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人餐厅退热,智萌不敌人情味?
调查:长沙4年开出十余家,如今多数歇业或转型 消费者:仅是辅助性服务,体验不佳
5月,黄小姐在海底捞华创国际广场店就餐时,看到门店新引入的三层大托盘开放式送餐机器人。 现在,该餐厅已不见此机器人服务。记者 黄亚苹 摄
2015年起,一批带着黑科技光环的机器人餐厅高调进入长沙,吸引消费者进店“打卡”,火爆一时。
10月10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发现,长沙先后出现的十余家机器人餐厅陷入整体转型或歇业的尴尬处境,大众点评上登记的5家餐厅仅1家在使用机器人营业。在消费者猎奇心理褪去之后,改造成本动辄十余万元的机器人餐厅,如何在实现标准化服务下做出人情味?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黄亚苹 实习生 何贻花
现象
多家机器人餐厅“改头换面”
“这家餐厅已经倒闭3年多了,面不好吃,店开不下去。”10月10日,记者按地图找到位于岳麓区达美D6的“魔力机器人餐厅”,却意外地发现,这家号称湖南省最早的机器人餐厅早已改挂上某健身俱乐部的招牌。
附近一家便利店店主回忆称,2015年6月,餐厅开业初期,省内首家的名号、新奇的机器人模式吸引不少尝鲜的顾客。“一般是家长带着小朋友来,刚开业那阵子,每天都是满座,周末用餐还得排队。”她介绍,餐厅开业约半年后,客流量锐减,正餐点空桌都有一半以上。
记者了解到,店内的迎宾机器人、削面机器人、传菜机器人均由餐厅创始人自主研发。彼时,大厅内设有27张餐桌,餐厅面积达1500平方米。健身房接手后,这家机器人餐厅逐渐淡出消费者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魔力机器人餐厅的案例并非孤例,人民东路的石味DIY机器人餐厅也已悄然“歇业”。日前,记者顺着“东1时区”小区外墙的醒目招牌来到餐厅门口,看到原址已变成一家传媒公司。“冲着机器人这个噱头去的,口味中规中矩,吃的人很少。”大众点评上,该餐厅最后一条评价停留在2018年9月22日。
随后,记者探访大众点评上登记的5家机器人餐厅,其中,石味DIY机器人餐厅、艾谜动漫机器人主题餐厅已关张,湘香澧机器人时尚餐厅、思必克机器人餐厅均在1年前撤走传菜机器人,仅剩思必客机器人餐厅河西王府井店仍在使用传菜机器人。
体验
机器人上菜速度较慢
思必客机器人餐厅经营情况如何?为了一探究竟,记者前往位于河西王府井商业广场4楼的门店进行体验。刚走进店内,服务员就热情地介绍,餐厅内的“一号思思美女”传菜机器人,除了传菜,还能与顾客进行简单交流。
点餐后不到20分钟,“一号思思美女”便双手举着托盘,沿着事先安装好的地面导航磁条将餐品送到指定餐桌边,向服务员发出提醒。待服务员上菜后,按下返回按钮,“一号思思美女”便会走回原点接受下一个送餐指令。
机器人餐厅的消费者用餐体验如何?10月10日,记者随机采访了15名消费者,有9位受访者指出,机器人只能按预先铺设好的轨道进行菜品输送,且上菜速度较慢。资深吃货黄小姐回忆,今年5月,在海底捞华创国际广场店就餐时,曾见到嵌入了三层开放式托盘的送餐机器人,“第二次去,机器人不见了。服务员解释说用户体验一般,所以暂时撤走。”
探因
成本高,机器人售后服务跟不上
“一台炒菜机器人厨师采购价10万元,传菜机器人一台3万-4万元,再算上预铺轨道、维护成本,一家机器人餐厅在机器人上的花销就得20万元。”长沙思必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运营部尹耀文介绍,机器人餐厅是思必客第4代门店,但机器人仍然是被动式服务,且改造成本及后期维护费用偏高,品牌在改造第5代门店时,逐步撤走了机器人,只有河西王府井及中海环宇城门店仍在使用机器人传菜。
除了成本高,售后服务不及时也是商家对机器人的“槽点”之一。湘香澧机器人时尚餐厅服务员就直言,餐饮机器人技术不断迭代更新,送餐机器人逐渐从有轨运输到无轨运输转变,时常出现机器人故障,但对应零部件因产品升级未能重新生产、售后服务跟不上的情况。
“颜值有余,但实力不足。”长沙一家连锁餐饮店负责人认为,机器人餐厅的运营模式不够完善,只能用于简单的端菜、迎宾等服务,若出现客人不在座位上或机器故障等情况,仍需要人工干预。
观察
餐厅服务要“科技”还要“温度”
不可否认的是,被“黑科技服务”包装后的机器人餐厅,确实能在餐厅开业初期,为门店打响名气,吸引第一波客流。尹耀文透露,2013年-2015年,思必客第4代餐厅开业时,店内的机器人引发媒体和消费者广泛关注,单店营业额较第3代门店实现翻番,“10万元一台的炒菜机器人,对油温及调料配比把握更加精准,保证菜品口味稳定性,有利于标准化出餐。”
尹耀文不支持机器人餐厅的“唱衰论”。他认为,随着热度降低,机器人不再是餐厅主要的引流点,“机器人核心技术语音语义、智能算法、柔性设计还需经过长时间摸索,理想中的餐饮机器人应该是一个集点菜、传菜等全流程的解决系统。”
“机器人餐饮要避免盲目跟风,即使机器人外形、服务与真人逼近,也不可能完全取代餐饮人员。”长沙市湘菜连锁餐饮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无论未来餐饮机器人如何智能,本质上仍是工具,可让餐厅“如虎添翼”,但是餐厅生意好坏更多的取决于其自身实力和服务温度。
<>说,随着科技日渐精进,人工智能正慢慢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做家务有扫地机器人▼
< class="pgc-img">>剪头发有理发机器人▼
< class="pgc-img">>办事情有问答机器人▼
< class="pgc-img">>去餐厅还有机器人服务员▼
< class="pgc-img">>甚至连打仗,都将有杀手机器人……▼
< class="pgc-img">>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扫地机器人,可能以后经常看到的就是做饭的机器人。
在此之前,其实大家对“机器人餐厅”早已司空见惯,什么削面机器人、炒菜机器人和端菜机器人,世界各国都曾出现。
2015年,中国餐馆引进奥特曼削面机器人,左手托起面团,右手持刀削面,吸引了一大波顾客拍照;
< class="pgc-img">>2016年初,网传德国人发明一款自动做饭神器,淋油,加菜,翻炒,颠勺,甚至连刷锅都能自己搞定;
< class="pgc-img">>2016年1月,北京一些餐馆开始涌现出一大批机器人服务员,为顾客点单和送菜,让人惊叹不已;
< class="pgc-img">>2017年3月,英国也研发出一套机器人厨房系统,传说它有2000多道食谱,还能从人类那里学会做菜。
< class="pgc-img">>现在各国餐厅都有不少的功能型机器人,但是从生产、到传菜到服务等一条龙全自动化的餐厅并不多见。目前国内一些所谓的“机器人餐厅”大多只是个噱头,并未真正实现全自动化。
然而,近日在美国,却出现了全球首家全自动化机器人餐厅,轰动了全世界!
据悉,这家机器人餐厅是由4名麻省理工毕业生打造的(果然理工男认真起来就会干大事),于5月4日在波士顿downtown crossing washington st上的一条小巷中开业。
< class="pgc-img">>在波士顿这家机器人餐厅,几乎不需要人力,因为从烹煮、传菜、服务到清洁等工作全由机器完成,并且速度非常快,烹饪时间仅需2.5分钟。
< class="pgc-img">>厨房里唯一的人力就是上面这位“冷房厨师领班”,也就是“摆盘工”,他的主要工作是为顾客添置配菜。
Spyce机器人餐厅的全自动流程是这样的:
1.打开自助点单机器
< class="pgc-img">>2.选择自己想要的食物并付款(每份售价7.5美元)
< class="pgc-img">>3.餐厅里的一块电子屏会显示订单信息
< class="pgc-img">>4.机器人后厨开始工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5.只需等待3分钟,一份美味健康可口的食物就摆在你面前了~
< class="pgc-img">>是不是非常的快速和新奇呢~
反正英鸟君看了这家机器人餐厅,瞬间觉得厨房已经不再需要我了!
当然,也有小伙伴吐槽,机器人做出来的食物能吃吗?这就是没有灵魂的拌饭啊!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而且这种机器怕是只能做简单的西餐吧,中国食物它肯定做不来,比如佛跳墙……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对此,Spyce机器人餐厅的创始人兼CEO Michael Farid 说:“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我们想开创一套全新的烹饪食物的方法,机器人依靠感应加热,会不断搅拌食物,提高食物的质感和味道。而且我们还有温控措施,以保证每次烹饪出来的食物都是完美的。”
而谈到为什么做这样一个全自动的机器人餐厅,创始人表示,灵感主要来源于上大学时的挨饿经验,那时学校餐厅总是排着长队,一等就是十几二十分钟,很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
所以,这4名MIT毕业生联合创办了机器人餐厅。
为提高食物的味道和质量,他们还请来了米其林星级厨师Daniel Boulud,作为Spyce机器人餐厅的料理指导。
< class="pgc-img">Daniel Boulud(左)
>Daniel Boulud说:“听说这家餐厅后,我想我必须要来一趟波士顿,而他们也没让我失望,因为我发现这间机器人餐厅为餐前准备提供了十分精确和连贯的机器设备,以及风味和新鲜的食材。”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从自动化设备的角度,机器人餐厅实现起来不是太难: 一条输送线贯穿始终,中间的设备或煎或煮。不过火候或者所谓的工艺需要尝试多次才能准确。
< class="pgc-img">>所以说啊,机器人做的食物可能真的没有人做的好吃,大家身边的厨师朋友暂时还是不会丢了工作的~
但若干年后可就没人敢保证了,毕竟科技在发展,人工智能也在不断进步。
据麦肯锡(McKinsey)全球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将有4-8亿个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及人工智能(AI)取代,而英国30%的工作将不再需要人类。
< class="pgc-img">>由此看来,十几年后,全球的就业形势将要发生大改革了!到那时,厨师和服务员会不会被机器人所取代呢?
最开心的可能只有餐馆老板了吧?打工仔恐怕要哭晕在厕所!
>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亚苹 实习生 何贻花
进门不仅有机器人声音甜美地向你问好,它们还能为你炒菜、送餐、聊天,曾经这些只能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场景,因机器人餐厅的出现成为现实。2015年起,一批带着黑科技光环的机器人餐厅高调进入长沙,吸引消费者进店“打卡”,火爆一时。
10月10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发现,4年后,长沙的机器人餐厅陷入整体转型或歇业的尴尬处境,5家餐厅仅1家在营业。在消费者猎奇心理褪去之后,改造成本动辄十余万元的机器人餐厅,如何在实现标准化服务下做出人情味?
【现象】多家机器人餐厅“改头换面”
“这家餐厅已经倒闭3年多了,面不好吃,店开不下去。”10月10日,记者按地图找到位于岳麓区达美D6的“魔力机器人餐厅”,却意外地发现,这家号称湖南省最早的机器人餐厅早已改挂上某健身俱乐部的招牌。
附近一家便利店店主回忆称,2015年6月,餐厅开业初期,省内首家的名号、新奇的机器人模式吸引不少尝鲜的顾客。“一般是家长带着小朋友来,刚开业那阵子,每天都是满座,周末用餐还得排队。”她介绍,餐厅开业约半年后,客流量锐减,正餐点空桌都有一半以上。
记者了解到,店内的迎宾机器人、削面机器人、传菜机器人均由餐厅创始人自主研发。彼时,大厅内设有27张餐桌,餐厅面积达1500平方米。健身房接手后,这家机器人餐厅逐渐淡出消费者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魔力机器人餐厅的案例并非孤例,人民东路的石味DIY机器人餐厅也已悄然“歇业”。日前,记者顺着“东1时区”小区外墙的醒目招牌来到餐厅门口,看到原址已变成一家传媒公司。“冲着机器人这个噱头去的,口味中规中矩,吃的人很少。”大众点评上,该餐厅最后一条评价停留在2018年9月22日。
随后,记者探访大众点评上登记的5家机器人餐厅,其中,石味DIY机器人餐厅、艾谜动漫机器人主题餐厅已关张,湘香澧机器人时尚餐厅、思必客机器人餐厅均在1年前撤走传菜机器人,仅剩思必客王府井店仍在使用传菜机器人。
【体验】机器人上菜速度较慢
思必客机器人餐厅经营情况如何?为了一探究竟,记者前往位于河西王府井商业广场4楼的门店进行体验。刚走进店内,服务员热情地介绍,餐厅内的“一号思思美女”传菜机器人,除了传菜,还能与顾客进行简单交流.
点餐后不到20分钟,“一号思思美女”便双手举着托盘,沿着事先安装好的地面导航磁条将餐品送到指定餐桌边,向服务员发出提醒。待服务员上菜后,按下返回按钮,“一号思思美女”便会走回原点接受下一个送餐指令。
记者走访发现,餐饮门店引入传菜、炒菜、削面机器人并非新鲜事,但大多将机器人设置在可量化操作或有固定操作模式的辅助性岗位。早在2013年,新华楼的招牌菜刀削面便开始由一部奥特曼外形的机器人掌厨。
机器人餐厅的消费者用餐体验如何?10月10日,记者随机采访了15名消费者,有9位受访者指出,机器人只能按预先铺设好的轨道进行菜品输送,且上菜速度较慢。资深吃货黄小姐回忆,今年5月,在海底捞华创国际广场店就餐时,曾见到嵌入了三层开放式托盘的送餐机器人,“第二次去,机器人不见了。服务员解释说用户体验一般,所以暂时撤走。”
【探因】机器人售后服务跟不上迭代速度
“一台炒菜机器人厨师采购价10万,传菜机器人一台3-4万,再算上预铺轨道、维护成本,一家机器人餐厅在机器人上的花销就得20万。”长沙思必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运营部尹耀文介绍,机器人餐厅是思必客第4代门店,但机器人仍然是被动式服务,且改造成本及后期维护费用偏高,品牌在改造第5代门店时,逐步撤走了机器人,只有河西王府井及中海环宇城门店仍在使用机器人传菜。
除了成本高,售后服务不及时也是商家“槽点”之一。湘香澧机器人时尚餐厅服务员就直言,餐饮机器人技术不断迭代更新,送餐机器人逐渐从有轨运输到无轨运输转变,时常出现机器人故障,但对应零部件因产品升级未能重新生产,售后服务跟不上的情况。
“颜值有余,但实力不足。”长沙一家连锁餐饮店负责人认为,机器人餐厅的运营模式不够完善,只能用于简单的端菜、迎宾等服务,并且对餐厅面积、餐桌间距、经营环境提出要求,若出现客人不在座位上或机器故障等情况,仍需要人工干预。
链接
【观点】餐厅服务要“科技”还要“温度”
不可否认的是,被“黑科技服务”包装后的机器人餐厅,确实能在餐厅开业初期,为门店打响名气,吸引第一波客流。尹耀文透露,2013年-2015年,思必客第4代餐厅开业时,店内的机器人引发媒体和消费者广泛关注,单店营业额较第3代门店实现翻番,“10万元一台的炒菜机器人,对油温及调料配比把握更加精准,保证菜品口味稳定性,有利于标准化出餐。”
尹耀文不支持机器人餐厅的“唱衰论”。他认为,随着热度降低,机器人不再是餐厅主要的引流点,“机器人核心技术语音语义、智能算法、柔性设计还需经过长时间摸索,理想中的餐饮机器人应该是一个集点菜、传菜等全流程的解决系统。”
“机器人餐饮要避免盲目跟风,即使机器人外形、服务与真人逼近,也不可能完全取代餐饮人员。”长沙市湘菜连锁餐饮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无论未来餐饮机器人如何智能,本质上仍是工具,可让餐厅“如虎添翼”,但是餐厅生意好坏更多的取决于其自身实力和服务温度。