追溯到花旗集团60-70年代成立的一个风险投资部门(Citicorp Venture),1981年,作为该项目的欧洲分支,CVC Capital Partners正式成立。
< class="pgc-img">>CVC的第三、四、五期亚洲基金分别成立于2008年(41亿美元)、2014年(35亿美元)及2020年(43亿美元),北美地区机构一直是亚洲基金的主要出资群体,而公共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金融机构,也是CVC亚洲基金的主要出资人类型。
这么说吧,人家号称是欧洲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可是在私募圈里算不上一流的大机构。
< class="pgc-img">>从过往的投资案例看,他最喜欢挖坑给创始人,像新生餐饮品牌,大娘水饺,在很多机场、火车站都有门店,规模也非常庞大。
< class="pgc-img">>2014年的时候,大娘水饺的创始人吴国强,选择和资本联合,你看好巧不巧,他就选择了这个CVC。最后结果怎么样,CVC收购了大娘水饺90%的股份,成了控股股东,然后提高价格偷工减料,把公司管的一团糟,还把创始人踢出了董事会。
还有金天医药,东北一个连锁药店,CVC在收购了股权以后,推动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2015年股票高点的时候,反手把手里的股份卖回给了创始人,然后自己就跑了。
< class="pgc-img">>结果从那以后股价是一泻千里,当年股价高点能有40多港元。现在你猜猜能剩多少,现在就剩2毛5,创始人反倒成了资本的接盘侠。
不过对于CVC的这些光辉事迹,张兰还一点都不知道,毕竟那会还是2013年。
谁知道这家机构一肚子坏水啊!又或者说他就算知道了也没什么办法,因为他在筹备上市的时候,找过CVC当基石投资者,当时CVC说,你不如卖给我吧!把你和大娘水饺整一块,搞个餐饮集团,张兰就没同意。
< class="pgc-img">>你想张兰能同意吗?我是什么店,大娘水饺什么店,你开什么玩笑对吧!
你这不是茅台和二锅头混在一起吗!那怎么可能!后来俏江南通过上市聆讯,CVC突然单方面放出风声,宣布要收购俏江南,这一招让张兰落了个里外不是人,其他投资人都埋怨张兰。
你都已经定下来让CVC收购了,你怎么还找我们来要这个即时投资,你这不厚道啊!没法子张兰只能跟CVC继续签字。
< class="pgc-img">>根据张兰代理律师陈若健的说法,2014年4月,CVC收购了俏江南82.7%的股份,里面包括了之前鼎辉投资的10.5%。
而张兰手里,只剩下13.8%,还有3.5%的股份是员工持股,在CVC进入俏江南之后,包括张兰在内的董事会成员全部退出。
可万万没想到,CVC的设计还不只是放出收购风声,迫使俏江南卖给自己这么简单。一年以后,随着俏江南的业绩不断下滑,双方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 class="pgc-img">>据汪小菲在微博上说,2015年的大年初七,CVC方面找了20多个人,到俏江南的总部抢公章,打员工,张兰闻讯以后从海外赶回来,结果被软禁了。
而到了2015年6月,双方更是彻底撕破脸皮,因为CVC当初收购的时候,就出了9,000万人民币不到,剩下的十几亿,那都是从银行贷的款,而贷款的质押物就是俏江南的股权,而且不光是自己的那82.7%,还有张兰手里的那13.8%,也被他偷偷质押了。
< class="pgc-img">>6月份CVC赖掉了银行贷款,把俏江南的股权,抵给了香港宝华顾问公司,等到公司被接管,张兰才知道股权已经被质押了。
她自己都被蒙在鼓里,这就不是厚道不厚道的问题了,这压根就是出老千啊!
< class="pgc-img">>接下来,两边就开始了打不完的口水账和官司,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张兰说CVC用高杠杆贷款收购,是空手套白狼,这家欧洲的私募机构,恶意收购中国企业,掏空公司以后,还恶人先告状,这简直无法无天。
而CVC方面,则向香港法院申请,冻结了张兰的个人财产。在2019年3月,张兰还因为藐视法庭,被香港法庭判了一年的监禁,这双方孰是孰非得靠法院裁定。
< class="pgc-img">>但俏江南的失败已经是板上钉钉,他一会儿被香港宝华给接管了,一会又被转手卖给了恒松资本,连着被转手了好几轮。
CVC和张兰之间的官司还没个着落,但不管俏江南最后落在谁手上,恐怕也很难再涅槃重生了。
回顾俏江南的资本之路,咱们也可以清晰看到,一个民营餐饮企业,在监管政策和资本游戏面前是多么的弱势。
< class="pgc-img">>不过如果把俏江南的失败,仅仅归结于这两项,好像也不太客观。
高端餐饮连锁是个伪命题吗?
This title
有些老铁说,俏江南的失败,和其他高端餐饮品牌一样,都是赶上了八项规定限制三公消费。确实,我们看看已经上市了的另一个高端餐饮品牌,湘鄂情。
< class="pgc-img">>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后的第一个季度,就出现了6,840万元的巨额亏损,2013年全年亏损高达5.7亿元,超过了过去5年的利润总和。
俏江南虽然没有公开财务数据,但估摸着也好不到哪去。但是对俏江南来说,危机的种子似乎早早的就埋下了。
有传言说,在鼎辉2008年底入股后,2009年,俏江南的净利润就已经出现了下滑。
< class="pgc-img">>另外,俏江南在经营战略上的短板也很明显,门店集中在白领聚集的写字楼附近,中午定位困难,晚上客流不足,而且在菜单更新、菜品调整等等方面做的并不好。
我身边就有朋友,特不待见俏江南,就觉得你听名字好像是江浙菜,但你一查简介是川菜,看logo呢,又像北京菜,菜往上一端好家伙又像东北菜,反正啊就让人摸不着头脑。
< class="pgc-img">>精细化管理不足,俏江南的单店增长就成了个大问题。单店增长不足怎么办呢?集团就得靠开新店来实现增长。
可是对于一个高端餐饮品牌来说,开新店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有好的选址,需要一定数量,达到消费能力的客户群体,有比较标准化,但又不失中国餐饮特色的菜品,否则你很难把高端的这个格调给立住。
本来2010年的时候,张兰计划要在3-5年内开设300-500家新店,实际上开店节奏远远没到那么快,而且就算这个开店节奏,也还是引发一系列问题。
2011年,俏江南爆发了大量食品安全问题,什么回锅油、死鱼冒充活鱼、餐具只清洗不消毒等等等等...
< class="pgc-img">>负面评论是此起彼伏,再看俏江南,危机公关做的很不到位,比如说死鱼换活鱼的新闻出来以后,他没道歉、没安抚,就来了一句说自己一贯重视食品品质和安全问题,不会出现那种死鱼换活鱼的现象。
这个回应这叫啥,这叫够简单粗暴,够居高临下,张兰的自传里说,俏江南早在2,000年,就引入了一套信息系统,不但能追溯食品源头,还能把控生产流程,将每天,每顿饭、每道菜的食材精确统计到客,如果俏江南的管理真有这么强的话,你直接亮数据啊!
< class="pgc-img">>你干嘛那么盛气凌人呢!你你一边盛气凌人,然后你一边又遮遮掩掩,你这是干嘛呢!
本来是奔着饭店的品牌,甘愿支付高溢价的消费者,却要面临着满是争议的食品安全问题,这样的高端品牌,恐怕只会让自己越来越不值钱吧!
最后咱们看看这定位,高端餐饮连锁,高端和连锁,你看起来实在是有点违和,你想把握住高端消费群体,这帮人什么没吃过什么没见过,
犯得上可着一个主打高端的这个俏江南,换着不同城市没完没了的吃来吃去吗?
< class="pgc-img">>你要是想抓住广大中产们的消费升级,那也很难呐,广大的中产早就被房价、教育、医疗、压得喘不过气了。
消费升级?消费升级说的是消费的品类更加丰富,不是消费的价格更贵,你俏江南一个盘子一点点菜,你就卖几百块钱,吃什么不比你更实惠!
我随便来个兰州拉面,35块钱能撑得我直打饱嗝,更别说在2010年以后的团购大战中,俏江南等等高端餐饮品牌也参与其中。
< class="pgc-img">>你一边端着架子说自个高端,一边给大家发团购打折券,你这就是不搭调啊。
总之,你要是想维持住那股高端劲,那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受广泛关注的生意,因为有钱人就是少数人嘛,而且是越来越集中的少数派,就算他们一天吃8顿,他能给你吃出多大个生意啊!而你要是想开更多分店,拓宽自己的受众,如果保证不了质量和服务,那就难免失去真正的高端客户。
而俏江南在这两条道路当中,始终是犹疑不定。只会浪费宝贵的发展时间,如果说俏江南的溃败,是代表了当时社会大环境下,玩不转资本游戏的,高端餐饮品牌的失败。
< class="pgc-img">>那一直主打平价快餐理念的真功夫,又是怎么一步步走向失败的呢?有老铁问真功夫也凉了?没有吧!我这两天还在他家点外卖呢!
你不信是不是,不信,就给侃侃点点赞,关注一波,下期就给各位老铁扒一扒真功夫。
未完待续.....
<>源:红餐网
作者:徒夫
最近接触了几个餐饮客户,发现餐饮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深圳,走在街道上,你会发现餐饮门店可谓五花八门,即便都是面馆,但是这些店面从名字到装修都完全不一样!这一方面是因为行业竞争的加剧,另一方面是市场越来越趋于成熟。面对这样白热化竞争的市场,无论你是想开一个小吃店还是想做一个大型宴会餐厅,都对你的综合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简单点说,门头如何展现?菜单如何设计?前厅如何安置和管理?后厨如何出品和把控?堂食怎么安排?外卖如何进行?菜品如何开发?服务如何优化?以及采购、管理、成本控制、效率提升等——简而言之,“坪效”+“人效”+“绩效”+其他,你心中都必须有一本清晰的流水账,可谓“一入餐饮深似海”。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个人总结了一下,餐饮行业一定会涉及的几个方面,内容简单直白。
餐饮行业的几个核心要素:产品、服务、环境、营销
产品:
餐饮行业的产品是菜品。包括食材、制作工艺和出品三个方面。
食材,要探究食材来源、特殊价值、附带的文化意蕴等可挖掘的元素。例如,来自云南的野生菌;例如,红枣、枸杞等带有特别的健康价值、养生功能的食材;例如,春饼、青团等附带着浓烈的传统文化元素,还有许多食材具备地域性的文化意蕴。
了解制作工艺,包括烹制手段和可打造的差异化的价值元素。比如,“不加一滴水”的无水烹制;比如,炸串烤肉可能使用的“按秒炸制”等。
观察产品的出品,包括色香味和摆盘、上桌、撤下等环节。除了菜品形、味方面的开发、灯光映衬、摆盘、上桌、撤下的仪式感打造也是值得深究的学问。
< class="pgc-img">>服务:
这里的服务仅从营销的角度探讨服务类型出发,而不涉及从与顾客互动时的具体事项。在这里把服务分为刚需类的服务和配合品牌营销的体验式服务。
刚需类服务必不可少,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要求的刚需服务各有不同,如,新式湘菜馆的创新菜品需要通过服务的形式解释顾客的质疑和询问,这是刚需服务;如,宴会餐厅的高端包间需要专人指引入座、倒酒等,这是刚需服务。
而体验式服务,是为了匹配营销的顶层设计,打造价值感、记忆点所做的一种定制化服务。比如,太二酸菜鱼上菜时的那一声吆喝;比如,牛小灶服务员会在顾客离店时送一粒糖。
环境:
环境的呈现一般包括氛围打造、品牌价值呈现和产品价值呈现。
这里解释一下氛围打造,举个例子,平价火锅品牌设计了一个高冷的就餐环境,这样做有问题吗?显然有问题,火锅的社交属性决定了就餐氛围的“接地气”;如果快餐门店里摆放大圆桌,配置高档沙发,也是失败的氛围打造。
品牌价值呈现是服务于品牌价值输出、客户情感沟通、解决品类认知等具体问题的;比如,一些餐馆的墙壁上写着品牌故事,甚至一些受众为上班族的小型的卖豆浆的单店,都会在杯子上写一些鼓励年轻人的话,做情感沟通。
产品价值呈现是餐饮行业的“环境”里非常重要的部分。本质而言,餐饮,底层需求仍然是“吃”,什么样的产品能让顾客“吃好”,产品“好在哪”,就是产品价值呈现需要解决的问题。
< class="pgc-img">>营销:
营销,这在从前的餐饮行业是一个甚少提及的词汇,作为餐饮行业这四大关键要素里的“年轻人”,它的势头正盛而且后颈很足。越来越多想要入局餐饮行业的老板会先找营销团队咨询,那些入局餐饮多年的行业大佬如果想要基业长青或者开辟新途径也会在行动前先四处问询这位“年轻人”。
我们看到,近年来令人眼花缭乱的红网餐饮品牌层出不穷,央视系列纪录片带火的一大批、网红探店推荐、食客口碑传播……这些现象的背后,是餐饮运营渠道的改变、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的改变。营销能够风光介入餐饮行业,得益于互联网——互联网改变了很多行业,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所以,餐饮品牌应该如何顺势而为、如何在花样百出的互联网时代贴近消费者,这正是营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品牌的落地需要包括品牌定位系统、视觉传递系统、产品服务系统、促销传播系统等多个层面的成功运营,而品牌定位则是营销的重中之重。品牌定位,决定着餐饮营销的战略方向。
餐饮企业在开始做品牌定位前,一定要进行市调,这就要求营销人员要进行实地考察,这样才有可能协助餐饮客户解决营销难题,这里有几个重要的点不能忽略。
?问诊餐饮,市调要关注什么?前厅、后厨、创始人及决策团队、周边
前厅:
一切出现在前厅的消费者和店内人员都是考察对象,一般包括服务员、消费者、大厅主管等,采访内容是了解服务员培训体系、客户评价(一般包含菜品、服务、环境等方面)、前厅服务体系在管理层认知中的比重等。
后厨:
主厨、厨师及采购等相关人员为考察对象,采访内容包括了解后厨团队的运作机制、菜品结构、食材来源及成本、制作工艺、菜品特色、供应链等。
创始人及决策团队:
对创始人及决策高层的沟通了解,是为了评估高层项目建立的初衷、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主要规划对店务管理的重视度以及对品牌营销的认知等,同时还要了解团队决策机制,了解目标项目能接受何种程度的改造和升级,这是跟项目成本息息相关的。
周边:
对周边的考察,主要是观察周边商业动态、判断流量多寡、判断人群分类等。这跟一般行业的市调大同小异,在此就不作太多赘述了。
实地考察中,需要市调人员对采访对象给出的内容互相验证、多方求证、从不同角度评估项目,找出目标项目的劣势、盲区、可能的突破口,营销人员要根据市调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做出大致的战略决策。
接下来,就是如何解决问题了。在此,仅分享一下品牌落地过程中,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部分——品牌的战略定位方面的内容。
如何确定餐饮战略?产品差异化、人群定位、市场细分
餐饮战略的确定是餐饮品牌营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品牌定位。一般有三个角度可以作为切入点:
产品差异化:
以产品为核心竞争力,真正做好产品,品牌就具备核心竞争力。
如,火锅中的巴奴牛肚,真正在产品上下了功夫,作为后起之秀,在与海底捞的正面对抗中,还是守住了郑州的半壁江山,并逐步拓展版图;再如,泡面中的老坛酸菜牛肉面,以“正宗老坛酸菜”为卖点,集中发力,该单品成绩斐然,其营收额占据了总营收额的55%。
眼下,大家看到大部分以产品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餐饮品牌或多或少会考虑到爆品战略,因为爆品,正是产品差异化的极致表现。
人群定位:
这个切入点是以获取哪一类目标人群为思考方向,专注于做这个人群的餐饮生意。
如,西贝的目标群体是家庭就餐为主的人群,卤人甲用消费场景“夜宵追剧下午茶”来锁定人群,江小白揽收文艺青年,脑白金专供节庆送礼人群,依云主要群体为高消费人群。
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本质是需求的细分。
目前最热闹的鱼品类里,就有炉鱼、探鱼、水库活鱼等多个品牌,要想在这个市场有所突破,必须有更细分的需求作为战略手段,比如:太二酸菜鱼。市场细分的最终战术,也有可能回归到爆品突破上来,因为精致的细分是为了引领和满足极致的需求,极致的需求表现为极致的产品体验。
两个观点
第一,变革的力量
眼下,传统行业基本都会受到两大变革力量的推动:消费升级、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
不可避免的,新生代作为消费大军,让餐饮行业渐渐成为一个“小而美”的事业,宴会变聚会,外卖超堂食,追求个性和新体验,口味变重的同时也有健康风潮……
不管你是餐饮老板,还是从事餐饮营销的相关人员,我们都需要更强的洞察力、更多的创新能力、对行业更深的理解力。
第二,营销,最重要的是市场调查
营销手段无非挖掘的人的本质需求,并且去满足它。这是一个顺应认知、回应内需的过程。这一切的起点,就是市场调查。
举个例子,用户说想要更快的马车,他的真实需求是更快,而非马车。所以做用户调查时,核心在需求分析。就像之前一个客户,他一直觉得市里另一个定位类似的高端小聚酒楼是竞争对手,但事实是,他真正的竞争对手是同一条街的红酒会所!因为消费需求变化,让客户从白酒用户变成了红酒用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充分的市场调查和精准的需求分析能令营销工作事半功倍。
所以洞察并满足目标人群的需求变化,是项目长期经营的重中之重,而市调,是营销工作中最重要的步骤。
< class="pgc-img">>餐饮,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
餐饮,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
餐饮,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
餐饮从业者的盈利负荷考验着掌舵人及决策团队的市场营销敏感性、管理能力、资源供应(供应链、资金等)能力等。
餐饮营销的整个逻辑和流程,跟其他行业既有不同也有共通之处。
无论新品牌的起势、旧有品牌的升级或者亏损品牌扭亏为盈,都要考虑四大关键要素:产品、服务、环境和营销,在制定战略方向之前先进行周详市调,包括前厅、后厨、创始人及决策团队以及周边业态的考察;在营销过程中从产品差异化、人群定位、市场细分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做相对精准的品牌定位。
愿天下没有难做的餐饮,虽然这是个伪命题。
?作者:徒夫,一个由文案入行的品牌策划
微信公众号:拙笔徒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